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在南宋

小說博覽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且戰且退 文 / 楚地浮雲

    第二百六十七章且戰且退

    剛開始時,府兵還能抵擋住,可是隨著加入攻擊的西夏軍越來越多,戰況急劇惡化。

    楊石望著無邊無際的西夏軍兵潮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突然他神情一動,流露出興奮之色,急聲叫道:「弓箭手,火箭攻擊」

    接到命令的弓箭手當即朝城外發射火箭,雨點般的火箭落入隘口外齊腰深的草叢中。

    在後方觀戰的西夏大將任寬仁見狀一驚,「不好」

    此時正值秋季,草木枯黃。火箭雨一落入草叢中,登時便竄出無數的火頭,轉眼間便成燎原之勢,來不及躲避的西夏軍士兵被燒得哇哇直叫,帶著一身的火焰如同沒頭的蒼蠅般狂奔,他們的這個舉動使火勢更加猛烈了。

    後方的西夏軍連忙後退,生怕被烈焰波及了,正在前方攻擊的軍隊無心戀戰。而漢軍方面則驚喜不已,原本有些委頓的士氣高漲起來。

    楊石拔出寶刀,揚聲大吼:「兄弟們,把西夏人趕出去」

    漢軍發起反攻,無心戀戰的西夏軍很快便退了下去。

    子午山的戰鬥告一段落,控制權暫時在漢軍的手中。

    就在子午山戰鬥進行的時候,人在京兆府的第六軍團軍團長呂方接到了張唐的急報,吃驚之餘,又不禁有些猶豫,如果西夏軍的調動並沒有不利的意圖,那麼他調動軍隊北上的話,勢必引起對方不必要的猜忌。他這種推測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對方調動的只是三萬騎兵。

    就在呂方猶豫不決的時候,子午山的戰報送到了他的手中。呂方當即派人向開封報告,同時命令各折衝府全面動員,命令第六軍團駐紮在雲陽的八千人立刻向寧州前進,命令駐紮在同官的五千人立刻北進到神水峽。雲陽在長安以北兩百餘里,而同官則在雲陽兩百餘里,神水峽位於同官以北二十餘里,鄰漆水河,是西夏人從轆州、坊州南下的必經之路。

    在慶陽府以北靠近延慶鎮的崇山峻嶺中,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正一腳深一腳淺地南行著,他就是逃出西夏都城的那名漢軍密探,由於要躲避西夏人的追捕,因此他只能根據在崇山峻嶺中艱難行進,他此時還不知道他手中的情報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

    幾乎就在任寬仁率領西夏三萬騎兵突襲子午山的同時,任得敬率領主力十五萬大軍越過邊境突襲園林堡,李穆則率領五萬人馬從慶陽府西側的慶州發起進攻。

    僅有五百守軍的園林堡壘只堅持了一個時辰,五百守軍全部陣亡。隨後任得敬分兵攻打園林堡以西百餘里的順寧寨及園林堡西南近百里的保安州府。順寧寨守將棄城逃跑,西夏軍並不血染地佔領了順寧寨。而進攻保安州府的軍隊則遭遇漢軍頑強抵抗,戰鬥整整持續了兩天時間,雙方均傷亡慘重。

    當天夜裡,漢軍主動放棄了保安州府,朝落水北岸的金湯城渡口撤退。

    隨即西夏軍佔領保安州,繼而向南挺進。兩日之後佔領金湯城,不過此時金湯城已經是一座空城了,唯一的一座浮橋也被漢軍拆毀。

    與此同時,慶陽府北方西方的守軍也都放棄原有城池向慶陽府城撤退。漢軍兵力有限,必須集中兵力做重點防守,否則的話,必將被對方各個擊破。

    「老爺,外面全都是西夏人~~」小妾一臉忐忑地道。

    男人安慰道:「沒事的~~」雖然這麼說,但是他的臉上依舊充滿了憂色。當時漢軍撤退的時候勸說所有百姓一道南撤,絕大部分百姓都撤走了,不過仍有一些人懷著僥倖的心理留了下來。

    突然大門彭的一聲大響。兩人嚇了一大跳。男人連忙叫一旁的僕役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僕役戰戰兢兢地去了。

    兩人聽到外面傳來一聲慘叫,登時將心提到了嗓子眼裡,緊接著兩人便看見十幾個凶神惡煞的西夏兵闖了進來。

    男人壯著膽上前抱拳道:「官爺,我們願意拿出錢財~~」

    話音還未落,男人的頭顱便掉到了地上。

    女人愣了愣,隨即驚恐地尖叫起來,朝房間一角縮去。

    一眾西夏兵圍了上去。~~~~~~~

    視線轉到慶陽府。

    張唐看著面前的沙盤緊皺眉頭,沙盤上,代表西夏軍的旗幟已經對慶陽府形成了三面合圍之勢,李穆率領的軍隊已經過了馬嶺山,任得敬率領的大軍已經佔領了合水縣城。

    目前整個慶陽府及保安州的軍隊基本上已經聚集到了慶陽府,總兵力有近三萬人,其中近一萬人是第六軍團正規軍,其餘兩萬為慶陽府和保安州的府兵。慶陽府的百姓一大半已經撤往了南方。

    張唐揉了揉太陽穴,站了起來。

    這時一名風塵僕僕的傳令官急匆匆地奔了進來。「將軍,呂方將軍的命令」

    張唐連忙接過命令看了一遍,眉頭一皺。斬釘截鐵地對傳令官道:「你去告訴將軍,就說只要我張唐不死,慶陽府就絕不會有問題」原來,呂方給他下達的是死守命令,而且沒有援軍。

    兩日之後,李穆率領的大軍與任得敬率領的大軍在慶陽府城下匯合。不過西夏軍並沒有對慶陽府進行合圍,因為慶陽府城位於延慶水和馬嶺水的交匯處,其東側、南側緊鄰河流,西夏軍根本就無法對其進行合圍,這種地理特點也能保證慶陽府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得到外界的支援,當然前提是河道必須被漢軍所控制。延慶水和馬林水交匯後形成馬蓮河向南流去,最後匯入涇水。

    慶陽府內的埠頭上人頭攢動,充斥著焦急的氣氛。百姓們正在搭船撤離,全都拖家帶口的。不久之後,防守埠頭的漢軍接到命令,當即關閉了埠頭,這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好在慶陽府的文官及時趕到將百姓們安撫住了,否則只怕會釀成事變。

    任得敬和李穆的大軍在慶陽府城下匯合後並沒有立刻發起進攻,而是分出一部軍隊繞過慶陽府南下,他們的目標是慶陽府以南百餘里的襄樂縣城,想了縣城坐落在延川水北岸,西距寧州三十餘里,東舉子午山四十餘里,如果佔據了襄樂,勢必威脅子午山及寧州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