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洪荒之太昊登天錄

第二卷 統領三界諸天 第五十五章 幼年伏羲 文 / 東邊一隻豬

    第五十五章幼年伏羲

    太昊召集天庭中所有人族成員,現在天庭中四成都是人族,那些出生早的人族證道金仙的也不少,畢竟人族是先天道體,修煉起來非常快,所修煉的功法是正宗的三清之法,那些證道金仙也願意收人族為弟子,誰不想自己弟子越優秀越好。

    「如今人皇出世,爾等可下界收弟子開山門,輔助人皇,傳播人文。」

    「尊天帝號令。」眾人答道,但都疑惑的看著太昊,到底誰是人皇,要輔助誰。

    太昊見他們有疑惑,接著說道:「此次人皇之爭,有不少金仙轉世人族,只要不危害人族,能帶領人族走向興盛者,可以輔助。」

    「人皇之爭不是武力之爭,而是文明之爭。」太昊向眾人說明,免得到時人族剛興盛就內戰,太昊接著說道:「人皇乃是引領人族走出愚昧,走向文明,比的是對人族的貢獻,誰更能讓人族建立昌盛的文明,誰就是人皇。」

    太昊雖說希望伏羲成為人皇,但也要看他的本領,如果別的人做得更好,那太昊就支持最好的,在他眼中就只有整個人族的興盛,這也是為帝者的權謀。

    「爾等既要向整個人族傳播先進的文明,也要守護好人族,不可相互征戰,人皇是人族共主,是人文之祖,是天下人心願臣服推選出來的,不是武力強迫得來的。」

    「尊天帝號令。」

    太昊看著他們飛下人間,想到自己腦袋中就有很多知識,但告訴他們反而害了整個人族,那樣文明程度跨越太多,不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終究會倒塌。人族要興盛,是整個種族興盛,是要無數人不停的摸索,一步步總結經驗,發現發明新事物,不是他人的施捨,是要自強自立。太昊也有的是時間,可以一直注視著人族的強大,人族也會發展出各種文明,什麼修真文明,科技文明,武道文明,魔法文明。

    燧人氏作為最早的人族,三千始祖之一,他一直留在人族部落照顧人族,如今也有太乙中期巔峰實力,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如何讓普通人族生火。作為強大的修士,他當然可以放出真火,可普通人放不出,總不能一直讓修士放真火給普通人用,也不能一直指望天降雷火。

    當燧人氏看見一隻有著硬喙的鳥啄枯木,吃木頭裡的蟲子時,枯木上濺起火花,靈光閃過,就如一個蘋果落在牛頓頭上一樣,燧人氏也是抓住了這道靈光,不停的思考,終於想到一個辦法,鑽木取火。

    燧人氏不僅想到了辦法,自己也踏入太乙後期,他開始在所有人族部落傳播鑽木取火的方法,人族也不需要再靠天火、真火燒烤食物了,不會再因為火種熄滅吃不到熟食。

    伏羲三歲時,在山洞裡清理討厭的蜘蛛網,蜘蛛網沾在身上太不舒服,情願被蟲子咬也要把蜘蛛網消滅,突然想到蜘蛛網能抓住會飛的蟲子,那能不能抓住飛鳥?

    伏羲非常勤快的消滅了部落所有的蜘蛛網,得到了族人的表揚,伏羲不在乎表揚,他用樹枝沾著厚厚的蜘蛛網爬到樹上抓鳥,努力是沒有回報的,好不容易罩住一隻鳥,可蜘蛛網被撞破了。

    小孩子有難題就要向大人求助,可華胥氏也不懂,伏羲就找白鬍子老師。白鬍子老師用手指輕輕點破蜘蛛網,又用力的拉下自己的鬍鬚,鬍鬚沒有斷。小伏羲兩眼放光的看著老師長長的鬍子,一手伸出抓住一把鬍鬚,他要完成剛出生時,想做而做不了的壯舉,用力一扯,終於扯下一把聖人的鬍鬚,拿著鬍鬚就跑了。

    伏羲為了美味的飛鳥,開始像蜘蛛那樣編網,可鬍鬚太少了,老師也沒有那麼多鬍鬚,就悄悄的把部落裡的記事繩子拿了,對小孩是不能用偷這個字,伏羲編了一個對他來說很大的網,又去爬樹抓鳥。

    伏羲吃著美味的鳥肉,正是吃著天上的,想著水裡的,他又開始為美味奮鬥了,他跑到小溪邊,等了很長時間,終於用網抓住了幾條魚。

    一邊吃鳥肉,一邊吃魚肉,伏羲想到自己把部落的繩子拿了,應該把自己的發明告訴部落所有人,不然小屁股要遭殃,伏羲為了以後不用自己動手也有美味吃,就將結網捕捉魚鳥的方法告訴了族長。

    有巢氏見到飛鳥築巢,有感而發,他就在一棵大樹上建了一個鳥巢,為了躲避雨水,又在上方用樹枝草葉蓋住,就是爬上爬下很麻煩,但也比住在不通氣的山洞要好,也避免了野獸蛇蟲的侵襲。

    有巢氏覺得住得很舒服,一個人好不如大家都好,他要所有人都有鳥巢住,也住得起鳥巢,他為了完成人人有一個鳥巢的夢想,走遍所有部落,傳授築巢技巧。

    伏羲五歲多了,至於到底多多少,他不知道,只知道出生後天上的星斗五次回歸原位,這個問題太難,不想了,他現在想的是如何天天有豬肉吃,自從吃了一會豬肉,那美味就一直留在心裡,想著就留口水。

    部落又抓到豬了,一頭大豬,十頭小豬,伏羲看著十頭小豬加起來還沒大豬一半,為什麼小豬這麼小,不像大豬那麼大,這次又只能吃一點點豬肉。

    伏羲搶過一頭小豬,表示要等到小豬長到大豬那麼大再吃,那樣肉多些,他就想把小豬放哪裡養大,最後經過多番嘗試,在地上用樹木圍成一圈,把小豬養在裡面,天天弄些草給小豬吃,小豬真的慢慢長大了。

    從此以後,伏羲就成了部落的豬倌,專門養些小動物,他把自己養的動物叫家豬,家羊,家牛,家兔等等,那些不是自己養的叫做野生的。

    伏羲看著自己養的豬牛馬可以住在地上,自己為什麼要爬到樹上住,想著那些傳授築巢的神仙真笨,為什麼不把房子建在地上,伏羲開始用木頭在地上做房子。

    伏羲雖然只有五六歲,但身強力大,不一會就為自己做了一個房子,又不斷對房子改進,部落的族人也學著做房子,畢竟住樹上太麻煩了。

    華胥部落越來越強大,周圍的部落見到華胥部落有充足的食物,有地上的房子,紛紛加入華胥部落。人族部落有些合在一起抵抗各種災害,也有些因為食物不足,部落不得不分開生活。華胥部落的先進技術被那些強大的修士在人族中傳播,別的部落的技術也傳進華胥部落中。

    太昊坐在天庭大傳送天,他在參悟空間傳送,要將空間之力融入大律令術中。踏入太乙金仙後就可以穿梭空間,那是成就元靈後可以感應到無處不在的虛空,從虛空中穿行,實際對於空間能力領悟的並不多。空間法則博大精深,最簡單的空間挪移、空間穿梭,還有深一步的空間切割、空間禁錮,最後的空間粉碎,這些都只是在原有的空間上進行運用,並沒有改變空間。

    乾坤老祖的斗轉乾坤,一念起,改天換地,就是初步對空間的改換,不引起空間破滅,而能將一片天地變成另外的樣子。鴻鈞在洪荒破碎時,將洪荒變成現在的三界諸天,也涉及到空間變換,更是涉及到時間領域。這些才是空間深層次的運用,是道的層次,不破壞空間,而將一片空間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片空間由自己說了算。聖人掌控一方小天地,只是將這方天地化為自己的道,與乾坤老祖層次差不多,還是依附於整個大天地,不能做到鴻鈞那樣隨意定義空間。

    太昊結合乾坤之道,領悟空間之力,要將大律令術修煉到不需要元靈融入虛空中,就可以號令三界諸天,言出法隨。他對鴻鈞的層次還是有遐想的,可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能好高騖遠,只能盡量參悟,達到心中的層次後再想鴻鈞的那個層次。

    伏羲做了華胥部落首領,老族長有感自己無法管理越來越大的部落,而且伏羲表現得太好了,不僅會發明創造一些改善族人的東西,又對管理族人非常有一套,老族長想著自己不能佔著茅坑,就讓伏羲做首領。

    伏羲成為首領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婚姻習俗,他有感自己出生艱難,要改變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狀態,要求部落中的族人男娉女嫁,結為夫妻,夫妻要生活在一起,不能再與別人混居,不然孩子還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後來伏羲發現不同部落間通婚後生下的孩子要聰明些,思考得出近親結婚是不對滴,那樣會生出大傻、二傻、三傻,為了自己族人不是傻子,免得領悟不了自己的意思,又將血緣婚改為族外婚。

    想起小時候拿過部落裡的記事繩子,那記事繩子太深奧,不是一般人也弄不懂,繩子就是用來捆東西,怎麼能記事,伏羲就要求族人把部落發生的大事用各種符號記錄在獸皮、石壁、硬殼上,這樣一般人也看得懂,還把繩子解放出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