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普天之下

小說博覽 第三十九章 中原路4 文 / 肖申克117

    趙誠率賀蘭軍從孟州渡河,南入偃師。

    賀蘭軍欲往汴梁城下,全軍的軍旗已經放下,打著蒙古人的旗幟和九腳白旌旗。此時洛陽仍掌握在金國的手中,主持洛陽防務的是文官強伸,他的手中僅有少量的兵馬,卻曾頑強抵抗了蒙古軍的進攻。當奉命攻城的塔察兒隨速不台北返後,強伸就派人出城偵察,見賀蘭軍這個假冒的蒙古騎軍人多勢眾,又似乎是可汗親到,只得立即回城,一方面又派信使去汴梁報信。

    金國皇帝完顏守緒本以為圍成的軍隊撤退得一乾二淨,又逃過了一劫,聽說蒙古可汗親至,頓感不妙。又適逢城內糧食幾乎食盡,城中瘟疫橫生,他就有離開汴梁的打算。此時,趙誠已經進佔無人把守的鄭州,派出禿馬惕人游騎在汴梁城外游弋。這替完顏守緒增強了出城求生的決斷之心。

    金主以為大勢已去,乃集軍士於大慶殿,諭以京城食盡,今擬親出禦敵;遂命右丞相、樞密使兼左副元帥賽不,平章政事、權樞密院使兼右副元帥白撒等率軍扈從,留參知政事兼樞密院副使完顏奴申等留守汴梁城,其中外城有崔立等四個元帥。

    完顏守緒是打著出城禦敵的名號出城的,為了不讓城中軍民官吏喪失信心,他將自己的太后皇后妃子等都留在城內,以示將來還要回來的。已經初秋,完顏守緒這次與太后皇后妃主等告別,可以說是動了真感情,很有可能無法再回來,於是大慟而出。可憐的完顏守緒,出了城卻不知道以天下之大竟不知何往。

    西邊是去不了了,因為洛陽附近三百無人煙,更無全軍就食之所。有人建議去歸德府(商丘)。但是有人因為那裡太遠。所以完顏守緒就準備從河溯渡河,然後北攻衛州,這樣要是回汴梁也放便一些。

    可是賀蘭軍何進部在那裡來回游動。完顏守緒派白撒去攻。這白撒是金世祖諸孫。本性怯懦無能,性格剛愎、貪婪,尤其獨斷專行,只是相貌倒是儀表堂堂。此前,汴梁被圍時軍民人人欲殺之而後快,嚇得白撒在蒙古軍退後,自動請辭,一天搬幾次家。

    何進並沒有阻擋白撒的進攻,趙誠從來就沒有想現在從自己手中滅亡金國的意思。何進軍反而是讓開一條道。又恰逢接到趙誠會師的命令,就率軍西進欲與趙誠會師。白撒自以為居功至偉,上表邀功。完顏守緒也連連嘉獎,倍受鼓舞,並下了北攻衛州的命令。

    此時史天澤已經回到真定府,聽說金軍攻衛州。那裡也是他最南邊的地盤,史家軍在稍作抵抗之後就後退了。各豪強也都擁兵自固,對四面八方的任何異動都是嚴陣以待,又一邊緊密觀察著局勢地發展與變化。

    只是沿黃河邊上地百姓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全都嚇得躲到洞穴裡,此時金軍進攻的主力是一千忠孝軍,主官是蒲察官奴。忠孝軍一貫紀律嚴明,百姓看到忠孝軍秋毫無犯。就都回到自己地家園。可是沿河地百姓沒有想到。當白撒軍經過時,就是到處剽掠。強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所到之處哀鴻遍野。

    完顏守緒很快就知道自己為何如此順利地拿下了衛州,他欲派軍再一次回渡黃河折騰,左右相勸還是待在衛州為妙,既怕北方史天澤從背後攻擊,又怕賀蘭軍臨河半渡而擊。但是他的出走,卻讓本已經風雨飄搖的王朝,加速了崩潰的步伐,完顏守緒瘋狂地尋找著與這位陌生賀蘭國王趙誠的一切有關的消息。

    「這個賀蘭國王是個什麼人物?」完顏守緒和他的衛州朝廷諸臣對趙誠幾乎一無所知。若是烏古孫仲端也在列,那就是不至於此了。

    總之黃河南北上下,處於混亂割據的狀態。

    直接緣由自然非趙誠和他的賀蘭軍無疑了。所以,耶律楚材說地對,趙誠起兵不是天下大安,而是天下大亂,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這樣的。趙誠從這一年春天以來的行動,打破了中原南北一邊倒的局勢,讓蒙古暫時退國草原,讓金國朝廷暫得一隅容身之地。不論是趙誠,還是耶律楚材,都不知道天下從此是加快走向一統,還是走向諸侯混戰的局面。而對趙誠地野心來說,諸侯混戰對他是有利的,除非自己擁有號令天下的實力,可惜他暫時沒有。

    宋國人也不會無動於衷的,耶律楚材曾如是說。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成了一個舊時代與另一個時代交替時,所必然要有的一個混亂與流血的過渡期。王侯將相對此視若無睹,或者學會漠視。

    汴梁西面元帥名叫崔立,為人狡黠『淫』邪。完顏守緒北渡黃河,起初戰事順利,便遣使來迎兩宮,崔立心中膽怯蒙古兵盛,已有投降蒙古人的打算,便帶兵入城,問參知政事完顏奴申,與樞密副使斜捻阿不:「京城危困已極,爾等束手坐視,做什麼留守?」

    這兩人還未回話,就被崔立麾兵殺死。隨即,崔立又闖入宮中,向太后王氏問道:

    「陛下已經遠出,城中不可一日無主,太后何不立衛王之子完顏從恪呢?他地妹妹曾在北方為妃,立了他,蒙韃兵至,就容易談和了!」

    太后在他刀槍地逼迫下,哪裡敢說一個不字。崔立遂矯太后旨,遣迎從恪,尊為梁王監國。自稱太師都元帥尚書令鄭王,兄弟黨羽皆拜官。並托辭金主出外,索隨駕官吏家屬,徵集婦女至宅中,有姿色者迫令陪寢,每日必十數人,晝夜裸『淫』,尚嫌未足。且禁民間嫁娶,聞有美女,即劫入內室,縱情戲狎,稍有不從。立即加刃。百姓恨如切骨。只有他的爪牙,說他功德巍巍,莫與比倫。

    這位掌握汴梁城所有大權地崔立整天花天酒地。晝夜宣『淫』。忽一日。有斥候報告說發現「蒙古軍」已過中牟縣。心腹左右惶恐不安,急忙問有這位崔大帥對戰守有何方略。

    崔立雖然心中也是膽顫,卻強打歡顏,從容地說道:「本帥自有定計!」

    第二日午後,趙誠率大軍抵達汴梁城外十里。雖然離城仍遠,但汴梁城巍然屹立之城牆,仍讓趙誠過目難忘。

    「真想不到,我趙誠也有一朝一日能兵臨汴梁城下啊!」趙誠鞭指遠方的城池,笑著對諸將道。

    「全賴國主英明指揮。我等才有如此榮幸。」諸將齊聲道。

    趙誠回頭看了看眾位將軍們,心知屬下們這話雖然有些吹捧,但聽起來卻是極舒服。他臉上卻嚴肅地說道:「諸位辛苦了,本王能親臨此處,不過是借天時、地利與人和罷了。若無諸位的拚力死戰,以我賀蘭之實力。豈敢誇兵?」

    耶律楚材道:「依臣拙見,國主兵出黑水,出兵之詭奇,天時之巨利,一戰定乾坤,後人將為吾王膜拜。」

    「哈哈,耶律大人過獎了。」趙誠大笑。「中原雖好。汴梁雖富,可卻非我等久居之地。我賀蘭軍縱橫北方數千里。滅敵無數,卻拿一群老弱殘兵據守的城池卻無辦法,這說來令人難堪啊。」

    「國主,依當今天下之勢,國主縱是佔了中原,怕也無力據守,金主雖弱,卻仍有可戰之軍,武仙軍蠢蠢欲動,歸德府、鄧州、蔡州等地仍為金軍佔領。況且,若是金國仍存,則可為國主牽制大河以北各路漢軍,如此國主就可集中精力鞏固賀蘭屬地,強軍立國,以待來日與蒙古的決戰。」耶律楚材道,「俗語雲,雙拳難敵四手。國主眼下只應有一個敵人,為長遠計,若是能對外聯橫結盟那就再好不過了。」

    「耶律大人所言極是,我軍雖獲連勝,但不過是佔了蒙古人極大的便宜罷了,從此以後,我賀蘭將是蒙古人地眼中釘肉中刺。」趙誠實話實說,「故諸位將軍不要自滿,大業未成,諸位還需努力。」

    「遵令!」鐵穆等人俱答道。遠遠地,一支騎軍奔來,那時何進所部的人馬。趙誠連忙帶眾將前去迎接。

    何進等人還未馳到近前,就從馬上跳下,疾步跑來,跪拜在地:「末將何進率眾將校參見吾

    何進滿臉塵色,面目被中原的烈日曬得黝黑,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趙誠親手將何進攙起,讚道:

    「你部潛伏中原,戰果赫然,雖是孤軍,但能以五千硬抗兩萬蒙古軍,當得是鐵軍二字。」

    「國主有所令,末將不敢大意,賴將士用命,幸不辱王命。」何進道。

    「好,功曹計功。待回河西,再與諸將士厚賞。」趙誠嘉許道,又問,「聽說郭德海將軍已投靠於我,不知他在哪裡?」

    趙誠打量著何進身後眾將校,見到郭氏父子立在人群之中,逕直走到他們當中,一把拉住郭德海道:

    「郭將軍願意棄暗投明,這是我軍在中原地最大地收穫。」

    那郭德海早就遠遠地打量著在眾將環衛當中的趙誠了,在他印象中那一身白衣長衫的趙誠與眼下這個戎馬形象的趙誠是格格不入的。他只是從趙誠堅毅的表情中,和他手下忠誠的將士當中,看到了一種向上的力量。

    「敗軍之將郭德海參加賀蘭國王!」郭德海俯身拜見道。「敗軍?」趙誠裝糊塗,「我賀蘭軍什麼時候敗過?」

    「沒有!」何進附和道,「我軍雖算不上身經百戰,但還未敗過。因為還沒有戰敗的機會。」

    「對嘛!」趙誠笑著道,「既然還未敗過,郭將軍這話從何說起呢?」

    「這……」郭德海有些不明白。

    「你既已成為賀蘭軍中地一員,那就是賀蘭軍的將軍。既然如此,那你在本王軍中就不曾敗過。」趙誠道,「你們郭氏能投靠本王,本王十分高興,等回到河西,本王會讓你做個真正的將軍,忠臣不分先後,凡是我身邊諸人有的,你郭德海也會有的。誰若因為你以前是蒙古人的將軍而小看你,那就是小看我趙誠!」

    「我等不敢!」何進連忙接口道。他見趙誠想在郭德海面前表現出寬宏大量地姿態,就順著趙誠的意思,幫襯著。

    「末將老邁,想削兵為民,不如以犬子郭侃送至國主帳下效命。」郭德海低頭道,他用餘光掃視了一下趙誠的反應。

    「郭侃我所欲也,你郭德德海亦我所欲也。」趙誠輕笑道,「本王若是令你馬放南山,豈不是讓人笑本王昏庸嗎?我可不會做那種蠢事。」

    趙誠又一次使用自己慣用的小手段,將自己的佩刀解下,親自為郭德海佩上。郭侃不禁握了握自己腰側的長刀,那也是趙誠所送的,他懷疑趙誠佩刀地唯一用處,不是用來殺敵,而是用來隨時隨地充作見面禮地。

    「那末將願意在國主麾下聽候調遣!」郭德海見趙誠十分誠懇,心中的敬服之心加了幾分。

    郭侃倒是極歡喜,更無他父親地心理負擔,自去尋西壁輝等年輕小將去了。趙誠命人就地紮營、休息。

    郭德海看趙誠身邊立著一位大鬍子儒生模樣的人,正含笑看著他,認出那是耶律楚材。

    「耶律大人,別來無恙?」郭德海寒暄道。

    這兩人在這個情形下見面,都有些不自在。

    「郭將軍不必耿耿於懷,國主求賢若渴,令尊大人又是國主的忘年之交,你若是真心實意效忠於國主,將來你郭氏一門重振唐之郭令公之門楣,也是指日可待。」耶律楚材勸道。

    「但願如此!」郭德海頹喪道。

    「吾王威武、吾王威武!」耳邊傳來賀蘭軍高呼聲。

    那兩萬多個喉嚨裡喊出的聲音,匯成了一個齊整響亮的聲音,在天地間迴盪。那聲音的每一個主人都是挺著胸膛,在自己君王的面前展現出自己的誓死效忠之心。

    這吼聲也在郭德海的腦海中迴盪,令他久久難忘。註:引自蔡東藩之《元史演義》。爬^綠色∷小說,本章節由""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