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九十二章 一群德國人 文 / 火熱人生

.    第九十二章一群德國人

    「各位好,我是來自德國外事部的特設亞洲處的亞賓科夫斯,很榮幸能成為本次第二批訪華代表團的成員之一來到美麗的中國——一個神奇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度,也非常高興能本次交流大會致辭,在此我希望本次交流大會取得圓滿成功,同時也希望中德友誼地久天長」

    亞賓科夫斯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似乎是在告訴在場諸位他的中文水平實在有限,說得不好就還請見諒,但會場近百人還是以熱烈的掌聲回應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德國官員,隨後共和國方面的致辭代表也就是共和國中央科學委員會、共和國科學院院長保胥上台也致以了簡短的歡迎詞並表示了衷心的祝願,希望大會能在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取得圓滿成功。

    中德技術交流大會隨即開始,而由於本次大會應德方要求是屬於不公開的雙邊私密技術交流會議,所以本次大會並沒有選擇在共和國中科院等為人熟知的會場以及政府同類會場,而是由共和國國務院國安局出面安排了一個會場。

    整個會場其實和一個大學校園裡很常見的大型教室差不多,經過改動之後,讓來自不同技術領域的中德兩國技術專家學者分成了不同的小圈子對面而坐以展開討論,當然這「討論交流」圈子中免不了至少兩位高級德語翻譯,所以交流會剛剛開始整個「超大教室」裡立刻就亂哄哄了。

    德國人的認真和勤學好問特點立馬就可以通過他們流利的提出問題並期盼般的眼神中知道得一覽無餘,他們對於自己所在本國領域裡認為困難的、技術不足的,尤其是自第一次中德技術貿易之後,他們購回了大量的共和國時下世界最先進的多領域技術,從引入到消化,再到推出自主技術產品,德國人用他們的高效證明了他們在工業領域裡的強大能耐。

    不過,正所謂「聞道有先後」,共和國前後歷經三十餘載、數十萬人次的科研努力所走過的「泰山計劃」與「炎黃脊樑」兩大科研計劃,耗盡了難以衡量價值的人力物力才換來了如今的全球技術領先優勢,又豈能是德國人花了幾百億就能趕上的呢?

    所以,在共和國影響世界的工業經濟面前,充當載體的自然是數目眾多的各類工業產品,德國人只需從所購買共和國各類商品中加以分析,即通過能否實現自我仿製與技術創新來衡量自己本國在技術上的差距。

    事實上,從共和國現如今暢銷世界的各種檔次的轎車、種類繁多應用廣泛的工程車輛與設備、各種噸位及各類用途的民用船舶、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的家用電器、先進實用的工業設備等等當中,德國這些年來始終是共和國忠實的用戶,而其秘密囤積的大量戰備生產物資其實就是以從共和國進口的先進加工設備為主,各類先進的加工機床設備和工業母機設備的大規模訂購甚至一度引起了共和國的工業設備製造經濟的大幅波動。

    所以,深感自己在拿到共和國成熟出口產品的時候,仍然覺得自身很有不足之處,換而言之就是同類型的產品,自己有許多不能夠製造的、能製造的卻根本無法保證使用壽命與生產經濟性(成本),雖然德國一度從共和國最大民營汽車製造集團——中國吉安汽車集團購買了整套的甲殼蟲汽車生產技術及四條成熟生產線用於生產在德國範圍內銷售的甲殼蟲轎車,但技術引入也不是一兩年了,至今他們依舊不敢保證開發出新型自主品牌轎車後能在世界汽車銷售市場上佔得理想份額。

    於是乎,幾十年前還被西方人罵成「黃皮猴子」和「東亞病夫」的,現在反倒成了諄諄教導的老師,對於好學學生的提問,老師自然是授道解惑,會議沒有交流詳細技術資料或圖紙,只要稍微注意一些,參會的共和國方面技術專家們可以說的地方自然很多,所以自然是有問就有答,會場難免是一片熱鬧。

    「對於潛艇而言,我們都知道它們所裝備使用的電池重要性,但是以我對我國造船工業在這方面技術的瞭解,我們所做出來的產品性能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我們對貴國在豪華轎車上所裝配的電池進行拆裝分析的時候,更是發現我們的技術水平還尚未達到貴國民用電池的技術水平……」

    聽著對面的一個戴著厚厚眼鏡德國人間歇的說著,德語翻譯也一句一句的翻譯著,已經身為共和國科學院新能源研究所電池研究學術領導者,更是有共和國電氣工程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等相關頭銜的聶健,並不吃驚於對面德國佬所坦誠相告的事實,任何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愛好科學、熱愛技術的人,都會對到手的先進技術很感興趣,拆解研究共和國出口各類工業產品這種事兒恐怕每天有上演,但真正能研究出些什麼?

    電池對於工業領域的應用用途自然是相當廣泛的,從鐘錶到電動車,從汽車再到飛機,許許多多的工業產品當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就是電池。而同樣作為工業產品的潛艇,不管是為了在水下潛航,還是用於潛艇內部電器設備消耗也罷,電池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大概自1907年,柴油馬達和以電池組驅動的電動機,開始分別應用於水面航行和水下航行。也就是說,當潛艇潛入水下時,它的所有設備都需要電池組來提供動力,包括電動機、照明燈、通信設備等等.

    在歐洲大戰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所使用的電池一般都是單艘裝備最少兩塊電池組,每塊電池組由55到120個電池組成,總重從370-600千克不等,所有電池總重約占潛艇排水量的8%到16%,這便讓那時候的潛艇能夠以2節的速度在水下行駛50小時,或者以7-10節的速度在水下行駛1小時,高性能電池組所能帶來的巨大戰爭效益開始為人們所認同與渴望。

    而自購進共和國大量技術之後,德國海軍很重視的潛艇部隊自然也需要更新換代最好的潛艇,要建造好的潛艇所需要的方方面面自然相當之多,高性能的電池也是其中之一,事實上經過德國人的不斷改良和以及對自共和國所購進技術的自主消化,目前德國潛艇在裝備新型電池的情況下,能在水下以5節的航速航行至少80個小時,甚至能以18節的速度行駛1個小時,由高性能電池所帶來的潛艇作戰能力遞增效益已經不是一點半點。

    剖析這些進步的背後,其實隱藏了很多關鍵的地方。

    眾所周知,柴油動力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電池組是提供電力的唯一能源。而潛艇電池組基本是由許多鉛制電池組成,幾十個或者上百個都有可能,從而具有儲存大量電能的能力,且一般潛艇都是在軍官寢室一下、駕駛室一下等兩個位置設有兩個電池室以安放必須由直流電源充電的電池組。

    耗光電能的電池必須要充電,而充電則需要直流電源電壓高於電池組電壓,且電池組和電源又必須正負極正確連接,在作戰時特別強調快速充電的背景下則一開始即以大電流充電,讓電池電壓為2.4伏,並開始釋放氣體,然後又以以持續電壓漸減電流的方式繼續充電。當電池組電壓及極板密度在一個較長的時間不變的狀態下,電池組充電完成。

    直流電源絕大多數情況下室一台直流電動機,該直流電動機既可以做直流發電機,又可以做潛艇推進器。也就是說,當潛艇在水面航行時,直流電動機就將利用柴油引擎提供的動力開始製造直流電,供電池組充電之用,而這也是為什麼未裝備有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的潛艇,往往需要潛航就需要電池有電,無電情況下就必須出水在水面航行以更換艇內新鮮空氣的同時,也完成潛艇所載電池的充電。

    但往往潛艇在水面上航行,其「隱身」性能也就基本喪失了,很多時候潛艇被發現也就是在上浮航行充電,倘若能讓電池充電週期更短,甚至不用上浮至水面充電,那潛艇的「隱身」能力自然陡增,與之相對的是打擊能力的倍增,所以渴求高性能電池也就是在對高性能潛艇的渴求,德國佬的意思聶健自然相當清楚。

    「誠然,你我都很清楚高性能軍用電池組對於潛艇性能的至關重要性。電池,也就是指盛有電解質溶液和金屬電極以產生電流的一類工業產品,我們考慮電池的性能主要是考究它們的電動勢、容量、比能量以及電阻,這其中取決於電極材料的電動勢、取決於單位反應物質所能產生電量的比能量,這兩者尤為關鍵。」

    「而當前依據您的說法,貴國在潛艇上所使用的電池應該是鉛制化學電池,是依靠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以實現充放電,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這種電池是不能夠過度放電,因為硫酸鉛晶體和和性物質混在一起後將增加極板的電阻、導致電池的容量下降和壽命減短,但是在潛艇作戰時往往需要電池提供更持續、更強勁的電能,所以我只能建議貴國,可以考慮使用鉛鈣合金來做板柵,這樣就可以保證電池以最小的浮充電流並減少添水良、延長使用壽命。」

    「又或者是採用鉛鋰合金來做正板柵,將自放電程度降低,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考慮在電池中用硅酸鹽來取代硫酸液作為電解質,這將有效克服電池使用壽命短和不能大電流放電的缺陷,將來甚至還可以考慮使用鎳鎘電池、鐵鎳電池,又或者是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沒有把兩個名詞翻譯好,又或者是對面的德國人無法理解「燃料」和「電池」這兩個之間有何分別,而略有耳聞的翻譯立馬用了最直接的說辭——「一種新型電池」,立刻讓德國佬閉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疑惑之中的好奇。

    燃料電池,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把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所釋放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新型電池,並不需要充電的它只需要分別為兩個電極區域連續不斷的添加燃料和氧化劑即可,有燃料、氧化劑、電極和電解液構成的新型燃料電池對於共和國而言或許已經不陌生,但對於一個還普遍使用鉛酸電池、乾電池的世界而言,這的確是太稀奇了,但聶健並不拒絕將這種新電池概念告訴德國人,因為共和國在燃料電池方面的努力與收穫告訴他,從理想到成品之間的距離是相當遙遠的。

    「燃料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化學的方式把反應物質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其使用的燃料是氫氣,主要來源於液態氫、金屬儲氫或者甲醇重整等,而氧化劑主要是液氧。工作時,也就是讓燃料通入負極,氧化劑通入正極,電極都是由多孔結構以保證較大活性的,接著他們就在各自電極的催化下進行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因此其能量利用率相當之高,並且無噪音,非常適合於潛艇使用,目前我共和國正努力研究這方面的技術,但進展緩慢。」

    聶健不得不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說了謊,這共和國海軍依照未來擴軍計劃所要裝備潛艇部隊新型的常規作戰潛艇都將裝備有燃料電池,而曾在半島戰爭執行對海封鎖任務中嶄露頭角的不少潛艇,也就是在現代化改造中有使用燃料電池的,但現在聶健卻不得不說共和國正努力研究之中,就像當初共和國給第一次訪華的德**事代表團所說「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所含技術正研究之中一樣。

    而同坐在聶健左側的一位共和國機械動力學方面專家,同樣來自共和國科學院的焦雲這遇到了同樣是來自於德國有關潛艇方面的提問,這作為共和國燃油動力尤其是柴油動力方面的先驅之輩,焦雲自然也有幸參與到了共和國新型潛艇所用柴油機的研製,這涉及到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的柴油機研製他都參與過,就自然很清楚普通柴電混合動力潛艇所面對的問題。

    潛艇上,產生噪音與震動主要來源除了尾槳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潛艇動力了,當今世界尤其是德國所使用的柴/電混合動力共軸推進式潛艇,在水上水下航行都使用柴油機,最大的特色當然就是引擎艙幾乎所有空間都被柴油機所佔據,炙熱的高溫和難聽的噪音是讓該艙室成為潛艇工作崗位最惡劣環境的罪魁禍首。

    而有些嚴峻的是,目前德國潛艇所使用的、包括其未來想要在新型潛艇上用的,是六缸式的1400馬力柴油機以及兩台375馬力的電動機。柴油機工作自然是以柴油燃燒產生化學能與熱能,經轉化後成為所需機械動能以供使用,低下的熱機效率、工作高溫、潤滑、噪音等等都是潛艇所用柴油機的老問題,其中更為緊要的就是柴油燃燒所需要消耗大量空氣和廢氣。

    如果單純依靠潛艇內部空間來提供柴油機工作所需要消耗掉的氧氣,雖然可以加裝制氧設備,但考慮到潛艇上官兵呼吸所需最低的空氣中含氧量以及對柴油機廢氣惡臭的忍受程度,如果毫無技術革新,那麼一艘潛艇往往潛航航行時間相當之短,在人需要呼吸、柴油機同樣需要呼吸情況下,潛艇就需要上浮更換新鮮空氣,即便是在以電池所產生電能來潛航推進,性能有限的電池同樣會讓潛艇很快上浮,然後發動柴油機來為電池充電,容易暴露的問題是同樣的。

    所以,德國人想方設法在提高潛艇所用電池組性能的同時,還在為解決柴油機更合理功率、更高熱機功率、更低噪音等的同時,著手解決的重要難題就是如何讓潛艇能長時間使用柴油機潛航,而不是使用寶貴的電池電能。

    他們也的確做了相當多的工作,從共和國引入了為潛艇加裝通氣管這種至今都算是世界先進的技術以後,他們首先自主在潛艇上加裝了單通氣管來實現柴油機的水下工作,這種新技術所帶來的巨大裨益是很明顯的,因為潛艇再也不需要浮出水面,基本是在潛望鏡高度就可以在伸出通氣管的情況下航行,看似做到了「無限潛航」的同時,卻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通氣管自身不可能承受潛艇進行高速航行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其通放空氣之間也容易產生巨大的噪音。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在世界遙遠的東方,很早之前就主動透露給德國在研「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技術」的共和國,他們猜測共和國已經在中日東海海戰以及半島戰爭等海軍作戰行動中成功檢驗了這一技術的偉大之處,以創造世所罕見的戰績來變相告訴了德國人共和國已經在這項技術取得了成功並且加以了實戰運用。

    所以,對於德國而言,如果真能得到這樣一種技術,那麼困擾希特勒所統領的第三帝國真正走向海洋大國中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當然他們渴求的還不僅僅是這一項技術,對於其他攸關帝國宏圖偉業的領域,他們也是非常想做到極致,誰叫他們是刻板認真的德國人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