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國無疆

第二卷 中國崛起 第三十四章 發佈會 文 / 火熱人生

    「生在國旗下,長在共和國」,不少十月一日出生的孩子的名字都被父母安上了很特別的兩個字,那就是「建國」,李建國、張建國、王建國……等等名字除了姓不一樣之外,都有「建國」二字,對於1929年10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少中國人都選擇了以各種各樣的手段銘記。.|com|但無論如何銘記,時間的腳步從不停歇,太陽照常每天東昇西落。

    剛剛成立的共和國,在首都北京朝陽區朝陽門大街上有一個特殊的部門存在,那裡有一個特大型的建築工程正日夜施工,從解放北京城不久到十月七日這天,每天都是建築工人們三班倒,一座宏偉的建築幾乎就要完整呈現於世人面前,中國人建築史上的奇跡數不勝數,但外交部的主大樓還是未能迎來重要的十月七號,不過還是能夠滿足召開國務院多部門的聯合新聞發佈會需求。

    發佈會開始之後,作為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的張雨生首先對國務院人員體制、職權範圍、機構設置等方面做了介紹和說明。國務院其實就是指中央人民政府,共和國成立之後,它便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當然也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在憲法和其他法律的監督下,它職權範圍還是非常之廣的,除了領導和管理全國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工作、國家經濟與國防事業建設等之外,還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外交等領域有很大權力,其地位不言而喻。

    根據新的形勢和國家實情,國務院相當多的部門其實是由原人民自治政府總務院升級、改造而來的,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計三個。當然並沒有像後世的還有一個負責計劃生育的部門,畢竟這時候的中國人口相比於廣袤的土地還顯得有些稀少,在不鼓勵生育的情況之下自然沒有必要搞計劃生育。

    在直屬機構方面,應各種不同使用需求和國情需要,國務院直屬機構中設置了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一系列局級單位,能發揮最大作用的莫過於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了,當然反**局之類的也很重要。

    而在直屬事業單位中,考慮到未來發展與現實狀況,除了構建出科學院、工程院等一系列常規必備單位之外,設置了共和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事關國家經濟命脈的機構。所有的單位和部門都有各自對應的職權範圍和責任義務,共和國西部地區民眾或許瞭解很多這些部門的實際價值,而對於外國、對於剛剛「解放」的東部地區人民而言,是需要必要的宣傳以便國民和外國友人瞭解這些部門,知曉共和國最高權力行使單位——國務院。

    「你好,我是美國的舊金山日報的海傑森,我想問的問題也是我的同僚包括這個會場內很多記者朋友們想問的,那就是關於中國的國家機構組成,如果您還能詳盡地介紹一些中國的外交策略,我深表感謝!」

    「謝謝您的提問!」新聞發佈會的首席發言官,首先是很禮貌的回禮,接著才說道:「共和國的全名稱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簡稱為中國。新中國的國家機構是中國境內唯一具備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內部職能和外部職能,進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等各種活動的國家機關的總和。」

    「我國的國家機構將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共和國主席、共和國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而關於中國外交策略,各位包括我在內都可以理解為我國的外交政策。」說到這兒,發言官示意一旁的工作人員給每一位記者分發一份資料,等例會諸多記者瀏覽一陣之後他才接著說道:「我國對外交往的根本準則,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它也是我國在外交工作中處理一切對外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奉行的外交政策將是我國對外事務的處理準則。」

    「您能否直接介紹一下,您剛才所說的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海傑森看了看手中厚厚的資料,又瞧了瞧表,思索片刻便奮勇地舉起了右手示意發言,當然他的聲音出來得更快。

    發言官看到這位記者如此急切,微笑示意之後,扭了扭話筒音量開關旋鈕以更好的放大接下來說出來的話音。

    「簡單說來,我們的政策也就只有四大原則作為未來的外交行動精神。第一,我國堅持奉行獨立自主處理一切國際事務的原則。它就是要求我們的外交,必須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判斷處理國際事務;第二,我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國家之間關係的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第三,堅持同一切友好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的原則。相互的尊重,是交流的前提更是友誼與和平持久發展的基礎,共和國非常願意同一切互相尊重友好的國家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而對於惡意侵犯共和國主權、民族國家利益的國家和個人,都會給予我國憲法所規定的模式處理。」

    台上的發言官滔滔不絕的說著,而下面的記者們也是運筆如飛地瘋狂速記著,沒人去感歎發言官的口才,也沒有人願意欣賞記者們的速記表演,所有的人都專心致志地做著自己的事,這樣的外交政策在很多人看來簡直難以想像,文明之邦、禮儀大國的風範就體現於這樣幾乎可以說是「與世無爭」的外交政策。

    「第四,我國外交奉行愛國主義與履行國際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各國人民的革命與建設事業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每一個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整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都是息息相關的。總之,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責任與義務,更是需要國與國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諒解!」

    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後,新聞官迎來了第二位提問的記者。「我是來自於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渡邊佑二,我想問的問題有三個。第一是中國將如何處理剩餘的領土爭端問題?第二,在迎來了國家的統一之後,共和國政府是否會展開一系列的恐怖政策,將一些持有不合政見的政治團體、軍事武裝加以剷除?第三,我們是否可以將貴國的最後一項外交原則理解為共和國願意為世界範圍之內的民族獨立運動或者說是革命事業大打出手,亦或者是採取其他行動支持?」

    發言官非常冷靜清晰的聽完了日本記者的提問,他沒有受到日本依舊殖民台灣的影響,而是認認真真的聽完了渡邊佑二的問題,用了將近四十秒思考之後,他開口說話了。「下面我就剛才日本記者的提問做一一解答,首先是共和國剩餘領土爭端問題。既然日本記者已經說台灣問題是共和國與日本之間的領土爭端問題,相信您也承認台灣地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共和國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核心要點,在涉及我中華民族和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共和國主席曾說過,『沒有理由退縮半步』。」

    「針對第二個問題,所謂共和國要以暴力手段處理政見不合異己、殘餘軍閥勢力等謠言是不存在的,是一個徹底的誹謗與污蔑。我們的政治協商制度是經得起考驗的,並且對於殘餘軍閥勢力,我們採取的措施也並不是以暴制暴,相關的措施諸位可等候國防部的專題新聞發佈會。針對這個問題,我鄭重申明一點,共和國的內政不容他國干涉……」

    「第三個問題上,我們是否就世界其他民族獨立革命事業提供支持與幫助。在這一點上,我們堅持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對符合民族獨立需求和發展需要,更是該民族廣大人民的利益訴求之上的獨立革命運動都是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精神的,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半殖民半封建歷程,作為人民革命運動勝利之後的我們能夠理解其他民族的獨立革命事業,我們信奉正義與獨立,我們堅信自由與和平。」

    日本記者的提問被潑了幾盆水後臉色猶如霜打過的茄子,坐下之後在筆記本上草草寫下一些東西後,突然在腦海裡有了一些奇思妙想,趕忙站起身來搶過英國記者的話筒,問道:「那敢問發言官,大日本帝國目前是承認共和國的,並且在東北地區已經撤去幾乎所有機構和人員,對此共和國政府給予了肯定和讚揚。我想問的是,我大日本帝國依照相關條約對台灣擁有佔領權,是否意味著該行為已經被貴國政府所承認?如果貴國堅持要收回台灣地區,從軍事角度來講,貴**隊能否戰勝強大的大日本帝國軍隊呢?要知道我帝國海陸軍皆是亞洲第一。」

    日本記者的話音剛落,會場不少人就說開了花,眾人紛紛對此議論。從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來看,中國陸軍的實力的確非常強大,無論是軍事裝備還是官兵素養都是優秀的,但誰都知道人民軍不過是一群依靠現代化工業武裝起來的「富貴軍團」而已,即便擁有了超出世人想像的飛機、大炮、坦克等武器,其實戰能力究竟如何自然是不得而知。反觀日本方面,從甲午戰爭到日俄大戰,日本軍隊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學習西方軍事制度的情形下進步更是飛快……所以,日本記者的提問引發了眾人的聯想,台灣問題中日雙方的談判會議即將重啟,但是人都知道中日雙方分歧太大,談判是解決不了根本矛盾的,戰爭不可避免,究竟誰能笑到最後自然各持己見議論紛紛。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武裝,是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的基石。在維護主權統一方面,人民的軍隊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是屬於我國領土完整的一部分,收復失地的作戰必將是正義的戰爭,無論邪惡勢力究竟有多麼的強大,我們相信在人民的支持下、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的軍隊能夠擊敗任何一個敢於挑戰中國權威的敵人。」

    發言官目光炯炯的看著到會的每一個人,標準的普通話吐詞清晰聲聲入耳,每一個人都聽清了發言官的意思。在日本撤離其在大陸大部分機構和人員事情上,共和國對日所持態度是和對其他列強一致的,比如英美法等國撤銷其在天津、上海等地租界等事情上的態度。總之,在對外關係處理上代表國家和人民的外交部態度是一致而又堅決的,當然成績也是斐然的。

    論誰是共和國統一的最大阻力,當屬日本。自明治天皇維新以後,日本逐步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出於強化國家機器,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在其科學技術和軍火工業逐步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建立了一支比較強大的現代化軍隊,當然這也是日本記者叫囂的根基所在。

    1884年日本在舊式軍隊的基礎上首次組建了6個正規陸軍師團,即第一至第六師團。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又組建了6個正規陸軍師團,即第七至第十二師團。1907年,日本在日俄戰爭後再次擴充6個正規陸軍師團,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師團。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佔的朝鮮組建了兩個陸軍師團,即第十九、第二十師團。這樣,加上守衛日本東京皇宮地區的日軍近衛師團及4個駐紮在各地的獨立混成旅團,就構成了日本帝國主義陸軍主力平時的基本框架。

    在不斷的對外侵略擴張中,日本開始在別國領土上及被其控制的地區駐紮軍隊。1895年,在中國台灣開始組建日軍駐台灣軍。1901年後在中國京津地區駐紮日軍華北駐屯軍,1915年在朝鮮組建日軍朝鮮軍,1919年在中國東北組建日本關東軍。這些部隊在當時被稱為日軍在其本土以外駐紮的「四大兵團」。

    它們有些由日軍正規主力師團固定擔任,如日軍朝鮮軍即長期由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組成;有些由正規主力師團輪流調防擔任,如日本關東軍;有些則由混成旅團或其他建制的部隊擔任,如日軍台灣軍和日軍華北駐屯軍。1925年後,日本帝國主義在當時國際和平裁軍的壓力下,同時為了節省軍費以研製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也曾裁撤了第十三、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共四個師團的部隊。

    1929年人民軍的強勢東進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了建國風暴,華北駐屯軍很快撤入東北。但是,在東北日本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在東北地區日軍的控制力逐漸下降,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隊始終和關東軍兩面三刀,在面對民族大義和不可逆轉的統一大勢之下張作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後關東軍和原華北駐屯軍以及相關駐東北機構一道轉移至朝鮮境內。

    日軍在中國大陸上的主動撤離並不是指他們打不贏人民軍,其真正原因是日本政府尚未做好對中國開戰的準備,而在國際大勢的趨勢之下更有理由主動撤離,保全其在朝鮮和台灣的絕對統治是相當有必要的。所以朝鮮方面在得到關東軍和華北駐屯軍之後,目前在朝鮮的日軍在原有的第十九、二十師團基礎之上,又加入了兩個混成旅團,兵力足以完成對朝鮮的絕對統治。而在台灣地區的日軍目前還只有一個旅團,不過隨著日本原駐華艦隊轉移至台灣基隆等港口之後,台灣的駐日軍隊用於防禦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