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三百七十五章 明國來人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三百七十五章明國來人

    越中國,巖瀨湊。

    巖瀨湊是著名三湊七町之一。

    在整個北陸道中,自西而東的航路中,有加賀國的本吉湊,能登國的輪島湊,越中國的巖瀨湊,還有越後國的今町湊,又名直江津。

    李曉自攻下越中,佔領巖瀨湊,開放與葡萄牙人的貿易,允許葡萄牙人在在此定居,布教。

    巖瀨湊已是煥然一新的局面。

    伴隨著太陽噴吐薄霧,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景s。

    海港的防波堤內,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船隻。

    不少船上人頭綁著白布帶子,穿著一身短挎,已在船上生火,炊煙裊裊升起,準備開始一天的生活。

    而在一旁的船問屋裡,不少早起的飯盛nv,正在對著水岸梳妝打扮。

    港邊不時有船上水夫出外行船,送別一夜之歡的恩客,兩人情深意切的場景。

    在巖瀨湊漸漸熱鬧時,一艘千石級以上的安宅船犁開l-nghuā,駛入巖瀨湊之中。

    一旁的小漁船少有看到這樣的大船入港,頓時都趕快划槳離開,生怕被這龐大大物給衝撞到。

    這艘安宅船船頭之上,並首站立著兩人,皆是面無表情地打量著這海港之中。

    這二人都是二三十歲左右,面s-黝黑,身體結識,顯然都是跑慣海上之人。

    表面看起來,他們與一般水手不同,但是兩人彼此交談的口音,卻並非是日本話,而是明國閩南泉州府一帶的地方話。

    不錯,這二人正是來自明國。

    兩人並非是普通船夫,交談言語之中,顯然看出是讀過幾年書的。

    「李兄弟,看來這倭國北方一個小港,頗有幾分氣象,還算有些人丁。」

    那名為稱作李兄弟的人,年紀略微小一些,大約二十出頭,不過同他說話的人,雖年紀大些,但言語間卻頗為客氣。

    那被稱李兄弟的人,淡淡一笑,言道:「這是自然,我自小和家父一起在倭國的平戶住過三年,後家父追隨五峰船主,往來於平戶,江浙一帶。嘉靖三十八年,五峰船主被朝廷招安軟禁杭州,被狗官胡忠憲給殺了。自此之後眾弟兄們失去了主心骨,只好各自謀生,家父也自立m-n戶。所以這些年來,在倭國東奔西走,久見這一地風土人情。」

    「這倭國雖小,土地貧瘠,但卻是盛產金銀之物的地方,而這北陸一地,以往我從未來過,這次若能替家父,在此打通關節,在生意做到這裡,亦不失為一件大大有利之事。」

    另一人聽了哈哈一笑,言道:「李兄弟,果然是有見識之人,可是聽說北陸之倭人,不比關西,平戶一帶開通,若是要貿易往來,必定要打通當地官府的關節,這點卻有些麻煩。雖然李兄弟,通曉當地之言語,但是這事還是需有一個,能在倭國當地官府面前說得上話的人牽路來得方便。」

    「可是我見李兄弟一路來此,卻沒有任何準備,不知是何原因?」

    這叫李兄弟的哈哈一笑,言道:「王兄,恕小弟之前一直賣著關子,這事是早該與你說了。這要打通北陸倭國當地官府,實際在我眼底一點也並非難事。」

    「哦,李兄弟難道有熟人?」

    對方微微笑著並搖了搖頭。

    此人更加訝然言道:「沒有熟人,貿然前去,恐怕會被對方以奸詐之徒抓起。」

    這名李兄弟哈哈大笑,言道:「王兄過慮了,此根本不會發生。」

    「那我就不知了,李兄弟還是實言了吧。」

    對方點了點頭,言道:「很簡單,我並非認識任何人,只是此地官府的大人,卻是我們明人。」

    「我們明人在日本出仕?」

    此人當下呆立在船頭。

    李兄弟點了點頭,言道:「正是,初聽之時,我亦如你一般反應,但此事是千真萬確,家父已確認無疑,並且倭國之人多半亦是知曉。聽說此人姓李名曉,原本是乃是福建都司福寧衛,一名百戶,出海作戰時遭遇海難,恰巧流落在此地,卻不想出仕倭國。」

    那姓王之人聽了一番李曉之簡歷後,嘖嘖稱奇,言道:「此人之經歷堪比市井茶樓裡唐三藏西遊各國,更加傳奇了。不過此人眼下在倭國之中具體是何地位?」

    這李姓之人猶豫了一陣,言道:「具體我也不知,但在平戶聽聞,要來此地布教的佛朗機人說,這李曉大人,所轄之地有百里之大,麾下將兵上萬,至於眼前這港口亦是為他所有。並且我秘密打探之消息,佛朗機人與他有貿易上往來,並且主要是金銀。」

    王姓之人點了點頭,言道:「原來如此,那是值得一看,就是做不出生意亦無妨,他鄉亦可以遇故知,此乃人生之喜。不過此人當地是否明人,在下至今乃不敢確信。」

    李姓之人笑道:「其實我已派人事先與他見面,約好在此地見面了,應該是一個明人不錯。」

    說到這裡,兩人的安宅船緩緩駛入港口中。

    這時早有一艘小早船來接引,上面站著十幾名水夫,其中一名正統武士打扮,向他們言道:「兩位可是平戶來的客人?」

    李姓男子點了點頭用日語,言道:「正是。」

    對方隨即畢恭畢敬地言道:「在下增田長盛,乃此港町之町奉行,主公,早已命在下在此等候兩位,請兩位隨船入港。」

    「有勞」

    李姓男子拱了拱手言道。

    隨即安宅船在指引之下入港,那名王姓男子問道:「你剛才同倭人說了什麼?」

    對方想了下,回答言道:「這倭人是此地的知縣,奉那李曉之命來迎接我們了。」

    哪知王姓男子聽對方之話,略有所思,言道「屬下是這一地知縣?那麼這李曉,豈非是州府大人了。」

    李姓男子聽了哈哈一笑,但想了想,卻又打消了解釋的念頭。

    船入港下船之後,兩人帶了十名隨從跟隨增田長盛在港間行走。

    這十名隨從腰挎長刀,而為首的王姓男子腰間還別著一柄短火銃。

    在李姓男子看來,這巖瀨湊與一般倭國的港口,卻沒有多大區別,其繁榮處當然遠遠遜s-於平戶,博多這樣的港口。

    雖說住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此地,卻是秩序井然。

    路間並沒有看到多少手持長槍的兵士巡邏,但是百姓間人人安守秩序,市井中充滿了吵雜喧鬧的氣氛,但是卻絲毫沒有擁堵慌lu-n之感。

    並且期間還看到數名金髮碧眼的傳教士,行走在街道上,路人看見了亦沒有奇異之s-,彷彿早已司空見慣。

    「看來這位李曉,也是善於治理當地的一名能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