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東皇傳

小說博覽 第146 西園八校尉 文 / 傅戍己

    第146西園八校尉

    為了取信華歆、襄楷兩人,劉杲沒有隱瞞韓暹的真實身份,開門見山的點明韓暹為自己舅父。

    華歆和襄楷對視一眼後,一臉平靜的開始探討該如何應對并州複雜局勢,似乎毫不關心韓暹身份。

    望著平靜的華歆、襄楷,劉杲臉上浮出一絲玩味笑容。

    經過長達兩個時辰的商談,三人得出一個結論:無論白波能否吞併,只要有韓暹這個助力,并州就當是劉杲發展根基的第一選擇。

    涼州。劉石、韓當、程普、顏良、趙雲、夏育等,或出劉杲帳下,或與劉杲牽連甚廣。不到萬不得已,朝廷絕對不會將劉杲調回涼州。

    幽州。雖然劉杲少年時,曾在幽州行走,可是劉杲在幽州毫無根基可言,無力抵抗勢力龐大的劉虞,以及正在飛速崛起的公孫瓚。

    并州地接涼州,東望冀州,一旦并州盤活,立即可佔據半壁天下。涼州、并州,可直接威脅長安,而冀州有趙國、中山甄氏、黑山張牛角作為後盾,也可在冀州範圍與袁紹爭鋒。

    唯一擔憂的是形勢不穩的南匈奴,以及虎視眈眈的鮮卑。南匈奴積弱,容易對付,可是鮮卑……就有點犯難!

    不過,劉杲卻可以利用平叛和阻擊鮮卑,堂而皇之的擴展兵力,一如真正歷史上的公孫瓚。鮮卑是麻煩,但也僅僅限於麻煩。讓它入侵大漢?再給鮮卑三十萬牧民,鮮卑也不敢有那個奢望。

    而且,年初鮮卑大人和連,侵略北地郡人,被當地郡國兵射殺。如今鮮卑已經陷入內亂。

    可以說,此時佔據并州,是天公做美。

    且,韓暹久在并州經營,白波軍事所有知曉。有韓暹這個白波內賊,理應外合,擊破白波黃巾,幾乎已經是木板定釘。

    到那時,或是打壓丁原,或是聯合丁原,主動權全在劉杲手中。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雒陽。

    鑒於漢帝國局勢日趨不穩,各地叛亂此起彼伏,世道漸亂,劉宏開始對朝局進行調整。

    首先,靈帝劉宏逐漸加重宗室劉氏諸人權力,以他們為邊疆大吏,拱衛雒陽漢室。

    漢世之前,天子封王國護佑祖廟。如周朝,大大小小,分封數百諸侯國,這些諸侯國雖然自成體系,但是卻要以京師天王[1]為首,並鎮壓反叛,驅除野胡,維護正統。至漢世,因為藩王之亂,漢室朝廷逐步消減諸侯王權力,至東漢末,諸侯王皆是有名無實。

    因為漢世忌諱諸侯王強大,靈帝劉宏就走了一個曲折道路:劉氏出雒。

    在幽州平叛的劉虞,改幽州刺史為幽州牧,統領幽州軍事。

    而後,又以劉焉為益州牧,監軍,討伐益州叛逆。

    二劉出京,震懾邊疆同時,雒陽朝局內,靈帝劉宏手段連連。

    先是提升劉弘為司空,對國家運轉,施加影響。劉弘,亦是劉氏宗室。

    緊接著,靈帝劉宏又提升衛尉董重為票騎將軍,轄兵、開府。董重,靈帝劉宏生母董太后之侄,即靈帝劉宏的堂兄。

    最後,靈帝劉宏又以幽、並、涼三州局勢糜爛為名,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jian}碩為上軍校尉;以虎繼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以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軍校尉;淳於瓊為右軍校尉。

    西園八校尉建軍的背景,相當複雜。

    西園八校尉之中,職權最重的是上軍校尉蹇碩,八校尉之兵權皆歸其掌轄。

    從這一點,就很鮮明的表明西園軍:它是一支控制在宦官手裡的軍事力量。

    蹇碩之下,掌權的是便是三軍校尉其他兩位: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

    袁紹,出於四世三公的袁家,是最根正苗紅的士族。但是漢世間,袁家從來就不是激進黨人派系,甚至為與宦官保持一定聯繫,袁家不斷向皇宮輸送宦官,來保證家族安全平穩。例如宦官袁赦,便與袁紹同族。

    鮑鴻。朝廷平定西羌後,為分化董卓勢力,特意把在征伐西羌時,戰功不小的鮑鴻,徵調入雒。鮑鴻,可謂是董卓的左膀右臂,為董卓承擔著來自雒陽的無數壓力,屬於董卓一脈。為保證軍糧正常供應,鮑鴻自然也與宦官,多有聯繫。

    上軍、中軍、下軍,三位掌權校尉,背後都貼著宦官標籤。

    至於其他五位:曹操,爺爺是曹騰,宦官標籤早已經定下;夏牟,屈節宦官……等等。

    對於中平五年的漢世人來說:西園八校尉,無一不與宦官有所聯繫,但亦都不是純正的宦官一系。這種特色鮮明的身份特徵,也是宦官迫於壓力,不得不如此,來換取朝堂諸公同意建軍。

    這是一支為宦官轄制,直接受靈帝劉宏調動的軍隊。

    西園八校尉建軍,兵力自然抽調司隸一帶,本屬於大將軍何進掌管的兵卒。可以說,西園八校尉本就是剝離何進權力的一把利刃。何進手中兵權被奪,這直接導致以後計劃誅殺宦官時,何進不得不令帳下彖屬,各自回鄉招募郡國兵,甚至不得不呼喚董卓。

    身為大將軍,手中卻無兵,靈帝劉宏手腕一翻,就折損何進大半勢力。

    而董重是外戚之中,董太后一系。自東漢立起,外戚當權者,非為太后一系,便是皇后一系。

    董重一出,直接威脅到何進大將軍職位。

    蹇碩一出,更是直接奪走何進手中兵權。

    總的來說,靈帝劉宏這次調整,加大宗室劉氏以及外戚、宦官對漢帝國,尤其是漢帝**權的控制。同時,又因為黨人阿附何進,勢力大增,幾乎令宦官喘不過來氣!

    覺得朝局內勢力失衡的何進,特意豎起董重以及蹇碩,用來打壓何進,防止漢帝國再次出現梁冀那樣的大將軍。

    順桓之間,國統三絕。

    對此類事,最痛恨不是黨人,而是如靈帝劉宏這樣的帝王!

    若是靈帝劉宏不死,宦官、外戚雙雙自滅,漢帝國局勢雖然搖搖晃晃,但卻未必轟然倒塌,就好比漢順帝、漢桓帝那幾年!

    但是靈帝劉宏,絕對不知道,自己竟然壯年而死,以致無人能壓制宦官、外戚、黨人之間矛盾。

    ---------------------------

    隨著靈帝劉宏的這次調整,三國征伐的序幕,也開始逐漸拉開。

    靈帝劉宏猶豫很久後,終於提筆簽發詔書,征辟劉杲為匈奴中郎將。

    遠在邯鄲的劉杲,接到詔書後,立即向并州出發。生怕走慢一點,沾染上霉氣,以致王芬之事,再起事端。

    卻說,因為北方天象大變,赤氣穿天,又結合宋泓在雒陽引燃的謠傳,靈帝如歷史上一般,取消北巡河間,鼓舞河北平叛大軍的計劃。

    繼劉杲、華歆、襄楷、曹操等,相繼拒絕參與謀劃後,靈帝取消北巡的計劃消息,壓垮王芬心理防線。

    因為害怕靈帝追究起謀逆之罪,王芬便趁著三年刺史任期將滿,棄官逃亡。王芬逃亡後,朝廷非常重視:在北方局勢艱難時,王芬為何棄冀州刺史,選擇逃亡?

    被外人逼問許多後,迫於壓力,王芬選擇了『自殺』!

    『自殺』,一是保存那些參與或拒絕參與之人,二是保全王芬家族,不因謀反之罪被誅殺。

    王芬『自殺』後,朝廷又以賈琮為冀州刺史。

    賈琮,字孟堅,東郡人。中平元年,黃巾之亂時,交州亦起叛兵。朝廷以賈琮為交州刺史,平定交州。賈琮在交州任職三年,期滿剛歸雒陽,便以有武略,被朝廷策命鎮守冀州。

    賈琮到任後,重新調來王芬案卷,查探王芬為何『自殺』。也是因此,劉杲才慌不擇路,不等詔書傳至邯鄲,劉杲已經提馬出邯鄲。

    注[1]:天王,周朝時,不稱某某帝、天子,而稱天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