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四十七章 揚鞭5 文 / 肖申克117
鐵義與耶律鑄同游胭脂山兩天之後,相互道別。
「此地風光雖好,只是太過閒適!先賢曾雲,無限風光在險峰。此次一別,你我下一次相見,怕是很難!」耶律鑄道,「你我又是文武殊途,但無論是爾等將軍披堅執銳為國盡忠,還是吾輩文臣治理一方,皆是為功名而攀登險峰,殊途同歸也,否則此你我老邁之時,只餘憾事也。」
「耶律弟不過剛及冠,此話怕是有些老氣橫秋?」鐵義忍不住笑道,「願老弟步步高陞!」
「這是家父在小弟臨行前的贈言,鑄不敢相忘!」耶律鑄道,「忠奸賢愚,皆昝由自取。父母生吾輩男兒,只盼我輩知難而上,求取屬於自己一世功名,而非繼承父祖之餘蔭。故,鑄視西域寒苦仕所為樂土,只因時不我待也!」
「成仲真是好志氣!」韓三半撫掌讚道,「太保大人應該放心了。」
耶律鑄說完便躍上馬背,揚起了鞭子。
「駕!」耶律鑄揚長而去。鐵義立在官道上,看著耶律鑄遠去的背影,思潮起伏,也掉轉馬頭往東方奔去,他也有自己的前程。
一個奔往陽關外,趕赴大屯城,與樓蘭古國的遺址為鄰。雖然離京師遙遠,但耶律鑄初出茅廬,正是意氣風發,有大施拳腳不弱於武者的英雄氣概,或者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另一個懷著悔恨與忐忑不安的情緒奔往東方的京師中興府,感慨萬端,腦海裡仍無比懷念著沙場拚殺地日子。而對未來更加希冀。
秦王趙誠早就知道從丁全、蕭不離等人上的密信中得知鐵氏父子的矛盾。他將鐵義晾了七天,才肯召他入宮。
「末將鐵義拜見吾王!」鐵義一進了御書房,就撲通地跪倒在地。
趙誠看上去很忙。他地面前擺著大堆地奏折。他似乎沒有意識到鐵義地存在。仍然專心致志地批閱著奏折。
「末將鐵義拜見吾王!」鐵義不得不再一次高呼道。
趙誠仍沒有抬頭。鐵義不敢起身。只得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眼中盯著地上鋪著地有著精美花紋地地毯。
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劉郁已經前後進進出出七八趟。他雖是個詞臣。但趙誠對他很有倚重。凡是中書、三司、樞密及地方遞上來地奏折。一般都經過劉郁之手。才到趙誠手中。趙誠簽署意見後。又是經過劉郁將意見轉達下去。當然要是起草詔敕都是劉郁地本職工作。這個官職品級並不高。卻是讓他人很是眼紅。
「遵國主旨意。遼東擬設立安東軍。凌去非奉旨擬定未來帥府大小軍官陞遷名冊。樞密何、郭、李三位大人都簽押以為可。何大人問國主聖斷如何?兵部也等著登記造冊。」劉郁再一次進來請承。
「唔。名冊孤已經批閱過了。擬陞遷將士皆是有功之人。理應晉陞。」趙誠抬起頭。從面前一堆奏折中找出那份名冊。扔給劉郁道。「加蓋孤地印璽。命凌去非通告全軍。他們就不用上表謝恩。搞恁多虛禮。浪費紙墨!」
「遵旨!」劉郁躬身道。
趙誠見劉郁仍立在面前,道:「還有何事要奏?」
「近日,微臣聽從燕地而來的文士說,開春以來,有河北、山西、河東及陝西百姓蜂擁北上。他們三五成群,佩刀挽弓,奔往燕北遼地,爭奪良田與牧場,聽說時有械鬥發生。臣以為朝廷經營新拓國土,有些放任自流,亟需改善。」劉郁道。
「這些人大多是去年隨我征遼的將士親屬吧?」趙誠問道。
「正是,去年國主御駕親征,曾許諾要將新占土地無償分給有功將士,後又許諾三十年不徵賦稅。其中有利可圖,紛紛武裝家丁、親友甚至閒人,蜂擁北上。而北地戰亂頻仍,官府不治已多年,這些人往往為占一塊上等良田或水草豐美的草場而大動干戈,臣恐釀成大禍!」
趙誠當然這樣許諾過,擊敗蒲鮮萬奴,秦國佔領了大片的良田與牧場,還有許多未得開墾的沃土。官府是沒有能力開發地,官府移民實邊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趙誠乾脆放開,凡有功將士人人皆可私墾。因為條件極優厚,遼地雖比南方漢地寒冷,然而土地肥沃絕非西域新地所能相比,那裡自唐代以來就有相當的農業基礎,所以有利可圖,奔赴北方者趨之若鶩。
有利益就有爭鬥,除了那些少量有主之地,大多是無主之地,這還包括未開墾的土地,而朝廷實際上是默認這樣一條政策:誰耕就歸誰。所以,那些有能力墾殖之人,就各盡所能,爭奪利益,尤其是當凌去非的駐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其中還夾雜著新移民對女真、契丹與原有漢戶的侵犯。
「即便是漢地,也因常年戰事,形**少地多之狀,河北、山西、大同、北平皆有無數田地無人耕種。而漢地百姓舉家遷往遼東,因三十年不納稅,其中厚利驚人。」劉郁道,「百姓若都遷居遼地,則不利於漢地的治理。」
趙誠意識到他將問題想得簡單了,他本以為百姓對遷往北方沒有多大興趣,故而開出極優厚的條件,卻未料到只要利益足夠地豐厚,即便是背井離鄉,百姓也是趨之若鶩。儘管遼地仍有女真人不肯臣服。
「命中書與樞密擬定一個章程來,移民必須有序,若有人私鬥,安東軍應就地鎮壓,絕不姑息。中書應選官吏赴遼,登記造冊,立樁定界。使民各安其心。料以遼地千里沃土,何處不能安家立業?不必私鬥!」趙誠道。
劉郁本以為趙誠為叫停此事,卻不料趙誠並沒有制止百姓遷徙。
「文季不用擔心,如今這人少地多。雖然浪費頗巨,但需二十年方可緩解。河北有百姓舉家北遷。孤亦知之,其中又以佃戶居多。」趙誠道,「他們本就是豪富之家耕種,又不為朝廷納糧。今朝廷許窮苦百姓以厚利。彼等必心喜不已,只會說朝廷仁慈,必對朝廷感恩圖報。無論他們遷往何處,都是我朝百姓!」
劉郁有些瞭解了,這是朝廷在和河北豪強們爭奪百姓。
「至於河東、山西、燕雲百姓,則不許私自遷居。各地官府一律不准發放路引,安東軍需設立關卡,防止百姓拋荒。」趙誠道,「中書亦有察覺,但孤對此事極有耐心,既不會急於求成,亦不可因噎廢食。卿有心了!」
「遵旨!」劉郁告退。
趙誠終於批閱完了奏折,他輕出了一口氣。目光注視著仍跪在地上地鐵義。「起來吧!」趙誠將最後一份奏折摔到御案上。命令道。
「謝國主!」鐵義從地上跳了起來,只是在地上跪得久了。他地雙腿已經麻木。
趙誠臉上欣賞地神色一閃而過,冷冷地問道:
「說說看。你身為朔方軍中地一員,少將軍,為何視軍令為無物?」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鐵義壯著膽子回答道,「末將身為先鋒官,在蒙古人逃跑時,奉命追擊。末將以為大都督的帥令太過謹慎,敵軍敗相已成定局,若是不痛擊敵軍,將讓敵軍全身而退。故末將乘勝前進,給敵軍以沉重打擊,令敵軍從此不敢東窺我軍!」
「你還振振有詞?」趙誠怒道,「孤軍深入,要是中了敵軍埋伏該當如何?」
鐵義低眉順眼,如溫馴地羊羔,自辯道:「末將從軍已逾十年,並非莽撞之人,戰機就在末將眼前,末將豈能撒手不顧?」
鐵義頗為自信。
「可是在你父親面前,你可沒這麼說?」趙誠斥責道。
鐵義聞言面色一窒,他視父親鐵穆地軍令為束縛,這其中夾雜著個人的情感。他本願心平氣和地接受鐵穆地懲罰,只是鐵穆毫不顧及他面子的嚴格要求,令他此前累積的所有委曲爆發了起來,結果導致他被趕出了朔方軍。
「末將違抗軍令確有其事,可是末將心中不服。披堅執銳,末將絕不輸了他人,為何大都督不能一事同仁,我做任何事情,他都能找出我的過失。我從軍是獲取自己地功名,而不是獲得他的歡心!」鐵義道。想到受過的委曲,他的語調不知不覺之中高亢了起來。
趙誠料想以鐵穆的為人,自然不會在軍中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優待,只能是嚴格要求,只是鐵穆很顯然有些過了。趙誠感歎自己不僅要御下,還得為臣子們解決家中是非問題。
「你可是感到委曲了?」趙誠問道。
鐵義低著頭,算是默認。
「末將此身武藝還有些用處,聽說安東軍缺人,末將甘在凌大都督帳下當一小卒,揚鞭萬里,為國主殺敵!」鐵義唯唯諾諾地說道。
「小卒?哼!你真願意在凌去非安東軍中當一小卒?」趙誠怒視道,「抬起頭來,看著孤!」
鐵義地眼神有些躲閃。他雖然年輕,但從軍十年,成為一名有著少將軍銜的軍官,這是靠戰功與拚殺換來的,是他一直驕傲的地方。若真是讓他從一個小卒做起,他當然不會真如他口中所說那樣心甘情願。
即便是耶律楚材這樣的重臣,每每將趙誠賞賜的財物,分給親朋好友,視金錢如糞土,但是耶律楚材也有自己最珍視的東西,那就是名聲。人皆有名利之心,只是有人利慾熏心,有人只取所需,而有人則是真正的閒雲野鶴。這是人之常情,鐵義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衣領上地那一顆金星,無論如何他是無法捨棄地。
鐵義感到自己有些虛偽,他的臉上有些發燒。趙誠逼視地目光直指他的內心,看透了他地本質,令他無所遁形,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此前大戰,你出力甚多,以功當居第一。沒有人會對你立下的功勞視而不見,孤更不會。」趙誠道,「但你此番行徑雖然情有可原,但影響惡劣。功過相抵,你可有異議?」
「末將不敢!」鐵義見趙誠的面色稍緩,口中連忙說道。
「那好,你既然願去安東軍,正合孤之心意。你在凌去非的麾下,若是再敢違抗上官軍令,可別怪孤無情!」
「國主放心,末將豈敢再犯?」鐵意表著忠心,臉上有了喜色。
「這公事暫罷,私事卻要說一說。」趙誠道,「你這麼一氣之下就離開朔方軍,將你父親的顏面置於何地?不明是非者,以為鐵氏門風不正!」
鐵義剛有些喜色的面容,又暗淡了下來,在回中興府的路上他就後悔了。鐵義點頭承認道:「末將孟浪了,讓國主費
「此事需要有個善終,既不能讓外人亂說,又不能讓你們父子就這樣成路人。」趙誠道,「孤可不想讓鐵王在外駐守,卻心憂家事!」
「國主以為末將該如何?」鐵義小心地問道。
「你回去寫一封家書給你父親,言辭必須懇切,並且不得少於兩萬言!」
「什麼?兩萬言?」鐵義脫口驚呼道,這簡直就是著書立說。
「對,兩萬言,一個字也不能少!」趙誠臉上似笑非笑,「孤要親自閱覽,若不能入目,孤要發還你重寫,何時能令孤滿意,孤便讓你去安東軍赴任!否則你安心呆在家中吧!」
「國主,您這算不算變相地懲罰?」鐵義疑惑道,他本以為他們父子之事就算告一段落,卻不料趙誠還有後招。
「你說呢?」趙誠怒道。
鐵義在趙誠的威脅利誘之下,只好無可奈何地答應。若是不能令趙誠滿意,他就無法繼續領兵。只是這兩萬言,就是抄書至少也得抄上一整天,鐵義想想都感到害怕。
「老實說,末將寧可與敵血戰,也不願寫這封家書。」鐵義像是自言自語。
「揚鞭萬里會有時,可是這封家書卻是耽擱不得。」趙誠道,「給你三天時間!」趙誠說完,便起身走出御書房,往內宮中行去。
「國主,末將知錯了!再減減、再減減!」鐵義追在身後叫屈,引得宮內親衛、太監與宮女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