小說博覽 第78節 痛失元勳 文 / 嵩山坳
第78節痛失元勳
拿下鄂木斯克鎮之後,朱洪章鎮中休整了兩天,等將軍報回奏璦琿城,得到的廷寄是:帶員休整、按兵不動。&
他不知道皇帝為什麼不允許他趁著士氣正旺的時刻快速進軍,反而要自己留守鎮中是什麼意思,難道要給俄國人以補充和調動兵力的時間嗎?這算什麼?但皇命、軍令半點不可違逆,只好安排士兵小鎮中一邊加強防守,一邊享受這難得的閒暇時光。
兩天之後,林文察帶領從兩江綠營抽調而來十五個營的戰力來到鄂木斯克,朱洪章親自將他迎請進由鎮中的教堂臨時改成的指揮部中,行禮相見,「參見林大人!」
林文察是當年天津練綠營部隊走出的將領中尊銜偉的,咸豐九年的時候,以實缺一省提督加兵部侍郎銜總領兩江一地的練軍差事。故此,朱洪章要以上下之禮參拜,「煥文兄不必多禮,請起來說話。」
由朱洪章陪同著,指揮部中休息了片刻,起身到外面,鎮子中走了一圈,林文察說,「皇上欽點本官出城,一來是要帶兵進剿並征討巴爾瑙爾、托姆斯克、卡因斯克、下烏丁斯克一線戰事;另外還有一件事,是皇上親自對我說的。皇上對我說,將這番話不妨也轉給朱洪章聽聽。」
「是!」朱洪章趕忙站起,輕打馬蹄袖,跪倒下來,「臣,朱洪章恭聆聖訓。」
「皇上說,自古打天下易,平天下難。故而領軍之將,兩國紛爭,戰事頻仍之際,自當無所不用其極,以求為國建功,為己爭榮。但戰事休止,於敵國百姓,卻總要以懷柔為尚,不可濫造殺孽,使民心向背,致使朕一片愛民如子之心,落於空處。」
朱洪章臉色通紅:綠營部隊鄂木斯克之前的戰場上也還罷了,一旦進入小鎮,彼此都是精壯的小伙子,遠行異域,面對著的又是從來不曾嘗到過風味的俄羅斯女子,難免會有一些胡作非為之行。
其實不要說是旁人,就是朱洪章自己,也未能獨善其身,就是教堂一角,本來是俄羅斯教士居住的房間,臨時改作自己的居所中,也藏著兩個肌膚雪白,明眸皓齒的俄羅斯女子!只是不知道,皇帝是怎麼知道的?
林文察看他顏色變,猜到是怎麼回事,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煥文兄,這等事,皇上提點一二,不過收懲前毖後之效。想來,老兄若是能夠適可而止,皇上也斷然不會為了這樣的小節之失而大加撻伐的。」
朱洪章支支吾吾的搪塞了幾句,心中打定主意,等一會兒下去,就得趕緊把這兩個俄羅斯女子處理掉!可不要因小失大啊!心中胡亂想著,嘴上問道,「大人,皇上命卑職駐軍鎮上,始終未有進軍詔旨,可知是何事?」
「你不知道?」
「知道什麼?」
林文察歎了口氣,「看起來你確實是不知道,僧王戰死了!」
朱洪章大吃一驚,「啊?怎麼會這樣?」
這自然是真的,僧王死於輕敵冒進之禍。九月十三日,清軍特爾德要塞外布下陷阱,幾乎全殲了意圖摧毀清軍輜重部隊的哥薩克鐵騎,殘餘的哥薩克騎兵一路奔逃,正面對著僧格林沁以逸待勞的***騎兵,哥薩克騎兵根本不敢接戰,落荒逃走,僧格林沁帶兵緊追不捨,敵軍逃到松阿甲烏拉要塞時,天色已黑,副將多隆阿勸慰主官,到此地步,已經收到震懾並消滅敵軍的戰略部署,眼見天色越來越暗,為防止俄軍拚死反撲,還是應該收兵才是。
僧格林沁不聽。當初北京的時候,他主動向皇上請戰,皇帝迫於無奈,答應他到前敵去,但卻不准所部出現正面戰場,他不以為是自己統帥的***鐵騎這樣熱兵器交戰時代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只以為皇帝重用漢人,瞧不起滿蒙八旗悍勇之力。因此心中一直打定一個主意:沒有機會便罷,有了機會,倒要讓那些南蠻子看看,到底誰才是戰場上的王者!這一次圍殲敵軍騎兵,正給了他證明自己的好機會,僧格林沁如何能夠放過?因此不聽多隆阿勸諫,帶兵趁著夜色緊追不捨,立意要將這一支已經給打殘了的哥薩克騎兵數消滅乾淨,方才稱心如意。
但***騎兵強雖強,慣常使用的戰術仍舊是以馬刀、弓箭做遠近不同的攻擊,早已經裝備到部隊的火槍***騎兵看來,每發射一槍就要換子彈,而且射程也未必比弓箭能夠遠上多少,故而大多棄之不用,這一次的攻擊到了松阿甲烏拉要塞邊沿的時候,終於給緩過手來的哥薩克騎兵並主力騎兵會和,一起轉入防禦,火槍鳴放之下,殺得大敗!
到這一步,僧格林沁仍有退身之地,但若是就此退卻,日後如何為戰?豈不是要給那些漢人步卒笑話死了?因此僧格林沁鼓足余勇,親自領兵,乘夜再度進攻,後造成的結果就是連同他自己,帶所領的一千餘名***騎兵,數給敵軍消滅了要塞中!
這一夜是下弦月,二天氣,一片漆黑。剩餘的***騎兵跌跌撞撞逃出要塞,誰知城外也有敵軍,黑頭裡一場混戰,也不知誰殺了誰?人驚馬嘶,四散奔逃。後只有不到一百人逃出重圍,回特爾德要塞送信。
多隆阿和陳國瑞得報大驚,僧王對漢人,尤其是南方的漢人有成見,部下多為旗將,獨對陳國瑞另眼相看,他的提督,就是僧王所保。這時一方面感於知遇之恩,一方面害怕主帥陣亡,自己亦有責任,所以召集潰兵,流涕而言,他個人決心與俄軍決一死戰,願意一起殺賊的,跟著他走,不願的他不勉強。
說完,隨即就上了馬。這一下號召了幾百人,人雖少,鬥志卻昂揚,所謂『哀師必勝』,大呼衝殺,等到重回松阿甲烏拉要塞,哥薩克騎兵也已經趁黑逃離,不用戰鬥,清軍便佔領了要塞,同時也找到了僧王的遺體。
僧王死要塞內的一處民房開闢的麥田里。身受八創,跟他一起被難的,只有一個馬僮。陳國瑞與部卒下馬跪拜,痛哭一場,然後他親自背負僧王的遺體,轉回璦琿城中,摘去紅頂花翎,素服治喪。
皇帝聞訊大怒,立刻降旨,***騎兵副將多隆阿、陳國瑞臨敵退卻,致使主將陣亡,著即拔翎摘頂,押回京中叫兵、刑兩部審罪;第二,***騎兵所屬,全軍戴孝,為僧王發喪;第三,傳喻全軍,凡於戰場上所見的哥薩克騎兵,不論主從、不分戰降,一概處死;第四,將僧王的遺體轉運到棺槨中,運回北京發喪,同時京中輟朝三日,恤典格外從優,以示哀榮;第五,命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僧王的長子伯彥訥謨詁赴山海關迎喪;第六,命由軍機處會同吏部、禮部、理藩院商定辦法,另行請旨。
一連串的詔旨由許庚身執筆恭錄,寫完給肅順看看,後者點點頭,「命人發往盛京將軍公署吧。」
許庚身轉身出去,肅順想了想,到了內間皇帝臨時的寢宮前,「奴才肅順告進。」
「進來。」
肅順進到房中,這裡原本的面積相當逼仄,除卻一張舖位之外,只放得下一方桌案,後來皇帝御駕親至,只好又命人臨時加寬、加大,比之當初自不可同日而語,但又有一個問題:皇帝身邊沒有聽用的奴才,肅順一開始選派了幾個親軍服侍,不料用不到一天,就給皇帝打發了出來,說是嫌這些人手腳粗笨,不好使喚。
雖然說軍前一切只能從簡,不可要求太多,但一國天子的駕前連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怎麼說都是有礙觀瞻的,肅順偷偷命許庚身電傳京中,要軍機處和皇后商量一下,能不能派遣一兩個皇帝喜歡,而且熟手熟腳的奴才過來?——自然,這都是瞞著皇帝的。不過消息發出,兀自還沒有回信罷了。
肅順偷眼看看皇帝,因為僧格林沁的陣亡,皇帝大哭一場,一雙眼睛還是紅彤彤的,不過精神尚稱健旺,正低頭閱看潔雅依連涅斯克城和鄂木斯克鎮發回來的軍報,房中靜悄悄的,只有炭火盆中的積碳燃燒發出的蓽撥之聲,「皇上,僧王之死,固然是朝野黯然,但奴才想,僧王求仁得仁。您龍體安康要緊,也不必太難過了。」
皇帝並不很為僧王之死難過,多年以來,於僧王的使用就很讓皇帝覺得頭疼,一來他是國之重臣,先帝臨終,他受托孤之重,又總領兵事,偏又於綠營軍操練之事多有怨言,早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如今死俄羅斯人手中,皇帝口中不言,但心裡反倒以為,他死了,比他活著加有價值!當然,這番話就是親近如肅順,也是斷然不可出口的。
「哎,國之不幸!」他說,「廷寄都發出去了嗎?」
「是,已經發出去了。」
「僧王為國征戰多年,如今一朝遭遇不測,這身後榮光,是朕唯一可以為他做的了。」
「是。奴才也以為,僧王天有靈,眼見君父如此隆恩厚重,亦當含笑天上。」
「朕看啊,奕山也是個糊塗蟲!你看看他寫來的軍報?不過為兵士傷亡嚴重,就有畏葸之情了?等一會兒你下去,傳旨奕山,讓他加快進兵速度,不要怕死人——打仗還有個不死人的嗎?——早拿下潔雅依連涅斯克城,然後快進軍雅克薩,天氣越來越冷,我軍露宿城外,便只是為天氣原因,就是消耗不起的!」
「喳。奴才下去之後,即刻廷寄奕山,叫他快進軍,不可有半點游移觀望。」
皇帝重重的歎了口氣,起身走出甬道,站到璦琿城城頭,向南眺望,也不知道京中如今的情形怎麼樣了?這麼多國事積壓到秀兒肩頭,她能不能扛下來啊?
正胡亂的想著,肅順嘿聲一笑,站到他的身後,「主子,您看誰來了?」
皇帝回身看去,一個嬌俏玲瓏的女子站城下,揚起小臉兒,美目含淚的向自己看來,「啊!肅順,這是你做的好事吧?」
「奴才可不敢居功。奴才不過是將皇上北地起居之事每日一折向京中奏報。」肅順笑著說道,「這大約是主子娘娘掛念皇上,才派她到此的。」
皇帝笑著點點頭,「好奴才,做的好!」說完腳步不停,跑下城樓。
********************************************
皇帝不京中,國事改由皇后聽政,她人厚道歸厚道,政事卻是一竅不通,一件小小的公事就要和軍機處左右商討良久才能做出後的決斷,雖然皇帝當初和她說得很清楚明白,仍難免怯場,因而第一天見軍機處的時候,就率直說道:「皇上不京中,只好我一個人來料理。我可有點兒摸不清頭緒,該當怎麼辦的怎麼辦!錯了什麼,漏了什麼,你們可要早說。」
「是!」文祥第一個答道,「辦事原有常規,臣等不敢欺罔。」接著便將一疊交議的奏折,捧上御案旁邊的一張小書案——這為皇后辦理公務臨時增設的。
第一件案子便麻煩。這一案是有一個御史,鄧承修接得家鄉的來信,參劾廣州府知府馮端本,招權納賄,庇惡營私,情節甚多。原來是交由兩廣總督陸建瀛和廣東巡撫伯貴查辦,此刻要議的,便是這兩個人的復奏。
由於被參的情節,有實有不實,督撫查辦的結果,有同有不同,加上案外生案,牽涉到一個曾經做過知縣的廣州府紳士,因而皇后茫然無主,將一疊奏折翻來翻去,找不到文祥所說的鄧承修的原奏。找了半天,兀自無果,只好說道,「這不行!你來看看,是那一件?」
於是文祥只好走近御案,將原件找了出來,上面有皇帝的御筆,是『查辦』二字。
「對了,查辦!怎麼說啊?」
文祥無奈苦笑,自己說了半天,皇后似乎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從頭來問『怎麼說』,難道再不厭其煩地講一遍?這算是件小事,小事這麼耽誤工夫,大事如何料理?文祥便籠統答一句:「鄧承修參的也不全是沒影兒的事,馮端本確有點兒不對,臣請旨交部議處。」
「好吧,交部議處。」
皇帝片言可決的事,到了皇后那裡,憑空耗費了好些工夫。文祥幾個人退下去商議了片刻,認為若是長此以往的下去,就太過浪費時間,又耽誤正事了。但不如此還不行!
閻敬銘本來想不必這樣費事,另換一種辦法,每一案說明簡單案由,然後再提辦法,或者『交部議處』,或者『下該部知道』、或者『依議』、或者『准奏』。豈不是能夠便捷快速得多?但剛剛把自己的主意拿出來,立刻給許乃釗駁了回來,「這怎麼行?皇后有不通之處,才要我等勉力支應、多行效力,哪有以臣下妄定國事的?」
閻敬銘一愣,細思許乃釗的話,立刻明白,許乃釗心中未必不認為自己所言為是,只不過若是以臣下行君權,將國事片言而決,日後皇帝回京,追問起來,就有不測之禍!故而明知道這樣的辦法害時礙事,也只有如此施行,一則是到人臣之責;二則是保全之道。
想通此節,閻敬銘心悅誠服的點點頭,「信公說的是,是我糊塗了。」
這之後的日子,君臣見面較諸皇帝日固然拖長了很久,而皇后終究不是傻瓜,有文祥幾個人的隨時指點,多少明白了一點治國之術。熟能生巧,慢慢摸得清頭緒了,也就能夠自作裁決了。
不久之後,京中電傳司接到肅順從璦琿城發來的電報,大意是說,皇帝人前敵,身邊沒有半個可以使用得宜的下人伺候左右,人倒是派了幾個,後都給皇帝打發了,後鬧得很多篳路藍縷的瑣碎差事,還得皇帝自己動手?因此電文中請皇后娘娘的旨意,看看能不能派遣一個得用的奴才,由人護送著到璦琿城來,也好伺候皇帝的起居。
看著這一份電文,皇后難得的落淚了,想及丈夫萬里奔波,遠赴關外苦寒之地,竟然像軍中粗漢一般,身邊連一個伺候的人也沒有?不知道他晚上睡得好不好?吃得可口不可口?
看皇后落淚,想及皇帝不顧萬乘之尊,為祖宗基業,親身犯險,反倒是自己這一干人等,領著國家的俸饗,怡然自得的出入殿閣,半點不能為國出力,實是慚愧已極!
文祥找了個空擋,插話說道,「皇上親臨北國,安危固然無虞,但奴才以為,仍當快派人北上,一則伺候皇上起居;二來也好將國事從容料理。奴才請旨,北上璦琿,與皇上共同進退。至於派去伺候皇上的人選,奴才想,驚羽姑娘皇上身邊多年,正勘其用。」
皇后回頭看看侍立一邊的驚羽,問道,「李姑娘,你可願意去嗎?」
「奴才能得北上伺候皇上,自然心甘情願。」
「那好。就讓西凌阿護送驚羽姑娘北上。」皇后說道,「還有什麼?你剛才說還要派旁的人北上?」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