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之太昊登天錄

第二卷 統領三界諸天 第九十一章 孔宣問「聖」 文 / 東邊一隻豬

    第九十一章孔宣問「聖」

    無支祈見到天庭的變化後,就坎坷不安的來到天庭,勾陳當時說可以免除他的死罪,但他沒見到太昊前,心裡總是放不下,而且死罪免了,也不知要有什麼處罰,可怕的未知總是令人恐懼。

    無支祈見到太昊後就跪下請罪:「無支祈拜見天帝,請天帝降罪。」

    「無支祈管教部下不嚴,致使無數水妖興風作浪,朕鎮壓你填東海海眼。」

    「無支祈,你的定海神針留給禹治水,禹治理完水災後,會用定海神針壓在你身上,日後你的兒子會取走定海神針,那時你可脫困而出。」

    無支祈聽到第一句話時,嚇得以為會永鎮海眼,又不敢求情,太昊沒直接出手打殺就是天大的恩賜,聽到第二句話時,那就是狂喜了,自己的兒子沒死,而且會取走定海神針,那時自己也可以脫困見到兒子。

    太昊手一揮,一道金光進入無支祈腦海,而無支祈沒法查看到金光中包含的信息,同時無支祈化作流光進入東海海眼中,太昊將定海神針投到鎮元手上。

    孔宣也來找太昊了,太昊發現這一天怎麼這麼多事,而且孔宣的樣子有點不對勁。

    「師尊,弟子想知道何為聖人?」孔宣問了一個很簡單,但又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

    「孔宣,你是怎麼理解聖人的意思?」太昊自身就不算聖人,也不認為別的那些聖人稱得上是聖人,不過他還真沒想過聖人是什麼意思,反正他也不會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品德完美的人。

    「所謂聖人,必須達到自身的言行與天地的法則融為一體,對天地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透,不被世間一切所累,與天地間的一切生靈,世間萬象融洽無間,把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內心光明,卻在冥冥之中化育眾生,這才是弟子認為的聖人。」孔宣鏗鏘有力的說道,但他說話時也透露出無盡的疑惑,對於現在那些聖人的行為感到疑惑。

    「孔宣,為師怎麼覺得你在說鴻鈞一樣?」太昊越聽越不對勁,開始不斷的鄙視自己,這聖人的要求太高了,自己只能仰望,只能當做一個理想的泡沫。

    除非所有聖人都不立教,法力全部消失,不能調動天地規則,只有混元道果,這樣才能做到平等對待所有生靈,才會教化眾生,可這也有問題,當初伏羲也是封印所有修為,在三界講課時有聖人壓著,別的生靈不敢對伏羲動手,可伏羲到諸天世界後,還是被打殺很多化身,這要聖人如何願意放棄道行法力,如果聖人不是不死不滅,那還會進入各種險境教化眾生嗎。

    可太昊轉念一想,這天地間的聖人數量有點多,相互之間的道又不同,道心也有差異,還是會發生衝突,就算聖人品德高尚,那生靈也會為誰是聖人相互爭鬥,還是波及到聖人,聖人既然品德高尚,肯定要調解生靈的爭鬥,可生靈也不會承認另外的聖人,難道聖人就是一種心靈上的自我肯定,可誰又能肯定自己是聖人,這聖人就是一個要無限追求,而又永遠也達不到的理想境界。

    這問題讓太昊頭疼,聖人這個稱呼太深奧,就像釀酒的只有一個酒聖,賦詩的只有一個詩聖,寫字的只有一個字聖一樣,這些聖的稱呼也是他人加上去的,不是自稱的,自稱聖人就落入俗套中了,這聖字本來就帶有一股唯我獨尊的霸氣,那就不能算聖了,非常像鴻鈞那樣主宰天地,言為法,行為則,沒人有他強,那他自然就是聖,而且鴻鈞只管維護天地運轉,將造化玉牒中的道融入天地間。

    「弟子認為天地間只有鴻鈞稱得上聖人,師尊等人只能算混元金仙,只是比大羅金仙強太多,可以隨手捏死大羅金仙,但品德言行算不得聖人。」

    「孔宣,你說的聖人境界就是一個夢,一個無法追尋到的夢,只能接近,而無法達到,等你認為抓住這個夢時,這個夢就會破碎,而聖人境界也會隨之破碎。」

    「弟子也認為天地間只能存在一位聖人,其餘的都不是聖人,只是掛著聖人之名,做著搶奪氣運之事,斷送無數生靈的生機。」

    「為師贊同你的話,為師什麼品行自己清楚,但你這話就不要當著那些混元金仙說,起碼也要為師在場時才能說,那樣就不怕別的混元金仙對你出手,不然別的混元金仙把你捏死了,為師可沒本事復活你。」

    「師尊,弟子知道師尊的愛護之情,弟子說如此忤逆的話,師尊也沒責怪,但弟子還是要走弟子的道路。」

    「一直追求聖人的境界?」

    太昊受穿越文毒害,還以為孔宣要變成某位聖人,孔宣也喜歡做老師,說不得真會拉著一幫學生在三界諸天講課,可看孔宣的意思也不會去追求什麼聖人境界。

    「聖人是一個無法追求的夢,那追求夢的過程也是虛假的,這只會讓弟子更加困惑,也會曲解這追夢的過程,弟子不會做這種自欺欺人的事,弟子要追求問心之道,做到無愧於心,要心與天地合,也無愧於天地。」

    孔宣的理想很偉大,比太昊的偉大多了,太昊就想把三界諸天的命脈控制在手裡,不做天帝了也能修煉大律令術,到時就想幹嘛就幹嘛,不用受天帝之位的約束。孔宣就走上一條與現在所有人不同的道路,也是沒有盡頭的路,但比那虛無縹緲的聖人境界實在,這是一條踏踏實實的道路,只接受本心的指引,但求無愧於心。

    「想好了就做吧,為師支持。」

    太昊就沒這麼高深的追求,就想千方百計的把大律令術修煉好,到時逍遙自在,既然孔宣明確了道路,就要支持到底,太昊一直本著弟子有弟子的道路,反正他也沒把道融入天地,也沒想要誰追尋他的道,想著幸虧就幾個弟子,不然像通天那樣還得了,一個弟子要超脫一種道,那會把太昊打擊得體無完膚,都要懷疑自身的智商,遠古人比現代人聰明,可太昊自認為耍陰謀的能力也不錯。

    摩羅就是一個想逍遙自在的大鳥,在南瞻部洲佔山為王,過著心目中自由自在的日子,從來就沒因修為上的事到天庭問太昊,到天庭也是相當於觀光旅遊,修為能突破就突破,突破不了也不影響他過日子,現在進入大羅鏡,就更加得意了,至於之後的境界,也就一切隨緣,反正不會刻意去追求,這何嘗不是一種道。

    軒轅就是一路走到黑,一直在諸天世界轉世輪迴,帶領人族走向統治地位,到處流下了黃帝的傳說。

    「師尊,弟子還有一句話要說。」孔宣也想到按太昊的性格,會支持他的決定,但也希望得到太昊的支持,畢竟太昊為師,他是弟子,不然問心之道第一步就要弟子反抗老師,雖然他會堅持自身的道,但也會留下遺憾。

    「孔宣,今天你的話特別多,為師對於教導弟子不在行,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要你自己去想。」太昊有點心虛,弟子太優秀令老師感到自卑。

    「弟子想問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什麼意思?」

    這句狠話不是孔宣說出來的吧,太昊想著自己肯定沒在弟子面前說這句話,那就會給弟子惹麻煩,不然哪位聖人聽到這句話,趁著太昊不留神把弟子打殺了,那太昊就是把別的聖人弄得沉睡也沒用了,還要擔心聖人把別的弟子也弄死了。

    而且聖人之間不是佔據絕對的優勢,更本就不能把別的聖人弄得沉睡,弄不好就把天地打壞了,鴻鈞就要冒出來了,聖人的不死不滅不是白叫的,聖人也會拉幫結派,聖人也不會看著某位聖人被打得陷入沉睡,不然下一個就是他自己了,聖人之間的戰鬥就是要落臉皮,只看丟多大的臉。

    「孔宣,這話到底什麼意思,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對別的聖人說,就算憋不住了,想說也要通知為師一聲,為師替你把麻煩解決了。」太昊還是給孔宣提給醒,不然孔宣要參悟問心之道,還真會在聖人面前說這句話。

    「聖人就不給生靈發表意見的權利嗎?」

    「有的不會在乎,有的會在乎,如果是普普通通的生靈說這句話,聖人不會計較,但大羅金仙敢說這句話,會有聖人出手,就比如為師,那個金仙敢罵為師,不管他是什麼原因,只要跟為師沒親密關係,為師就會捏死他。」太昊很直接的回答孔宣。

    「請師尊恕弟子不孝,弟子堅持自己的道路。」孔宣堅定的的說道。

    孔宣想說就說吧,太昊決定留一絲心神依附在孔宣身上,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別的聖人也只能與太昊做過一場,不能再找孔宣的麻煩了,再敢出手對付孔宣,就要死命的嗑了。

    孔宣留下五行珠就走了,五色神光也在轉變,轉變成一種奇怪的氣,存在於天地間,但又獨立特行,走上一條不同凡響的道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