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在南宋

小說博覽 第四百二十三章 達成妥協 文 / 楚地浮雲

    第四百二十三章達成妥協

    相互寒暄過後,大帳內詭異地安靜下來

    合不勒瞇著眼問道:「漢王殿下有什麼打算?」

    使者微笑道:「咱們是朋友,所以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不知大汗希望得到什麼?」

    合不勒稍作思忖,看了使者一眼,半開玩笑地問道:「我想得到什麼,難道漢王都會給嗎?」

    使者微笑道:「主公說了,除了興慶府之外,其它的要求都好說」

    合不勒嘲諷地道:「漢王殿下一早就把最fei的肥肉割了去,還真是大方啊」

    使者笑道:「大汗說笑了畢竟興慶府現在確實在我軍的控制之下不過主公說了,既然大汗來了,總不能讓大汗空手而歸,因此我們可以將卓羅和南軍司和西壽保泰軍司交給大汗」這兩個軍司都位於鳴沙西南,兩地相去兩百餘里,前者位於格羅川西岸,在蘭州西北百餘里處;後者被柔狼山、零bo山、惟經山、殺牛嶺四座山脈環抱,位於六盤山以北三四百里的地方。這兩地面積不小,本來已經被漢軍佔領。

    合不勒笑著點了點頭,「好」

    使者一愣,「大汗同意了」他原本以為要破費一番口舌,沒想到這麼對方這麼輕易就答應了

    合不勒笑著點了點頭,「你回去告訴漢王殿下,待協議簽署後我便率師返回草原」

    待使者退下後。一旁已經憋了半天的悍將鐵塔爾很不甘心地問道:「大汗,咱們就這麼走了?」

    合不勒淡淡地道:「我自有打算」

    當天晚些時候,合不勒在大帳中單獨召見他的一個屬下,此人是合不勒衛隊中的一名低級軍官,不過形象倒也有些貴氣,不像出生低微。

    「大汗」軍官行禮道。

    合不勒走到他的面前,打量了一遍,滿意地點了點頭,「知道我為什麼叫你來嗎?」

    軍官搖了搖頭。

    「我打算讓你代表我出使漢軍」

    軍官一愣,不解地問道:「屬下怎能代表大汗?」

    合不勒蠻橫地道:「我說可以就可以」

    「是」軍官連忙應諾。

    合不勒頓了頓,叮囑道:「與漢人接觸時,你須要注意幾個問題先是你的身份,從現在起,你不再是我衛隊的軍官,而是我的表親,是我大軍的萬夫長~~」

    軍官流露出不解之色。

    「你不須要知道為什麼只管照我的話做就是了」軍官連忙應諾。

    合不勒繼續道:「你要代表我向漢王問候要盡量卑微不管對方提出什麼要求,你只管答應就是了」

    軍官雖然心中疑惑,但卻應承下來。

    待這名軍官離開後,合不勒又叫來一名侍衛軍官,將一封書函交給他,要他連夜傳回草原。

    隨後這名被拔高了無數級身份的軍官便跟隨漢軍使者離開了蒙古軍營地。數日之後來到興慶府城外漢軍大營。

    「在下謹代表meng兀大漢見過漢王殿下」蒙古使者行了一個草原民族特有的禮節。

    陳濤微笑著點了點頭,「使者不必多禮」

    「謝漢王殿下」站直了身體。

    陳濤打量了他一眼,覺得此人應該身份不低,「不知使者在可汗麾下擔任何職?」

    「回稟殿下,在下僅是大汗麾下的一名萬夫長」

    陳濤微微一笑,「可汗身體可好?」

    「多謝殿下關心大汗身體就如同崑崙山般健壯大汗還讓我代他向殿下問好希望貴我雙方能夠永遠友好下去」

    陳濤微笑道:「這也是我的願望」隨即問道:「對於我的提議,你們可汗有何看法?」

    「我們可汗對於殿下的提議沒有任何意見我們願意接受殿下的提議可汗說了,等協議簽署,他便率領軍隊返回草原」

    陳濤微笑道:「既然我們雙方都沒有意見,那就簽署協議吧」朝一旁的張憲打了個顏色,後者立刻將早已準備協議文本拿了出來。陳濤先在協議上簽下了名字,然後張憲將協議拿到使者面前。後者仔細看了一遍,隨即取出一方金印在協議上加蓋了印信。草原上本來是不興用印信宣誓協議的,不過在合不勒按照劉炳的建議對麾下軍政機構進行改革的時候引入了中原使用印信的方式。

    張憲將協議拿回給陳濤。陳濤看了看那方印信,對使者道:「你長途跋涉也疲憊了,先下去休息吧」

    「多謝殿下」隨即跟隨一名衛士離開了大帳。

    柳飛絮看了一眼案几上的那份協議,懷疑地道:「這樣一紙文書有什麼用?」

    陳濤哈哈一笑,「不錯這其實就是廢紙不過就是一種形式不過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合不勒應該沒有別的打算我想他也不願意同我軍來一場惡戰吧畢竟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他們並沒有多少勝算見好就收何樂而不為呢」

    張憲皺眉道:「這些遊牧民族向來無信無義,一旦有機可乘便會如同惡1ang般撲上來我們不能不防啊」

    陳濤點了點頭,「這話不錯小心駛得萬年船」抬起頭來,「張憲,你率第三軍團回防西平府另外向鳴沙增加守備兵力」

    「是」

    所謂西平府其實就是祥慶軍,在鳴沙東北兩百里,靠黃河支流,情況緊急的時候可以通過水路支援鳴沙。之所以將第三軍團放到西平府而不是直接放到鳴沙主要是為了避免meng兀人誤會。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漢軍正式開始攻城。鋪天蓋地的漢軍分別從東、西、南三面猛攻城池,興慶府就如同身處狂濤巨*中一般。西夏軍一開始就震驚於漢軍攻擊的強大威力,他們拚命抵擋,然而卻感到有些力有未逮。喊殺聲響徹戰場上空。

    十天下來,西夏守軍損失慘重,城牆在猛烈炮火的轟擊下搖搖欲墜,將士士氣低落,他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漢軍則士氣高漲,漢軍營地內正在熱火朝天的趕製各種攻城器械,他們正在為最後的攻擊做準備。

    陳濤在軍營中巡視著,不時停下來與將士們說笑,氣氛顯得非常輕鬆。

    噠噠噠噠~~一騎斥候正從遠方飛馳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