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清山變

小說博覽 第76節 廟算無遺 文 / 嵩山坳

    第76節廟算無遺

    看著孫瑞珍,沈淮,曾國藩,陸建瀛會銜呈報上來的折子,皇帝輕輕地笑了起來。不知道這份奏折是誰的大筆寫就,倒真是聲情並茂,讓人有臨場之感。

    看過了折子,把它放到一邊,皇帝望著書案下跪成兩排的一眾軍機大臣:「英夷於入京行禮之事有為難之處,請求寬限時日,上報彼邦朝廷會商批准。只是這樣來回之間,甚費功夫,孫瑞珍他們怕遷延日久,所以才上了這份折子,你們議一議,看看應該怎麼解決?」

    自從上一次君前說了錯話,賽尚阿很是為同僚不恥,讓一眾清流讀書人譏諷,說他君前奏對,全然不知進退,不知軍機所,除輔佐皇上處理朝政之外,有匡正君父之過的用意。皇帝的令名,國家的政令發佈,都要靠軍機處一群人負責維護,只知道皇帝面前磕頭承命,又何必設立軍機處、內閣這一類的機構?

    一時間對他的為人、能力都有聲討之聲,甚至有那硜硜自守,以為天下請命自命的御史言官,都想借這樣一次機會狠狠地彈劾他一番,只是此事是由皇上談起,而且簡派欽差到江寧去的,筆鋒掃過之處,很難不把皇帝牽涉內,而這樣的文章卻實是做不得的,便只好饒過賽尚阿此節。

    賽尚阿自家知道自家事,再不敢逞能以首輔自居,本著說少錯少的念頭,回頭看了看跪身後的祈雋藻:「皇上,浦公於朝政多知,就由他來一抒偉見吧?」

    「也好,祈雋藻?你怎麼看此事?」

    「是!」祈雋藻也樂於君前奏對,跪地上恭恭敬敬的向上回奏:「回皇上話。英我兩國相距甚遠,英夷本國即使允准文翰所稱之事,此事怕也要拖延良久。所以,不妨著孫大人等快返京,等待英人有了確切的回信之後,再言其他。」

    「若是有了回信呢?就再派人前往江寧或者廣州去與英夷接洽嗎?這樣不會太過勞動了?」

    「老臣以為……」祈雋藻猛的咳嗽了幾聲,養心殿的御階下匍匐著身體還一邊強自忍耐,一邊伏地請罪:「老臣……咳咳!請皇上恕老臣失儀之罪!」

    「起來,起來吧。」看他咳得辛苦難支,皇帝也有點著急了。但是見軍機的時候,照例是不能有宮婢或者內侍的,只得擺擺手,示意周祖培和季芝昌將老人扶了起來:「可要緊嗎?」

    「老臣……」祈雋藻很是艱難的兩位同僚的幫助下爬起身來,劇烈的喘息了幾聲:「老臣君前失儀,請皇上責罰。」

    「說這些做什麼?」皇帝左右打量了一下,有心把自己桌上的參湯賞給他喝,不過參湯無礙,裝參湯的器具卻是只得上用的明黃色,便是自己賞給了他,他也一定不敢受。當下很是關切的看著他,說道:「周祖培,季芝昌?」

    「臣!」

    「扶浦公下去休息吧。看看要不要緊,若是要緊的話,就先回府,等將養好了,再來入值也不遲。」

    「臣不敢!」祈雋藻還有意堅持,他說:「老臣粗體尚稱頑健,不敢於入值之時勞動同僚,不敢勞皇上掛念。」

    「有敬君父之心,也不這一時一刻之功。周祖培,季芝昌?」

    「是!」兩個人答應一聲,攙著祈雋藻走出了養心殿。

    他的話只說到一半,皇帝也不能再繼續處理此事,否則的話,就有故意借他身體不適為由,甩開祈雋藻決斷朝政的嫌疑,養心殿中剩下的是何汝霖和賽尚阿,兩個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怎麼打破這份寧靜。

    就這時候,殿外傳來周祖培唱名的聲音:「臣,周祖培,季芝昌,告進!」

    「進來吧。」

    「是!」周祖培挑起門簾,兩個人魚貫而入:「他可要緊嗎?要不要回家去延請郎中?」

    「回皇上話,祈雋藻深感聖恩浩蕩,自道為官數十載,君前失儀尚屬首次,皇上不加責罰,反倒溫語相慰,令老臣心中感動不已,特別請我二人先君前謝恩,等他病體康復一點,立刻進宮皇上面前請罪,謝恩。」

    皇帝笑瞇瞇的點點頭:「先不要談這個,祈雋藻是侍奉過皇考的老人,可謂是國之幹才。偶而因病於朕前不支,又有什麼過錯?等一會兒你們回去,把朕的這番話告訴他。」

    「是!」

    「剛才的話沒有說完,等他來了再說吧。好孫瑞珍他們江寧那邊也不用著急回來。」皇帝停頓片刻,從御座後面轉了出來:「今天召見軍機,還有一件事。鄭祖琛已經是第二次上折子請求朝廷恩准他致仕還鄉了。你們知道嗎?」

    「是,臣等知道。」

    「那,朝廷是不是應該再挽留一下?畢竟,他任上官聲不錯,此次桂省剿匪之事,他身為巡撫,也是很出了一份力的。」

    「是,鄭祖琛鄭大人的折子臣等已經看過。」賽尚阿不敢多說,祈雋藻又因病離開,軍機處論資歷,就輪到季芝昌了。左右看了看,季芝昌越眾而出:「夢白公於廣西任上操勞甚久,其人也亦七旬高齡。上一次上折子言及此事,朝廷照例溫語挽留,此番再上,可見其求臥之心已定,請皇上准了他的言請之意吧?」

    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訥訥的嘀咕著說道:「那,接任的人選呢?」

    「臣以為,廣西巡撫身處漢、苗、夷等聚居之地,除卻能力之外,要緊的便是要深得同僚擁戴,方可以如臂使指,將一省政務通盤掌握。還有一節,便是皇上始終掛記心的平叛剿匪事宜。洪秀全等一眾會逆匪首雖已伏誅,卻仍有大批會眾逃逸外。桂省巡撫,當有定擬遣釋,令得囹圄一清之能力之人上任,方可保桂省及相鄰之省平安。否則,會匪一旦逃去,便不本地為害一方,到了旁的地方,也是其患難平。」

    「嗯,你說的是。」皇帝繞室蹀躞幾步,突然站住了:「著常大淳去廣西。」

    軍機處的幾個人同時愣住了。常大淳是現任的浙江巡撫,從來以善於捕盜追賊而聞名,當年福建的時候任按察使,捉拿賊人很有一套,道光三十年才升為浙江巡撫,到今天還不足四個月,真真是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就要遷地為良了?

    而且,浙江巡撫,廣西巡撫名字上都一樣是巡撫,但卻是一個富庶已極,一個困頓久矣。廣西不論是從人口數量上還是從賦稅上,都只能算是貧弱小省,從浙江調任廣西,表面上看起來一樣,實際上,卻也可以看做是被貶謫的象徵——起碼,聖眷已衰是很明顯的了。

    不過身為臣子的,絕對不能因為路途遠近,或者所處之地的貧富以為攸歸,軍機處的一群人有心為常大淳說幾句話,又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季芝昌只得點點頭:「是!臣等明白。下去之後會廷寄到浙江。只是,常大淳奉旨奏調,他的遺缺,交由誰呢?」

    「這件事啊,容朕想一想。暫時不要廷寄出去。等想好了,連同此事一起,廷寄到省。」

    「喳!」

    皇帝本心中沒有對常大淳的惡感,正好相反,這個真實的歷史中因為洪楊之亂而居家殉國的讀書人,卻是他很看重的朝廷一員。當然,這份好感也並不是來自於他對於自己效忠的朝廷的的豁死以報,而是他知道,常大淳是可以放下身為讀書人的尊嚴,而真正的去考慮百姓和國家的利益得失的那種人。比之身為封疆,卻只知道心中念叨著華夷之辯,從來不肯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那些昏聵之人,例如徐廣縉等,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要調常大淳去廣西,為下一步路做好準備工作。

    至於常大淳的遺缺嘛,也很簡單……

    見過了軍機處的幾個人,皇帝進了西暖閣,時令進入了十月,北京的天氣越來越涼,暖閣中生了一個大大的炭火盆,外面已經是寒冬,暖閣中卻是三月小陽春的天氣,唯一讓人感覺有點不舒爽的,就是有些許的燒碳味兒。

    「下面該是誰了?」

    「回皇上話,宗人府府正,定親王大人;上書房總師傅卓秉恬卓大人和吏部尚書賈禎賈大人遞牌子進來了。」

    「讓定王先等一等,叫卓師傅和賈禎進來。」

    「是!」

    卓秉恬和賈禎進到暖閣中,摘下頭上的暖帽,伏地叩頭:「臣,恭請聖安!」

    「都起來吧。」皇帝很自如的微笑著,卻並沒有如同平常召見宗室那般的翹起二郎腿,而是保持了一個很中規中矩的坐姿:「這一次叫你們兩個來,是想問一下幾位皇弟們的學業。」

    「是!回皇上話,六爺,七爺,九爺上書房的學業都很有長進。詩賦之功,國文皆能朗朗上口,文墨之功也從來都為各位上書房師傅稱讚有加。」

    「總算是他們肯上進,沒有辜負了幾位師傅的教導。」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卓師傅?」

    「臣。」

    「朕記得您是先皇二十年的時候升任協辦大學士的吧?是不是?」

    「回皇上話,老臣是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戊寅以吏尚,為先皇撿拔為協辦大學士,於道光二十四年真除,升任體仁閣大學士。」

    「說起來已經有七年之久了。」寶座上的年輕人一笑:「也該換個地方了。嗯?」

    卓秉恬楞了一下,『換個地方』無疑就是升任殿稱大學士的代名詞,內閣大學士四端兩協,文華殿大學士現是由祈雋藻擔著,武英殿大學士是由穆彰阿兼著,此番穆彰阿去職,他的大學士的頭銜也被剝了,但是皇帝卻始終沒有尋找後人接替的意思,這樣看來的話,……考慮了片刻,卓秉恬趕忙跪倒謝恩:「臣叩謝皇上撿拔之恩。只是臣才淺德薄,不敢領旨。」

    皇帝笑了:「你當得起!」他說:「不提其他,只是上書房擔任總師傅的這些年,還有身為老六的師傅的這幾年間,你的勞作皇考和朕都是看眼睛裡的。古人曾經說過,名師出高徒,同樣的,學生高明,自然也就可以說明老師的能力非同一般了。」

    卓秉恬和賈禎心中一動:皇帝這樣說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準備要開始放手使用自己的手足兄弟了嗎?若是這樣說起來的話,倒實是大大的福音了。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