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五百八十一章 杭瀨川之戰 文 / 幸福來敲門

    杭瀨川河畔。

    作為三河軍團的前鋒,一行三百騎的赤紅色騎兵,滴答滴答地飛馳。

    這支身著赤甲的騎馬隊,乃是德川家康模仿武田赤備,所組建的騎馬軍團。

    而這一次德川赤備的大將,則是來自遠江國井伊谷的國人井伊直政。

    這位後世稱作德川三傑之一的,赤鬼井伊直政,此時只有十九歲,年少英俊。

    自從德川家康小姓出身之後,即作為這支井伊赤備的大軍,為家康委以重任,這一點令本多忠勝,柛原康政等大將,皆是有所不服。

    故而井伊直政亦憋了一口氣,在這次關原之陣中,主動請纓,作為大軍前鋒德川軍之前鋒,征戰在第一線,以展示新練成井伊赤備的厲害。

    「稟報主公,前方發現織田軍軍勢!」

    井伊直政喔地一聲,問道:「有多少人?是哪位大將的旗印?」

    「旗印辨識不得,大約不過百多人,有戰馬,正在河川邊喝水!」

    「旗印無法辨識,自然是無名之將,不足為慮。」

    井伊直政聽後,用拳頭一砸馬頭,言道:「很好,首戰的第一功是我井伊赤備的了,赤備隊突擊!」

    井伊直政所在的位置,在於美濃赤阪。

    中山道宿場有六十九番之多,從京都一直連接至關東。

    關原所在乃是五十八番宿場。而赤阪則乃是五十六番,兩宿場的中央,則是垂井,這裡已是接近關原之陣的主戰場,南宮山。

    井伊直政率領三百赤備,當然是準備以先聲奪人之勢,乃是奪取頭功,亦是為接下來的大軍通過這裡,直達關原,掃清障礙。

    井伊赤備一路如風。沿著杭瀨川而進,果真看見河畔邊,不少插著小旗的織田軍,正在河邊喝水洗馬。

    井伊直政當下將大槍一招,麾下騎兵帶下會意,當下一左一右包抄上前,而自己從中路突進。

    對方軍勢顯然是倉促無備,眼見井伊赤備殺來。慌忙上馬。

    而這時候,井伊直政麾下騎兵紛紛放箭,倏然之間第一輪箭雨,簌簌直下。

    這一輪箭矢之下,當下十幾人倒下。

    對方立即失去戰意,當下慌不擇路。四面亂竄。

    「太輕鬆了!」井伊直政不由大叫一聲,當下三百騎兵,左右衝突一口氣將對方包圍在了河灘之上。

    正待井伊直政以為一切順利時,從左翼包抄的騎馬隊旁的樹林之中,伸出了一口口鐵炮。

    只聽砰砰之聲。

    倏然之間。左翼井伊赤備,戰馬嘶鳴,騎馬武士不斷栽落馬下。

    不好,中埋伏了。

    井伊直政大叫一聲,正待揮槍指揮,部下從原路退回時。

    突然一旁小丘之上。拋下了無數根亂木,丟在了退路之上。

    亂木擋道,人雖可以通過,但是戰馬卻無法行走。

    而這時,喊殺之聲從另一側響起,不知多少人從樹叢後殺出,包圍向井伊直政的騎馬隊。

    井伊直政明白自己的年輕冒進,結果令赤備隊。反而陷入了敵軍的重圍之中,這一處林木茂盛,顯然不是騎馬隊施展之地。

    當前情況之下,井伊直政對眾將士大喝,言道:「諸位棄馬,隨我從原路殺回!」

    井伊直政之言,令眾三河武士們面面相覷,戰馬得之不易,乃是所有人皆明白的。

    井伊直政此舉,等於將苦練的赤備,又重新變成無馬武士。

    壯士斷腕,實在不易,面對樹林之中,不斷殺來的敵軍,眾人既知道只有原路乃是生路。

    當下眾三河武士隨井伊直政,下馬步戰。

    織田軍見三河武士,沒有戰馬,就猶如老虎拔牙,當下前後一起撲上。

    不過井伊直政在這時,卻將隊伍聚集在一起。

    織田軍衝上來時,先以弓箭招呼。

    三河武士手中強弓,絕非織田軍弓足輕手上的丸木弓,可以比較的。

    重矢齊下,身披幾乎沒什麼防禦力竹鎧的織田軍足輕,紛紛倒下。

    待織田軍衝到近前時,赤備武士,皆是棄弓,換之長槍,薙刀上前。

    失去戰馬之痛惜,加上三河武士之悍勇,這群武士,當下猛衝入織田軍的陣勢之中,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當下數百名織田軍伏兵,在三河武士的一個衝鋒之下,打得丟盔棄甲,四面而逃。

    井伊直政亦沒有貪功,命部下停止追擊,割下織田軍武士的首級之後,跨著亂木井然有序,從原路後退。

    井伊赤備,這番好整以暇,從容不迫的後退,當下惹怒了織田軍上下。

    這時一桿旗印,從山間出現,井伊直政從旗印上辨識,對方乃是織田家大和守護筒井順慶,手下的名將松倉重信。

    松倉重信一現,當即重新組織部下,上前追擊井伊赤備。

    這時候,三河武士們,充分展現了什麼叫殿後者不懼,精銳之兵的勇氣。

    儘管織田軍人數數倍於井伊軍,堀秀政組織了數次突擊,甚至本人亦親自上陣,但是皆被三河武士們給硬生生擊退。

    井伊直政血染鎧甲,身負兩處刀傷,仍是與將士於隊尾殿後,阻擊織田軍的軍勢。

    井伊直政指揮軍勢退出一里之後,終於德川軍的後陣接應之軍,柛原康政,大久保忠世二人趕到。

    松倉重信亦心知兩人悍勇之名,當下率軍後退。

    「混賬!兩千人居然奈何不了三百人。」

    筒井順慶返回大營向織田信忠,明智光秀繳命時,遭到了織田信忠的怒叱。

    織田信忠一陣暴怒的同時,但是一旁的明智光秀,則是暗暗心驚。

    筒井順慶戰力如何,他是知道的,對方久在大和境內,與松永久秀作戰,並非是無能將領,而松倉重信之勇猛,他亦是有所聽說。

    之前,他是想以這誘伏之計謀,全殲敵軍一支,以怯對方求戰之意。

    但是未想德川軍三百人中了,自己布下兩千軍勢埋伏之後,仍能突圍而出。

    不僅如此,並殺傷織田軍五百餘人,並斬獲對方武士首級三十多級,加上之前,德川家大將本多忠勝,以五百人力據織田家四萬軍勢半日,不由深感德川軍之善戰。

    明智光秀心想德川軍皆厲害如此,若是碰上精銳更甚於德川軍的李曉直屬常備,那麼將來的關原一戰,可是極度的不好打。

    織田信忠仍是一臉怒色,明智光秀心想筒井順慶畢竟是國主級大名,可不能如此不留情面。

    當下明智光秀出面作好人,溫言安慰了一番。

    就在明智光秀,估摸著兩軍合戰的勝算時,飛驒越中軍團已趕至赤阪,在此與德川家康的旗本軍會合。

    李曉當下與德川家康兩人相見。

    德川家康向李曉稟報了,之前杭瀨川之戰的經過,告之自己最精銳的赤備,中伏受挫的消息。

    李曉聽後,溫言安慰了德川家康一番,並令部下給了對方一袋金子。

    讓他以獎勵這次作戰之將士。

    這一袋金子,當即令德川家康精神振奮了不少。

    當即李曉與德川家康二人,研究起了關原之地形。

    德川家康率先言道:「我軍前鋒既已經中伏受挫,說明織田軍,已經先一步進入了關原,並在此擺開陣勢準備迎擊我方大軍,若是按照之前於關原進行決戰,則地利不在於我。」

    哦?李曉聽後,當下大感興趣,這位歷史上關原合戰的正版東軍總大將,也就是李曉現在的位置。

    對方居然認為,在關原進行合戰,地利極其不便。

    李曉當下命人攤開地圖,問道:「三河殿下,有何高見?」

    當下德川家康將馬鞭指在地圖上,分別點了三點,言道:「近衛少將,你看關原之陣,地勢上有分別有松尾山,南宮山,屜尾山,以品字分佈,織田軍扼守山上,皆可以憑山勢據守,又居高臨下,俯瞰全局。」

    「織田軍本陣,設於屜尾山前的天滿山,天滿山之前雖山勢平緩,利用攻擊,又有平野可供決戰,但若我軍直接攻擊天滿山,則容易遭到。屜尾山,松尾山,南宮山上,織田軍的三面之夾擊。」

    李曉聽了德川家康分析,頓時明白,若是自己要攻擊織田軍本陣。

    打個比方,就如同直接插入以品字形陳列的三座大山中央,進行攻擊天滿山,左側,右側和後側,都容易遭到從屜尾山,松尾山,南宮山上織田軍的攻擊。

    這顯然是兵家大忌。

    歷史上的關原之陣,石田三成,亦是利用此地形,擺出了鶴翼之陣,以本陣作為誘餌,引誘德川家康,來進入口袋。

    從戰局的排兵佈陣之上,西軍佔據絕對優勢,而明治時代,日本請來軍事顧問米切爾少校,亦是一看關原合戰,雙方合戰的佈陣圖後,毫不猶豫地斷言西軍必勝。

    只是可惜,最後之結果……

    南宮山上的毛利家大軍,坐視觀望,吃了一整天的便當。

    而松尾山上,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橫空出世,高喊了一聲正義在於東軍,於是乎石田三成就果斷杯具了。

    李曉當下看下德川家康,眼中不由多了幾分玩味。

    於是李曉想,眼下在就處於當年德川家康的位置,眼下指揮此戰,難道還是效仿德川家康當年,以六萬主力,直突天滿山,與織田軍本陣決戰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