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305 棄守雒陽 文 / 傅戍己
乒農郡,湖縣。
程普接到劉呆軍令後,面色瞬間變的無比難看:「這,,破擊董賊。指日可待,州牧怎可突然撤兵?州牧此舉,豈不是放虎歸山?一旦涼州軍複製出雙馬鐙、馬蹄鐵等利器。我軍再想破擊董賊,定要難上十分。」
戰馬上的顏良,眼中閃過一道異光。貌似淡定的回答道:「州牧軍令中,不是已經說出原因?我并州軍出兵,要目的乃是安保大漢園陵祖廟,其次是護佑幼天子,再次才是破擊董賊!」
「若是我軍逼迫太緊,董賊萬一懷有玉石俱焚之心,毒殺幼天子,卻是又該如何是好?那樣一來,我并州兵究竟是欲護佑幼天子,還是準備間接毒殺幼天子?我等又將置州牧於何地也?」
「一軍統帥,總該分清主次!若是一心誅殺董賊,卻罔顧天子生死。與為捕捉盜賊而殘殺人質何異?正如州牧所言,凡不顧忌天子生死者。皆是身懷異心之賊臣!」
這卻是劉呆為他卸磨殺驢,孤立孫堅所舉出的諸多理由之一!
「安保天子」還是「不顧一切誅殺逆臣」?這種矛盾,歷數兩千年歷史,屢見不鮮,然而始終不能有唯一答案。不過總得來說,還是「安保天子」名分好用些!
劉最正是利用這個藉口,來應對可能怒的孫堅。
孫堅若是因為劉呆退兵怒,那豈不是說,孫堅認同應當不顧一切。先誅殺董卓?給孫堅蓋上這個帽子,劉暴立時可以宣稱他與孫堅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麼一來,縱然有人議論劉呆退兵舉措,也會可惜兩人理念有所差別。而不會率先諷刺劉呆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為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劉皋行事,必舉義旗!縱然是這個義旗不能說服所有,但有個義旗總比沒有義旗強!
聽到顏良解釋,程普沉默的點點頭。劉皋今日舉起的這個「安護天子為要任務」旗幟,卻是令程普無話可說。
畢竟先帝亡後,子嗣只餘獻帝劉協一人,若是獻帝劉協為董卓斬殺。登嗣大漢天子者,必是劉氏宗室他脈。劉皋出自趙王一系,若是不顧獻帝劉協安危,卻是有點窺視大寶意味,亦將會為他人詬病。
不清楚劉最真實心意的程普。當此時雖然心中感慨萬分,可惜眼前誅殺董卓的大好機會,卻終是無法反駁劉呆的選擇。
程普猶豫三番,腦海裡急閃過孫堅、劉呆兩人印象。
心中對比孫堅、劉呆良久,程普眼光逐漸回歸清澈,繼而向身邊副官沉聲吩咐道:「準備退兵!」
程普終究還是沒有選擇改投孫堅!
維陽,靈台。
自劉最入睢,協助丁榮整編呂布降兵完畢後,劉吊便開始將碎陽的財富轉向太原郡。
真實歷史上,董卓撤往關中,採取壁野堅清之戰略,焚燒維陽城,留給孫堅一座廢墟。亦是因為不能從雛陽得到有效補給,孫堅大軍前鋒攻略至澠池、新安之間,便不敢繼續孤軍深入。
這個時空。由於丁榮的冒險突進,五百甲士一日而入維陽城,令董卓焚燒睢陽計劃全面破產毛因為大火未燃起,洛陽城內不但許許多多建築得以保存。那些皇宮無數收藏品、漢世各種工藝品、代表漢世特色的如中藏府承肖讓所獻五百餘幅地圖等,皆得以妥善保存。
一些漢世人以為稀鬆尋常的事物,如靈台張衡製作的各種器具,限於歷史,漢世人並不明白這些科技手段意味著什麼。但是劉最,這個理科畢業生,縱然因為專業不是物理學等,但是他對於歷史科技各類進程,有個模糊大概瞭解的。
漢世這些用途繁多,歷史上卻一一在歷代戰火中失傳的各類器具,劉皋此時最明白它們意味著什麼。劉皋在乎的不是這些亂七八糟的器具本身,而是這些器具所應用到的諸如復合齒輪,精密微小力矩測量,自動離合設計等等漢世特色技術手段。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不相信幾個木製粗糙機械,怎能與磁鐵一般,具有指南效果?如此諸類疑惑還有很多。究其原因是,中國古代科技系統的理論基礎,完全是與西方科技文化不同的兩個體系。兩者之間,許多原理構造,都有顯著差別。
劉皋相信,等他掌握大權,鼓勵漢世科技人員將中國特色科技系統化、理論化後,漢世這些各類匠工。肯定將會爆出越時代的力量。
劉最相信,他一生數十年對漢世的影響,將不會次於後世將英國帶向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不錯,自劉易穿越後,他的目光就緊盯著大漢天子寶座!不過,登基大漢天子只是劉最全盤計劃的第一步,劉呆的第二步目標,也就是他一生對漢帝國的影響,要與後世的維多利亞女王對英國的影響比肩!
正如維多利亞女王充分挖掘出懷口滄種潛真。縱橫揮闔,將英國帶向個屬干地球傳奇腳礡腦珊帝國一般,劉皋未來的目標亦是充分集中漢世各種潛力,消除漢末頹廢氣息。進而令漢帝國不但回歸正常軌道,更要走出一個輝煌的未來。
鑲陽城中,許多漢世人覺得稀鬆無奇的事物,劉呆卻能敏銳的覺察到它們的價值,曉得這些器具只需稍稍改換利用方式,立刻便成為漢世科技條件下的奇跡之物。
也是因此,劉呆不但將維陽城的財貨、金銀、文典書冊、圖書奏章一一帶回太原郡,更是將一些製作奇特的器具也運輸至太原郡。
比如靈台上,由張衡製造的侯風地動儀,劉皋亦拆掉,運往太原郡。
雖然這些舉動,不合漢世禮制,但是劉暴熟讀歷史典冊,又經後世政委制度培養多年,口皮上的功夫從來就不差!諸如藉口、理由之類,劉呆只要想找。還不是張口就來。
當然,劉暴更曉得,比起各類器具死物。顯然是製造這些器物的各類精英工匠和相關人才更重要。
漢世制度,凡是大軍外出,必帶工匠以製作攻城器械。亦是說,漢世各種攻城器械,大多數情況下。皆是大軍打到哪裡,就在哪裡製作。而不是千里運輸這些龐大的攻城器械。究其原因,卻是漢世糟糕的運輸條件下,運輸大型攻城器械的成本、耗費時間,遠遠高於就地製作攻城器械。
也正是因為這種漢世行軍制度,屯戍維陽的董卓,在維陽城聚攏一大批專業軍械製作工匠,甚至故皇宮專屬工匠,也有盡一半人,被董卓委派至軍械製作隊伍。丁榮五百甲兵入維陽,令呂佈兵卒大驚失措慌忙逃奔,而這些聚集在維陽的專業軍械製作工匠,因為家人眾多。卻是被丁榮直接控制,不曾逃亡一人!
丁榮突入鑲陽,帶給劉皋的最大財富便是高達一千人的優異工匠,以及近兩三千人的匠徒。這一千優異工匠,多數歸屬於皇宮直轄,羽林軍、北軍五校、南軍衛尉掌調。非是那些自民間搜尋的普通工匠。可以說,這一千優異工匠,是漢世最優秀的一批的工匠,他們就是漢世科技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極端的說,他們就是漢世科技!
而其餘三千匠徒,則皆是工匠傳承自己一生所學的人選。亦是說。這三千匠徒就好比後世博士親帶的研究生一般,不可隨意輕視。
擁有這一千工匠,三千匠徒。劉呆等同於擁有漢世最高科技!擁有三四千經驗熟練的匠,再有劉呆時不時的引導展,并州的科技樹將會迅沿著漢世特色展方向。越歷史正常進程攀升!
這些工匠,劉呆一個都捨不得丟棄。即便是這些工匠不欲去并州,也被劉最下令,統統被軍卒強行。拖家帶口的,擄至太原郡,合併於竇廣等碎陽皇宮大內工匠建立的并州初期工業體系之中。
漢世儒生博學廣文,涉獵廣泛。與後世明清之際,那些苦研四經五書。一心考科舉的書生有著本質不同。但凡漢世名儒,不但皆精通一門學業,如崔烈善《左傳》等等。而且這些儒生在專精一門學業之外,往往博學其他,似以儒學著稱的鄭玄,不但通曉數術、再法、律令蘭即法律,甚至連天文、堪輿、占卜,鄭玄亦下過一番苦功夫。
上至董仲舒,下至馬融、鄭玄、荀爽,皆是博學廣聞之士。畢竟。漢世雖然弘揚儒學,但是選任重要官吏,卻不是僅僅依靠儒學的基本經典書冊!
是以,漢世精通器具製作,掌握高科技的,並非僅限於工匠、巫醫之徒。似後世大名鼎鼎的醫聖張機張仲景,其官秩兩千石,任職一方太守,可不是因為醫術,而是他其他方面才華!又似漢世善於製造神跡之人張衡,更是博學廣聞,無所不會,其能任職太史令,亦非僅僅依靠匠工製作之術。
其實,這裡,因為後世某種廣泛宣傳。有一個誤區。
「中國古代不注重科技,匠工地位低下這是個偽命題。
其實歷代朝廷。大多數時間,都有各類匠工達人一席之地。能名列史冊的諸如李時珍、孫思邈等等達人。無一不是曾經涉及過朝廷選拔、肯定。言匠工達人地位低下。其實這個低下是和國家重官相比。
即便是後世,某某科學家,聞名一方,可是其權力比起國家元、總理大臣、政治局委員,他們還不是一樣地位「低下」?
說中國朝廷對科技匠不重視。這的確是敘述事實,例如朝廷從不會因為匠工技能而令其任職重位,甚至科技匠工大能的官秩也往往比較低。
但是有一點,後世無數人卻是集體忽略:某物理學家、化學家大能。因為能力突出,任職市長、省長乃至國家部長、宰相,你覺得合適麼?縱然科技人員任職國家直屬官員,後世尚且有不同看法!
這主要是涉及本職問題:是專業格科研,還是科研當官,一切官本位。
至於皇宮內工匠、醫匠官秩較低,凹曰混姍旬書曬齊傘一」遼表面現國古代。許多朝代中但幾皇宮內部官如官秩很低,不僅僅是各類工匠。但是別忘了還有一條:出京升三級。似李時珍等達人,放在京城皇宮左右,的確是聲名不顯,但是一朝出京城。立刻是四方慕名。
其實,就是後世,涉及技術類的官職,若非通天那些人,大多數也是官秩虛高,權力極其有限。若論實權。他們與古代朝廷中某些工匠的地位,並沒鴻溝般的巨大區別。
總之,中國古代匠工地位低下。的確是一種事實,但是通俗觀念中所以為官員制度,卻是虛假的表象,並非中國古代匠工低下的實質表現。
若是想通過提高匠工官秩,來提高國家人民的科技重視,不無不可。但是那樣做,也要有一點覺悟:最上層那批匠工,最終將集體變成官員,而非科技人員!
閒話暫且不提。
卻說漢世各類科技人才,不僅僅是工匠、巫醫之徒,亦有無數例如太史令部屬等小官吏,他們不但有製作器具的能力,更善於總結理論。相比較來說,劉呆最需要的還是這種理論、工藝兩者皆嫻熟的小官吏。他們比起那些匠工,更容易系統化培養。
靈台上,劉最熱情拉攏諸官吏:「天下動盪不安,澡陽孤處要地。難免為異心軍閥爭奪。與其處於危地,何不避入并州數年?我并州網敗董卓,董卓不敢東向,逆賊亦不敢入并州掠奪,想來并州求得三四隻安穩,應該不難!」
靈台承疑惑反問:「大將軍不是和破虜將軍,已經兵臨華陰,破擊長安即在眼前?董卓一破,天下復有甚賊子?大將軍此言何意?」
劉皋假裝一副憂愁面容,落寞說道:「我派往長安的間諜,傳出密報。董卓有與幼天子玉石俱焚之心。董卓甚至打算,一旦我與破虜將軍大軍兵臨長安城下,他就立即誅殺幼天子,焚燒長安宮!」
「身為劉氏後裔,豈可不念天子之危難。若是因為破擊董賊,令天子不幸遇害,我心著實難安。董賊以幼天子生死為人質,我并州兵又如何敢進逼長安。唉!!」
「箱京,故天子之城。我既不能攻略長安,營救幼天子,卻又佔據維陽古城,定惹人非議。若是董賊趁機風言風語,不定還有人說我劉呆。欲效東周西周之勢,狂妄至自稱東帝,與幼天子陝而治」。
「一旦這些風言風語流傳,山東諸侯必將懷疑我心,甚至怒伐并州。如此,山東自亂,董賊卻可趁機恢復元氣,東伐我并州數郡!唉。與其疑惑諸侯,還不如我主動捨棄維陽。」
「我與孫破虜攻略時,聞聽公孫瓚南上,以韓馥悖逆為藉口,再次攻略翼州。其事雖但已可以看出山東聯軍人心已變。我若捨棄雛陽不管,維陽必定又成諸侯爭奪中心。」
「蒙先帝恩惠,設學邯鄲,分講格物。諸位也知我樂於各類實用器具製作,與諸君同好。并州荒蕪。學校乏缺,諸君何不遂我入并州,外耳教化邊鄙野民,內可自保全身?。
靈台承無戰略眼觀,聞聽劉皋所言。頓時將信將疑,心情變得沉重。
靈台承與其他官吏商議一通,統一認識:「維陽空空如是,何不入并州避難!安漢大將軍素以仁義行事,遠折服徐榮,近不敢危及幼天子。今日更是屈節訪問我等小吏。有安漢大將軍駐并州,并州正是我等歸處。」
於是,就這般,劉呆在維陽城走一圈,將無數存留雛陽城內的有招
不過,與那些工匠不同。除非某官吏能力特別優秀,或者上史書載有姓名,不然那些不願去并州的,劉皋也不會勉強。
與此同時。
華陰城下,孫堅暴跳如雷,揪起一位斥候衣領,怒吼道:「你說什麼?劉皋撤軍北歸?趙雲、文丑回防河東郡,甚至顏良、程普、徐晃也盡數撤離?」斥候衣領被捉,臉色慘白,任憑孫堅唾沫星子給他洗臉,也不敢反駁半句。
孫堅丟開斥候,奪來斥候手中文書。打開視之,正是劉最往徐晃、顏良、程普的軍令文書。孫堅匆匆掃視幾眼,甩在地下。恨聲罵道:「狗屁的安護幼天子」。
「你若有憂心幼天子半點,豈會攜軍入椎?昔日你連破董卓時,怎不提及安擴幼天子?你求我火兵。吸引董卓西線人馬時,怎不提安護幼天子?」
「偏偏大軍攻至華陰,劉呆你卻突然撤兵。」劉呆,你一如袁術那般,視我為眼中釘吶!唉,王欲、張咨,果然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誅殺王鋇、張咨這般異心之臣,遂得以聚攏數萬士卒;但亦是因為張咨、王鋇兩人,天下諸侯,人人謂我孫堅為柴胡,不知恩義,不明忠孝,從此不再信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