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二卷 信濃風雲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戰前奏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一百一十六章大戰前奏

    面對越後軍的強大軍勢,為了防止敵方借助城下町作為攻擊的前沿陣地,武田軍放了一把大火,將巖摫城的城下町焚燬。

    沖天的烈焰騰紅而起,在夜空之中看起來格外奪目。

    第二天,連夜行軍上杉謙信三千旗本軍渡過吾妻川,抵達在巖摫城城下,在城東面的小山立下本陣,亂龍旗和毘字旗高高聳立在本陣之上。加上之前齋籐,色部的軍勢,越後軍兵力更盛。

    而原先駐守在羽尾城,鐮原城的越後軍也源源不斷趕到,中午時,又是一路越後軍趕到了巖摫城城下,原來一直在家養病的宇佐美定滿,以及揚北眾中條籐資亦然率四千軍勢,出陣吾妻郡。

    至此自上杉謙信以下,越後名將大多皆雲集於此,其中有:

    琵琶城,宇佐美駿河守定滿,其為譽為越後第一智將,並且是越後流兵法的鼻祖,之前一直出任上杉謙信軍師的角色。

    與板城,直江大和守實綱,在上杉家的軍役帳中,是作為兵力第一動員力。不過直江實綱本人一直隨上杉謙信一起駐守本陣,很少被委派出戰。同樣他的內政外交能力,也在上杉家中十分的重要。

    飯塚灰毛城,甘糟近江守景持,因其勇猛善戰,被上杉謙信委以殿軍重任。

    這以上三人,加上陣亡在李曉手中的柿崎和泉守景家,合稱上杉四天王,是上杉謙信麾下出身於越後,最具盛名的大將,眼下都聚首在巖摫城城下。

    除了上杉四天王之外,還有:

    本莊城,本莊越前守繁長,出身秩父黨。

    平林城,色部修理勝長,出身秩父黨。

    鳥阪城,中條左門衛籐資,出身三浦黨。

    新田發城,新發田尾張守長敦,出身佐佐木黨。

    竹俁城,竹俁右門衛清綱,出身佐佐木黨。

    以上這五人皆屬於越後揚北眾,楊北指的是越後國阿賀野川以北的地域,揚北眾由出自武藏秩父氏,近江佐佐木氏,相模三浦氏等家組成,以上三家都是出自名門庶流的後裔,由別國原來的莊園地頭,入國越後後,轉化成的當地武士郎黨,並以各自所領的地名取作各家的苗字。

    之前揚北眾一直作為越後的半獨立勢力,與守護上杉氏,守護代長尾氏對立。後來上杉謙信統一了越後,本莊,色部,中條,新田發等人都成為他的家臣。

    所以揚北眾就成為越後軍的強力軍隊,出陣關東,圍攻小田原,激戰川中島,到處都可以見到揚北眾的身影。並且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在揚北眾奮戰之下,給與了武田軍很大的殺傷,上杉謙信特此頒發了「血染的感狀」給與色部勝長,安田長秀,中條籐資三名出自揚北眾大將。

    現在揚北眾軍勢的動員力,已經達到越後軍三成以上。

    此外還有赤田城,齋籐下野守朝信;不動山城,山本寺伊予守定長;來自長野家的,鷹留城城主長野業固等大將,以及在上杉謙信左右,負責守護本陣的兩位猛將,小島彌太郎,荒川長實。

    所有越後軍諸將,所率領帶到巖摫城城下的軍勢達到一萬七千人之多。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上杉謙信以一萬三千人之眾可以正面硬撼武田信玄的兩萬甲信精兵。

    而這一次他卻動員了一萬七千人的軍勢來包圍巖摫城這彈丸之地,而城中僅僅有武田勝賴,李曉的一千人馬,雙方的兵力對比達到十七比一的懸殊差距!

    如此強大的軍力雲集於巖摫城,似乎只要每個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沒了巖摫城一般。

    可見上杉謙信此次志在必得,誓要拿下武田勝賴,李曉二人,一雪白根山合戰之恥。而眼下越後軍並沒有立即展開攻城,而是圍著巖摫城裡三層外三層地圍困起來。

    越後軍在各個平地路口,設置路障,以防止李曉再度重演白根山用騎兵衝陣的一幕,同時也提防武田軍突襲越後軍陣地,甚至進行突圍,他們完全不擔心他們攻不下巖摫城,只擔心逃走了李曉,武田勝賴等幾個漏網之魚。

    並且為了徹底封鎖消息,上杉謙信的軒轅忍者眾全數出動,在吾妻郡境內斬殺任何可疑人物,以防情報洩漏,讓躑躅崎館得知消息後,向巖摫城派出援軍。

    就在上杉謙信抵達的當夜,城外砰地伐木勝,鼎沸的人聲,砰地打木樁聲各種聲音響了一夜,而城中的武田軍將士受此影響則徹夜未眠。

    第二天天明,武田軍起床後,朝曲輪中的孔洞向外張望,只見看見無數帳篷,木製的小棚豎立而起,猶如在當前平地重建了一座城下町般。

    上衫軍依靠的龐大的人力,一夜之間就築起了完整的營盤,壕溝縱橫,防馬柵,嘹望樓,軍營一座連著一座錯落有致。

    不僅武田軍是目瞪口呆,連在二之丸箭櫓在眺望的武田勝賴,李曉,真田昌幸,大熊朝秀亦然暗暗乍舌。

    「輝虎公,真是當世軍神!」

    看完上杉謙信的佈陣,真田昌幸不由長歎一聲。

    與上杉謙信大膽奇襲的作戰風格截然相反,越後軍的佈陣卻顯得是十分老成嚴謹,滴水不漏。

    甚至連身在越後軍多年的大熊朝秀亦然找不出一絲破綻,武田勝賴,李曉,真田昌幸看到此完備的防禦,連半點夜襲,出城作戰的念頭也沒有了。

    眼下武田勝賴,李曉他們只有一個想法,做好堅守待援的準備。

    幸好巖摫城亦是一座堅城,並有足夠的存糧和水源,可以作為堅守,令守城者後顧無憂。

    巖摫城東倚著吾妻川,西靠著海拔八百米的巖摫山,南面臨著吾妻川懸崖,而北面上山的通路,亦是天然的險要地形。

    巖摫城的築城者,將出丸建立在此,作為扼守通路的第一道防線,出丸被命名為天狗丸。之後是二之丸,中城,本丸,根據地勢高低,依次排列上山。

    而巖摫城經過齋籐家數百年的經營,堀切,土壘,石垣,城牆,箭櫓一切都十分完備。

    當初武田勝賴率軍在攻打巖摫城時,一連攻打了三天的天狗丸,在此吃盡苦頭,也未能將之攻破,幸虧後來齋籐家內部有人反水,內應外合才攻破了這座堅城,否則就是以李曉,真田昌幸之能,在沒有大型攻城器械的幫助下,一時也不知拿巖摫城如何是好。

    眼下攻守雙方易位,武田勝賴就是否能憑著巖摫城這座堅城,頂住上杉謙信一萬七千大軍的猛攻,這不得而知。

    目前武田軍是拚命備戰,在各個地方加固修補城池,誓要抵抗住越後軍的猛攻。

    而就在當天夜裡,上杉謙信派往勸降武田軍的使者,抵達了巖摫城城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