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在南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五十七章 北伐契機 文 / 楚地浮雲

    陳濤在書房中處理公務,就在這時,柳飛絮興沖沖地奔了進來。

    「主公,~~」

    陳濤沒好氣地問道:「你叫我什麼?」

    柳飛絮一愣,嬌顏紅了紅,輕聲道:「大哥~~」

    陳濤笑呵呵地應了一聲,「這就對嘛飛絮,你這麼興奮,應該是有好消息吧?」

    柳飛絮點了點頭,將剛剛接到的快馬傳書遞給陳濤。陳濤接過傳書,看了一遍,虎目一亮,「江岳果然不負重托」對柳飛絮道:「從現在開始,要密切注意草原的一舉一動隨時向我報告」「是」柳飛絮抱拳應諾。

    正當她準備退下時,陳濤連忙一把抓住了她的纖手,那副模樣就好像擔心她跑掉似的。

    柳飛絮立馬慌張起來,飛快地看了陳濤一眼,慌忙又垂下臻首。

    陳濤笑呵呵地問道:「飛絮啊你的傷怎麼樣了?」

    柳飛絮低垂著臻首小聲道:「已經,已經好了」

    陳濤摩挲著那如同錦緞般光潔的手背柔聲叮囑道:「有些事情可以讓下面的人做就讓下面的人做別太累著了」

    柳飛絮輕輕地點了點頭,她現在非常緊張的樣子,芳心在胸口砰砰直跳。

    陳濤聞著那如蘭似麝的馨香,下意識地朝柳飛絮的紅唇湊過去。柳飛絮意識到了他的行動,一時之間慌了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她此時的樣子實在讓人難以想像,她曾經是艷蓋群芳的秦淮花魁。

    「主公」門口突然響起李文東的叫聲。

    柳飛絮一震回過神來,慌忙跑掉了,只留下讓人回味的馨香。

    陳濤遺憾地歎了口氣。衝門口沒好氣地道:「進來吧」

    李文東走了進來,笑著問道:「臣沒有打攪主公的雅興吧?」

    陳濤拿手指點了點李文東,笑罵道:「你小子是故意的」

    李文東笑道:「臣怎麼敢呢?」

    陳濤拿出剛剛柳飛絮送來的情報遞給李文東。後者一臉好奇地接了過去,看了後流露出驚喜的神情,「太好了如此一來,蒙兀人想要做大就難上加難了不久之後草原必將燃起烽火」

    陳濤微笑著點了點頭,在座位上坐下,思忖道:「雖然如此,不過我估計如果沒有外力的強力介入的話,蒙兀人做大只是遲早的事他們已經控制了草原將近一半的資源,如果其他勢力能夠充分聯合的話,還能夠與其分庭抗禮堅持到我們騰出手來,可若草原各部此時還三心兩意的話,~~」陳濤搖了搖頭。

    李文東皺眉道:「主公所言極是」隨即笑道:「不過暫時我們不必擔心他們了」

    陳濤笑著點了點頭,看了李文東一眼,「對了,你來是要說什麼事情?」

    李文東這才想起此來的目的,取出一份報告遞給陳濤。陳濤接了過來,看了一遍,冷笑道:「這些人還真是賊心不死啊」

    李文東小心翼翼地問道:「主公,您看~~?」

    「你們的意思呢?」

    「臣和鄧公都以為,既然他們想要來一場辯論,那我們就索性把這場辯論搞大一些~~」

    陳濤明白了李文東他們的意思,笑著點了點頭,「你們的想法很好要玩那就玩大一點,嗯,在郊區橄欖球賽的賽場上舉行,可以分為多場,有興趣的百姓可以到你們內政府領取憑證入場觀看辯論」

    李文東傻不拉機地睜著眼睛,他和鄧公他們的想法雖然與陳濤的想法類似,不過可沒想要弄得那麼大,而且搞得像是一場演出似的,他覺得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李文東抹了抹額頭,「這,這像是一場猴把戲了」

    陳濤哈哈大笑,「沒錯這就是一場猴把戲嗯,你去挑選一批激進並且辯才精湛的年輕人出來應戰哼,這一次一定要讓他們自掘墳墓,威嚴掃地」

    李文東也不禁興奮起來,抱拳應諾。

    視線轉到北方草原。

    草原會盟以出人意料的接過落下帷幕後,整個草原便被異常緊張的氣氛所籠罩,乃蠻、克烈兩大草原部族出面號召草原各部聯合起來對抗凶暴的蒙兀人,他們的號召得到熱烈地回應。

    不久之後各部首領在杭愛山舉行會盟,宣誓共同對抗蒙兀。

    隨後十六萬聯軍集結起來,準備發動東征。

    與此同時,蒙兀也集結了包括眾小弟在內十二萬大軍與聯軍正面。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草原大戰即將拉開序幕的時候,一場規模宏大的舌戰在開封郊區專門的橄欖球場拉開了序幕。那些在大試中名落孫山的儒家士子與務實派和改革派的代表進行激烈的論戰,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氣氛火爆至極。周圍的觀眾是人山人海,之前誰都沒有想到百姓們會對這件事情這麼感興趣。這裡須要說明一下,做為辯論一派的儒家士子其實並非整個儒家的代表,他們只是儒家中經典派,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務實派和改革派,這兩派的特點是,前者墨守成規,而後者則主張法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他們相比經典派,更加關注百姓和國家的切實利益,不提倡那種虛無縹緲的建立在雲彩上的觀念,儒家的務實派和改革派在這場辯論中是作為儒家的對手出現的。

    論戰一連進行了三天,在此期間,整個開封的酒樓茶館討論的都是論戰的事情,可以聽得出,絕大部分百姓對於改革派和務實派還是較有好感一些。當然也有很多人站在儒家那一邊,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天下來,儒家方面幾乎完全敗北,因為很多事情根本就不能用『子曰』『聖人云』這一套經典公式來處理和解釋,比如現在所有人都有所感想的問題,如果金兵打來了該怎麼辦?用仁德感化?還是以血還血?就這一個問題,儒家方面根本就沒法用他們自己的那一套自圓其說,用仁德感化嗎?可是幾乎所有人都還記得被金人殺得屍山血海的慘景仁德感化有用嗎?

    這場辯論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儒家經典學派在中原的根基,不過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這十個字的道德卻得到了加強,這是陳濤有意推動及各派學子認同的結果,畢竟大家千年來都是處在這種道德標準的熏陶中。

    不知不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陳濤主要在做兩件事情,一是賺錢,二是備戰。

    孫和傳來消息,西遼皇帝耶律大石率領二十萬東征大軍出發了。全面北伐的機會終於來了。v!~!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