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五百零六章 手取川之戰 文 / 幸福來敲門

    夜幕漸漸低垂,天邊仍有血色的火燒雲殘留。

    在昏暗不明的暮光之中,手取川河畔人聲鼎沸,影影綽綽無數人影正在晃動。

    而遠處又是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響起。

    奔馳了一日的柴田軍的騎馬武士,來到近前之後,就一副火急火燎的樣子翻滾下馬,一頭扎入手取川旁。

    嘩嘩的水響聲,人馬爭相在河邊牛飲。

    在河川邊的樹林之中,插著雙雁金旗指物的足輕們,趕了一日路,當下就坐在河邊歇腳,並從腰便袋中抓起飯糰子,也不烤熟,就直接塞入嘴中。

    河川邊的小丘之上,足輕們點著火把,照亮了四周。

    亦令人遠遠地就望到柴田勝家金之御幣的馬印,柴田勝家的本陣正駐紮於此。

    此刻柴田勝家本人正目望著北面的方向,面色凝重,隨即小姓給柴田勝家奉上了撒了鹽的行軍飯團。

    柴田勝家看了一眼,立即一口將包著海苔的飯團,整個塞入口中,上下鐵齒如刀,滋滋地大口咀嚼起來。

    一個飯團尚未吃畢,遠去查探情報的柴田軍物見番頭,已趕回本陣。

    柴田勝家一見此人,雙掌一合,含糊地言道:「快,拿地圖來。」

    聽聞柴田勝家吩咐,身旁側近急忙打開了一個圓筒,將布革所制的北陸地圖取出。

    隨即一名側近彎下身來,地圖就直接鋪在他的背上。供柴田勝家觀看。

    柴田勝家用手一指物見番頭,對方隨即會意在地圖上,將武田軍最新的動向標注在圖上。

    倏然之間,柴田勝家面色突然轉變的難看起來。

    柴田勝家深吸了一口氣。言道:「李正軍團推進,真可謂神速。」

    說到這裡,柴田勝家將手一揮,言道:「傳令下去,大軍連夜渡河,快!」

    喔!

    隨即柴田勝家渡河的命令一道又一道的傳達下去。

    手取川一向十分湍急,是日本有數的急流之一,況且又逢秋季。水位突然暴漲。

    之前柴田軍來時,還可涉水而渡,而現今遭逢大雨之後,卻為渡河頗為發愁。

    因為河川湍急。無法用木舟橫聯,搭建浮橋,故而柴田軍將士,在河岸兩邊用草繩搭建索道,之後用木舟橫移。先浮載著戰馬馬匹渡河。

    這木舟皆是臨時徵集而來,數量不多,除了武士與戰馬之外,不可能人人乘坐。

    身為下級足輕們當然沒有坐船如此好的待遇。

    他們則將肋差薙刀具足收拾之後。捆綁成一個大包裹,背負在身上。

    之後這些足輕們。一手抓著河面上的長索,一手拿著木棍或者長槍作為支撐。勉強涉水過河。

    現在手取川兩岸燈火通明,印照接天。

    河面之上水波粼粼,噗通噗通之聲傳來,一名名柴田軍團的足輕們跳下了河中。

    之後在黑暗之中,摩挲過河。

    河面之下,水流湍急,況且又目不辨識,不時還有一兩名渡河之足輕失手,滑落索道,跌入了湍急的河流之中。

    落水的足輕往往失聲高喊一兩聲後,就掙扎幾下沒入了水中,在如此環境之下,人人皆是自顧不暇,自也是無人解救,所以旁人亦只能暗呼其倒霉。

    柴田勝家駐馬於前,看著這番緊張的渡河景象,心底卻是暗暗感歎。

    之前他作出退兵之決定時,前田利家,不破光治等大將皆是反對。

    他們認為武田軍雖有援兵而來,但柴田軍團仍是佔據兵力優勢,進行決戰勝負未知。

    對於他們之言,柴田勝家暗暗搖了搖頭,這區別在於為將者,與為大將者思維之不同。

    為將者計算勝負得失,能勝者戰,不能勝者退,若是勝負未知,猶可力戰。

    但柴田勝家卻不同,身為織田家北陸道軍團總大將,他的考量更多。

    柴田勝家這一次進兵北陸,是來奪取加賀的,而並非與飛驒越中軍團一決勝負的。

    與飛驒越中軍團強兵決戰,萬一勢力太損,那麼他在織田家中筆頭家臣,首席軍團長的位置將受到動搖,並且話語權大減。

    若到時淪落至,反而要看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瀧川一益這些後輩的臉色,這令他這位織田家的三朝元老,如何忍得。

    況且在加治田城之下,他大敗於李曉,至今記憶猶新,故而對尾山御坊之下決戰毫無勝算,況且李曉此次所攜而來的,正是他最精銳的常備軍團。

    長筱合戰,織田軍眾將有目共睹,李曉五大常備出戰之下,不到一個時辰之內,就硬生生打垮織田軍北翼防線,瀧川一益,丹羽長秀,佐久間信盛,池田恆興的一萬大軍,並導致丹羽長秀,佐久間信盛兩員重將戰死。

    而若不選擇決戰,而進而對峙,那麼三萬五千大軍糧草消耗日重,在若狹國水運被斷絕的前提下,他實在無法支持多久。

    所以與其拼這微乎其微的勝率,柴田勝家當下決定選擇退兵。

    在白日對李正軍團實行猛攻之後,柴田勝家夜中大施障眼法,連夜退兵,並欺騙過了在他陣前對決的李正,竹中重治,本多正信等人。

    導致尾山御坊的武田軍本陣發覺之時,柴田勝家已率三萬五千大軍卷甲而退,追之已晚了一步。

    現在柴田勝家已率軍來到了手取川畔,只再渡過這條河後,他就可以退入加賀越前腹地,進至家臣戶次廣正把守的大聖寺城,到時候就有了退身之地。

    所以必須火速渡河。

    柴田勝家手中捏緊了馬鞭,目光盯住了手取川這條河川。

    眼下柴田軍團大半人馬皆擁擠在這河川邊,一個跟著一個人,正眼巴巴地望著對方,緩緩渡河。

    經過大戰之後,將士們早有歸心,故而一個一個皆望向河對岸,想起親人與安逸的生活,眼中望穿秋水,思念歸心似箭。

    而這時夜間不知何時卻起了大風,直從北面席捲而來。

    呼呼作響!

    令柴田勝家頭頂的的雙雁金旗旗印捲裹著旗桿,倦作一團。

    這情景隱隱令柴田勝家心底更有幾分不安。

    柴田勝家四顧左右,勒緊了身上的革紅色的大氅,沉聲向身旁之人問道:「已有人馬渡河多少了?」

    「回稟主公,僅不過。」

    旁人話剛說至一半,突然柴田勝家將手一舉,示意對方停止說話。

    這時大風轉疾,疾風作響,竟然隱隱從風聲之中傳來了幾分金戈鐵馬之音。

    柴田勝家的臉色巨變,而這時侉擦一聲,一桿紮在地上旗印居然被疾風所折,那繪著雙雁金家紋的旗印,赫然墜落在地。

    喊殺聲,馬蹄聲,伴隨著凜冽的風聲,從北面遠遠傳來,頓時清晰可聞。

    怎麼可能!

    柴田勝家嘴角邊陡然逸出一絲血沫來,李正的軍團,他一直在監視,並安排下了足夠的殿後軍力,以斷尾戰法沿途阻擊。

    但是對於李曉援軍一路,他竟沒有想到。

    兩天?

    李曉的一萬大軍,居然能從俱利伽羅山趕至手取川,這絕對不可能!

    「這不可能!」柴田勝家陡然之間對著北面的疾風爆發出一聲沖天的怒吼。

    但這世上沒有什麼想不到,亦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回應柴田勝家這聲怒吼的,就是黑夜之間默然響起的馬蹄聲。

    頃刻之間,無數點燃的火把,被丟擲入了柴田軍團所駐紮的樹林之中。

    這乘夜而來的武田軍騎馬武士,不斷將火把丟入森林之中,遍地的枯葉碰著烈火,轟地一下就燃燒而起。

    時逢九月,秋日物燥,風助火勢。

    手取川河畔最外圍的數個密林之中,頓時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從北勁吹的烈風,不斷的猛刮,林中外圍燃著的火星,隨風不斷飄進密林深處,火勢在擴大!

    夜襲!夜襲!

    武田軍夜襲!

    柴田軍的駐地之中,響起了陣陣的喧囂,而之前為了渡河而勉力維持的秩序,也因為這武田軍的突襲,外圍樹林燃起的大火,而變得難以繼續。

    在河邊的柴田軍士兵,目瞪口呆地望著不遠處林間的大火。

    而一聲接著一聲喝令和嘶罵不斷的傳來。

    混賬。

    是誰搞的鬼。

    不好,武田軍殺來了,快逃。

    不許退,給我迎擊。

    各種喊聲,罵聲夾雜在風聲之中傳來,而令渡河的人,心底都感到了陣陣緊迫,手腳不免加快起來。

    後方等待渡河的將士,開始急不可待地推搡前方的人。

    人潮一波堆著人潮,一起向渡河的場地湧去。

    而這時因為情勢的緊迫,渡河之中繩索上,亦掛滿了柴田軍的足輕們,他們爭相泅渡。

    漸漸的繩索上變得又幾分不堪重負。

    砰!砰!砰!

    爆豆子般的鐵炮響聲,密集地響起。

    這突如其來的鐵炮聲,令柴田軍將士不由身上一頓,而這時候,嘩啦地一聲。

    一根繩索崩斷了。

    因為太多人爭相擁擠拉扯,繩索早就超過負荷。

    一條繩子,十幾名的柴田軍足輕,當下被急流衝下河下,只有幾個勉強懂得水性的人,方才逃生。

    這一突變,猶如一個火星,丟入乾柴之中,轟隆一聲,就變成沖天大火。

    渡河的秩序,在這一事件之下,徹底崩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