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五百五十九章 家業存續 文 / 幸福來敲門

    森長可勒停戰馬,眼見前方橋樑斷絕。

    回稟的武士向森長可稟報,言道:「主公,橋樑一時無法修補。即便修復完畢,也要拖延至明日。」

    森長可聞言不由大怒言道:「混賬,武田軍真是卑鄙,不明刀明槍一戰,專門行此卑鄙手腕。」

    森長可眼見於此,喝道:「目前時節水流不會太湍急,給我從附近尋找淺灘渡河!一定要在今日日落之前,趕到北之莊城。」

    眾騎馬武士是喔地一聲,下馬向河灘上搜尋。

    不久之後,一名騎馬武士回稟,言道:「主公,下游有淺灘!」

    森長可見對方雙膝皆是水漬,目光一亮,問道:「水有多深。」

    「最深處沒過雙膝。」

    森長可重重一點頭,將馬鞭一揮,當即喝令,言道:「一起往下游渡河!」

    森長可牽著戰馬,在河灘的亂石堆中,緩緩前行,他身後騎馬武士亦是如此。

    若是行進太快,河灘亂石很可能讓戰馬蹄子折斷,這就得不償失了。

    終於森長可來至淺灘附近,已有數名騎馬武士正跋涉而過。

    森長可身先士卒,沒有需任何人幫助,當下脫下草鞋,革足袋,一手牽著韁繩,赤足過河。

    河水冰涼,刺寒凍骨,不過所幸不深,森長可渡河一半時,果真最深不過沒於他的膝蓋。

    森長可不由一喜,正待招呼部下加速渡河之時。

    倏然之間,森長可突覺得眼前有一物,飛向自己的喉頭。

    戰前森長可為了方便,沒有穿戴喉輪,故而喉嚨處毫無遮蔽。

    森長可暗道一聲不好,正待要避閃之時,已晚了一步。

    而在這時,森長可的戰馬突然受驚地。揚起脖子一鳴。

    馬頭向前替他正好擋住了這一擊。

    只見血花噴濺,森長可急目看去,只見一支吹箭貫穿了馬腦。

    見此一幕,即便如此寒冷之時,森長可背上亦是起了一重冷汗。

    而岸上武士見到主將遇襲,當下一起大喝一聲,一半抽出太刀來,原地護衛。一半則上馬追入了河灘旁的草叢之中。

    當森長可孤身上岸之後,其麾下武士用馬匹拖回一名藍衣忍者打扮人物的屍體。

    森長可用刀尖挑來,這名忍者臉上七尺覆面,不過是一名平平無奇的三十多歲男子。

    可是就是對方,差一點要了自己的性命。

    「可惡!」

    李曉的忍者眾,顯然是故意破壞了橋樑,之後在淺灘之處埋伏,待織田軍渡河時,再謀刺主將。

    森長可重新撿了一匹戰馬,對部下大喝言道:「目標北之莊。眾位不可疲憊,即便是我戰死了。只要還有一兵一卒,亦必須趕至城下。」

    與此同時。

    在越前國,南條郡之中。

    細川軍的九耀紋的旗幟,緩緩飄動。

    五千細川軍的將士,陣容嚴謹地,佈陣於山下,而山上則是武田軍美濃眾的三千軍勢。

    這三千美濃眾。阻攔住了細川軍前往北之莊的道路。

    現在織田軍各路援兵齊出。

    細川家的軍勢,位置最好,距離北之莊城不足半日路程。是最有可能攻入城下,為柴田勝家解圍的軍勢。

    織田信忠,明智光秀等大將,都對這路軍勢寄以厚望。

    而這路細川軍的總大將,正是細川籐孝。

    細川籐孝是京都之中,著名的文化人。

    不,細川籐孝以超出一般文化人定義,堪稱全才。

    細川籐孝劍術師從於劍聖塚原卜伝,乃是京都中屈指可數的劍道高手。

    除了劍術之後,細川籐孝還精通武芸百般,得到京都弓術,弓馬名家的印可。

    若論武藝而論,細川籐孝不過是當世之中,名武士而已。

    而可怖的是,細川籐孝在公卿中最盛行的和歌,茶道,連歌,蹴鞠等方面堪稱大家,甚至在圍棋,料理,猿樂上亦有很高造詣。

    最不可思議的,就是細川籐孝得到三枝西實枝的《古今和歌集》的密傳,乃是當世唯一古今傳授的傳承者。

    現在在細川軍的本陣,穿戴厚重具足的細川籐孝,正坐在馬扎之上,以兩指撫著八字鬍須,一副略有所思的樣子。

    作為身兼武士,公卿兩道的細川籐孝,目光筆直而堅定,而從氣質之上,更是透出一份儒雅,正如古代之儒將。

    正待細川籐孝思考之時,陣帷的一角被掀開,一名年輕將領走了進來。

    「父親大人,我軍早已準備就緒,為何遲遲不攻擊武田軍?」

    這名男子,正是細川籐孝的長子細川忠興。

    細川籐孝看了長子一眼,默然將旁取出一封信,遞給細川忠興。

    細川忠興見信之後,驚訝地言道:「父親大人,這是堂弟送來的密信,他不正陪同公方殿下,在武田家出仕麼?」

    當年足利義昭反對織田信長,細川家亦決裂成兩派。

    細川籐孝看好信長,支持信長一方,而他的弟弟三淵籐英則投向足利義昭一方。

    後足利義昭事敗,逃亡甲斐,三淵籐英,以及其長子三淵秋豪被信長勒令切腹,而次子三淵光行則在足利義昭身邊。

    細川籐孝默然點頭,言道:「當年之事,迫不得已,我看好信長公之豪傑勇決,故而棄公方殿而投之。而彌四郎卻言,不可將家族之命運托付於一人,當行分桃之策,所以我們兄弟二人,分投兩邊。」

    「而時至今日,我那侄兒勸我,順應大勢棄織田,而投武田,與一郎,你怎麼看?」

    細川忠興正待要言,見父親那肅然的目光,不由將話吞回肚子裡,仔細思考了一番。言道:「父親大人,我已娶了玉子,與織田家羈絆已深。」

    細川忠興所說的玉子,正是戰國出名的美人明智玉子,乃是明智光秀的女兒。

    細川籐孝深深看了細川忠興一眼,言道:「與一郎,你跟隨我多年,還是沒有一點長進。」

    「亂世之中。一切以家名存續為重,否則當年彌四郎,寧可身死,亦為了保存家名。而玉子既是嫁入我細川家,就已是我細川家之人,與明智家毫無瓜葛,她的一切決定自然是以你為重。你怎可因為一介女子,更顧及到明智家的態度。」

    細川忠興聽了父親之言,當下言道:「可是父親大人,眼下織田武田之勢。誰勝誰負,何人奪取天下。未有定論。現在傾向武田家,是否太早了,本家畢竟還是織田家的家臣。」

    細川籐孝緩緩地搖搖頭,言道:「若是信長公在世,我會毫不猶豫攻擊島勝猛軍勢,但是眼下的安土殿,你也看見了。哪裡有當年信長公的樣子。就算是明智大人,表面之上對織田家忠心不二,但是依我之間。此人其志不小,恐怕不是甘居人下之輩。」

    正當父子二人說話之時。

    一名使番前來稟報,言道:「主公,伊丹城城主池田紀伊守,率領兩千軍勢,已經趕到。」

    「什麼?池田恆興趕到了,此人倒是來得很快。」

    細川籐孝微微沉吟言道。

    細川忠興見此,言道:「父親大人,現在乃本家大將,受命救援北之莊城,若是遲遲不動,反而遭到本家猜忌,到時兩邊猜疑,反而失之更大。」

    細川籐孝看了細川忠興一眼,言道:「不錯,池田恆興在側,若是我不有所作為,恐怕明智大人亦難容於我。」

    當下細川籐孝拿出決斷,對一名武士言道:「你立即聯絡池田大人,就言兩軍一同聯手進攻島勝猛軍勢,前往解救北之莊之圍。」

    這名武士喔地一聲,答應後策馬而去。

    細川忠興見父親如此安排,當即大喜。

    隨即細川籐孝雙眼一瞇,臉上露出幾分玩味般笑意,言道:「與一郎,你率領旗本出陣,攻擊山上島勝猛的軍勢。」

    細川忠興當即跪伏下,大聲言道:「請父親大人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幸不辱命。」

    細川籐孝輕輕一笑,言道:「與一郎,你錯了,並不需全力以赴,給池田軍作個樣子即可了。傳令下去,所有鐵炮足輕射擊時,都不可填充彈丸,但務必要造響聲勢!」

    細川忠興頓時目瞪口呆,言道:「父親大人,這是放空槍!」

    「不錯,去辦吧!記得,一切必須以家業為重,若你不明白這一點,將來也就不配繼承細川家了。」

    細川忠興低下頭,重重地言道:「明白了,父親大人,我照辦就是。」

    當即細川忠興走出陣帷,細川籐孝只聽兒子,大聲呼喊:「隨我出陣!」

    「喔!」

    細川籐孝重新做回馬扎之上,手底按著軍配,喃喃自語地道:「柴田權六,李曉,織田家,武田家,有意思。」

    砰!砰!

    撞木,一下又一下重擂著三之丸的大門。

    現在日已偏西,武田軍終於在城北,城南的兩面配合之下,在正午之前攻破了北之莊城的外丸。

    相對於外丸石製的城垣,以及曲輪,內丸之中,亦不可能採取如此規模的建築,只能用木製搭建。

    對於武田軍的大筒,鐵炮威力得到增強。

    攻擊力度大大增強,北之莊城岌岌可危。

    但是即便如此,池田恆興,細川籐孝,森長可的援軍亦急急地趕在路上。

    武田軍現在與時間爭速,務必要搶在織田援軍抵達之前,攻破北之莊城——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