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御用商人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一百九十八章御用商人

    城生城的天守閣中。

    李曉的視線從窗戶外的風景收了回來,轉過身去。

    眼下天守閣的三層之中,除了李曉,只有鹽屋秋貞一人,他眼下正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拜伏在李曉身前。

    「但馬守大人,我此來是來請罪的。」

    哦?李曉微微一笑,明知故問地問道:「築前守大人,這又從何處說起?」

    鹽屋秋貞更加伏低身子,言道:「回但馬守大人,在齋籐軍來攻之前,我曾經受齋籐利基所托,收買大人的部下,讓他在齋籐軍攻城時,開城門作內應。除此之外,在下還向齋籐利基提供神岡城的軍情。」

    李曉輕輕哼地一聲,鹽屋秋貞所為之事,李曉也是才知曉不久,他的忍者眾事後才調查出,若是當時自己沒有野戰,採取守城的計略。

    到時神岡城大手門,很可能就會在鹽屋秋貞收買的人,內通齋籐家獻門,而被攻破,那時神岡城就真的危險了。

    橫谷幸重事後,也覺得是自己失職,為此曾專門對未及時調查出此事,而向李曉請罪。

    李曉重新看向鹽屋秋貞,他很想說一句,請罪有用的話,要切腹幹嘛?

    當初鹽屋秋貞如此選擇,從依附的強者的角度,其實也無可厚非,齋籐家強,李曉家弱,兩家都算作他的合作夥伴,在只能選擇一家的情況下,那他的決定,從自身考慮也是正確的。

    但眼下這結果只能說鹽屋秋貞眼光太差,站錯了隊。

    李曉想了一會,反問道:「築前守大人,你覺得請罪有用嗎?」

    鹽屋秋貞挪了挪他微胖的身子,言道:「那要看但馬守大人如何理解了。」

    哦?李曉倒想看鹽屋秋貞如何為自己辯解。

    鹽屋秋貞沉聲言道:「在下確實違背與但馬守大人之前的信譽,但是在下也是情由的,我鹽屋商號,大部分家業都在城生城中。若是齋籐利基一句話就可以收回,他以此來脅迫,在下確實無法反抗。」

    「所以還請但馬守大人理解,若是大人,還不肯原諒在下,在下就切腹謝罪,不過還請但馬守大人,保全我鹽屋在城生城的權益,如此在下就感激不盡了。」

    李曉冷哼一聲,才想這鹽屋秋貞這麼屁顛屁顛地跑來,原來是想保住自己鹽屋在城生城的生意。

    作為座商,鹽屋秋貞眼下主要販路,主要就是從富山之町運鹽,然後運到江馬家的高原諏訪城的城下町販賣。

    眼下這條路線中,中央的城生城,神岡城,這重要的兩環都被李曉給卡住。他的主要商貿就泡湯了。

    是的,佔據城生城,李曉已經扼住了飛驒越中通道要害。

    若李曉願意,隨時可以對姊小路家,內島家,實行食鹽,糧食等重要物質禁運。

    鹽路通路被握持這僅僅是其一,對鹽屋秋貞而言,更要命的是,他眼下最大的生意,就是與李曉進行神岡銀山中,秘密的銀錢兌換,現在也得看李曉眼色行事。

    瞭解到對手的底牌後,李曉微微一笑,這麼說自己怎麼玩,鹽屋秋貞都要死在自己手裡了。

    只要握住了城生城這交通命脈,鹽屋秋貞就是活下命又怎麼樣,他鹽屋家幾代人經營的鹽屋馬上就要垮了。

    現在殺了他,簡直易如反掌,不過自己什麼都得不到,既然如此,就用他這條性命,來替自己賺錢吧。

    此外留下鹽屋秋貞性命還有個好處,現在齋籐利基一死,神岡銀山的秘密,只有李曉,江馬輝盛,鹽屋秋貞三個既得利益者才知道了。

    若是驟然換搭檔,麻煩不說,事情萬一不密,神岡銀山的底細一旦洩露出去,自己就無法承受這個損失,如此代價更大。

    李曉想清楚後,言道:「築前守大人,閣下的死,並沒有用處。你有沒有想過,就算你死了,我未必會放過你的鹽屋。即使放過了,日後其他座商上來,給我提更優越的條件,將你們鹽屋替換,到時候你們鹽屋不是一樣會失去在城生城的一切嗎?」

    鹽屋秋貞聽到這裡,額上滿是大汗,微胖的身子不安地扭了扭,出聲問道:「是的,但馬守大人說的沒錯,但在下如何做才能贖罪,還請閣下示下。」

    李曉微微一笑,盤膝坐在鹽屋秋貞面前,整個人湊近對方,問道:「鹽屋大人,我知道你們商人的準則,一切只有共同利益的存在的情況,才有合作的可能。所以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鹽屋秋貞渾身一震,忍不住伸手擦額上汗水,並扶了下眼鏡,吞嚥了一口口水言道:「我明白了,就請讓在下,成為但馬守大人你的御用商人。我鹽屋,願意每年給閣下提供一千貫的參持金。」

    李曉搖了搖頭言道:「築前守大人,你還是不明白,若是我還沒有攻下城生城時,你若提出作為本家的御用商人,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不過現在情勢又不同了,那時候我沒資格和你談判,但眼下你我的形勢易位了。」

    鹽屋秋貞深吸了一口氣,彷彿痛下決心般言道:「好吧,一年一千五百貫,絕不能再多了,否則在下一年之中就連一文錢的盈餘都賺不到了。」

    李曉哈哈一笑,言道:「築前守大人,其言不實啊,據說我所知,你們鹽屋靠神岡銀山進行兩替屋的經營,還有鹽路販通一年的純利潤,有近五千貫!」

    鹽屋秋貞霍然色變,言道:「李曉大人,你在查我的底細。」

    李曉點了點頭,言道:「沒錯,但這對於我而言,是絕對必要。」

    鹽屋秋貞頹然色變,左思右想一陣,終於忍痛答道:「一千五百貫,就一千五百貫,如此但馬守大人,可用我鹽屋作為御用商人了吧。」

    「不行。」李曉仍就斷然拒絕道。

    這回鹽屋秋貞真的要痛哭流涕了。

    李曉不緊不慢地言道:「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說過,只有一切在共同利益存在的情況,雙方才有合作的可能,閣下開出的條件,我卻看不到何處有共同利益存在。」

    鹽屋秋貞現在幾乎哭著言道:「那但馬守大人,你的主意如何,還請示下。」

    李曉哈哈一笑,不過自己在強勢之下,戲耍著別人也沒什麼成就感。

    李曉伸出了三根指頭,言道:「我要你們鹽屋商家,每年三成利潤收益。」

    鹽屋秋貞露出詫異之色,三成利潤,按照他目前年盈利近五千貫而論,也接近一千五百貫。

    但實際上意義,卻真不太一樣,利潤上分成,確實如李曉所說,他和鹽屋的利益就真正綁定在一起。

    將來自己的鹽屋生意擴大,李曉自然也能賺得更多,而生意縮水了,李曉也同樣賺得更少了。

    如此雙方就有互相扶持對方的必要,李曉會以他領主身份給與鹽屋便利,而鹽屋因此也能賺到更多的利潤,那麼背叛彼此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鹽屋秋貞臉上頹廢之色盡去,『喔』地一聲,跪伏下去正色言道:「如此日後一切,就拜託但馬守大人照顧了。」

    李曉點了點頭,對於鹽屋秋貞,日後自己會利用自己股東身份,慢慢往商家裡滲透人,暗中監視他的行徑。

    這個步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就可以了。

    鹽屋秋貞以後忠心耿耿也就罷了,若是不然,自己就找機會暗殺掉對方,最後再用滲透的人,替自己接管下這家鹽屋商家。

    如此一來,李曉可以賺得更多,不過若非出現鹽屋秋貞心思不軌的情況下,他是不會這麼做的。

    一來是鹽屋秋貞經商還算有些天賦,殺了這人才怪可惜的,二來,李曉這人還算講信用,不會輕易作違諾的事。

    不過以李曉看來,以後只要雙方利益徹底綁在一塊,鹽屋秋貞只要自己有腦袋,就不會行這蠢事。

    而李曉領國內經濟,有大藏長安,鹽屋秋貞替自己打理,他也可以就此省心不少。

    鹽屋利潤分成,與李曉是一年一結,預期到了年底便可以拿到近一千五百貫的分紅。

    平白多了這一筆收入,李曉自然是十分愜意,這正好補貼,武田信玄取消之前給自己一年一千貫的直俸補助。

    本家的理由也很充分,李曉都已是兩萬石級別的家老了,已不能像當初侍大將那樣領取直俸了。

    可是李曉為了籌建西國方陣的鐵炮隊,將所有積蓄都砸了進去,眼下他可是處於一窮二白,家底被掏光的經濟危機局面。

    打戰就是打錢,打經濟,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確實當世人傑,但若是武田上杉兩家若不是有金山支持,他們二人要想要在這亂世中混出頭來,也是相當不易的。

    李曉現在雖是兩萬石高的大名級家老,地盤擴大了不少,不過實際上戰略地位,卻是極其不利的。

    他現在控制地盤,就是一個啞鈴,一頭在飛驒,一頭在越中,中間則是一條難以跋涉的山路。

    平時還好,可一旦到了冬季,大雪封山,山路被封,這樣神岡城和城生城的交通就中斷了,到時萬一哪一座城出事,遭遇別勢力攻打,兩座城就會彼此呼應不到。

    若將李曉的五百常備平均分配在兩城,這根本不行,守備力量更是薄弱。

    以李曉的打算,準備擴軍,再擴編五百常備,分別駐守在城生城和神岡城。

    而招募五百常備這無疑是一筆巨資。

    要維持五百常備,不算其他消耗,按照每名常備足輕七貫的年俸,就要三千五百貫一年,外加一人兩人份的扶持米。

    僅僅是維持,一年所費就要四千貫以上。

    此外鐵炮,具足,長槍,刀劍這些裝備另外不計。

    李曉不由感歎,這兵農分離,果然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

    因此李曉要新組建這五百常備,對城生城進行守備,就需要大筆的資金。

    現在李曉領內收入三大塊,神岡銀山,城下町商業,農田的年貢。

    李曉支撐起一千常備的最大底氣,就是有神岡銀山這大殺器在,在大藏長安的打開,神岡銀山今年內任務已超額完成,除了購買八十挺鐵炮之外,還幫李曉維持了三百常備的開銷。

    所以今年內神岡銀山所有產出已經用竭。

    至於城下町收入,主要來自商業貿易,但因為現在已是秋天,再過一個月,越中飛驒這條通路,馬上就要大雪封山。所以神岡城,城生城城下町的商業收入,馬上就要大幅縮水了。

    所以這筆錢也是指望不上。

    幸好李曉還有最後一項,今年農田的年貢收入。

    秋收馬上就要進行,按照三公二民的比例,李曉一共從兩萬石高領地上,獲得一萬兩千石年貢收入。

    有了這筆收入,李曉可以暫時應急用來招募他的五百常備。

    不過這一萬兩千石,有一部分必須保障他擴軍後一千常備,未來一年的軍糧儲備。

    為了擴軍,李曉現在只能暫時賣掉部分軍糧,來換取銅錢。

    到了年底李曉日子就好過了,到時有鹽屋商家的分紅,還有明年神岡銀山,生產擴大的預期產出。

    李曉可以暫時渡過擴軍所帶來的經濟危機,到時若軍糧不足,再用錢購回。

    軍糧買賣,李曉指定,由御用商人鹽屋秋貞,用統一收購出售價格進行。

    統一收購出售價格的好處,軍糧收購和出售價格兩者統一,就是不會出現秋收時糧賤賣糧,春天時糧貴買糧的杯具局面。

    如此鹽屋秋貞這樣御用商人的好處,立即就體現出來了。

    而買賣糧食年貢收入,以季節的差價差來賺錢,這也是當時以農業為主要收入大名的基本路數。

    大名的奉行們,平日也要如商人般幹著,糧賤時買糧,糧貴時賣糧的工作。

    玩太閣五,大名每次評定,作為玩家扮演家臣,每次都可以選擇這買賣軍糧的指令。

    不過事實上,李曉今年農田年貢收入,卻遭到了阻擾。

    九月底越中城生城,飛驒神岡城,兩地的秋收都已經結束。

    飛驒神岡城三千石是如數收上了,而城生城的九千石卻一粒米也沒讓李曉見著。

    李曉派去各村收稅的人,或被有禮貌地,或被敷衍,甚至驅逐出境。

    李曉聽聞之後,簡直是大怒,***自武家執掌天下以來,對領內各村徵稅本就是大名,地頭的責任。

    眼下各村居然拒繳,甚至暴力抗法,這還如何容忍的。

    不過李曉卻從中察覺到一絲陰謀的味道,當初自己佔領城生城時,當地各村的名主們已經承認了他當地領主的地位,同意秋收之後,向他交納年貢。

    為何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這些名主們都變卦了。

    這其中必有情由。

    所以李曉詳細詢問之前派到各村,被趕回來的人後,才明白原來是本願寺那幫禿驢搞的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