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兩百九十五章 竹中重治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兩百九十五章竹中重治

    飛驒一國雖彈丸之地,石高不過三萬八千石,比之南北鄰接的兩國如美濃五十七萬石,越中四十萬石,甚至連對方十分之一到不到。

    但是飛驒國雖說的窮鄉僻壤,百姓窮困,卻不得不說此地卻是盛產礦產的。

    除了著名的神岡銀山之外,戰國之後還在此地發現,兩座銅礦山,一座金山,一座銀山,一座金銀伴生山。

    這樣的礦藏量分攤到每個人頭上,就十分驚人。

    李曉從內島氏理手中討價還價,一番討價還價以每年一千兩百貫的代價,拿下了位於內島家境內的銅礦山。

    反正這筆錢比當初李曉敲內島家兩萬貫錢來論,根本不值一提。

    不過內島氏理也沒有覺得吃虧,他手下銅礦開採量有限,而且***銅礦一向很多,所以銅礦價格一直被壓得很低。

    但是這銅礦對李曉的意義卻不一樣,魯伊科斯塔鑄銅炮,需要很多青銅,特別是這次李曉要對方,造更大口徑的臼炮,以及六磅炮的直射炮。

    魯伊科斯塔這純業餘選手,失敗了數次,消耗了李曉大大人力,物力。

    不過對此魯伊科斯塔卻絲毫不在意,看他那副樣子幾乎對李曉脫口而出,咱們主公,不差錢。

    李曉對此無可奈何,不過他馬上就會給魯伊科斯塔下了個期限,令對方最少要在明年三月之前,造出兩門六磅直射炮來。

    沒錯,李曉給魯伊科斯塔下期限的目的,正是為了將這直射炮趕製出來參加明年對郡上八幡城的攻城戰。

    不同于歸雲城,歸雲城雖然險要,道路艱險,但是終歸是一座小城,充其量不過是駐紮了內島家三百人的城池。

    而李曉能用七門臼炮,一頓齊轟攻下此城,主要還是靠了對方沒見識過這種大筒這種武器。所以在威懾之下才投降的。

    但是郡上八幡城就不同了,此城是新築之城,是當初遠籐盛數為了攻取東殿山城,而在不遠處建的城池。

    後作為遠籐家的本城,又經歷這幾年維修加固,雖從艱險上不如歸雲城,但城池規模之大,卻遠勝過歸雲城。

    並且姊小路賴綱亦在此城中,在天神山合戰中,他吃過自己臼炮的大虧,他的父親姊小路良賴正是被臼炮轟死。

    所以不可能不對李曉的大筒有所防範。

    李曉要攻陷此城,就不能指望用大筒亂轟一通就可以拿下,至於李曉要魯伊科斯塔造的兩門六磅直射炮的目的,除了可以用於野戰外,亦可直接轟擊城門。

    木製的城門在六磅炮轟擊之下,就足夠破耐久了。

    至於更大一點口徑的臼炮,一時就不考慮了,李曉主要還是顧及到飛驒的山路,大口徑臼炮根本不適合在山路中運輸,即使勉強運抵,那時攻城戰亦早就結束了。

    想到飛驒路途不便,李曉眉頭又皺起,這一次出兵美濃,不同與在飛驒國內征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出國』征討了。

    這樣的中距離作戰,首先要考慮並非軍勢的數量,而必須將後勤保障放在第一位考慮。

    之前李曉只是在飛驒國內與諸豪族戰鬥,所謂作戰距離不過是半日一日路程。

    當時所謂的後勤就是足輕身上每日十日份的飯糰子,而其餘物資由各備隊小荷馱隊負責即可。

    但是這一次進入美濃,出征郡上八幡城,李曉預計最少出動兩千以上軍勢,才有把握討平遠籐家,所以負責兩千軍勢後勤就是李曉大難題。

    飛驒山路不便,就很大程度制約了,李曉調動大規模軍勢出入美濃的瓶頸。

    所以如此,這才更有必要在美濃,打下郡上八幡城作為軍勢中轉補給的橋頭堡。

    李曉與內島氏理商量了一陣後,決定將此事交給他,還有鍋山,廣瀨這三家飛驒豪族負責。

    內島氏理猶豫了一陣,問李曉為何不將此事交給馬場昌房來辦,李曉解釋道馬場昌房有更重要的任務去做,所以才委派他作此事。

    內島氏理聽後才表示答應。

    同時李曉準備等明年一開春,就命姊小路高綱加快高山城,以及飛驒道路修築,實現從北飛驒向南飛驒的物質轉移。

    李曉與內島氏理商談結束之後,已是天亮。

    內島氏理告辭回去休息。

    而李曉又將方纔與內島氏理交代之事,重新整理了一遍,確認沒有什麼差錯之後,這才安心下來。

    待李曉起身時,這時聽到天守閣外,有人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這窗外突然傳來了風的呼嘯之聲。

    李曉走到窗台邊,看見飛驒曾灰白二色的莽莽群山之中,飛雪漫天,細細的雪粉從空中降下。

    李曉將手伸出窗外,托住一片雪末,手中的熱度瞬間將雪末融化成水。

    「轉眼就是入冬了,今年飛驒的第一場雪。」李曉不由感慨,想起了三年之前這個時候,自己尚在擔心,能否在第一場大雪來臨,將神岡城築成。

    而三年之後,他正在櫻洞城看著雪景,整個飛驒已在自己的腳下。

    隨之轉眼又要是一年過去,明年就是永祿十年,公元一五六七年,決定格局之分水嶺。

    綿延近百年的戰國亂世,到了此刻,局勢已經漸漸明朗了。

    幾個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大大名們,將繼續吞噬周邊之小勢力,而強大下去,最終在彼此之間決定一位最終的天下人。

    而小豪族的命運,不是為吞噬,只是臣從。

    天下形勢會如歷史上走進那如敦盛一般,短暫繁華後而湮滅的安土桃山時代,亦或者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李曉遠眺著雪景,這時正看見一路人馬從遠處緩緩向神岡城駛來。

    這行人馬只有十幾人,中間還有一個兩人前後扛著的肩輿,在遭遇風雪之後,速度更緩慢下來。

    不過肩輿停了下來,從肩輿之中,走下來一人。

    李曉待看清了,神色一喜,對方正是小幡由貞。

    對方舉起袖子擋雪,一仰頭正中。

    李曉與小幡由貞的目光二人對視在一起,相視一笑。

    美濃國,北方城。

    同樣一場大雪,亦在此城頭悄然降下。

    北方城城主安籐守就,單手拿起長筷子,將火塘之中的炭火輕輕撥了撥。

    火塘上的支架上此刻正夾著爐子,正嘟嘟地響著燒水。

    此刻在安籐守就的下首,正盤膝坐著兩人,這二人面貌差不多,可以看出是一對兄弟。

    年紀輕一點之人,手持著一把折扇,凝望著火爐中的炭火,露出深思之色。

    而他年紀較長的兄長卻手拿著絲帕掩在嘴上,正不住地咳嗽。

    這時安籐守就抬起頭看向那年紀較長的兄長,問道:「重治,這次新佔據飛驒一國的武田家大將,李但馬守邀請你出仕武田家,你是如何打算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