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在南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三十九章 國政 文 / 楚地浮雲

    看到場中的新型重甲騎兵,陳濤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必去

    「主公,讓俺去試試!」雷剛興沖沖地懇求道。

    陳濤微笑著點了點頭。

    雷剛忙不迭地卸下身上的鎧甲,在軍械廠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披掛上龍鱗重鎧。

    陳濤笑問道:「感覺如何?」

    雷剛轉了轉手腕,活動了一下脖頸,跳了跳,咧嘴笑道:「這鎧甲真不錯!比我的鎧甲更靈活一些!而且重量也輕了!」

    雷剛看了一眼不遠處嘶鳴扭動不止的戰馬,那匹戰馬是眾多花剌子模戰馬中最為雄健的一匹,脾氣也最為暴躁,兩名壯漢使勁拽著馬韁然而卻依舊力有未逮的模樣,這匹戰馬的力氣非常驚人。

    雷剛走上前飛身躍上馬背。雄壯的戰馬嘶鳴一聲人立而起,一旁牽著戰馬的兩名壯漢被掙開了。隨即戰馬崩蹄而出,簡直就是離弦的利箭,速度快得驚人,比漢軍之前的戰馬要快得多。

    陳濤微笑著點了點頭。

    戰馬跑了一圈,開始跳騰起來,嘶鳴著,一副暴躁的模樣。騎在馬背上的雷剛哈哈大笑,似乎挺享受似的。然而在場的所有人卻都不禁為雷剛捏一把汗,之前有一名馬場的專職騎士想要馴服一匹差一些的馬,結果差點沒被摔死。

    陣過後,戰馬安靜了下來,與剛才相比,少了一分暴躁,多了一分溫順。&&百度搜索:——&&

    雷剛策馬回到陳濤面前,跳下戰馬,喜愛地拍了拍它的大腦袋,它輕哼了兩聲,不過並沒有抗拒。

    雷剛朝陳濤抱拳道:「主公,這馬真不錯!~」

    陳濤笑了笑,看了一眼靜靜立在雷剛身後的戰馬,笑道:「這匹馬是你的了!」

    雷剛流露出驚喜之色,抱拳道:「多謝主公!」

    此時,西遼的使者耶律征東正在驛館官員的陪同下在大街上遊蕩著,之前他匆匆而來,腦子裡全都是此行的使命,因此並沒有留意開封的風土人情。此時心情輕鬆的他仔細地觀察著這裡的一切。開封的繁盛讓耶律征東大開眼界,驚歎不已,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他都不禁失態了。相對於開封,西遼目前的都城虎思斡爾朵簡直就是窮鄉僻壤。虎思斡爾朵在天山北麓,伊塞克湖西岸,在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別看虎思斡爾朵的規模無法與中原大城相提並論,然而她卻是影響中亞的一個重要策源地。

    耶律征東看到不遠處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大家似乎正在搶購什麼東西,不禁問陪同的驛館官員:「那裡是在做什麼?」

    官員解釋道:「那是王府在發售債券!」

    耶律征東一臉茫然的神情,「債券?什麼叫債券?」

    這名官員對於債券也不是很瞭解,只能將其大概的功能解說了一遍。

    耶律征東流露出思忖之色,感慨道:「漢王殿下真是不世出的人傑啊!」

    官員聽到耶律征東這麼說,不禁與有榮焉。&&百度搜索:——&&

    當天下午,王府大廳。

    陳濤坐在上首聽著下面的報告。在場的有留守內政府的李文東、負責軍械廠地張瑞、負責商貿活動的商蓉。

    李文東稟報道:「債券的發售非常順利!初步估計,已經售出了七成!」

    陳濤笑道:「好啊!七成!就是七十萬兩白銀!可以勉強應付目前的開銷了!」眾人都不禁一笑。漢王府發售的債券價值只有一百萬兩白銀,之所以只發售這個數目,一是因為目前的缺口只有這麼大,二是考慮到將來的還款壓力,畢竟這是借款,是要付利息的。

    陳濤對張瑞道:「老張,我先給撥十萬兩白銀,立刻開始工作!」「是!」張瑞抱拳應諾。

    陳濤問道:「三個月之內能完成嗎?」

    張瑞信心滿滿地道:「只要資金跟得上就沒有問題!」

    陳濤點了點頭。扭頭問商蓉:「蓉兒,南下的商隊組織好了嗎?」

    商蓉抱拳道:「都已經準備好了,不日就將前往登州!大哥,我想親自前往登州處理各項事宜!」

    陳濤想了想,點了點頭,「我讓雷剛帶人跟在你左右!」

    商蓉連忙道:「大哥,我此行不會有任何問題!雷剛將軍還是留在你的身邊吧!」

    陳濤擺了擺手,不容辯駁地道:「就是為了以防萬一!」隨即半開玩笑地道:「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找誰給我賠一個這麼好的老婆!」

    眾臣不禁一笑。

    商蓉嬌顏微紅,溫柔地看了陳濤一眼。

    陳濤思忖道:「南下開拓商路對我們的發展非常重要!蓉兒,你打算讓誰擔綱此任?」

    商蓉回答道:「鄧耀祖的堂弟鄧開陽!」

    陳濤的腦海中登時浮現出一個年青人的畫面,笑著點頭道:「這小子不錯!有闖進,有頭腦,而且忠心耿耿!」

    商蓉微笑著點了點頭。

    陳濤思忖道:「蓉兒,你到了登州替我告訴白浪,如果有可能在南邊給我建立一個立足點!」

    商蓉一愣,隨即明白了,點了點頭。

    陳濤看了眾人一眼,「好了!要是沒有別的什麼事就退下吧!」

    李文東立刻取出一份報告,「主公,有一個情況應該引起注意!」隨即將報告呈了上來。

    陳濤接過報告,看了一遍,眉頭一皺,冷冷地道:「這些人還真是不安分啊!」原來報告中說的是目前給地方行政機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思潮,就是批評陳濤目前政策希望回歸傳統吏治的思潮。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漢軍控制的地盤擴展,造成符合陳濤要求的地方官員嚴重不足,因此很多官位都是由原來的官僚或者當地的名人充任,而這些人大多數顯然不是陳濤政策的擁護者,其實目前很多政策無法順利施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推行特別重要政策的時候陳濤不得不讓鄧公、丘興這些內政府宰輔親自到地方坐鎮。

    陳濤想了想,問道:「各地折衝府的情況呢?」

    李文東稟報道:「折衝府的情況非常穩定!畢竟折衝府的官兵與士林沒有任何交集!」

    陳濤點了點頭,思忖道:「對於這件事情絕不可以大意!雖說現在沒有鬧出什麼事來,不過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必須立刻著手處理!」

    李文東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主公英明!」

    陳濤思忖道:「我看原定半年後的考試應該提前!時間就定在兩個月後,地點就在開封!文東,你立刻派出官員赴各地通知這件事情,要強調一點,此次大試靠的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實實在在的治國方略!」

    「是!」李文東抱拳應諾。「主公,難道不先進行初試嗎?」

    陳濤搖了搖頭,「現在地方官中多有舊政策的擁護者,如果在地方先進行初試,只怕那些我們須要的人才會被埋沒掉!索性來一次統一大試!」頓了頓,「到時候須要很多負責初閱試卷的人手!這方面你要提早準備!」「是!」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