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的戰線?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四百八十八章新的戰線?

    面對內籐如安突然如此言道,荒木氏綱身軀一震,重複了一遍問道:「難道向武田求援?」

    內籐如安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正是此意。

    荒木氏綱凝目想了一會,言道:「確實出乎意料之外,武田家飛驒越中軍團,我有聽聞,其退隱的家主李曉,是信玄公,氏康公之後,關東比與謙信公比肩的名將,長筱一役,連信長這惡賊都命喪其手中。」

    「不過,李曉已經退隱了,」荒木氏綱話鋒一轉言道,「近兩年來飛驒軍團與柴田勝家為爭奪北陸道,展開會戰,戰事處於下風,目前而言李家勢力根基在於北陸,涉足若狹恐怕有鞭長莫及之感。」

    內籐如安笑道:「荒木大人,錯了,若狹國不也正是在北陸道之中麼?」

    荒木氏綱見內籐如安抓住自己這小小語病,不由有幾分著惱,坐直了身子,言道:「飛驒守,雖一直在丹波作戰,到北陸的局面,柴田軍團與李軍團的會戰,我亦有所研究。」

    頓了頓荒木氏綱言道:「現在柴田主力,正與武田,一向宗聯軍在加賀對峙,武田軍處於下風,故而派有尚有餘力的水軍繞道,偷襲若狹的後方,這純粹是一擊就走的戰法,不可能在此長期屯駐。若是內籐大人,指望武田軍在若狹開闢新的戰線,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內籐如安聽了荒木氏綱的話,長歎一口氣,言道:「你說我的怎麼不知道,但是事到如此,亦只能抱之一試了。」

    「除了李家,無人可以救下丹波國。荒木大人,我願意以從屬武田的條件,向武田請求支援。」

    荒木氏綱聽了內籐如安之言,身軀一震,言道:「內籐飛驒守,內籐家是丹波守護代,在此鎮守百年,難道你就真的甘心放棄一切,從屬武田。」

    內籐如安決然地點頭,言道:「不錯,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辦法。」

    荒木氏綱看著內籐如安的神情,搖了搖頭言道:「我波多野家不可能效仿內籐家從屬武田家,但是你說的對,總要一試,明智光秀此次來取丹波國,就是剷除一切不從者,要將此地納為直領的。」

    「所以我波多野家即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會死戰到底的!飛驒守,就此告辭!」

    說完荒木氏綱大步走出天守閣,內籐如安在後緩緩地言道:「荒木大人,保重!」

    待荒木氏綱走遠之後。

    天守閣之中空蕩蕩的,只剩下內籐如安一人。

    內籐如安明白荒木氏綱方才說話還留有餘地,他的餘力就是東播磨國的大名別所長治。

    別所長治正是波多野家家督波多野秀治的女婿,兩家結成同盟。

    而據內籐如安所知,別所長治一直對織田家,命他對攻略毛利家一事腹誹不已,早有反心,所以兩家連成一氣,未必沒有抵抗明智軍團的實力。

    不過播磨國卻並非,別所長治一人說得算。

    西播磨的小寺家已經降伏織田家,羽柴秀吉在小寺家家老黑田孝高的迎接下,率領北近江軍團進駐了播磨國,在此作為織田家抵抗毛利家的前線。

    別所長治若是一反,羽柴秀吉後路被斷,必然反撲,到時候波多野,別所兩家同盟,遭到織田兩大軍團的合擊,形勢還不比現在糟糕百倍。

    內籐如安拿捏著身前的十字架,緩緩地沉思,突然燭台之上火光微爆。

    內籐如安目光一閃,眼中露出決然之色,言道:「來人準備紙筆,並準備快馬,待我信寫完之後,立即發往多瀨山城。」

    「喔!」

    內籐如安快筆書完之後,蓋下了自己的印判,並印上花押,並且附上內籐家軍役帳名冊,一同裝入信封。

    隨即內籐如安命令一名心腹家臣,在十名武士的護衛之下,連夜馳快馬趕往若狹國的多瀨山城。

    夜幕低垂,星野之外,松濤陣陣。

    內籐如安站在窗格之前,看著十餘騎快馬奔馳出外丸大手門,在胸前劃了個十字,心底暗暗默念道:「願主保佑,丹波國的希望,就在於此了,阿門!」

    從內籐家出發的使者,身負主公重托,絲毫不敢怠慢,快馬星夜向多瀨山城奔馳而去。

    而這時已是武田家攻落多瀨山城的第二日了。

    在多瀨山城的天守閣之中,此處亦是此城守將壽部建德,最後切腹自刃之處。

    現在這次出兵,攻略若狹國的飛驒越中軍團幾個負責大將,皆聚集在此,商議著下一步的動向。

    他們分別是水軍總大將,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明朝海商船頭,王坦之,還有若狹武田內應武籐友益,以及十數個船大將。

    而正在這時,一名手持肋差的水夫,走進了天守閣向向井正綱稟報言道:「稟報船頭,外面有來自丹波國內籐家的使者前來。」

    「丹波國?內籐家?」

    聽了這個名字,眾船大將皆是茫然,甚至有人連丹波國在哪都不知道,至於內籐家更沒有人知道了。

    向井正綱倒是略知一二,言道:「內籐家是丹波國守護代是嗎?武籐大人。」

    聽向井正綱如此言道,眾人皆將視線投向本地的土著武籐友益。

    武籐友益微微點頭,言道:「正是。」

    頓了頓武籐友益又補充了一句,言道:「內籐家的本城距離多瀨山城並不遠,聽聞近來織田家大將明智光秀進取丹波,所以內籐家使者此來,想必於此有關。」

    武籐友益作為武田家家老,不愧對若狹周邊形勢瞭若指掌,將使者來意猜測個十九不離。

    果真內籐家使者進來之後,一切正如武籐友益所言,內籐家是尋求武田家來幫助的,並且還願意降伏,從屬。

    聞之丹波國一介大名內籐家,居然要降伏本家,頓時在場眾船頭們皆是驚詫了。

    待使者退下之後,向井正綱對眾人言道:「此來攻打多瀨山城,只是側擊此柴田軍團身後,卻並未有在此立足的打算。」

    多賀千兵衛亦言道:「不錯,我們水軍的戰法,向來就是上岸劫掠之後就跑,絕不會糾纏於陸上,在若狹國立足,萬一柴田軍團重兵返回,讓我們水軍眾陸戰迎戰,實乃下下之策。」

    向井正綱,多賀千兵衛之言,頓時令眾船頭紛紛點頭,換句話,水軍眾要陸戰就是游擊隊編制,騷擾騷擾還行,若是轉而攻城略地,開闢戰場,這實在強人所難了。

    不過這時武籐友益卻言道:「眾位我並非這麼想,我若狹武田在若狹國還有勢力,若是動員一二,還有不少國人豪族相應,何況我們又佔據了此地國府多瀨山城,家督又是本地守護代,以此號召必然可獲得民心響應,並非沒有立足的根本。」

    同時王坦之眼睛骨碌骨碌轉了一番,言道:「若是攻城是下下策,肯定不行,但是多瀨山城靠近海邊,以我們海商水軍,以及軍團水軍的力量,足可以扼守,保證守城兵力兵糧的補充,並且還有艦炮的支援,若是柴田軍要想強攻多瀨山城,我們以艦船配合,未必會讓柴田軍團得逞。」

    實際上王坦之卻想到,多瀨山城下鼎鼎有名的小濱之町,這裡歷來是就是近畿附近的重要海口通道,並且還與朝鮮可以往來。

    若是明國海商在此,效仿能登,越中的例子,再開一個補給據點,那麼對航路,貿易將是大大有所弊利。

    在場眾人商議了一番之後,沒有拿出個決定,向井正綱他們水軍眾的意見,不傾向於在此立足,而武籐友益出於復興自己若狹國舊領的野心表示支持,而王坦之卻是出於商人利益的考慮,亦表示贊同。

    最後作為這次攻略若狹國的負責人,向井正綱拍板言道:「不要吵了,決定我軍在若狹國動向,乃是少主,以及家臣團們議定的,我們可以將各自意見對這次內籐家歸附的意見寫下,並附在信件中,轉呈給少主,作為他們的參考,最後由殿下與家臣團議定,最後再決定此攻略方向。」

    聽向井正綱這麼說之後,眾人皆表示沒有意義,當下各人皆想好將自己意見寫在信中,連同內籐家的使者,第二日一早乘坐一艘速度最快安宅船,趕往加賀。

    加賀,尾山御坊。

    尾山御坊,一直是加賀一向宗的本處。

    一向宗在加賀經營多年,站在最高的佛殿望去,無數僧房,佛殿,寺廟坐落於期間。

    這裡是北陸一向宗佛國之中最鼎盛之處,比之越中土山御坊規模更甚。

    同時作為平山城,御坊之下,亦修築了大量的箭櫓,石垣,壕溝等工事,加強防禦。

    僧兵在此日夜守衛,一向宗和尚就是如此一手拿佛經,一手持薙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眼下因為柴田軍團的大軍壓境,尾山御坊之中僧兵臉上皆露出凝重之色,普通的信眾弟子亦有人心惶惶。

    加賀的戰事已經打了兩年,柴田勝家之前五度出陣加賀,盡皆獲勝,並殺得當地屍橫千里。

    現在加賀最南端的江沼郡已為柴田軍吞併。

    加賀一向宗節節敗退,只有在武田軍飛驒越中軍團的支持下,勉強維持著戰局,

    現在柴田勝家以三萬五千大軍,第六次出陣加賀,武田軍的支援軍團亦已經到達,並將本陣布在了尾山御坊。

    現在從加賀橋立港登陸的,丹波國來使,正馬不停蹄地趕向尾山御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