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六百零三章 四職之首 文 / 幸福來敲門

    聽聞足利義昭,要將三管四職之位授予,非足利一門,甚至非河內源氏一門,更甚至非源氏一族,這一消息引起了原先三管四職一脈的激烈反對。

    全文字

    三管領,原稱為執事,後三代目將軍足利義滿將之命定位管領,乃是幕府將軍之輔佐,乃是幕府僅次與將軍的最高役職。

    非足利一門,斯波,細川,田山三家不可擔當。

    因此三家亦稱為三管領家,乃是具有繼承管領役職的家格。

    事實上出任管領一職,只有一人,但是三管領家,對幕府中央權力,有著與幕府將軍,一併的參與決定之大權。

    可類似於明國的內閣大學士,而且還是世襲內閣大學士。

    而出任管領之一人,即相當於首輔。

    到了幕府後期,時常出現管領把將軍架空,自己獨攬大權的情況。

    而四職,指得則是侍所頭人。

    侍所的職責,乃是對京都,包括幕府將軍直轄領,進行軍事,警備擔當。

    相當於過去三公之中的太尉。

    這侍所頭人,由赤松,一色,京極氏,山名四家輪流擔當。

    而具有此家格的,稱為四職家。

    此外還有七頭之所,所謂七頭,就乃是四職家,加上擔任武家奏者,即政所執事一職的伊勢家;京都奉行,美濃土岐家;關東管領。上杉家。

    合併七頭之說。

    這三管四職七頭乃是幕府武家之中最高權位,參與中樞政治,其榮耀更在分國守護大名之上。

    不過現在,足利義昭重新建立三管四職體系一出,這些旁系的子孫們,紛紛叫嚷,言及非足利一門之人,如何能擔當此幕府重職之事。

    但是叫嚷歸叫嚷,三管四職早已成了昨日之黃花。

    三管領中,斯波家嫡流。早已被織田信長下克上了,只餘下奧州一流,如高水寺斯波一族還保留苗字,但勢力小遠離中樞,沒有影響力,而最上,大崎早已是改了苗字。

    金吾田山家,只餘下河內還有一點勢力。而領有越中,能登的匠作田山分家,則遭到了李曉的毒手。

    至於細川家亦是前途堪憂,嫡流京兆細川家家督細川昭元,乃是信長妹夫,與織田家走得甚近。肯定要遭到戰後清算。

    而阿波下屋形細川家,亦屬於織田家一黨,不過不用武田家動手,其在意欲一統四國的長宗我部家攻勢下,距離家名覆滅已不遠矣。

    唯有繼承了和泉守護家的細川籐孝。懂得預料形勢,早早與李曉互使眼色,互通消息,在關原合戰之中成了武田內應,這一正確政治投資,將來必是由他繼承細川家家名。

    不過作為優異的牆頭草。細川籐孝是肯定不會在此關鍵場合,出言反對什麼的,反而是大力支持,以待在新上任的三管領面前,保持好感。

    至於四職中,赤松氏為羽柴秀吉攻滅,一色家,在吉川元春。李曉聯手的丹後攻略之中,國破家亡。

    山名家,仍是山陰,因幡兩國之守護,但是毛利家早將這兩國之視作禁錮,山名家,能保住家名,已是萬幸。

    京極家,遭到淺井家下克上後,早早失去領地,但是眼下京極家家督京極高吉深受足利義昭信任,其女兒京極龍子嫁給李正,與李家聯姻,獲得了強大政治支持,倒是在四職家之中唯一死灰復燃的。

    所以京極家對於這次重新劃分三管四職亦是十分支持的。

    儘管遭到了幕府舊臣的反對,但是反對歸於反對,天下的王霸之權早已易手,沒有勢力的叫囂,根本無法阻止這大局。

    為了三管四職之位,以及對於滅亡織田家後,所取得的大片領地,近畿五國劃分,所有大名在一起整整爭吵三天。

    而李家父子,更是憑藉著在關原一戰,定鼎的大功,為本家,以及傾向己方的勢力,爭取到了最大的權益。

    最後待所有人皆筋疲力竭的時候,這場爭論終於有了結論。

    首先是新的三管領之管領格。

    出自河內源氏,源義光一流的甲斐源氏,晉為管領格。

    武田家家督,十四歲的武田信勝,官職晉內大臣,正三位。

    並登上了這天下武家之中,僅次於幕府將軍之席位,出任管領。

    這亦是武田家上洛成功後,幕府對武田家勢力上的承認,分得最大一塊蛋糕……

    位於甲斐源氏其後,乃是大江氏,安芸毛利家,晉為管領格。

    毛利家家督,二十七歲的毛利輝元,官職為權大納言,從三位。

    毛利家輔佐武田,決定幕府中樞之事。

    毛利家作為天下大名第二勢力,並且在山崎一戰中,大破明智光秀,獲此役職亦當之無愧。

    而第三位管領格,則是交由了,乃是自承北條執政之後的相模北條家。

    北條家家督,北條氏政,官職晉為參議,從三位。

    北條家現今兩百萬之地,乃是天下第三大勢力,成為管領格有這資格,但是其勢力在關東,對近畿影響頗為薄弱。

    武田,毛利,北條這三大勢力,家格相當,構成決定幕府中樞要事的三管領。

    接下來則是四職家。

    四職家之首,則在關原合戰之中,率領六萬軍勢大破織田家兩倍軍勢,取得定鼎天下一戰勝利的李家。

    李家家督,武田信玄的女婿,十七歲的李正,官職晉為右近衛大將,從三位。

    李正出任侍所頭人一職。

    這亦是足利義昭,武田信繁,北條氏康,毛利輝元四人爭執最激烈之處。

    侍所頭人是掌控近畿軍權的要職。

    足利義昭是不想如以往的幕府將軍那樣,將自己的安危寄托於,權臣之手。

    對於李曉,足利義昭一直心懷感激,在武田家寄人籬下的那段日子,李曉對足利義昭多次贈金贈物打點,其對幕府的忠心亦可以保障。

    同時李曉對於他而言,是制衡武田家的棋子。

    至於武田信繁,對於能將侍所頭人爭取在武田家一方,亦是可以接受。

    李曉雖不至於對他言聽計從,但終歸不會叛向足利義昭,毛利,若是換做德川,佐竹,最上這樣大名擔當,武田信繁就無法每日安枕了。

    所以這個決定,是兩邊妥協之結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