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下僅一人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三百八十一章天下僅一人

    元龜三年。

    織田信長火燒比睿山之後,比睿山住持覺恕法親王逃亡甲斐。

    武田信玄為覺恕提供保護,而覺恕則任命信玄為權僧正這一僧官。

    僧位之事,是日本中世延續中國的僧正之制。

    從上至下分為僧正、僧都、律師三階十等,而僧正之中又分大僧正,僧正,權僧正三等。

    覺恕封武田信玄為權僧正,並非無的放矢,除了答謝信玄庇護之恩外,亦給與信玄佛門護法地位。

    覺恕乘此懇請武田信玄,再興佛法。

    武田信玄答應了覺恕的請求,寫一封信給信長,要信長停止干戈,別再妨礙佛法,信末署名『天台權僧正沙門信玄』。

    信長見信之後,粲然一笑信末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長』,第六天魔王是佛法之中,居住第六天之惡魔,又名他化自在天,不僅法力最強,而且專破壞修行人成佛。

    信長此舉表示與佛法繼續作對的決心。

    至此,武田織田兩家同盟關係,徹底破裂。

    而菊姬與信長嫡子織田信忠的婚事,亦被取消。

    武田織田同盟破裂的消息,不久就傳遍了有心大名的耳中。

    一時之間,有關信玄將行上洛之事,傳得沸沸揚揚。

    元龜三年,四月,武田信玄從躑躅崎館出兵。

    不過信玄的目的地並非是西進,而是北上。

    自北條家與上杉家破盟,重新與武田家結盟之後,加之北條氏康病故,故而上杉謙信再入廄橋城,並聯合關東八大名小山、裡見、佐竹、結城、小田、那須、宇都宮、千葉聯合向北條家開戰。

    準備攻北條家一個立足不穩。

    北條家家主北條氏政,擔心局勢不穩,故而向岳父信玄求援。

    為了表示對同盟的支援,武田信玄應北條氏政之邀,親自率大軍出陣西上野,對戰上杉謙信。

    這是前年川中島合戰之後,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再次對決,亦是歷史上兩人間最後一次對陣。

    ps:實際上兩人對峙時間,歷史上是元龜三年一月。

    在上野國中段的利根川兩岸,武田上杉兩家大軍,隔河對峙。

    在毘字戰旗之下。

    上杉謙信白色絹布的頭罩上兩側,隱隱露出了灰白色的鬢髮,昔日意氣飛揚的面龐上,已爬上了數道皺紋。

    當年橫掃關東的上杉謙信儘管他握韁繩的手依然有力,氣勢依然篤定如山,但經歷多年的戎馬征戰,終難免顯露出了幾分老態。

    今年上杉謙信四十四歲,而他的對手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則五十有二。

    上杉謙信看向『風林火山』旗幟下的武田軍本陣,那乘坐肩輿的男子。

    看了許久,上杉謙信揮了揮」

    上衫景勝等眾上杉家大將聞言一驚。

    上衫景勝率先言道:「父親大人,可我們與武田軍尚未交戰。」

    上杉謙信將馬鞭夾在肋下,轉過馬頭對著眾將言道:「你們是擔心,我們在武田軍前避戰,會被人以為我謙信膽怯。」

    「當然不是,六次川中島合戰,武田軍上下誰敢小視我越後。」上杉景勝昂然答道……

    上杉謙信點了點頭,言道:「正是,但是結果又怎麼樣了,六次川中島合戰之後,信玄已取了信濃,上野,飛驒,越中,駿河,遠江之地,而我謙信還是困局於越後之地,以大勢而論,我還是輸給信玄了。」

    上杉謙信仰天長歎,言道:「直江,柿崎,村上都是一時之名將,可惜我謙信無能,累你們折損沙場之上。」

    「主公」

    上杉軍眾將連忙勸道。

    上杉謙信手一止,言道:「不過一時傷感罷了,眼下信玄坐擁八國之地,天下間除了信長之外,已沒有人是他抗手了。如此下去,信玄即可上洛成功,完成霸業,並一統天下,到時候連我亦只能望其鼻息。」

    眾將聽上杉謙信之語,皆是默然不語。

    或許眾將有人心底認為信長可以阻礙信玄上洛,但更多人看好信玄這次上洛成功。

    這並非是因為武田家勢力勝過織田家,純粹是因為信玄一人,這位天下第一兵法家,以及在他風林火山的旗幟下,武田家家臣團上下那無比的凝結力。

    「眾位看著吧,不出三年,信玄即可完成霸業,到時信長的兒子要給信玄牽馬了。」

    說到最後,作為武田信玄一世之敵手,上杉謙信下了這個斷語。

    各樣表情在上杉家眾將面上出現。

    「主公,武田家竟也退兵了」

    在上杉軍退兵之時,一名大將指著河對岸言道。

    兩軍居然很默契地,不約而同地一起退兵。

    上杉謙信坐在馬上,看向武田家那徐徐退卻大軍,心底默然言道:「信玄,我就在春日山城,看你如何完成上洛霸業,不要令我失望了。」

    利根川畔,兩家大軍退卻,只餘河水空流,

    元龜三年,四月。

    信長率佐久間信盛、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細川籐孝眾將,以及兩萬多大軍出陣大和國,援助被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圍攻的町山家。

    佛都奈良乃是大和國中心,其佛廟遍佈,當地大名豪族皆是信奉佛教。

    儘管火燒比睿山的織田信長,被當地豪族視作『天下第一等目無佛法之人』,但是擁有僧兵護衛,以及多少豪族信徒支持的東大寺,興福寺,卻畏懼於信長的威勢,向織田家投降,並與之合作帶路。

    受到織田軍,以及大和豪族的圍攻,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軍勢大敗。

    隨即信長命一部分軍勢,以及新降伏的大和大名筒井順慶,一起圍攻松永久秀的多聞山城,而五月,信長本人率大軍返回岐阜。

    七月,織田信長再度從岐阜出兵,這一次目標則是北近江。

    這一次織田家兵勢極雄厚,將淺井家本城小谷城團團圍困,斷絕了一切交通。

    近江之鷹淺井長政作戰不利,沒有突破織田家的包圍,當下向朝倉家求援。

    朝倉家畏懼於信長的軍勢不肯出兵,於是淺井長政只好命人向朝倉家送出假消息,聲言長島的一向宗已大舉出動封鎖了美濃尾張的通道,此時朝倉若出兵近江,可以輕易將信長一網打盡。

    朝倉家家主朝倉義景聞言大喜,當即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出兵,但是到達之後,朝倉義景卻發現被淺井家忽悠了。

    朝倉家士氣大挫,當即退兵自守。

    八月,而這時朝倉家陣前之有力家臣前波吉繼,富田長繁又被織田軍寢返。

    朝倉軍不戰自亂,而淺井家的局勢更加不妙,織田家乘機在小谷城四面修築起支城虎御前山城,此城於木下秀吉的橫山城,宮部繼潤的宮部城組成一個大的防禦支城群,徹底封死織田家進出通道。

    面對實力強大的織田軍,而朝倉,淺井覆滅就在旦夕,兩家家主皆一起寫信向甲斐之武田信玄求援,希望對方能在此刻出兵,拯救他們於水火。

    否則朝倉,淺井一敗亡,織田家再無西面之憂慮,可以放心向東用兵。

    而這時足利義昭亦坐不住了,他挑起的針對信長的包圍網眼見就要四分五裂,若是如此信長將可肆無忌憚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而這時放眼天下之間,僅有一人可以阻止信長。

    於是足利義昭再度給信玄寫下密信,懇求武田信玄能曾此機會上洛,他們答允若是武田家出兵,他將發動所有力量,站在織田家的對立面。

    同時在多聞山城被織田家大軍重重包圍的松永久秀,亦寫信懇求信玄出兵。

    石山本願寺上人本願寺顯如,寫信給信玄,懇求他出面庇護佛法,能剷除佛敵織田信長,以報比睿山被燒之法難。

    一時武田信玄背負天下之望,所有人皆將目光注視向甲斐,希望武田信玄能這個時刻上洛,與這時正聲勢滔天的織田信長一戰,徹底剷除這個佛敵。

    與之相對的甲斐此刻一片平靜。

    從上野國返回的武田信玄仍安然不動,這一情景令多少人焦急不已,夜不能寐。

    元龜三年,九月。

    在織田軍與淺井,朝倉軍仍在北近江大戰時。

    在關東的北條家小田原城,此刻卻是一片平和,氣候已近入秋。

    町中的行人皆已是加了一層衣服,以抵禦這初秋的寒氣。

    這時一騎從東面而來的快馬,馳騁入城下町。

    城下町中一處寺廟中,正住著武田家長住小田原之町,負責溝通兩家情報的外交僧人本悟。

    本悟是一名臨濟宗僧人,是惠林寺住持快川紹喜的得意弟子。

    快馬馳到寺門之前,馬之人亦是寺廟熟人,不用門口僧人稟報,對方直接將馬匹將由僧人保管,而自己進門面見本悟。

    對方一見本悟,隨即取出一封信來,交給對方。

    本悟一見信封表面,頓時大吃一驚。

    信封的封口蓋著火漆,完好無損,而信上寫著『左京大夫親啟』。

    左京大夫是北條家現今家主北條氏政的官職,也就是這是一封寫給北條氏政的親筆信。

    而寫信之人,正是武田大膳信玄。

    本悟見之不敢怠慢,當上換上僧衣,直接往小田原城走出。

    本悟通稟之後,立即得到了北條氏政的接見。本悟當場將信交給北條氏政,對方抽出信後一看,忍不住手間一抖。

    許久之後,北條氏政緩緩言道:「岳父大人,真的要出兵上洛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天下僅一人

    第三百八十一章天下僅一人,到網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