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九十五章 引進中國技術(加更,求支持) 文 / 火熱人生

    第九十五章引進中國技術(加更,求支持)

    「你們真不差錢?」

    「確實不差錢」

    「但願吧」

    中德軍事貿易在5月1日召開的當天,便遇到了唯一的一個阻礙,來自錢的壓力。急於擺脫金融危機進一步提升國力的中國,期盼著大量的工業訂單的同時,卻又更加渴望所有的訂單都能化為一張張鈔票,最不濟也不能是白條。德國人的舉動無疑會為共和國,帶來建國以來最大一筆的外貿交易,美好的願望與現實之間,最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德國無力支付。

    「經過兩天的仔細演算對比,你我雙方都已經對支付金額確認,三千六百一十二項技術專利、十二條生產線成套設備、二十四萬件技術設備。我國需要在六個月至十二個月之內交付完畢……」

    「可惜的是,所有的技術專利都只有德國境內使用權,而且每項專利都只有二十年的使用權,我很難想像我們利用貴國技術和生產線組建起來的工廠,生產的產品卻不能賣到其他國家,這樣一個談判結果竟然能被國內所接受。」

    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古德裡安和王定國兩人儼然已經變成了摯友。當雙方的代表們正在忙於各種技術專利轉讓價格談判的時候,他們這些無關人士則已經放下了擔子,開始享受工作間隙帶來的偷閒樂趣了。當雙方財務代表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王定國等人已經遍嘗了長城飯店的各種最貴美食。而當雙方敲定轉讓價格和期限,王定國等人已經開始覺得在飯店裡竟然是如此的無聊。

    所以,一來二往之間中國方面出的價格越來越低,德國看似得到的好處越來越多,但實際卻是到了最後敲定不再更改決議的時候,德國獲得了一個很舒服的報價,但所有的技術都被要求德國務必保密,運用這些技術的工業產品也僅限於德國境內流通,同時由中方提供技術專利以及成熟生產線而構成的德國相關軍事工業,所製造的武器理應用於德國戰略防禦不能主動進攻……

    中方為什麼要有如此之多的附加條件,原因很簡單,因為共和國還將把這些賣給德國的東西,原封不動的賣給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一整套,反正只要有錢買的國家,都能夠在這整套技術出售中隨意挑選自己熱衷的東西,當然前提條件是必須符合其真正需求,倘若是一個連步槍都不能自主生產的國家,連基本鋼鐵工業都沒有的地區,購買一條藍鷹運輸機製造生產線又有何用?

    況且每一項技術專利,每一台配套設備都是極其昂貴,與其說從中國購買成熟技術和設備,倒不如直接向中國購買實物產品來得合適。所以,真正能夠買得起的國家,也就只有那麼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大國,像遠在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一類的國家,買點食品加工生產線倒是挺適合他們,礦山設備也不錯,真要是買條二二式主戰坦克生產線回去,估計沒人能夠消化得了。

    中國有這樣一個打算,絲毫沒有對德國使團代表們保密,甚至是在德國方面大呼中方報價太高,甚至抱怨到即使把整個德國出售了也買不起。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德國選擇了中方建議的技術授權方式,限制技術專利的使用年限和範圍,大大降低了德國購買的成本。

    而德國方面購買這些技術自然是為了在其他國家面前獲得更大的技術優勢,真要是讓財大氣粗的英法美等國家也買回一整套,德國也就沒有購買的必要了,所以有一些很重要的技術,德國就買的是整個歐洲地區的使用範圍,壓根兒就不給英法機會。而且德國使團代表們也相信,不是一個高度集權化的國家,根本組織不起龐大的財政支出來購買如此之多的技術,放眼全世界也只有德國這麼一個已經實現高度集權化的國家有必要為了實現宏圖大志而耗費奢靡,其他國家購買部分技術或許可能。

    「我現在最憂慮的就是,貴國是否會信守承諾,在五年之內嚴守那九十二項技術的封鎖……」

    「我們的技術可不是白菜,不會隨便亂賣」王定國敬了古德裡安一下,晃動著高腳杯裡的紅葡萄酒,淡笑著說道:「你別老說你的擔心,我倒還有一個憂慮呢看到那報價單上恐怖的數字,我還真有些擔心貴國如何支付?不用馬克,難道用英鎊、法郎、美元,還是黃金白銀?反正,我很害怕大伙費心費神演算一陣、討論很久,到頭來卻是你們的一次忽悠。」

    「忽悠?」

    古德裡安不怎麼明白這個忽悠的意思,在中國也算呆了很長時間的他,有時候還真搞不懂一些有特殊意義的詞彙,比如「厲害」、「達人」什麼的。

    「你想想,有些技術動輒就是一兩千萬的有償轉讓費,甚至還有更貴的,不含技術設備、運費、人員培訓費等在內,就已經是幾百億美元的報價,我真擔心你們怎麼付得起」

    說到底,王定國還是對希特勒的不放心,才入主德國最高權力寶座的他,一上台就對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加調整,可是在歐洲大戰之後就一再萎靡的德國,連戰爭賠款都無力償還,怎麼可能有能力掏出如此之巨額資金來買技術,靠偷竊?靠搶劫?再牛氣的劫匪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裡,讓一個處於貧窮狀態的國家擠出難以想像的財富。

    「王,你就別套我的話了,我真不知道領袖會怎麼繳納這龐大的費用,而且我又不是財政部的官僚,對我國的財政情況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我知道的是,領袖非常想要,而且已經答應下來,貨款必定會在一年之內付清,保證貴國最後一台設備送入德國的時候,我們的資金就一定到位。」

    就在亞洲這邊的中國代表團們正糾結著德國人怎麼付賬的時候,遠在德國的希特勒,西歐最牛的人物已經開始他的瘋狂表演,對於牛人而言,關係到他重要戰略的幾百億美金,壓根兒就不是問題。

    1941年5月7日,在例行的紐倫堡黨會上,希特勒向參加大會的諸多代表,發表了簡短的一個演講,當一百餘名狂熱的納粹黨高級分子,他說道:「如果一種文明,沒有一個強大的力量來發揚和保護,那麼而這種文明顯然是弱不禁風的,遲早會被野蠻所征服。因此,如果某個民族不再強大到保衛它自己的生存領土及自然環境,它就應當不算做人的群體。」

    「國家的安全不能寄托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要生存、要尊嚴,那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備」

    希特勒的小鬍子在說話的時候止不住的晃動,台下臉色激動但卻只能挺直腰板洗耳恭聽的黨徒們,聽到領袖的諄諄教導,如沐春風般的更加明白自己以及整個納粹黨身上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偉大的日耳曼民族復興。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一點。社會事業的不易完成,它的癥結所在並不是施行小恩小惠,而是恢復民眾的權利。一個人的責任並不在於默然的工作,而是在公然的剷除罪惡,力謀補救。」希特勒說到這兒,拉高了聲調,叫喊道:「所以,我們的鬥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很快,正如希特勒所講述的那樣,納粹黨立刻與德國國內的「敵對分子」展開了生死般的搏鬥,放眼德國全境也找不出納粹黨的敵對政黨或組織,猶太人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已。而如今,希特勒已經把與猶太人的鬥爭提升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高度,整個德國開始行動起來。

    首先展開行動的是德意志銀行,在該銀行的擔保下德國政府設立了一個虛無的機構,發行了大量的證券。希特勒政府很快將這種證券當成貨幣一般使用,在他啟動的國家大建設中,各種基礎公共工程的建設費用都由該證券支付,同時這些證券還被用來支付墨西哥、巴西等為德國提供廉價工業原材料的國家。

    得不到支付的證券,由德意志銀行提供著虛無的擔保,所產生的利息由政府負責。很快這一舉措便產生了連鎖反應,最先受到波及的顯然是以猶太人開辦的貸款機構,他們根本沒有權利在證券方面做文章,整個德國境內彷彿曾經的馬克已經變得毫無價值,他們開始將手中囤積的現金甚至是外匯拿出來,向政府購買了大量的證券以便繼續從事他們的借貸生意。

    稍後遭受影響的則是德意志銀行本身,發行了過量虛無證券的他們背負上了沉重的信用壓力,漸漸牢牢依附於希特勒政府。猶太人和德意志銀行的雙雙歸附,宣告了希特勒成功控制住的德國金融體系,尤其是被猶太人長期霸佔的信貸行業。並且,一來二去之間,希特勒的政府很快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其國庫裡的黃金儲備也漸漸增多。

    而在德國政府財政快速增收之前,也就是其控制德國金融的計劃尚未得到收穫的時候,已經預感到自己必將成功的希特勒,在5月12日這一天,讓德國政府經濟部部長雅爾馬?沙赫特代表德國政府向中國駐德大使提交了一份備忘錄。

    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之下,各國貨幣紛紛脫離金本位制度,隨後便是大幅度的貶值,進而造成了硬通貨尤其是黃金價格的日益攀升,1941年5月份的國際黃金價格已經攀升至每盎司美元,也差不多是每克9.19美元的超高價格。而且,各國彷彿都酷愛黃金,寧可大肆揮霍外匯也不會輕易動用國家的黃金儲備,黃金價格一直在不斷攀升。

    但希特勒卻異常大方,為了能盡快讓中德貿易協議順利簽署,該協議總價高達428億美金或1712億人民幣。而且中方表示過,如果德國用黃金支付,那麼協議總價可以打八折,即只需支付美元即可。並且可以分期付款,五年之內付清。

    當然前提條件就是黃金的價格只能以協議簽訂時的國際價格為準,倘若日後黃金更為值錢,那也沒辦法,只能讓中國大賺。由此,也就是說,德國需要從1941年開始至45年結束,每年支付相對於1941年5月黃金價格,且價值高達68億美金的黃金,而一噸黃金才九百多萬美金,一年就差不多是七百多噸黃金,而不用黃金支付,那麼他們就需要支付85億美元。

    簽署協議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德國必須支付一筆信用擔保金。也就是說有了首筆訂金的交付,中國方面才會答應正式簽署該協議,否則赴華的德國使團還是只能等待著。這筆擔保金自然也會算進這一年德國應支付金額裡,為了給中德貿易帶來一個好的付款開始,希特勒讓沙赫特動用政府的黃金儲備來支付擔保金,210噸的黃金高達億美金。

    十幾億的美元首筆收入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發展刺激,希特勒管不了,他能夠知道的是,這兩百多噸黃金是德意志銀行的全部儲備,同時中國駐德大使拿到了這份黃金支付備忘錄之後不久,遙遠的東方終於傳回了德國使團的好消息,他們住進了總統套房的同時,協議簽署日期也正式確定在5月15日。

    為了實現宏圖大略,希特勒讓德國沒有了黃金戰略儲備,但他一點兒都不心急。5月15日中德兩國正式簽署貿易協議之後,在上海、廣州、大連三大港口,在中國政府安排下首批交付的一批完整生產線和配套維護設備都開始裝船,而在湛江軍港內,德國政府希冀的將近半噸重的首批技術資料開始裝在中國海軍的「泰山」號戰列艦上。參與護航至歐洲的一艘巡洋艦和一艘綜合補給艦也整裝待發,中**艦將護送德國需要的技術設備、資料等至歐洲,同時接回德國支付的首年付款。

    6月1日,在中國南海海域集結的中德貿易船隊,在泰山號戰列艦的引領下浩浩蕩蕩的開赴德國,走蘇伊士運河也有萬餘海裡的路程,六月下旬甚至是六月末才會抵達德國威廉港,隨同船隊的還有返回國內的德國使團。而這時候,中德兩國締造出創世紀般的超級貿易之事,已經不再是秘密。各國紛紛驚訝於希特勒的瘋子行為,一邊瘋狂拒絕了支付歐洲大戰的戰爭賠款,另一方面卻能有幾百億美金和中國展開多方面貿易合作。

    驚訝歸於驚訝,更大的訝然還在後面。

    6月10日,德國經濟部部長沙赫特向世界公佈了由他們偉大領袖希特勒親自主持制定出來的德國四年經濟計劃。這也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社工黨或納粹黨),自上台執政以來首次對外公佈其經濟發展戰略,雖然從四零年下半葉,德國政府就陸續在擴大政府開支、促進人民就業,事實上德國人民和世界都對德國怎樣擺脫全球大蕭條抱有些許憂慮。這一計劃的出台,結合中德之間史無前例的超級貿易,德國人倒是堅定了對希特勒的信仰,但以英法荷等為首的西歐國家,卻開始睡不著了。

    旨在解決德國龐大失業人口問題、提升國家工業實力、促進人民增收致富、締造德國經濟崛起等目標的四年計劃,其核心內容竟然是通過不斷擴大軍備來刺激軍事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簡單說來就是一句話——「熟練聰慧的工人進兵工廠或部隊,不熟練不聰明的人就去修路建橋」。

    同時,這份計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號召所有日耳曼人進一步團結起來,打倒吸血分子(暗指放高利貸的猶太人),打倒籠罩於歐洲社會多年的拜金主義和奢侈主義,提倡艱苦樸素的生活方式,但求溫飽不求奢華。各大電影院甚至還大規模上映中國電影,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是反映中國當年如何開創傳奇工業神話的真實寫照,尤其是中國人開創攀枝花鋼鐵城的電影實錄,在荒山野水之間中國人愣是開創出來一片現代化工業城市,讓窮鄉僻壤成為集鋼鐵開採冶煉、機械加工製造、工業物流等為一體的工業繁榮。

    因此,德國政府號召人民就像艱苦奮鬥的中國人一樣,放棄任何不切實際的妄想,踏踏實實的勤奮工作,美好的未來必須要共同開創。肉開始被魚所取代,黑麵包代替了白麵包,人造黃油取代了真黃油,當初在上流社會風靡的魚子醬、肥鵝肝、高級紅酒等漸漸成為被人們過詬病的奢華物品,整個德國上下都掀起了一陣艱苦樸素的生活風潮。

    整個德國境內更是在計劃正式實施後便進入了一種歇斯底里的高度亢奮狀態,希特勒政府的計劃彷彿給所有人注入了比雞血還效果明顯的興奮劑,從漢堡到柏林,從科隆到慕尼黑,整個德國到處都是踴躍參軍的年輕人和漏*點澎湃的工人,一條條鐵路、公路開始在德國境內鋪展開來,工廠裡響動這歡暢的轟鳴曲或者是大肆修建工廠的暢快樂章,軍隊裡響起了陣陣熱血的呼喊聲……整個德國,就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亢奮異常。

    六月下旬抵達德國後中國貿易船隊,首次代表中國海軍來到歐洲的泰山號戰列艦等艦艇,在進入德國威廉港的時候贏得了山呼海嘯般的熱情歡呼,看到中國海軍的實力強大,不少德國人更是希冀著德意志海軍也能重新上路,隨後進港的便是三艘五萬噸級的集裝箱貨船。

    7月15日,泰山號戰列艦滿載著德國人踴躍捐獻而湊齊的41年的年度付款金,帶著運輸船隊和護航艦艇、補給艦,在熱情的德國人民歡送下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本應該是年底都可交付的首年款項,在漏*點似火的德國人民幫助下,希特勒政府獲得了大量民間捐來的黃金、白銀和外匯,德國國內的各大財團也紛紛解囊支持政府,所以41年年度的六十八億美元全部籌齊。而得到技術資料和設備的德國,很快就開始著手消化,以克虜伯、萊茵金屬等公司為首的德國大型軍工企業,很快便開始建設生產線,德**隊急需訓練使用的坦克、戰車、自行火炮等武器便能相繼問世,其他行業也很快驚呼中國工業之強大後,便興奮的學習、運用起來。

    「聰明的日耳曼人肯定不止會學習運用,必定會加以創新和提升,中國的技術支持只會讓德國具備快速躋身世界一流工業大國行列,但真正走向工業強國,德國人還需要加入不少努力的汗水才行。」1941年8月6日,回國後的運輸船隊不少人都是這樣評價德國人。

    第二批也就是最後一批交付德國的技術資料和相關設備,又開始裝船準備運往德國了,而正式獲得了由共和國財政部劃撥下來的貿易收入早已陸續到了各大企業的賬戶,不少企業都是準備運用新生產技術且淘汰原有生產線的,但沒想到這些東西被國家集中起來賣給德國人之後,還能為企業帶來一大筆收入。收到款項的時候也更是賣力宣傳這筆買賣實在划算,大受感染的另一部分企業則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批資料的整理、設備的集中裝運等都完成得特別積極,速度只能用飛快來形容。

    然而,當第二批也就是最後一批赴德船隊又在南海集結完成,準備奔赴德國的時候,中國又收到了一個好消息,英法兩國和美國都表示願意在航空工業領域和中國展開合作,購買中國飛機多年的他們早已習慣了中國的航空產品,也一直希望著自己國家能夠生產同樣優秀的飛機,苦於根基太差、差距太大,要想加快發展速度的他們只能通過技術引進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這個消息倒是令中國感到意外,這三個國家怎麼不對共和國的汽車製造之類的技術感興趣,倒是對耗金多、建設週期長、發展需求條件多的航空工業感興趣,原本以為這些國家會像勒緊褲腰帶,要技術不要命的德國人一樣,為中國帶來大筆大筆的收入。

    可這幾個國家太對自己國內工業自信了,以至於只覺得中國航空領先於世,其他的大家都差不多,並且很多人還謾罵德國的愚蠢,以為照搬一套中國的先進工業技術回去,就能建設出世界矚目的工業繁榮了,這樣的愚蠢只是一個笑料。像英國,坦克都是他們先發明出來的,造船工業更是他們日不落帝國的強項,冶金化工之類的只要下定決心一番耕耘奮鬥,重整之後和中國工業旗鼓相當是毫無問題的。

    相反,由於他們沒能重視航空工業方面的發展,以至於在這一個領域上「暫時」落後於中國了,而德國又通過捨命購買回了大量中國航空技術,他們是不得不想方設法改變航空領域裡的孱弱局面,用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的演講中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為什麼不力爭那些能夠給我們以安全的東西呢?我們為什麼主張空軍軍費必須充足的時候,不對國內的航空工業給予扶持呢?」

    丘吉爾這位曾經主張用機關鎗鎮壓那些罷工工人的鐵血之人,他看到的是德國正不斷擴大的軍事武備,看到的是依舊滿不在乎的英國政府,無力左右整個政府決策的他,只能力求讓英國具備更為現代化的國防工業,他堅信的一點就是務必發展出強大的航空工業,這一點上務必向中國學習、借鑒甚至是技術引進。

    和他一樣的還有法國政府裡的戴高樂,他也是一直力薦法國的貝當政府,鄰居已經日趨強大的時候,法國不能再沉溺於浪漫和奢華中,務必清醒起來的同時嚴肅對待國家的軍事建設,他和丘吉爾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應該發展航空工業,耳根子都快被磨掉的貝當最終同意了戴高樂的建議。

    而美國就不同於英法了,羅斯福自己就是一個富有遠見的人,上台之後的他看到的是被中國企業嚴重壟斷的重要工業領域,在汽車、飛機、電器等領域裡,毫無發言權的美國務必要一改以前作為。以福特、通用、波音、麥克唐納、馬丁等公司為首的現代化企業,逐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漸漸走到了力求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上。

    一時之間,彷彿中國盛行於世界的不再是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在德國大肆引進中國技術的催動下,各國都彷彿在一夜之間醒悟過來,原來中國不僅可以賣產品還能賣技術包含設備,後悔過去為中國帶去太多消費的同時,更加堅定了要引進中國技術的信念。

    1941年9月20日,運輸船隊為德國帶去最後一批技術資料和設備的時候。希特勒宣佈德國陸軍將擴編至36個正規師,且建設4支裝甲師,同時德國空軍也將大規模建設。英法美三國大使正式向中國外交部表達貿易洽談意願,而經過在喀山浴血奮戰數月之後的俄遠東軍,在接連損失掉近十萬人之後,拿下了喀山卻再也沒有了能力繼續向莫斯科進攻,迎接他們的是強勢反擊的蘇維埃紅軍。

    ps:加更,求月末支持,望還有月票的兄弟砸小子幾張,不勝感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