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巔峰時刻

小說博覽 第五十四章 開業 文 / 少帥寇仲

    黑豹與野狼的對決沒有人知道過程,但是結果卻令大家都比較滿意|com|孫昊強帶回了被黑豹拿走的那部分錢,還有他的一把,黑豹已死,屍體被自己掩埋於叢林深處。雖然警方曾多次要求挖掘黑豹的遺體,但是都被孫昊強拒絕了,最後也只能放棄。

    9.17特大兒童綁架案至此勝利結案,三名綁匪,一死一傷,第三人也被警方迅速抓獲。事後,安州市政府召開了一次隆重的表彰大會,為在本案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授獎。柳文忠提出的組建中國第一支特警部隊的建議也獲得了安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孫昊強被聘請為這支特警隊的總教官……

    10月1日,籌備已久的宜家家居生活館開業了,為了體現市委市政府對安州本地私營企業的支持,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寧建峰出席了開業典禮並剪綵。市委書記李海蘭也以私人的身份前來,並在郭蓉蓉和市長夫人陪伴下饒有興趣的參觀了宜家賣場。

    安州市民對於宜家的開業也爆發了極大的興趣,以至於宜家不得不請公安機關幫忙來維持秩序,讓市民排隊進場。宜家的樣板間讓很多人大開眼界,原來房子還可以這樣裝修,這樣佈置;不僅如此,很多簡單實用,但卻充滿創意和想法的小東西也成了人們競相搶購的目標。

    張宸在這一天也跑了過來,看著這火爆的場面,張宸的心中也是非常的自豪。相對於自己的前世,現在的張宸顯然已經算是一個成功人士了。但是重生之路只不過才走了一年多,很多張宸心中真正想做的事情都還沒有開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中國以及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應該是張宸利用自己的重生優勢大展拳腳的黃金時期,但是知易行難,尤其是張宸在很多事情上,雖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真要實現心中的夢想還不知道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長路漫漫,道阻且長,仍需努力啊。張宸心中感歎著,便準備離開宜家。走到收銀區的時候,卻發現這裡正在上演著一出比較有趣的小插曲。

    原來有顧客買了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東西,在收銀台結賬後,卻對電腦計算出的總價不滿意,要求重新算過。為他服務的收銀員正是孫小妹,她隨孫昊強來到安州後,和吳越,陳彬一起都被安排在了宜家工作。

    孫小妹說道:「先生,電腦計算出來的價格不會有問題的,請你相信我們。我們宜家絕不會做欺騙顧客的事情。」

    那名顧客說道:「我可以相信你這個小姑娘,但是我不相信這個鐵殼子,我可不管它是什麼電腦、水腦的,憑啥你隨便點兩下,就能告訴我一共多少錢?你自己沒有算過,怎麼就能確定這個什麼電腦算的就一定準確?」

    張宸聽了,心中暗暗好笑,不過這個時候電腦的普及率非常低,沒見過也不知道電腦的大有人在,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足為奇。這個時候,總經理彭書國聽到消息後趕過來了,問明了情況,就對那名顧客說:「先生,要不這樣,我用計算器重新幫您核算一遍,你看可以嗎?」

    「計算器?」那名顧客想了一下,說道:「不行,拿算盤來。」

    「……行,沒問題。」

    彭書國叫人去財務部借了一把算盤,然後親自上陣,將那20多個商品的價格當著顧客的面算了一遍,最後和電腦的結果比對,自然是一模一樣,顧客這才滿意,付了款離開。

    結果在宜家開業的前幾天,原本是為了提高收銀速度而使用的pos機,反而成了收銀速度緩慢的罪魁禍首,因為有很多顧客在拿到電腦打印的小票後,都要求重新覆核,為此彭書國不得不把財務部的員工都調到收銀台,或用計算器,或用算盤,來滿足這些客人的要求。

    宜家開業的當天,創下了日銷售額8萬元的歷史記錄,這個記錄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被打破過,不過平時的日銷售額也在4~5萬元左右,很多首都和濱海的市民也不辭辛苦、慕名而來,就是要來體驗一下這個時代宜家所獨有的購物方式。

    雖然已經搬到了市政府大院,但是張宸可不願意再去認識新的小屁孩,因此但凡有時間,還是要回到機械廠大院去玩,到練功的時間再去宜家。這天練完功,徐嫂端出了一盤水果給張宸,張宸拿起一個蘋果剛想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忙去找徐寶木,「徐哥,我上次跟你說的事情怎麼樣了?」

    徐寶木顯然忘記了,這幾天賣場的火爆銷售讓他有點忘乎所以了,「小宸,是什麼事情啊?」

    「就是種菜的事情啊。冬天種不了蔬菜,不就是因為太冷嗎?那我們蓋一個大房子,配上暖氣,然後在裡面種菜,這樣我們冬天就不用只吃白菜和土豆了。」

    徐寶木一拍腦袋,「是了,你不說,我還真差點忘了。小宸你放心,等假期一結束,我立刻就去找人請教這個事情。」

    十月四號一上班,徐寶木就直接去了市農業局,現在他可是安州市的頭號名人,農業局的工作人員一聽是徐老闆來了,忙熱情的把他請進了辦公室。

    進門之後,一名姓李的副局長親自接待了徐寶木,而徐寶木也適時的送出了幾張宜家的vip九折卡,大家一邊推辭,一邊也就笑納了。

    徐寶木說明來意後,李副局長想了一會兒,對徐寶木說:「徐老闆,我覺得您這個點子有點不太切合實際,你想啊,這種菜,沒有陽光可怎麼行?可是你這房子一蓋,不就把陽光都給擋住了嗎?」

    徐寶木一想,也是啊,這麼嚴重的問題,我當初怎麼就沒有想到。

    不過李副局長又說:「要說這冬天種菜,好像也不是不行,我曾聽說,在東北就有人就成功過,只是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這樣吧,我幫你請教請教專家。」

    徐寶木聽了連忙道謝,李副局長拿出電話本,撥打了省農科院的一個熟人的電話,嗯嗯啊啊半天之後,放下電話,一臉喜色,「徐老闆,好消息啊。省農科院有兩個老教授,正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而且好像已經有一些成果了,只是目前經費不足,進展比較緩慢。」

    徐寶木聽了就是眼前一亮,這事有戲啊。一開始張宸跟他說的時候,徐寶木是持絕對懷疑的態度的,認為這只是小孩子的一個美好願望罷了,冬天怎麼可能種出夏天才有的蔬菜呢?但是徐寶木現在有一個優點,就是對於張宸的話從來不加以否定,就算是自己不認可,但是該怎麼做還是要怎麼做。

    現在聽李副局長一說,徐寶木的心裡就翻騰開了,如果這事真的可以實現,那豈不又是一條發財的好路子。不就是缺經費嗎?沒問題,我有啊。只要能把菜種出來,錢不是問題。

    在李副局長的幫助下,徐寶木和那兩個老教授取得了聯繫,然後找了一個時間,直奔省會天門市。

    上門的時候,徐寶木可是兩手空空,只是謹記著張宸教他的話,先是陳述了一番農民苦啊,窮啊,生活艱難,然後說自己現在有了一點小錢,就想為家鄉的鄉親們做一點事情,聽說了兩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感覺這是一條致富的好途徑,因此願意提供科研經費,就是希望這項研究能夠盡快出成果,也好讓鄉親們盡早擺脫貧困。

    徐寶木的一番說辭終於打動了對接受私人投資尚有疑慮兩個老教授,只是教授的家人對此卻持反對態度,但是在暗中收到了徐寶木送的5000元錢後,態度立馬變為了支持。

    其實兩個教授已經在大棚蔬菜的種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韭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已經在實驗室中培育成功,但是由於大棚的建設成本太高,若無資金的支持,無法進行規模化種植。一個大棚就需要1~2萬元的啟動資金,而這些錢是目前的普通農民根本無法負擔的。但是錢對於徐寶木來說並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與張宸商量過後,徐寶木就決定先拿出20萬元,租用柳營村的土地,建設15個蔬菜大棚,其中十個用來種植韭菜等蔬菜,另外五個做為兩個教授的實驗基地,用來培育新的蔬菜品種。

    徐寶木要投資大棚蔬菜的消息短時間內就傳遍了安州,人們雖然普遍對此抱有懷疑的態度,但是打心底裡卻都希望這事能最終成真,好徹底告別冬天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

    張致恆代表市政府專門拜會了兩位老教授,回來後向寧建峰匯報了他的看法:大棚蔬菜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今年農業部正好提出了建立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菜籃子」工程計劃,安州可以以此為契機,建立一個蔬菜生產基地,不僅可以解決市民餐桌的日常供應,也可以促進安州的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

    寧建峰認可了張致恆的意見,在市長辦公會議上專門做出了要對大棚蔬菜的建設一路綠燈的指示。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徐寶木的大棚蔬菜用最快的速度建立,然後布種,開花,結果……

    韭菜的生長週期最短,十一月下旬第一批大棚韭菜就上市銷售了,除了贈送給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一部分之外,剩餘的韭菜十分鐘之內就被搶購一空。十二月中旬,西紅柿和黃瓜也陸續出棚,結果安州市再次出現了88年初搶購風波時的那種瘋狂的場面。

    徐寶木正式成立了安州市青山農業有限公司,在安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工行和農行的貸款幫助下,於1988年12月開始建設安州蔬菜基地的一期工程,在自己的家鄉廣安縣,採取由公司出資建設,農民負責管理,蔬菜成熟後再由公司回收的方式,又新建了五十個大棚,主要種植老教授新研究成功的茄瓜類蔬菜。

    就在徐寶木忙的熱火朝天,張宸吃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一個叫做王樂義的人找上門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