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118 名入列女傳 文 / 傅戍己
第118名入列女傳
時間倒退至中平二年七月。
徐州,琅邪郡,莒{ju}縣。
天色才灰濛濛發白,莒縣縣府門吏徐經,就從床鋪爬起。徐經一邊摸索著穿衣,一邊抱怨:「誰家的衙門,不是日頭半高,才慢悠悠打開?偏偏我家這位縣令倒好,太陽未出,就要準時打開衙門,這不是折磨人麼?」
埋怨歸埋怨,徐經還是得一如往常的,熟練撈起一串鑰匙,前去縣衙大門。
一邊打著呵欠,徐經吱呀呀的把門打開。
縣衙門口外,跪著一位年約十四五歲,身著素布麻衣的少女。
「咦?大清早,怎麼就來人了?」徐經揉揉眼睛,發現並不是自己眼花,臆想出來的人物。
少女長髮之上,凝結些許夏日特有露水,顯然是已經跪在此地很久。少女昂首挺胸,面朝衙門,但是細瞧她雙眸,卻是暗淡無光,顯然是心思全然不在視覺上。
「哪家的丫頭,怎麼大清早的,跪在門口?」徐經心中充滿疑惑。
徐經走上前去,回憶起自家縣令習慣,目光向下斜視二十度,頭部稍稍向後坐三分,壓著嗓子道:「你這丫頭,為何跪在堂前?」
徐經為衙門小吏,官職雖然低微,但是卻常常抱有幻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坐在堂上,做那威風凜凜的縣令。這時天色微明,長街之上不見人跡,徐經就想在少女面前擺擺譜,過一過做縣令的癮。
心思神遊的少女,被徐經這一嗓子喝醒。少女望了徐經一言,冷聲回答道:「有罪!」
「何罪?」
「目無法典,刃殺仇敵!」少女的聲音依舊冷冰冰的。
「刃殺仇敵,這罪……嗯?刃殺仇敵!」徐經猛的一驚,頓時把「目向下斜視二十度,頭部後坐三分」的造型甩到一邊。
「殺人,開玩笑?就你這丫頭,能拎起刀,舉起矛?」徐經初始被「刃殺仇敵」四個字嚇了一條,不過轉而又恢復平靜。十四五歲的丫頭片子,敢拎刀殺人?鬼才信哩!
徐經下意識的想開口嘲笑,少女是不是把雞、鴨等禽獸,也當人了!
不過,徐經突然間,聞到一股血腥味。陪同縣令趙昱,經歷過黃巾之亂的徐經對鮮血味,可是異常熟悉。
轉過幾步,少女右手背後,一顆西瓜大的鮮血淋淋的頭顱,突兀出現在徐經視野。這鮮血模糊的頭顱,雙眼暴睜,似乎正怒視著徐經。
「媽呀!」徐經一聲高分貝慘叫,驚慌失措的向衙門內跑去。由於緊張、害怕,短短十幾步距離,雙腿發軟的徐經,就摔倒兩三次。連滾帶爬,徐經衝進衙門內,就迅速關閉大門。
背靠著大門,徐經拍著心口,稍稍淡定:「我的老娘,這丫頭是妖是鬼,竟然大清早的,拎著一人頭,跑來縣府。」
片刻,聽到門外沒什麼動靜,徐經又有點好奇,悄悄打開一條門縫,向外探去。衙門外,少女依然跪在遠處,方佛根本沒有看到徐經的滑稽表演。
看到少女依然待在遠處,徐經又隱隱為自己的怯懦感到羞愧。徐經狠狠拍了下腦袋,小聲嘀咕:「一個丫頭,你堂堂七尺男兒,有甚怕的?」
也不知是不是徐經拍頭的聲音,驚動了少女。少女突然轉過頭,恰好與徐經眼對眼。
「砰!」徐經下意識的狠狠合上大門,剛才鼓起的勇氣,被少女一眼吹散。雖然經歷過黃巾之亂,可徐經只見過親朋被人所殺,卻不曾殺過人。是以,見到敢殺人,甚至提著頭顱,跑到縣衙的少女,徐經瞬間就氣弱三分。
正在徐經不知所措時,遠方傳來一聲大叫:「徐經,何事讓你大清早的呼爹叫娘?」卻是縣衙裡的守崗的吏兵、游徼部下,聽到徐經剛才那聲慘叫,連忙喚醒同伴,匆匆向門口匯聚。
因為黃巾剛定,縣衙裡警戒度較高。徐經這一嗓子吆喝,甚至住在縣府裡游徼,都親自趕來瞧瞧發生何事。
游徼聽完徐經敘述,打開大門,走到少女跟前。見到少女毫不顧忌的將頭顱放在身後,就是久經戰陣的游徼,也不禁皺了皺眉頭。
見過死人,不等於殺過人;殺過人,不等於敢把頭顱隨時帶在身邊。
日行千里,浮屍血海,腰繫頭顱,飲酒高歌,這都是一流刺客行徑,不是尋常兵士、游徼所能接觸的。
游徼不自覺的看重少女幾分,道:「你攜帶頭顱,跪在衙門,是為何事?」
「目無法典,刃殺仇敵。請罪而已。」少女聲音依然冰冷。
游徼招呼手下,道:「去請趙縣令,此事非我能做主。」少女如此膽氣,又不知手上功夫幾何,氣度幾何,游徼自然不敢冒險,,自家縣令就要離開莒縣,既然如此,何不把此事推到縣令身上?
游徼暗思:「若是這少女覺得我為官不當,連我也殺了,那肯真不值。還是讓那個迂腐縣令來處理吧,他不是常常宣揚五教麼?」
不多時,莒縣縣令趙昱親自趕來,詢問少女事情起末。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
這少女名為徐若,尚無字。
這莒縣原有大戶田奉,曾祭祀過太平道。會黃巾事起,田奉同郡仇家趙班,便誣賴田奉亦為太平道中人,欲外通賊兵。而後,田奉一家,皆被誅殺殆盡。
卻說徐若之父,名為徐安,在甘陵王帳下奉職。甘陵王劉忠、安平王劉續被困廣宗時,徐安也在其中。而後劉杲營救出兩王時,徐安也饒幸活著走出廣宗城。因為徐安擔憂家中妻兒,才出廣宗城不到一月,他向甘陵王劉忠請假返家。
劉杲這只「穿越蝴蝶」,不知不覺間,已經掀起無數小漩渦。在真實歷史上,徐安多半要死在廣宗城。
徐安返回莒縣後,得知好友田奉被趙班誣殺,頓時大怒。徐安收集田奉未反證據,欲去開陽城稟告國相,卻為趙班阻攔。兩人爭論激奮時時,趙班失手錯殺徐安。
徐安共有兩子一女。徐若兩名哥哥,平素最喜任俠,得知父親為趙班所殺,隨即就謀劃復仇。但是兩人畢竟年幼,不如趙班老謀深算,一不小心,雙雙被趙班擒殺。
先失夫君,再失雙兒,徐若母親一時想不通,遂投井『自殺』。短短一月內,徐若家破人亡。徐安是錯殺,不至於定罪,徐若兩哥哥,又被趙班設計,故官法不能治罪,至於徐若母親,更是『自殺』……
漢世重視《公羊春秋》之大復仇,順便也重視為家人、朋友的復仇。三國出名的豪傑英雄,好幾人都曾經殺人復仇,如張遼、臧霸、典韋等。
為復仇,不避刑難。這也是漢世當時風俗。
在當時,法律根本不能制約日益氾濫的復仇主義。所以,一旦與人結怨,不論彼此是否大族,都是謹慎行事,注意自己安全,甚至不得改名,遠逃他鄉。如嵇康一族,便是因與別人結仇,不得不改姓為嵇,舉家遷徙。
得知徐安全家,只餘一幼女,趙班大喜,連日請客設宴,向外人言,不必擔心徐安子嗣復仇。
便在趙班以為徐安之仇不足慮時,徐若用全部家蓄,購買利刀,斷髮一縷,發誓:必效龐娥親,為我父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