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五百三十五章 伊達獨眼龍(一更) 文 / 幸福來敲門

    天正六年的三月,圍繞著上杉家嫡位之爭,引發了關東大名站隊的大變局。

    出羽國,米澤城。

    在二之丸的弓箭場之上。

    只聽嗖地一聲響過,繪著紅心的箭靶之上,一箭上靶,正在紅心周圍。

    此箭射得勢大力沉,箭釘著在靶上,箭尾之羽翼不住抖動,猶然嗡嗡作響。

    接連下來只聽嗦嗦之聲不斷響過,箭羽破空聲接連響起。

    箭靶之上響起了中靶之聲。

    在距離箭靶三十間的位置,一名穿著吳服少年,正手持一張大弓站立在此。

    此人右胸帶著皮質的護胸,吳服之上正繪著竹雀家紋,額頭上微微冒汗,氣息有幾分急促,顯然方纔那一手連珠箭,正是這名少年的技藝。

    少年射畢之後,在他一旁一名二十歲左右的侍從,站起身來,言道:「少主,這一次箭技,比以往進步了許多。」

    這名少年長呼了一口氣,這他轉過身時的一刻,赫然所見,這名少年的雙目缺了一眼。

    這名獨目少年,將長弓一拋丟給姓,言道:「眼下戰場已日漸為鐵炮的天下,弓技漸漸無用,我練習弓道不過洗練身心罷了。」

    這名侍從言道:「少主,鐵炮亦非全能,鐵炮雖威力大,射程遠,但鐵炮一擊,弓手卻可以連射四箭,況且雨天之下,鐵炮是無法使用的。」

    獨目少年點點頭,言道:「片倉,你的是,但是一個弓術高手培養之不易,需開得弓,射得準,非數年不可,而並非人人精通,但是一名鐵炮足輕。卻只需手指輕輕一扣即行。」

    「兩邊相較鐵炮更有優勢。」

    到這裡,就有姓上前遞上濕巾,獨目少年將手擦了幾遍後,言道:「父親大人與家臣商議如何,是否出兵越後。」

    那名稱為片倉的侍從,言道:「還未有所結論,兵部大輔,左月齋大人力主支持。本家出兵越後之下,主公還是有所疑慮。」

    獨目少年聞言,言道:「父親大人,顧慮太多了,北條家要獨吞關東之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如此之下,本家除了奮起一戰,就是降伏。到了此刻,縱然要與北條家翻臉。亦顧不得了。」

    這名獨目少年,自是伊達家家督伊達輝宗之子。歷史上仙台藩藩主,號稱陸奧百萬石的伊達獨眼龍伊達政宗。

    眼下伊達政宗,不過十二歲,還未元服,尚名為梵天丸,與武田家家督武田信勝同歲,時因得了天花缺了一目。

    那名片倉的侍從。自是與直江兼續齊名的天下兩陪臣之一的片倉景綱,其母親為伊達政宗的乳娘,至少被稱為異才。為重臣遠籐重信推介,擔任伊達政宗侍從。

    而方纔所提的兵部大輔,左月齋,分別是伊達家家督的叔叔大森城城主伊達實元,其子乃是日後猛將伊達成實。

    左月齋,則是伊達家快七十歲的老將,赤館城城主鬼庭良直。

    現在北條家來書,要伊達家出兵攻入越後,以支持上杉景虎上位。

    接到來信,伊達家上下亦是十分猶豫。

    伊達家的考慮,與武田家亦是無二,但是相較武田,勢力更弱的伊達家,從中迴旋的選擇更少。

    若北條家若吞併越後之後,接下以來必然席捲整個關東。

    到時候伊達家除非想以卵擊石,就只有降伏的命運。

    所以伊達家伊達輝宗在接到北條氏政的來信之後,亦陷入了左右為難的抉擇之中。

    而伊達家大將伊達實元,鬼庭良直皆言,必須乘此一戰,擊破上杉景虎,維持上衫景勝上位,之後與越後共同抵禦北條,維持伊達家的獨立。

    伊達輝宗聽聞至此,卻是遲遲不能立下決斷,一面不甘心降伏北條,一面又擔憂北條日後的清算報復。

    伊達政宗聽片倉景綱如此,當下言道:「我是伊達家的少主,既然如此,絕不能視之本家就此降伏北條家之下,否則伊達家歷代家督,亦會責怪子孫不爭氣。」

    片倉景綱點點頭,表示同意。

    當下伊達政宗,片倉景綱二人離開弓場,大步衝向御殿之中。

    御殿之外的武士頭目,一見本家少主朝御殿走來,當下上前阻攔言道:「少主,評定還未結束,還請稍後入內。」

    伊達政宗獨目一翻,喝道:「我正是要參加評定而去,還不快閃開。」

    這名武士頭目,露出為難之色,言道:「主公有命,任何無關之人,不得參與評定之中,還請少主……」

    「混賬,少主乃是未來的伊達家家督,難道是無關之人嗎?」片倉景綱直接刷地一聲太刀出鞘,作勢要朝對方頭上砍去。

    武士頭目一驚,當下讓開了一步。

    而乘此間隙,伊達政宗身子一扭,直接衝過了這名武士頭目的阻攔。

    武士頭目見此,對部下數名武士,以及幾十把守周圍足輕大喝言道:「還不快攔住。」

    正當足輕士兵要上前之時,伊達政宗卻厲喝言道:「我是伊達家少主,誰敢攔我!」

    聽到伊達政宗這一聲怒喝,加之他獨目的猙獰形象,令周圍之人為其氣勢所迫,不敢近前。

    在場之人,都心知這位少主,乃是獨目行者滿海上人轉世的傳,所以對其十分敬畏。

    眼見伊達政宗獨闖御殿,一時也不敢阻攔。

    當伊達政宗闖入御殿之中時,伊達家家督伊達政宗,正與眾家臣還在商議是否出兵越後之事。

    正在所有人皆一頭苦惱時,伊達政宗闖入了。

    所有伊達家家臣看向這位長相有幾分兇惡的少主,心底都湧起了不同的感受,驚異有之。

    坐於主位上的伊達輝宗,今年三十五歲,接任伊達家家督已有十四年,一貫以仁和敦厚,好脾氣為家臣們擁戴和敬重。

    現在伊達輝宗眼見嫡子闖入御殿之內,卻也未動怒,只是訝然問道:「梵天丸你怎麼來了?」

    伊達政宗上前數步,在伊達輝宗面前重重伏下,垂淚言道:「父親大人,伊達家就要滅亡了,你知道嗎?」

    伊達政宗的少年之言,令整個大殿之中,眾家臣們皆是一震。

    伊達政宗眼見父親大人與眾家臣皆是作色,他心底卻有幾分得逞之感,直闖御殿,再放大言,就是要震懾所有之人,讓他們認識到他梵天丸的存在。

    是的,伊達輝宗雖是一個優秀的家督,但因為魄力不夠,所以卻失之進取。

    伊達家這十數年一直都在關東默默無聞,只是努力地捧北條,上杉,織田的臭腳,搞好與周邊大名的關係。

    對於一貫不甚和睦的佐竹家,亦沒有出兵攻伐,所以這十數年伊達家縱然領內大治,但是版圖卻一直沒什麼變化。

    而伊達政宗知道自己是要改變這個狀態,他今日就要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見解,之後在家臣評定之上,獲得家臣們的支持。

    只聽伊達政宗言道:「北條家狼子野心,先吞併裡見家,之後又降伏佐竹,宇都宮,結城家。其欲一統關東,已是只差咫尺之遙。」

    「眼下北條家來使,要本家攻入越後,而這時若不痛下決斷,反覆猶豫,不僅錯過決定越後歸屬之時機,亦會因為怠慢,而得罪北條,事後埋下禍根。父親大人,當斷時則斷,若是支持上杉景虎,那麼將來本家只有降伏北條家一途,若支持上衫景勝,那麼將來本家要準備好與北條一戰。兩者請父親大人決斷之。」

    伊達輝宗聞言之後,將手中折扇一折,沉默不語。

    而這時家中大將鬼庭良直大聲言道:「主公,少主不錯,當斷則斷,即便是降伏於北條,亦請立即有所決斷。」

    之後伊達實元等早已是等得急不可耐的大將,皆是紛紛支持伊達政宗的意見。

    聽鬼庭良直如此後,伊達輝宗目光一閃,當下將手中折扇折斷成兩半,大聲言道:「既然如此,本家就出兵越後。」

    眼見家督終於立下決斷,眾將皆是大喜。

    老將鬼庭良直急不可待地問道:「請問以支持哪一邊的名義?」

    伊達輝宗想了下,臉色一陣扭曲,言道:「暫時答允北條,先出兵再,待大軍抵達越後之後,看局勢如何而定!」

    「喔!」

    眾將心道如此果真是伊達輝宗的風格,到這時還想左右逢源。

    但是無論如何,出兵越後,明伊達家即在上杉家家督策立之上,插上了一腳,至少將本家命運的主動權攬在了自己手中。

    而眾將視去,促成這一切的梵天丸,已擦乾淚水坐在一邊。

    這名未來家督的決斷和魄力,果真更勝於其父,難道伊達家要在此人身上振興之言,真的要如傳聞之,在他身上應驗。

    少年的伊達政宗看著眾家臣暗暗看向自己,揣測之目光,臉上不由露出了欣然的笑意。

    這一次賭博他成功了。

    次日,上杉家這場的御館之亂,將一直置身事外的伊達家,亦是捲入其中。

    伊達輝宗動員伊達家八千軍勢,從米澤城出陣,開始向越後行軍,加入了這場御館之亂的紛爭之中。

    至於由於伊達輝宗一貫遲疑與謹慎,伊達家的八千大軍走得是異常緩慢。

    p:這一章還債,以往拖欠的更新,晚上八點半還有一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