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一六八章 虛晃 文 / 火熱人生
第一六八章虛晃
位於地中海與紅海之間,猶如一塊倒三角形楔子一般嵌在亞洲大陸與非洲大陸之間的西奈半島,其歸屬權一直就很明朗。
六萬多平方公里的這個半島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它的西面是紅海的蘇伊士灣和世界重要黃金航道蘇伊士運河,而在其東面則是紅海的亞喀巴灣和內蓋夫沙漠,北面是遼闊的地中海而南面則是紅海。
自埃及獨立以來,西奈半島這個倒三角形地區,從加沙地區拉法鎮一條幾乎筆直的邊境線豎直落下直抵亞喀巴灣的塔巴,以西的地區便屬於埃及,而以東的土地,曾屬於自己宣佈獨立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還有英國人分出來的約旦,還包括共和國幫扶起來的沙特阿拉伯。
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爭期間,作為傀儡的埃及政府被英國人無情的拋棄,重新入主埃及幕後老大的德國自然而然即刻掌握了埃及大部分國家資源,尤其是曾今總是要圍繞歸屬權而爭執不下的西奈半島,納粹德國一口氣滅掉了以色列、巴基斯坦和約旦後,唯一想要爭執西奈半島歸屬權的沙特阿拉伯,也在共和國的克制下保持了冷靜。
西奈半島是個好地方,不僅僅是因為它西濱世界重要黃金航道蘇伊士運河,在世界和平時期,能很大程度的威脅到世界貿易的物流順暢,可自打歐洲被德意志戰車攆殺得亂成一鍋粥之後,就連最愛做生意的共和國也沒太多船舶再頻繁往來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如今最大的意義,似乎就是定期供意大利和德國的船隻穿行與地中海與紅海之間,除卻定期進入紅海海域巡視的德國海軍第三艦隊部分艦艇,來往最多的,當然還是貨船,不斷的將非洲的資源運回歐洲轉變成戰爭動力。
猶太復國主義是最希望得到西奈半島的,不過可惜的是,他們剛剛復建的以色列就被納粹德國無情的強制拆遷了,而在眾多阿拉伯國家支持下的巴勒斯坦也是不幸遭了殃,約旦是英國人曾今為了化解矛盾而培植的新興產物,也一併被德意志戰車連根拔除,所以唯一剩下的,也是納粹德國不敢妄動的,就只有沙特阿拉伯這一個時時刻刻都想著要跨過亞喀巴灣,拿下整個西奈半島的國家。
讓沙特阿拉伯動心的,不僅僅是因為西奈半島的地理位置戰略意義重大,更是因為這塊北部瀕臨地中海多平原其餘部分多山的半島礦產資源豐富,這座半島上有超過一千萬噸儲量的錳礦,錳金屬對於現代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的意義不言而喻,更讓人心動的是,煤、銅、鐵、稀有金屬等等儲量都相當不錯,尤其是已經被納粹德軍佔領的丹卡赫山油田,那無時無刻都可以開採出黑色黃金。
當然,在西奈半島的南端有一座宗教神聖教堂,它就是被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教徒都無比嚮往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傳說,這裡是《聖經》故事中先知摩西受十誡的地方,只可惜如今這座神聖的修道院已經屬於納粹德國所有,始終和猶太人有仇的納粹德國據傳正考慮強制拆遷掉這座蠱惑人心的修道院,要從精神上徹底抹殺掉猶太族,只可惜這樣做顯然會深深傷害伊斯蘭國家,作為緊隔亞喀巴灣的近鄰沙特阿拉伯顯然覺得自己有義務代表伊斯蘭國家,哪怕就只是為了一座修道院,也要出兵「保護」好西奈半島。
可事實上,沙特阿拉伯並未得到共和國支持其出兵的明確回復,直到與聖凱瑟琳修道院相距不遠,有「和平之城」美稱的沙姆沙伊赫被德軍再一次羞辱,這座城市美麗而又祥和,細軟沙灘在明媚的陽光沐浴下,遠處的海水清澈透亮,各色小魚自由穿梭,是一座適合旅遊而非駐軍的旅遊魅力之城,可德國人愣是要在當地修建海軍基地。
可想而知,沙姆沙伊赫被德軍經營成一座死死釘在亞喀巴灣出海口的軍事重城,這對於不怎麼寬敞的亞喀巴灣進入紅海的入海口而言,由於有蒂朗島、塞納費爾島以及眾多珊瑚礁給航行帶來的不便,剩下能供大型船舶穿行的海域很狹窄,所以哪怕德軍就在西海岸岸邊架設起最不起眼的75毫米步兵炮,也得嚴重威脅到沙特阿拉伯進出亞喀巴灣的船隻。
只可惜,納粹德國並未顧及到沙特阿拉伯的感受,而是堂而皇之的在沙姆沙伊赫修建了軍港、機場、兵營等等一系列設施,而且還採用就近原則,直接在當地開建了石油冶煉廠,通過輸油管道遠遠不斷的將西奈半島油田開採出來的原油送到這裡冶煉之後,裝船經蘇伊士運河運回歐洲或者直接就經地中海進入黑海,供給在蘇聯國土上發動侵略的德國陸空軍使用。
作為東非大裂谷一部分的亞喀巴灣灣內水深浪平,海底風光秀美、海水清澈宜人,一直以來都是沙特阿拉伯重點打造的黃金旅遊地區,哪怕時至今日,共和國每年有不少的旅客前往那裡乘坐小船蕩漾在風平浪靜一片祥和的亞喀巴海灣裡,觀看各種魚群在珊瑚礁裡嬉戲,再加上這港灣最北端便是沙特阿拉伯重要石油輸出港口城市亞喀巴,與之相鄰很近的是以前屬於約旦,而如今被納粹德軍佔領的埃拉特。
作為入侵者的納粹德軍可並無好好建設埃拉特這座城市的打算,他們佔領就是為了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戰爭財富,石油這種資源就是他們源源不斷掠奪的重要目標,而在當地的駐軍,也顯然是為了資源的順利奪取而存在。
為了時刻謹防德意志戰車轟隆隆的不宣而戰就開入沙特阿拉伯,沙特一方面與共和國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一旦德軍敢於入侵沙特也就意味著共和國有義務保護沙特免遭入侵,為維護沙特主權統一顯然共和國會出兵保護,而另一方面,沙特也在亞喀巴駐紮了重兵,時刻謹防德軍從陸地上發動襲擊。
然而,德軍緊跟著在亞喀巴灣出海口的沙姆沙伊赫大興土木修建軍事設施並進駐大量兵力,這顯然讓沙特阿拉伯不得不趕緊採取應對措施,可對於沙特王室而言,他們的武裝部隊還不夠成熟、力量還不夠強大,至少在面對有著「打遍歐洲無敵手」的納粹德軍面前,未經一戰的他們無論如何也顯得底氣不足。
沙特阿拉伯除了繼續增兵亞喀巴灣一線,還向共和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們甚至有在亞喀巴劃出一個區域租借給共和國駐軍的打算,可這樣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的舉措顯然有些過激,為此他們選擇了紅海另一個城市——吉達。
吉達是沙特阿拉伯第二商業大港,也是第二大的城市,歷史上這座城市是因為朝覲者而興盛起來的,因為麥加就在七十公里之外,吉達是最為重要的進出港口,在上千年的發展演變中,這座城市已經是紅海沿岸最大的商港,而且有許多的外國公民往來於此,因而這座城市是沙特阿拉伯漢志省中唯一一座允許非穆斯林居住的城市,當然由於和共和國的特殊關係,遵紀守法且遵從穆斯林教義的華人倒是可以到許多城市。
來自共和國的華人在沙特阿拉伯受到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共和國可以在軍事上給予該國庇護,而是因為經濟上兩國有極為緊密的依存關係,每年沙特阿拉伯都要出口大量的石油換來共和國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而始終致力於經濟多元化的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在很早之前就力邀共和國眾多跨國企業進入吉達發展建設。
其中在吉達的現代化建設中,華人的突出貢獻贏得了當地人的贊同,吉達港的現代化改擴建工程歷時整整三年時間後變了個樣,不僅可以停泊共和國噸位最大的運輸油輪,還有更為完善的港口裝卸設施,年吞吐能力大增之下自然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莫大好處。
除此之外,設施先進完善的國際機場、發展迅速的各種工業區都讓沙特阿拉伯人感受到了中伊合作的好處,其中最大最好的便利,莫過於共和國曾無償派遣大量水利專家到當地實際考察,經過大量努力之後,為當地修建了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地下水鑽探水廠和海水淡化工廠,為當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缺水問題。
同時,來自共和國國內的多家專業化園林企業,派駐大量高級人才長期扎根吉達,為當地的植樹造林貢獻巨大,因為每每當地人在享受綠色植被和甘冽淡水之時,都會想到這是中伊合作的結果,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是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所以,吉達幾乎可以說是整個沙特阿拉伯國最佳的共和國駐軍城市,軍紀嚴明的共和國駐軍部隊在伊朗和伊拉克都能與當地和睦相處,而且駐軍規模越大,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越是有好處,而沙特阿拉伯深知共和國在波斯灣地區已經毋需再多要軍事基地的同時,顯然在紅海地區附近擁有一座軍事基地,也更加符合中伊兩國的共同利益,因而早在1946年年中,沙特阿拉伯最高武裝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部長格裡姆訪問共和國之時,有關在吉達駐軍的事宜,雙方就已經有所接觸。
共和國在當年的9月份就派遣了國防部基建工程專家組赴吉達當地進行勘察,尋找合適的地區修建海軍基地,後來又根據沙特阿拉伯反應北部地區有遭受德軍入侵的威脅,因而他們希望軍事基地可以供相當一部分的海軍部隊和陸軍部隊駐紮,如果能駐紮一部分空軍部隊,那當然最好不過。
所以,在沙特阿拉伯的要求下,吉達基地或將成為共和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一舉超過朝鮮濟州島、琉球那霸、新加坡樟宜、伊朗阿巴斯、伊拉克摩蘇爾等等的同時,也將成為首個海陸空三軍部隊「聚居」的超大型基地,同時也導致了之前的勘察結果作廢,兩國聯合勘察數次之後,終於決定在吉達城區以南22公里之外,凸出紅海的整個「小半島」為軍事基地區域。
吉達城區以南的這片外伸入裡海的突出部面積不大,最寬處也不過15公里,不過好在突出部的最西端,有一座小海島,而海島的一側則是一條蜿蜒伸入大海的陸地淺山丘,兩者為軍港的修建構成了最好的防波堤,而修建大型軍港的唯一弊端就要將蜿蜒山丘以東的海域進行疏浚,清除掉不少珊瑚礁以利於通航,當然山丘也將接受現代化施工建設。
港口水域的疏浚、碼頭和各種管道的敷設、各種軍事建築物的修建甚至包括機場、道路、營房等等,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對於哪怕已經修建了多座軍事基地的共和國國防部基建工程部隊而言,他們要大開大合的瘋狂施工,也得等到最好的設計出爐才行,而共和國海軍部、陸軍部和空軍部也攙和其中,提出各種各樣的基地建設要求,弄得共和國國防部工程設計局整整耗時半年才拿出了三大軍種都滿意的全套設計圖紙,而陸地部分開始建設之時,港口都已經疏浚完畢,三艘挖泥船整整搬走了二十餘大大小小的珊瑚礁。
從1947年1月下旬開始,吉達軍事基地的建設就開始進入到**階段,而軍事工程的建設質量要求高且建設週期要求短,因而國防部兩個基建工程師為這座超大軍事基地的興建而日夜不停的連續奮戰,到1947年3月初,空軍所需要的基地就已經初具雛形,尤其是那兩條3200米長的並列飛行跑道,一看就知道是要供噴氣式飛機起降所用,而這不得不讓在位於紅海西海岸,且位於吉達西南不到300公里地方的蘇丹港的納粹德國空軍駐軍部隊趕到莫名的緊張。
蘇丹港是德意兩國將東非地區所掠奪物資轉移回國的重要港口,為了保護好這一「戰爭血源地」,在蘇丹港駐紮了一支規模不小的空軍力量,且德國陸軍還派駐了一個輕裝甲步兵團駐紮當地,另外還有幾個港口泊位是德國海軍專用的,德國海軍第三艦隊不定期會派出戰艦過蘇伊士運河進紅海,最遠航行到亞丁灣附近溜躂一圈兒後,就會轉回蘇丹港駐紮一段時間,也算是給紅海東海岸的沙特阿拉伯及其背後的共和國施加軍事威懾壓力,可如今,共和國毫不客氣的在吉達大興土木修建軍事基地,寧靜已久的紅海就此顯然不會太平。
1947年3月9日,距離德意志第三帝國「魔盒」計劃最後階段的正式實施已經為時不多,為了保密,納粹德國最高統帥部並未讓紅海沿岸地區的駐軍部隊無端進入戰備狀態,刻意營造出有大事發生的緊張氣氛,反倒是在此之前公開宣佈要為「2.23黑色空難事件」妥善善後,而且以放回在德最後一批華僑所乘包機經裡海上空回國作為積極信號,試圖贏得一個相對緩和的國際氛圍來為期「魔盒」計劃的完美落幕奠定基礎。
然而,在3月9日當天,早在「2.23黑色空難事件」發生之後沒多久,沙特阿拉伯就傳出要加強紅海地區民航飛行監控,切實保護民用航空器飛行安全,為此沙特阿拉伯皇家空軍要在二月末舉行一次大型軍事演習,以檢驗部隊在應急事件中的快速反應能力,但這次演習並未得到沙特阿拉伯最高武裝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部長格裡姆的同意,在事後記者訪問格裡姆之時,他透露做出這個決議有利於維持紅海地區的和平態勢,沙特阿拉伯無心刻意製造事端,民用航空飛行的安全需要多方來共同保障,而不是單獨一方的努力。
沙特阿拉伯的故作姿態並非是虛晃一槍,納粹德國在紅海地區的一系列作為,尤其是在西奈半島沙姆沙伊赫、亞喀巴灣埃拉特的納粹德國駐軍部隊,以及不定期就會來到紅海「遊行示威」的德國海軍戰艦,都讓沙特阿拉伯如鯁在喉,在焦急的等待中,沙特阿拉伯在1946年國防部部長格裡姆訪華期間訂購的一批海軍軍艦和海軍航空兵裝備終於回到國內,這一下就讓沙特阿拉伯的腰板硬了起來。
3月1日,沙特阿拉伯國防部部長格裡姆一改之前的和平之談,而是指出納粹德國在中東地區的種種不是,尤其是在紅海地區不懷好意,格裡姆親自主持了記者會,向記者們公佈了大量沙特阿拉伯海空軍與納粹德軍對峙的證據。
尤其是在沙特阿拉伯北部重城亞喀巴相鄰的埃拉特,納粹德國駐軍部隊多次屢犯邊境為沙特的國防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而德軍在沙姆沙伊赫的駐軍也嚴重威脅到了亞喀巴灣的同行安全,總而言之,沙特阿拉伯國防部部長格裡姆在記者會上表示,在不惜一切維護其國家主權統一的前提下,沙特願意為紅海地區的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維護紅海公海海域航行自由。
記者會後,格裡姆向記者透露,作為中東和平建設參與者的共和國也將參與到紅海的和平建設事務中來,共和國在吉達建設軍事基地並維持一定駐軍便是切實驗證,他還向記者表示,中伊兩國不日就將在紅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無心軍事挑釁不針對任何一方,旨在維護紅海公海海空域自由航行安全。
格裡姆並沒有食言,在當地時間3月4日中午,不久之前才結束與阿曼海軍於阿拉伯海聯合軍事演習的共和國海軍第三艦隊一部便順利通過了亞丁灣,向北航行至吉達,駐紮於伊朗王國阿巴斯海軍基地的海軍航空兵第511遠程反潛機中隊、第512空中預警機中隊等部隊也在中午之前抵達了吉達,並暫時進駐沙特阿拉伯空軍騰出來的一個機場。
當地時間1947年3月5日,沙特阿拉伯海軍最新一批艦艇連同原先的一批主力艦艇,包括三艘不久之前才獲得的第一批裝配有aip技術的常規作戰潛艇也雲集吉達外海,兩百餘公里寬的紅海似乎一下子爆棚起來,中伊兩國海軍雲集大量先進戰艦和作戰飛機於此,難道就是為了搞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就在納粹德國不得不讓紅海西海岸駐軍部隊提高警惕嚴陣以待的同時,中伊兩國的紅海聯合軍事演習已經拉開帷幕,而且此次演習代號非常拉風——「捍衛自由」,援引共和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也就是在演習開始之前的例行記者會上的陳詞,這一次演習真的是不針對任何一方,演習目的旨在檢驗中伊聯軍的聯合能力,對海上交通、空中飛行等進行軍事監管和保障的能力,所以此次演習將演練聯合護航、空中巡邏、聯合反潛等等常規課題,演習核心在於共同保障、統一指揮、快速反應。
然而,在演習開始當天,在演習劃定的禁止航行的海域之外,德國派出的無線電偵測機就驚訝的發現,毋需靠近就能監測到大量的無線電通訊訊號,頻繁的無線電活動不禁讓人浮想連連,這一次軍事演習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事實上,在演習開始的當天,軍演還是在按部就班的進行常規課題的演練,剛剛結束遠距離航行趕赴演習海域的兩國戰艦都急需保障,在演習導調組的安排下,由沙特阿拉伯海軍最新獲得的兩艘大型綜合補給艦為兩國海軍參演艦艇提供海上補給保障,完成演習的首個課題共同保障,而由於海上補給過程緩慢,且戰艦航速務必降低,因而為了「保護」補給中的船隻,演習導調組額外加入了一個課題,那就是空中掩護。
沙特阿拉伯海軍航空兵也是師承共和國海軍,在演習開始之後不久便接到命令出動一批岸基戰鬥機出海巡弋,並分出一批為海上戰艦提供外圍防空掩護,只可惜首次參加如此大規模軍演的沙特阿拉伯海軍航空兵確實缺乏相關經驗,因而極為頻繁的無線電活動,其實是雙方在不斷的溝通和協調。
而令德軍感到頭疼的聯合軍演從3月5日當天開演就壓根兒沒有停下的意思,盛產石油的沙特阿拉伯有的是錢也有的油,所以整個演習幾乎是不分白晝的保持著大量的戰機出動頻率,弄得在蘇丹港以南的德國雷達兵站裡的執勤軍官都下令休息,因為一打開雷達,整個屏幕上分分秒秒都是大片大片的閃光點,與其這樣還不如關機省電省油,反正,沙特阿拉伯有用不完的航空煤油,就算把雷達兵的眼睛都看花了,估計也等不到危機的出現,只能一直欣賞沙特人的豪氣大方。
沙特阿拉伯並非是有錢找不到地方燒、有油找不到東西耗,他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按照共和國的指示在揮霍著,為了早就簽署好的秘密協議,沙特阿拉伯國王阿齊茲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共和國海空軍的需求,所以在外界看來是一場超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的背後,其實在演習開始後的當天晚上,補給完畢後的共和國海軍參演艦艇就消失了,它們沒有在逗留在吉達外海和沙特阿拉伯海軍過家家,而是趁夜無線電靜默遠航。
而在空中力量方面,演習開始第二天就成了沙特人的獨角戲,為了達到超大軍演應該有的規模,沙特阿拉伯海軍航空兵和空軍輪番出動,幾乎把紅海北部海域上空當成了飛行訓練空域,而美其名曰的聯合軍演,共和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飛機卻「憑空消失」了,他們似乎在沙特阿拉伯海空軍的掩人耳目之下,去做什麼私活了,後來沙特空軍想到了既能節約油料又能營造大規模軍演的好方法,那就是派出運輸機,連續不斷的拋灑鋁箔條,這可比連續不斷派出飛機划算得多。
「捍衛自由」聯合軍事演習中,共和國海軍第314中隊也是參演部隊之一,不久之前才從中亞戰區回到伊朗王國阿巴斯基地的他們,接到了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部的參演命令就開始進入二級戰備起來,然而他們並未真正參加演習,他們奉命從阿巴斯海軍基地起飛之後,秘密進駐到了沙特阿拉伯在其中部沙漠地區邊沿地帶的一個航空兵基地,然後在演習期間則是超乎想像滿載起飛,在電子戰機、空中預警機等支援型飛機的配合下,摸索德軍在紅海西海岸的空中防禦部署情況。
在演習開始的第三天,也即是當地時間3月8日,海航314中隊機已經找到了好幾個突破口可以輕鬆躲過納粹德軍的防空部署進入非洲內陸,而完成這一任務之後,他們也就結束了此次演習返回到了阿巴斯基地,而由始至終,他們似乎都未在演習舞台上真正登台亮相,倒還真成打醬油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