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一六三章 作何解釋 文 / 火熱人生

    第一六三章作何解釋

    從1947年2月25日零點開始,亞洲民主國家聯盟通過的裡海禁航令就正式生效,而從那一刻起,裡海就再也沒有往常那樣安靜,呈威逼之態的共和國空軍不斷的在裡海西海岸緊張地區刻意製造緊張氣氛,一連串的軍事演習從未間斷,先不說威壓之下的納粹德國空軍感受如何,就連中亞戰區司令部都有些受不了了。

    「迄今為止,大小軍事演習已經進行了16次,包含常規空中巡邏戰備架次,空軍部隊已經出動各類戰機2546次,就連幾天前才剛剛到來的海軍航空兵第三艦載機聯隊,其艦載預警機中隊、電子戰中隊和攻擊機中隊,包含兩個戰鬥機中隊,都連番出動達到了221個架次……」

    中亞戰區作戰參謀長葛洪少將拿著一疊厚厚的報單念叨著,而作為忠實聽眾的戰區司令薛殿川中將則不斷踱步徘徊著,終於葛洪念道了最重要的地方——油耗太高。

    「噴氣式戰機果真都不是省油的燈,兩千多個架次,就相當於是消耗了數萬噸航空煤油了,奶奶個熊,這才幾號?」薛殿川皺著眉頭,叉腰問道。

    「3月6日,後天便是國際三八婦女節!」葛洪擠出了一絲笑容,將這厚厚一疊物資消耗報單扔回給了一個後勤參謀,揮了揮手,會意的後勤參謀知道該怎麼處理。

    薛殿川掐著指頭緊皺眉頭想了想,似乎得出了什麼結果,扭過頭來看著葛洪,笑道:「不加上今天的,十天時間總共不到三千架次,就算每一個架次消耗十噸燃油,咱也沒有耗掉三萬噸吧,更何況每天平均下來就是兩百多個架次,如此高密度,我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真這麼覺得?」

    隨口一問,葛洪快步跟上薛殿川的腳步,薛殿川步伐相當之快,三兩步就走到了一台電腦前,調出了十天以來的大小演習明細,其中最為火爆的當然還是2月27日上演的好戲,空軍第三師派出精銳與海航314中隊對抗,雙方是打得相當精彩熱鬧,而這麼一台好戲原本以為會吸引德軍的目光,卻未曾想到空軍安排了眾多的打擊力量,德國佬愣是窩在家裡不出來,這可讓空軍第三戰鬥機師師長趙殃氣得就差口吐白沫,白白浪費了一場好戲不說,對抗還輸了。

    之後還有一次規模更大的演習,那是因為2月28日作為海軍第三艦載機聯隊核心指揮預警力量艦載預警機中隊來了,空軍第三戰鬥機師又一次群情激奮的要與之對抗,由於艦載預警機屬於戰術型的機種,空軍方面也自然不好意思出動大型空中預警機來欺負人,所以雙方便各自派出一架預警機,海軍出動其艦載型,而空軍出動陸基戰術預警機。

    在其他方面,海航312和314兩個戰鬥機中隊集體出動,空軍方面也派出了兩個合編而來數量一樣的戰鬥機中隊,都按照一個戰鬥機中隊負責保護本方的預警機,而另一個則負責伺機攻擊對方預警機的模式來展開對抗,而作為觀摩方的空軍第二轟炸機師倒是很會製造難題,他們出動了四架電子戰機為整個演習空域提供全頻段電磁干擾,讓雙方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惡劣環境下,拿出最強的信息化作戰實力贏得對抗勝利。

    這一次的演習戰機出動架次雖然不多,但整個過程卻是十分精彩刺激的,有航母戰鬥群「眼睛」之稱的海軍艦載預警機個頭雖小可能耐卻是不小,長期的海上多重磨練與實戰考也讓其與艦載戰鬥機之間的配合可謂爐火純青,就單個飛行員而言,海航的明顯要比空軍的經常與自己的預警機配合作戰。

    於是乎,在海航有配合默契優勢的前提下,空軍方面不得不發揮單機機載電子裝備已經更新換代所帶來的技術優勢反撲,雙方在電子對抗、遠程搜索、隱蔽打擊等等方面都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由於都有預警機坐鎮統一調度和協同,雙方的對抗愣是僵持了很長時間才漸漸有了轉變,始終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和絕對冷靜克制的海航方面利用一次強攻,愣是將空軍方面的預警機「擊落」,而失去了預警機作為重要支撐的空軍參演機群自然也沒有再堅持多長時間。

    兩次極具代表性的演習,都在充分展示海軍艦載航空兵出色的飛行員個人技戰術水平與整體默契配合度的同時,還給空軍上演了多次生動形象的教學課,尤其是在空軍三大主力師都並未涉及到了前置防空、多層攔截、遠程打擊等等方面,經常在海上幹這些活的海航可謂是高招頻頻,讓空軍觀戰的飛行員們也算見識到了海軍艦載航空兵是如何在遠離本土的條件下,充分利用一絲一毫的機會來保護好航母戰鬥群的能耐,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系列演習結束之後,空軍不少官兵都戲稱應該讓海航去拱衛首都,他們太會保護核心目標了。

    不管如何,空軍有空軍的特點與長處,海航也有自己的優勢和短板,雙方在中亞戰區司令部的統一調度下,近日來是越發在裡海上空活躍開來,每天都保持超密集的出勤架次就足以說明雙方是多麼渴望這樣難得的對抗機會,也只有通過不斷的對抗與總結,才會起到相互促進相互進步的作用。

    薛殿川相信,這些天來的幾萬噸燃油不會白白消耗,就算德國人是一根根木頭,根本對共和國海空軍如此多端的連番調戲無動於衷,那麼至少對於海空軍而言,這可比以往一年一次而且還名額有限機會難得的聯合軍演更有作用,許多空軍飛行員都反映這段時間以來極大提高了自身技戰術水平,或許實際上水平並非提高多少,而是在鯰魚效應的作用下,產生了更為積極的軍事鬥爭態度,而這恰恰也是戰區司令部想要的,一潭死水又怎麼能行?

    「看你的樣子,似乎還不滿足?」葛洪盯著屏幕上的那些個數據,嘴上卻問道另一個話題。

    「沒什麼,只是覺得海航第三聯隊的引入是極為正確的選擇!」薛殿川笑著指著屏幕上的一個表格,說道:「你看看這些數據,要是換做平時,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才能有這樣一個結果,不過現在倒好了,海航教空軍如何在海上作戰,而空軍則教導海航如何在陸地縱深活動,各有所長又各取所需,這才像話嘛!」

    「可這樣的新鮮感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兩者之間也並未有太多的長處可供對方學習!」葛洪站直了身子,用手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一邊說道:「我反倒是頭疼這樣高節奏的演習依然沒有起到應有的本質作用,那我們豈不是下不了台了?」

    葛洪的話倒是說到了薛殿川的痛處,一開始就是他提出的要借「2.23黑色空難事件」而大做文章,從禁航令的提出到正式實施,再到如今一系列的大規模軍演,無非就是想要把德國佬逼急了逼瘋了,可關鍵是中亞戰區倒是按部就班做了不少,耗費奢靡之下,德國人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他們現在已經可以眼睜睜的看著共和國空軍在距離其佔領區之外幾十公里海面上空反覆巡弋,任憑雷達屏幕亮點密密麻麻,就是一架飛機都不起飛,就算起飛昇空也不到裡海上空來溜躂。

    「耍流氓的怕玩橫的,玩橫的卻又怕不要命的。而如今看來,不要命的,反倒要怕不要臉的,納粹德國的空軍還真夠爺們兒,怎麼如此的能屈能伸呢?」

    薛殿川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嘟著嘴唇閉目深思,這溫水煮青蛙經歷了這麼十天時間的慢火清燉也該熟透了吧,可德國佬就是還活蹦亂跳的,他們根本就不上當,只可憐中亞戰區活生生燒掉了幾萬噸航空煤油,卻白煮了一鍋好水。

    「你說該不會是德國佬的電子偵查設備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落後,他們沒有雷達、沒有無線電偵測更加沒有可以升空的飛機,恐怕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他們為何足足十天時間都保持絕對克制紋絲不動!」

    薛殿川提出了一個極品的解釋理由,不過話一出口他就自己搖頭否定了,反倒是一向號稱足智多謀也叫鬼點子多的葛洪想到了什麼,當即推測道:「你說,德國人該不會是在醞釀什麼大陰謀吧?」

    「要不,他們就暫時硬吞下了這口氣,待蘇德戰爭告一段落再和我們糾纏,反正裡海禁航就禁航唄,他們不也沒有打算動用南方集團軍群支援莫斯科戰役的打算,就這麼保持愉快的對峙狀態也挺不錯,至少他們不主動出手,我們無法主動出擊,只能幹等著眼睜睜看著他們慢慢收拾掉老毛子,轉過頭來就和我們開打!」

    葛洪不自主的點著頭,看來對自己的兩個可能性推測十分有自信,不過在薛殿川看來,這兩個想法都是扯淡,先不說蘇德戰場上德國有無必勝之可能,就單輪裡海的控制權,德國人顯然不會眼睜睜看著近在咫尺的裡海成了共和國各類軍機的遊樂場。

    兩人繼續著沉思,直到一名軍官非常自然的拿起桌上的遙控板,將安裝有獨立空調的戰區司令辦公室空調首次打開,在過去一周時間裡,這台空調都根本沒開啟過,而倆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中亞戰區司令部部署地下深處,上千人的司令部運轉開來,加上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顯然會消耗大量的氧氣,產生許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

    為了保持地下基地的空氣清新,基地隨時都有兩套渦輪風機機組交替工作,強勁的風機能將地表的新鮮空氣與地下深處的基地之間形成空氣對流,時刻保持地下各層的空氣符合人體健康需求,但即便是這樣,每週基地都會有一次空氣大更換,而往往實在這一時期,兩套風機機組都將同時啟動,其消耗巨大電能的主要作用,便是最大程度的更換基地內的空氣,而空氣的快速循環導致的結果自然就是溫度會暫時降低,那名軍官顯然是為了兩位要員身體健康著想,所以才為這獨立的單間辦公室打開空調保持溫度宜人。

    「都說地下深處是冬暖夏涼,可地表外的氣溫正逐漸升高,我卻怎麼覺得地下正越來越冷!」

    葛洪隨口說說而已,端起桌上的一杯熱紅茶淺酌一口,要繼續思考這頭疼的問題,卻不知道他的話像是閃電一般激醒了薛殿川,後者一拍腦袋,長歎一口氣。

    「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薛殿川感慨一聲,二話不說便重新坐下,精神高度集中的死死盯著液晶顯示屏,而雙手則是在鍵盤上忙活開來,很快他就拿到了國家氣象局為戰區司令部每天定時更新的滾動氣象預報信息,而薛殿川很快又調閱了一下戰區司令部自己的最新氣象觀察結果,連同分佈在各地部隊氣象的數據,得出了一個很讓人蛋碎的結果,中亞地區竟提前回暖。

    「中亞地區的冬天要提前過去了,這還了得?」

    葛洪當即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三月份的中亞地區本來應該很冷,裡海北部近岸海域的封凍也應該繼續,可隨著氣候的變暖,封凍將不復存在,裡海將提前解凍,而更靠近北極的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列寧格勒等等呢?葛洪這下算是知道德國人在等什麼了。

    薛殿川摁下了桌上的通話器,叫來了一名氣象參謀,驗證了兩人的分析結果後,更得到了一個令人無語的消息,那就是受一股強烈暖流影響,未來至少一周時間裡,裡海西部的馬哈奇卡拉地區、北部的阿斯塔拉罕地區包括東海岸的阿克套地區,等等都將首先受到氣溫回升影響,而隨著暖流的到來,東歐的寒冬也將相比於往年更早過去。

    「未來至少一個星期都將是艷陽高照的大晴天?」

    薛殿川揮手送走了氣象參謀,有些乏力的坐在椅子上想不通,德國人沒有氣象衛星更加沒有共和國這樣健全的氣象預警體系,他們是怎麼能夠預判得到氣候即將提前變暖的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在北極建立了氣象觀察站而產生的積極作用,如果真要是這樣,那又應該如何解釋德國陸軍中央集團軍群前幾天還在不眠不休的進攻莫斯科,為何不稍做休息,等到這幾個大晴天到來後畢其功於一役呢?

    有些問題很顯然單靠揣測是不夠的,遠在共和國首都北京的軍情局局長馬麗華中將就很清楚這一點,情報不是娛樂,不能等同於兒戲,更加不能妄加揣測,所以她一連兩天兩夜都沒有闔眼睡覺休息,而是守在了軍情局總指揮大廳裡,隨時掌握納粹德國「魔盒」計劃的最新進展。

    2月25日,德國武器裝備部部長阿爾貝特?施佩爾的專機從納粹德國秘密大本營狼穴首次直飛到了阿爾及利亞的核試驗場,專機是夜間抵達的,不過這架已經對軍情局而言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噴氣公務專機很快就被經過試驗場上空的光學成像偵查衛星拍攝下來,經分析之後,施佩爾的行蹤也就沒有秘密可言。

    而2月28日,施佩爾的專機又離開了試驗場不過這次並未直飛回到德國國內,而是轉而飛到了法國境內,並最終出現在了早就被德軍改為了軍事用途的倫敦國際機場裡,而停機坪上緊鄰停靠的還有一架同樣型號不過編號不同的專機,衛星圖片經分析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德國海軍司令埃裡希?雷德爾的座駕,施佩爾和雷德爾兩人在倫敦碰頭?他們之間會發生些什麼?

    德國海軍一直以來並非是支持德國核物理計劃的主要力量,光是在經費方面,德國陸軍和空軍就投入得更多,不過由於某種原因,德國海軍在魔盒計劃正式實施之後,一躍超過了另外兩個軍種,頻頻撥出巨資來資助核計劃的進行,為此德國海軍甚至不惜砍掉一些新艦艇的建造計劃或者縮減數量,可見支持態度之堅決、力度之大。

    施佩爾與雷德爾見面,是不是因為施佩爾要親自告訴雷德爾首枚原子彈即將試爆的好消息?一項偉大的科學實驗即將成功,作為組織者的施佩爾提前告知主要贊助商倒是可以解釋,可為何他不飛赴意大利首都羅馬,直接去向正和墨索尼裡探討如何應對共和國等國家參戰後一系列糟糕局勢的希特勒呢?

    問題越多越是更能夠吸引注意力,軍情局早就應軍委的命令,將對納粹德國的情報工作核心放在核問題上,所以就連德國如何應對「2.23黑色空難事件」都未能引起軍情局的高度重視,而在核問題上的緊抓不放,也終於讓軍情局逮住了大魚。

    3月2日,施佩爾的專機飛回了德國法蘭克福,而雷德爾的專機則飛去了意大利首都羅馬,趕去給希特勒作報告的不是核計劃的掌門人施佩爾,而是管轄德國海軍裝備發展大計的海軍司令雷德爾,希特勒和雷德爾有何故事發生軍情局無心過問,而回到德國重要核工業聚集所在法蘭克福的施佩爾倒是引起了軍情局的重視,因為當天的深夜,在曾今運出過一枚核試驗裝置的秘密工廠,又接連運出了兩枚,而這兩枚體積明顯已經有些縮小,大小類似於一個標準鐵運集裝箱,更為奇特的是它們竟然很快就被偽裝成了標準集裝箱。

    軍情局不敢怠慢,迅速讓潛伏在納粹德國境內的各級情報機構二級響應,全力追查那兩枚外表偽裝成了集裝箱的核彈下落,而經過反覆追查之後,這兩個集裝箱的動向倒是出乎意料的迅速掌控,因為作為蘇德戰場前線重要後勤物資中轉站的基輔火車站始終是軍情局高度關注的一個熱點目標,長期以來德國運往莫斯科前線的物資軍列,包括往來於斯大林格勒的軍列都是在這裡統一調度。

    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小心謹慎,但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太過於謹慎,以至於讓軍情局發現了目標。

    3月3日凌晨4點05分,最新抵達基輔火車站的一趟德軍軍列滿載著許多集裝箱,由於集裝箱是英國人的發明,而後卻是在大興推廣全球貿易的中國人作用下發展開來,多次與共和國合作的德國也是學到了一套集裝箱物流管理流程。

    似乎和往昔一樣,這一趟軍列運載的集裝箱都很快根據其身份卡吊運到不同的列車上,按照慣例,這趟軍列即將返回德國國內繼續充當搬運工的角色,而運來的集裝箱也都將根據其最終目的地的不同,而被不同的交通工具運走,但至少在基輔它們依然將以火車運送,最遠的自然是要去莫斯科,也有的要被運到斯大林格勒,可關鍵就在於,那列準備空車返回德國國內的軍列被車站管制了,推遲發車之下,就是因為有一趟執行特殊任務的軍列即將進站,整個火車站都高度戒嚴起來。

    執行特殊運輸任務的軍列緩緩駛入火車站,令所有人驚訝的是,這趟軍列竟然是裝甲列車,各種火炮、機槍讓整個軍列顯得格外冷酷,而軍列中央的兩個貨板上卻牢牢固定著兩個其貌不揚的集裝箱,這樣奇特的景象無不告訴所有人,這兩個箱子很特別。

    被軍情局特工重金收買的一名道岔工人,非常正常的用自己的手電筒照向了那列特殊的軍列,因為特工並未告訴他這個不會發光的手電筒就是一個高科技間諜偵查設備,集高清攝像、數據加密、無線傳送等為一體,能在極短時間內將壓縮好的數據迅速轉移,而不至於讓無線電偵測設備準確定位。

    這個工人倒是夠做得很不錯,他已經很習慣拿著這個自稱為「沒電的手電筒」巡視鐵路,負責散佈在周圍持槍警戒的德國黨衛軍士兵倒也沒覺得什麼異常,所以「手電筒」保持了十分鐘的高清晰攝像記錄過程,而整個過程恰好包含了德軍將兩那兩個集裝箱和已經裝運到位的兩列貨運軍列上的集裝箱掉包過程,事後經過放大分析之後,軍情局影像專家驚訝的發現,被置換的集裝箱竟然和裝核彈的一模一樣,換而言之,德國佬是打算利用集裝箱來做掩飾,重裝押運之下的並非是真正的核彈,而像是普通貨物一樣被運到前線的,卻是真正的核彈。

    軍情局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大膽舉措,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驗證了軍情局的猜想,那就是整個火車站當晚值班的工人全部都被德國黨衛軍限制外出了,能參與到德軍後勤運輸的他們肯定早就通過了層層刪選,但這一次,他們依然被告知要在火車站裡工作和生活一周時間,誰要敢擅自外出則格殺勿論。

    波蘭籍工人很聰明,他知道不能急著出去找聯絡人,所以他將「電筒」藏了起來,換上了一個真正的手電筒依然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而他守候的則是一個希望,因為重金收買他的軍情局特工,明確無誤的告訴他只要好好幹,遲早有一天會幫他移民到共和國,而且還能得到一筆不小的安置費,除此之外,平常被德國嚴加管制的食物,這名特工倒是能常常搞來不少好東西,牛肉、火腿等緊俏食品都能滿足這名波蘭籍工人,因而他倒是很樂意在德國人手下幹活,卻給軍情局不斷送來情報。

    很快,軍情局就拿到了那兩趟軍列的運輸計劃,而這份計劃恰恰是這位波蘭工人在被嚴格管制的火車站內,用一根火腿腸賄賂油料組組長得來的,德國佬很吝嗇,每天只給他們很多卻並不豐盛的食物,都是黑麵包一類餬口養活性命倒是可以但卻根本不能滿足味蕾的東西,火腿很美味,而且每天為過往火車加注柴油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一根火腿、一支香煙足夠打開話匣子,而火腿下肚油料組組長是以上帝的名義咒罵那兩列還額外攜帶了柴油的軍列,在去莫斯科的半路上就被蘇聯游擊部隊或者空軍給幹掉。

    從基輔到莫斯科,顯然柴油重型機車牽引的貨運軍列根本用不了一周的時間運輸,德國黨衛軍卻將偌大一個基輔火車站嚴格控制起來,顯然是要充分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讓那兩個集裝箱神秘消失掉,就算事後工人們出去說了些什麼,難道一周過去了,誰還能找出來?

    軍情局不敢放棄對核彈行蹤的追查,一方面命令已經有暴露可能的特工轉移,一邊組織力量嚴密監控整條基輔至莫斯科的鐵路線,當然他們並未放棄對阿爾及利亞那邊的偵查力度,根據源源不斷匯總而來的情報,軍情局局長馬麗華中將有理由相信,德國人的首枚核彈即將試爆了。

    而這樣一來,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德軍要秘密向其中央陸軍集團軍群送去兩枚,可能一旦莫斯科實在難以攻克,估計原子彈就要上場了吧,兩枚可以提高成功率或者是爆炸威力,而在裡海禁航令問題上保持了超乎想像般冷靜克制的德國陸軍南方集團軍群,也顯然是在等待著原子彈試爆成功的利好消息到來,

    軍情局很快就將這一消息火速轉發至了南亞戰區司令部和中亞戰區司令部,而看到軍情局局長馬麗華中將親自批示的一級戰爭警報,薛殿川和葛洪倆人都呆若木雞,還狗屁的氣候變暖,原子彈來了才是真的。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