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兩百三十九章 大局已定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兩百三十九章大局已定

    飯富鄉的戰鬥,已經持續到傍晚。

    落日的餘暉正撒落在山城上。

    在飯富虎昌親自上陣的指揮下,赤備與今川軍圍攻了山城半日,終於取得了成效。

    儘管山縣昌景,李曉,師岡一羽努力奮戰,都在飯富虎昌出色指揮調策下,他利用兵力優勢,將軍勢分作兩撥,輪番攻擊,以此不斷消磨防禦者的有生力量。

    面對這位甲州之虎,飯富虎昌咄咄逼人的攻勢,不論是山縣昌景,武田勝賴從作戰經驗和調配兵力的能力上,都遜色對方一籌。

    而李曉亦是如此,他在軍陣,戰術上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所以儘管在地形上處於優勢,但在飯富虎昌的壓制下,山城守軍已露出敗勢。

    現在大手門已經被攻破,飯富虎昌帶領著赤備,今川軍殺入了城內。

    城中到處是激戰,山縣昌景,李曉,師岡一羽,以及五六人被迫退到了城中最高的屋舍之中。

    眾人心底皆是明白,戰事已經是越來越不利,再這樣下去不需多久,飯富虎昌就可以攻佔這裡。

    李曉對山縣昌景言道:「山縣大人,眼下別無其他辦法了嗎?」

    山縣昌景言道:「殿下,也只有突圍一道了,請殿下從搦手門衝突出去,這是唯一的生路。在下在此抵抗,能做到的只有這一步了,抱歉了,還請殿下保重。」

    眼見山縣昌景目中露出決絕之色,武田勝賴,李曉都心知山縣昌景決定留下抵抗,以為他們爭取脫逃的時間。

    李曉看了一下,在搦手門處有今川軍二三十人在監視。

    不過就這些人,李曉自信尚擋不住,李曉,武田勝賴,師岡一羽三人的衝突,要突圍問題是不大。

    只是可惜連累了山縣昌景。

    「慢著,」這時師岡一羽突然手指著城外言道,「殿下,城外出現一股不明的軍勢。」

    「什麼?」

    武田勝賴,李曉趕忙走到一旁的曲輪上,朝城下觀望,果然看見一路不明軍勢,正朝飯富軍後方而來。

    李曉與武田勝賴臉上都露出訝異之色。

    李曉言道:「不太可能是保科大人,真田大人他們的軍勢,以這個時間他們今日最快,也才到達甲斐境內,不可能會趕得及時救援我們的。何況以真田一德齋大人的判斷,他已經會令保科大人他們的軍勢,先與主公會合,如此才能把握這次平定叛亂的大功。」

    聽到李曉這麼說,武田勝賴,師岡一羽都是面露失望之色。

    「大人,旗指物上是跡部家的軍勢。」

    聽到屬下的回稟之後,飯富虎昌笑著揮了揮手,表情上似乎微微鬆了口氣,又自言自語言道:「這跡部信秋看來又來晚一步了,是來將功贖罪的嗎。若不是這個蠢材,此番政變就已成功了,現在即使殺了武田勝賴,對大局亦不會有太大的改觀了。」

    「但也好,來總比不來的好。」

    飯富虎昌慘然一笑,當他聞之武田信玄突圍之後,就明白這次謀反已是失敗了。

    李曉辨認這路軍勢的旗指物,證實是跡部家的軍勢,果然是敵軍援兵。

    師岡一羽搖了搖頭言道:「早知道是敵方援軍了,就不對此抱有期望了。」

    「不對,」李曉露出詫異之色,手指著城下敵軍軍勢言道,「跡部家在搞什麼,動向十分詭異?」

    這時候,戰局出現了誰也意想不到的場景。

    本是屬於武田義信一方的跡部軍,突然在背後,朝飯富虎昌的赤備以及今川家,發功的進攻。

    「跡部家在作什麼?」武田勝賴又驚又喜,向李曉問道。

    李曉沉思了一會,冷笑言道:「我明白了,肯定是八幡宮的主公,已經順利脫險了,所以跡部家眼見謀反失敗,因此倒戈一擊,又叛向我們這一邊,然後想以解救這圍城之危,救下殿下一命的戰功,來為自己將功贖罪。」

    武田勝賴聽了李曉的分析,毫不客氣給跡部家下了論斷,言道:「這個見風使舵的卑劣之人。」

    李曉笑了笑言道:「殿下,無論是何種情由,跡部家也算幫了我們這一個大忙。見風使舵的小人,也有這樣小人的好處罷了。」

    武田勝賴此刻振作精神,對一旁山縣昌景言道:「大人,我們就乘勢前後夾擊飯富軍了吧。」

    山縣昌景聽了武田勝賴這話,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目光又看向了城下,已是一臉悲憤之色的飯富虎昌,不由長歎一口氣。

    在山縣昌景與跡部家的前後夾擊之下,戰鬥意志薄弱的今川軍首先崩潰,降的降,逃的逃。

    唯有赤備軍的飯富虎昌仍繼續奮戰,到了此刻他的目標,依舊是設法殺入山城之中,殺了武田勝賴。

    不過在山縣昌景,李曉的護衛下,飯富虎昌與他的赤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是無法靠近武田勝賴一步。

    經過了數論衝突,毫無成功,飯富虎昌身旁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

    此刻護衛在飯富虎昌身邊的赤備武士,已僅剩下四五名了。

    而飯富虎昌本人,身上鎧甲被砍了三四道的口子,眼下這位昔日的甲山猛虎,現在雙手持著武士刀,正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鮮血滲透鎧甲滴落了下來。

    「飯富大人,請投降吧,再抵抗下去已是沒有意義的。」李曉在一旁大聲言道。

    不過李曉話雖這樣說,在場的大部分人皆不認為,性格一貫高傲的飯富虎昌是不可能會投降。何況即使投降了,這樣的謀反大罪,飯富虎昌也絕對不可能活得下來。

    作為武田家的筆頭家老,戰到此刻飯富虎昌已是盡力,對得起武田義信了,眼下對於他而言,選擇切腹自盡,應該是一名武士最光榮的結局。

    飯富虎昌聽李曉這麼說,出人意料地竟然將手裡砍得數道缺口的武士刀,往地上一擲,大聲言道:「諸位,不必再戰下去了,我飯富虎昌投降就是。」

    飯富虎昌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訝然。

    他身旁幾名赤備武士,竟神情激動地大聲言道:「大人。」

    這一幕甚至連其餘眾人都是不相信。

    在場人中唯有李曉明白飯富虎昌的意思,臉上這時卻露出一絲敬佩之色。

    飯富虎昌將手一擺,示意手下不必再說,然後將頭兜摘下,言道:「勝賴殿下,此次謀反皆是由我飯富虎昌一人挑起,與義信殿下無關,若有任何罪責,請加誅我飯富虎昌一人。這場禍事本家之中,已流了太多鮮血了,以至於兄弟相殘,這都是我飯富虎昌一個人的過錯。我飯富虎昌百死難以恕罪。」

    這時武田勝賴已經明白,飯富虎昌的意思,他之所以投降,是準備獨自一人替武田義信,扛著所有的罪名,然後再以叛亂這種不光彩罪名,被武田家賜死。

    他一切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武田義信的性命。

    頓了頓飯富虎昌又對武田勝賴言道:「勝賴殿下,今日你已經贏了。這幾日一戰,足以證明你比義信殿下更適合執掌於武田家。我飯富虎昌輸得心服口服。希望殿下你能顧念兄弟情誼,不要太趕盡殺絕。」

    說完這些後,飯富虎昌臉上露出釋然之色,反似放下了一樁心事,而他手下的武士聞此,亦然臉上露出悲痛之色,但是他們同樣將兵器都丟擲於地上。

    武田勝賴看著飯富虎昌如此神情,長歎一聲,似乎在為這位本家之中這位首席大將感到惋惜。

    武田勝賴淡淡言道:「兄長以後如何處置,是由父親大人決斷的,我是不會插手的。」

    飯富虎昌點了點頭言道:「殿下,能夠如此,已經足夠了。」

    說完之後,飯富虎昌就被關押下去。

    此刻一個肩輿被扛上了山城中,隨即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從肩輿中走了出來,跪在了武田勝賴的面前。

    「勝賴殿下,請恕我勝資來遲一步。」

    看著這位上次被自己打得重傷的跡部勝資,李曉頓時感覺人生真的很奇妙,誰也沒有預料到他,此刻會出現在這裡。

    武田勝賴冷哼一聲言道:「跡部勝資,令尊呢?」

    跡部勝資仍是一副重傷未痊的樣子,不過仍是言道:「殿下,家父謀反之事,在下起初一點也不知情,在下雖與義信殿下走得近,但若是得知他謀反,定不會和他站在一邊的。現在家父已對此次謀反之事悔過,在家中切腹自盡了。」

    「跡部大人切腹了。」武田勝賴感到了一絲驚訝。

    原來如此,李曉將這番情由琢磨了一遍,顯然是跡部信秋眼見謀反失敗,自知參與包圍八幡宮,企圖謀害武田信玄之事是肯定活不成。

    於是他自己選擇切腹自盡,想要以自己之死謝罪,來保全跡部家家名的存續。

    而跡部勝資這次對武田勝賴又有救駕之功,說不定真的會換取武田信玄的諒解,讓家門延續下去。

    要知道武田家經過這次內亂,已是傷了元氣,武田信玄再對跡部家這樣有力豪族進行懲罰,很可能會傷及自身的元氣。

    在飯富虎昌投降的這一刻。

    保科正則,從高遠城率領著武田勝賴麾下諏訪神家三十三黨,軍勢九百已進入甲斐。

    而真田昌幸率領真田家軍勢六百人作為第二陣緊隨其後。

    再之後則是小幡憲重小幡赤備七百人,武田信豐六百人,大熊朝秀率軍勢五百人。

    這幾波武田勝賴早已安排好的軍勢進入甲斐之後,由武田信玄接管過軍權,直接向躑躅崎館。

    武田義信的謀反到了這一刻,真正已是事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