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修羅訣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鴉有反哺之義 文 / 偷家族阿四

    秦破局從密室裡出來已經七天後的事了,在這七天裡,外界發生什麼事情,他一概不知道。而這七天裡的修煉,再一次讓他跨了一大步。原本他的預期是達到人訣紫色天階中期或者巔峰期就已經是這次閉關的最大收穫了,沒想到在達到那個階段時,他感覺到體內的訣氣又像將段時間那樣,有突破的跡象,這讓他既興奮又擔憂。他計劃是閉關三天就出關的,畢竟現在事情的發展,容不得他浪費太多時間。可是這種突破的跡象產生了,如果不及時的話,要是存在訣氣在體內存在太久了,很有可能對身體有所損害。所以他在考慮過後,還是選擇突破了再出去。

    從人訣突破到仙訣,這幾天裡直把他折騰得快要瘋掉。體內的正氣之訣在衝破仙訣的關口時,這在丹田里的能量想當於他每次用異訣施放「破土而出」這一技能的威力。幸好他的元神因為「清心訣」的緣故強大到了一點的地步,只要肉身能夠撐過去,那一切就好辦了。

    折騰了四天,總算讓他撐過去了。他還準備打算,要是再過兩天還是突破不了,他就再次借助赤麟液的能量,將體內的訣氣逼上一把,就算到時要付出肉身傷幾根經脈的代價,也要一鼓作氣突破。

    不過上天總算太過於占對他,這代價不用付出來。在丹田再一次像被烈火燒過一次後,在「素心凡訣」以及「清心訣」的幫助下,有驚無險的突破到仙訣。

    而最讓秦破局興奮的不是正氣之訣突破到仙訣,而是「素心凡訣」在突破的時候,也一舉衝破到第四層。而這一次「素心凡訣」突破時,他全身的毛孔上再一次排出一大堆黑色泛著奇臭無比的帶著粘性的液體的東西。

    這東西看起來噁心無比,卻讓他在排出去後,整個人都精神煥發,所有的疲憊都消除掉了。從前後兩次的情況看來,「素心凡訣」每次突破,身體所有的毛孔上必定會排次這些黑色的東西,秦破局猜測這應該是所謂的穢氣,就像腸胃排泄一樣。

    而這種情況的發現,每次必定需要丹田有著巨大能量的散發,將裡面的所有氣息全部蒸發出去,讓丹田里面只停留訣氣。這樣一來,身體裡換了一股氣,在吸收新的氣息後,再在丹田里籠聚後,「素心凡訣」就有所改變了。

    這種情況,以前在修煉正氣之訣時秦破局曾經有過,不過當時因為只注意訣氣,沒留意到這一點,所以「素心凡訣」的前兩層突破他都沒總結出什麼經驗。而直到進入魔界之後,一直選擇邪氣之訣,又發現丹田里的正氣之訣的情況,丹田一直沒敢有什麼大動作。

    直到上一次的突破,因為赤麟液的情況,導致丹田里突然聚焦了一股強大的能量,爾後為了不被訣氣所傷就施展了「素心凡訣」來抵禦,沒想到這恰恰給這門心找到正確的突破契機。秦破局現在想一想,那一次的情況還真是歪打正著。

    這一次雖然不算是歪打正著,卻也是因為同樣的情況才讓他得到,原來「素心凡訣」每一次的突破,必須得讓丹田里籠聚強大的能量才行的。

    在困於黑水池時秦破局就想到「素心凡訣」的突破可能是需要強大的能量做為第一要素,不過那時候沒想到這強大的能量是要在丹田里儲存的,如果早一步知道,很有可能在魔界時「素心凡訣」就突破到第四層。只是時間不能回頭,況且就算真能夠回頭,能否突破到第四層也不好說。

    因為在這前後兩次的突破中,秦破局已經發現一點,那就是「素心凡訣」每一次的突破除了要有強大的元神外,肉身的承受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這和「清心訣」不同,雖然「清心訣」每一次的突破除了訣氣外,**的強悍也需要一點,但要求不多。

    換句話說,這一次的突破後,就算下一次再往丹田里聚集更多的能量,也不能一下子修煉到第五層,而且也不敢那樣做。

    不過既然知道「素心凡訣」的晉陞需要什麼條件了,在往後的修煉上也就有點意識了。「清心訣」這門心法還有他師父玄懷子講解過,「素心凡訣」就真正是他自個人琢磨出來的。好在那個時候沒有胡亂來,要不然在那個時候,**還處於比較脆弱時就這樣做,那麼現在他就真和被他一劍挑斷手腳經脈的陶人一樣,成為名符其實的廢人了。

    在「素心凡訣」突破到第四層識神這個境界後,秦破局在密室時曾經試著用神識凝聚形成刀影,結果又讓他驚訝一番。在之前他能夠形成的刀影只是一把,現在他能夠形成三把刀影,而且威力比之前的要大很多。而且這還只是他用得還不是很嫻熟,要是習慣了,最多還能夠製造五把刀影出來。這簡直是殺人於無形之間必殺技,而且無論是遠程攻擊還是近身攻擊,都足以讓人望而生威。

    在閉關七天後,秦破局現在體內的正氣之訣是剛好突破仙訣,而邪氣之訣也是進了一大步,直接就衝破到妖訣的青色階。本來從妖訣綠色階到青色階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坎的,有不少修煉邪氣之訣的人都會在這個坎裡被訣氣所傷。不過因為正氣之訣的突破緣故,反正讓邪氣之訣從綠色階到青色階的危險度減少了。

    不管怎麼樣,對於秦破局來說,這到底是一件好事。

    走出密室時,秦破局看見紅菱正抱著小無敵在門口附近走來走去。

    紅菱見到秦破局出來後,鬆了一口氣,走上前說道:「孩子他爹,你要是再遲兩天出來,我還真抱著小無敵闖進去了。不是說閉關三天,怎麼一閉就是七天之久了」隨後聞到秦破局身上的臭味,紅菱皺了皺眉,「怎麼一股臭味」

    秦破局笑了笑,準備從她手裡接過小無敵,不過這小傢伙在聞到他身上的臭味時,死活不敢讓他抱,不停的抱著他母親的手。秦破局無耐,唯有作罷。

    「在修煉的時候,和上次一樣,從毛孔裡排出了不少黑色的東西,不過人卻精神氣爽多了。本來是準備在第三天時就出來的,沒想到當時又感覺到突破的跡象,於是就多呆了幾天。」

    聽到他說又突破了,紅菱用神識往他體內探了一下,說道:「仙訣了?」

    秦破局點點頭,「總算是突破這個地步了,再不到仙訣,恐怕我都憋死了。」

    紅菱抿著嘴,衝著秦破局露出一個眾生嫵媚的笑容,說道:「兩年半的時間突破到這個程度,你應該偷樂了,換別人肯定可能一小階都突破不了呢。」

    「從人訣到仙訣我何止是用了兩年半,足足用了十幾年才到這個地步,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我是修煉天才了,如果一個修煉天才用了十幾年才修煉到仙訣,那就真是貽笑大方了。」

    紅菱笑了笑,說道:「行了,先去洗個澡,白當家這幾天一直來這裡轉,恐怕是外面發生了什麼大事情了。」

    聽紅菱這麼一說,秦破局沒有遲疑,就先去洗澡了。一身臭烘烘的,別說小無敵不願讓他抱,他自己聞著也不舒服。

    洗完澡後,回到房間裡,紅菱和小無敵在房間裡等著。

    紅菱見秦破局穿好了衣服,站起來幫他整理了一下衣領,接著幫他梳理了一下頭髮,她的動作很溫柔,儼然像一個妻子一樣。

    待紅菱弄好一切後,秦破局走到小無敵前面將他抱起來在半空旋轉了幾遍,逗得小傢伙開心不已。

    「好了,白當家已經知道你出關了,現在可能在殿上等著了,快過去吧。」

    秦破局點點頭,將小無敵放到床上,說道:「等我回來。」

    「嗯」,紅菱輕輕的應了聲。

    在看到秦破局走出房間後,臉頰莫名其妙的微微紅了起來。

    秦破局來到大殿上時,看見白遮天正和一個身著黑色衣服的人正在交談著。他是認得那個人,此人叫白蒙,聽白遮天說過白蒙是個孤兒。三十年前,人魔大戰過後,白嘯風在回來的路上發現一個只有三四歲的孩子蹲坐在角落裡,面黃肌瘦。在見到白嘯風時,衝到他面前乞討。

    白嘯風見到身上髒兮兮的孩子,伸出帶著滿是泥垢的小手到他面前乞討,心裡一翻感歎。在人魔大戰過後,有不少的孩子從原來一家健在,一夜之間成為孤兒的。於是白嘯風就帶了這個向他乞討的孩子回家,他的歲數和白遮天差不多,白嘯風覺得將他帶回去,白遮天就有了一個伴了。

    就這樣,白蒙就在白家生活了三十歲,雖然白家的人從未對他以下人看待,倒是白蒙一直保持著主僕的態度。一開始白嘯風還會對他說,讓他不用如此拘束,後來見沒有任何效果,就由他了。

    隨著白家的重擔交到白遮天的肩上後,白蒙就成了白遮天左右手。一般白遮天無法抽身前往處理的事情,都由他代替。白家上下都知道,白蒙雖然表面看起來也是一個下人,可實際上能夠行使的權力很大。不過因為白蒙從不會使用任何權力指揮其他下人,所以他在白家的得到很多人的好感。

    秦破局只見過白蒙兩次,那是在青冥山那次與馮長老對決受了重傷被白遮天救回來時見到的,後來他出現白家幾次,都沒有見到他。這段時間事情也多,有很多事情白遮天都無法抽身去做,白蒙就代替他成為跑腿。

    現在再遇上,秦破局便用神識往白蒙身上探了一下,不過結果讓他感到有點驚訝,白蒙體內的訣氣是佛訣赤色天階中期,距離佛訣橙色也快了。一個快接近佛訣橙色的人物,卻甘願一直呆在白家當下人,這份忠心不是常人所能夠明白的。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滴水之情,當以湧泉相報。不管是出於什麼理由,秦破局對於白蒙這個人還是略有好感的。

    白遮天在和白蒙說完事後,在白蒙退下去時,他才發現秦破局在堂口處站著。

    「你小子要不要每次出現都給人一種神出鬼沒的感覺呀。」白遮天笑罵道。

    秦破局笑了笑,說道:「這個可不關我的事,你也知道,為了避免為別人發現我與其他人有異,就一直屏蔽氣息,現在就形成一種本能反應了。」

    白遮天笑笑,這點他當然明白。這時他打量一下秦破局,隨後臉上略帶驚訝,「秦老弟,這次閉關收穫挺大的,看來再讓你閉關幾次,這體內的訣氣很快就超過我了。」

    秦破局笑著說道:「這次能夠突破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差點就要了我的命了。」

    停了一下,秦破局轉口問道:「聽紅菱說這幾天修羅大陸發生了不少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說到正題了,白遮天也收起玩笑的表情,「在你閉關七天裡,修羅大陸十八宗派相繼有不少人失蹤,同一時間玄門、天門被襲擊。」

    秦破局眉頭皺了皺,沒想到在密室待了七天,這外面的世界就掀然大波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