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三百二十五章 國主級大名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三百二十五章國主級大名

    永祿十一年,十二月。

    越中木舟城。

    越中國的冬季雖不如飛驒那麼寒冷,但亦是地凍天寒。

    寒風吹拂著鵝毛般的大雪,飄散得漫天皆是。

    而地面之上早已經是冰霜覆地,腳踩上去,積雪可以沒到腿肚子。

    在一片風雪之中,李曉親率著蛇尾,旗本兩大備隊,將木舟城團團包圍。

    軍帳之中,一盆點燃的火炭,微微驅散了寒冬的冷意。

    李曉負手站立在軍帳之中,身上披著厚厚的大衣,目光凝視著風雪之中的木舟城。

    這樣的天氣對於攻城一方的武田軍而言,是一種十分嚴酷的挑戰。

    在軍帳內,增田長盛正向李曉稟報言道:「主公,眼下軍中取暖的木炭,明顯不夠用了,即便我們仍不斷派人去附近砍伐,但以目前的使用情況而言,我們的砍伐的速度,遠遠及不上消耗的數量。」

    「如果按照如此下去,我軍只有減少夜間炭火的使用量,那麼很可能會出現凍傷凍死的情況。」

    增田長盛話剛剛講完,另一旁的師岡一羽亦然言道:「主公除此之外,我軍的軍糧亦有所不足,況且出征越中持續已近半年,將士多有疲憊,皆不想再作攻城之打算。」

    「你們是想退兵嗎?」李曉眉頭一皺轉而問道。

    面對李曉之質問,眾將皆是低下了頭,沉默不語。

    眼下李曉手持權柄日重,況且又戰功赫赫,所以家臣之中除了幾人外,很少敢於質疑他只決定。

    眾人左右觀望一下,眼下島勝猛,本多正信,大藏長安這幾位宿老家臣皆是不在,唯一能撐得上場面的,也只有木下小一郎了。

    自從島勝猛被官美濃之後,眼下木下小一郎已作為李曉直屬家臣中,首席大將,他亦然已經改名,將名字稱作了木下秀長。

    木下秀長在李曉麾下近七年,多年來的征戰歷練,亦令此人更加成熟穩重。

    李曉眾家臣中,若論侵略如火,攻城拔寨,當然是首推島勝猛,但是若論,誰更以放心,能夠委以殿後,托後之責的非木下秀長非屬。

    況且木下秀長素來為人敦厚,處事持中,所以十分得人之信賴。

    特別是這次攻略越中,其個人之實力,得到了眾家臣們的認可。

    面對眾家臣們的期望,木下秀長想了一下,他言道:「我贊成主公繼續圍城之建議。」

    木下秀長之言,頓時引來眾人詫異,他麾下之蛇尾備亦是圍城之軍之一,其中的辛苦,他身為領軍大將自然是十分清楚,但是他卻支持繼續圍城下去。

    李曉聽木下秀長之言,亦鬆了口氣,若是所有家臣都反對圍城之建議,他縱使堅持,亦有幾分難辦。

    「木下大人,為何也堅持繼續圍城呢?」籐堂高虎不解問道。

    木下秀長言道:「當然是為了主公的大業,所以再辛苦亦要支持下去。」

    眼見木下秀長能從大局上替自己著想,李曉不由點了點頭,他出聲言道:「諸位,眼下我們已完成了越中婦負郡的全境壓制,而在射水郡,除了眼前木舟城石黑綱成不肯降伏之外,其餘勢力皆已降伏。」

    說道這裡,李曉手指越中地圖言道:「諸位,在上個月中,我諸軍分頭攻略,眼下小幡曉憲的神岡備,以及內島氏理,共一千軍勢,逼降了淺井城與赤丸城,水越盛重的五百軍勢攻取了今石動城,馬場昌房,寺島職定一千軍勢攻下了源氏峰城,安樂寺城。」

    眾人走到地圖上,看李曉手中所指。

    淺井城城主是中山國松,而赤丸城城主是其弟中山次郎兵衛,這二人參與過對李曉的火宮城合戰,不過損失不大。

    之後在小幡曉憲,內島氏理率軍猛攻之下,終於才降伏。

    從全局而言,淺井城,赤丸城此二城是舊北陸道山根道的重要隘口,扼守越中加賀出入之道。

    李曉命小幡曉憲,內島氏理,繞開木舟城不攻,而先一步搶佔此二城,正是堵住大門,防止加賀一向宗將勢力插手越中事務。

    而今石動城,是越中能登邊境交界之地,李曉令水越盛重攻取此城,亦是提前一步將能登方面勢力,拒之越中門外。

    至於源氏峰城,安樂寺城,則是毗鄰俱利伽羅山,這昔日木曾義仲大破十萬平氏討伐軍的古戰場。

    其中安樂寺城所在的彌勒山,在俱利伽羅之戰中,木曾義仲的姬武士巴御前曾率領一千騎在此佈陣。

    源氏峰城,安樂寺城二城,亦是從加賀通入越中另一重要街道,北陸道支道脅街道重要關卡。

    李曉佔據這五城之後,等於已將整個越中射水郡皆攬於掌中。

    但儘管如此,李曉還並非真正將射水郡完全掌控。

    作為射水郡要害,只要木舟城一日不拿下,對於李曉而言,就如同有刺在喉,無法從意義上實現真正一統射水郡。

    而對於李曉而言,完成了婦負郡,射水郡兩郡壓制之後,他就已經將越中四郡中收取了兩郡,完成武田信玄給與自己越中一國攻略,既定目標一半。

    飛驒越中軍團領下石高將超過二十萬石。

    武田家根本之地,甲斐一國的石高,也不過二十二萬五千石。

    李曉從石高而論,已經達到一國守護大名的實力。

    這就意味著,李曉的勢力將正式從十萬級大名躋身國主級大名的行列。

    完成婦負,射水兩郡佔領後,對於李曉而言,除了缺少一個守護大名的名分大義,幾乎可以和國主大名可以平起平坐了。

    如此之下,李曉亦有與上杉謙信勉強一戰的底氣,否則只能是以卵擊石。

    但是在迎戰上杉謙信的越中討伐軍之前,李曉絕不容許後方木舟城,有如此變數存在。

    否則在李曉迎戰上杉謙信時後院起火,此結果比上杉家的本莊繁長之亂還要嚴重十倍。

    所以儘管在冬季之中,不利於攻城,李曉亦要在木舟城下死撐。

    在李曉與眾將解釋之後,眾人才明白了李曉之所以要攻下木舟城之決心。

    眼見無法說服李曉,家臣們不得已開始另尋辦法,以支撐在木舟城的綿長圍城戰。

    李曉對增田長盛,言道:「若要增加炭火,可繼續增派人手,去山林中砍伐木炭,另外亦可以拿出軍資金來向附近村民購買。」

    「如果實在不夠,就全軍遞減吧,不論是上下,包括我在內,一律酌量減少炭火之使用。」

    「至於軍糧之事,也由你一力湊辦,不論費多少錢,向百姓收購,都必須完成,此事我會可以找鹽屋秋貞幫忙,他的鹽屋商家在越中勢力不小,可以讓他幫助解決木炭,軍糧之問題。」

    眼見李曉一件一件將事操辦下去,眾家臣頓時有了繼續在木舟城繼續圍城下去的把握。

    接著眾家臣開始們商談繼續圍困木舟城之事。

    眼下冬季攻城已是十分艱難,在這個時代,凍傷就更跟去了半條性命差不多。

    所以李曉亦只能採取長期圍困,這樣下下之策。

    而石黑成綱亦是十分頑固,似乎要與武田軍硬抗到底,甚至還斬殺了李曉派去勸降的使者。

    李曉聞之大怒,放棄了勸降的打算,他決定殺一儆百,攻下此城,順便威懾一下越中豪族。

    李曉亦通過忍者打探到城中的存糧並不大,所以才決定如此繼續與石黑成綱繼續死耗下去。

    這結果只能看看誰先被對方耗死。

    就在李曉商量著圍城事宜時。

    一名使番疾奔入城,大聲言道:「主公,這是御館大人的急信。」

    李曉聞言微微訝異,心想難道武田信玄又給自己什麼越中攻略指示。

    李曉抽信一看,雖有此事幾分意料之中,但是仍是吃了一驚,原來信中武田信玄所說,武田家已正式兵發駿河,開始攻略今川家。

    武田信玄於十二月六日,以西上野,信濃,甲斐之兵兩萬五千人,進入駿河,攻打今川家。

    而聞之武田家傾國動員,全力來攻,今川氏真十分震怒,一面向北條家求援,一面動員軍勢迎戰。

    此時今川家雖已是沒落,但仍是集結號稱今川十八人眾的各豪族軍勢迎戰。

    今川家家主今川氏真,命大將庵原忠胤率領今川軍先行迎擊。

    十二月十二日,庵原忠胤率領一萬五千大軍佈陣於薩陲山八幡平原,迎戰武田軍。

    而今川氏真則率領其餘軍勢佈陣於清見寺。

    這場數萬人的大會戰,其規模空前,是東國迄今未有的。

    不過雖然兩方投入巨大,但這薩陲山合戰猶如大製作,重金投資的大片,卻最終拍出了超級大爛片的效果。

    眾人期待的經典對決,一場大會戰,最終變成一場鬧劇。

    在開戰之前,武田信玄寢反了今川家有力家臣賴名信輝、朝比奈政貞、三浦義鏡、葛山氏元等二十一人。

    待武田軍稍稍往今川軍一進攻,這些今川家內應乘機半路逃亡的逃亡,放火放火,謠言的謠言。

    諸如駿府城已被攻破之類的謠言,遍佈了今川軍本陣清見寺。

    結果今川軍全線總崩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