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二卷 信濃風雲 第九十六章 長筱合戰預演版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九十六章長筱合戰預演版

    五反原的上空氣凝重,籠罩著一種大戰將臨的氣氛。

    武田勝賴,李曉,真田昌幸,大熊朝秀觀望著齋籐軍的本陣。對方足足有兩千軍勢,而武田勝賴彙集各路豪族的軍力,軍勢雖總數達到一千三百之眾,但人數上還是處於下風。

    不過齋籐軍得知後路被截斷後,士氣比較萎靡。同時武田勝賴軍這邊裝備有大量鐵炮,決戰這天天晴無羽,而決戰場地十分空曠,非常適合的鐵炮的使用。

    自白根山之戰後,武田信玄為獎勵武田勝賴,除了將自己的佩刀和泉守兼定刀給他外,還贈給武田勝賴幾十挺鐵炮。

    而武田勝賴在白根山一戰,也嘗到了鐵炮的甜頭,將原有鐵炮隊的基礎大量擴充,加之在之前攻打羽尾城和巖摫城。武田勝賴軍現在鐵炮數量,達到驚人的一百五十挺,超過武田信玄麾下任何一名家臣鐵炮隊的數量。

    不過齋籐家的軍力亦然有精銳部隊,軍中有從越後借來的一百騎越後騎兵,在騎兵人數上優於武田勝賴軍,所以說這五反原合戰,可以稱得上一場冷兵器時代,提前上演的鐵炮與騎兵之間對決。

    大熊朝秀作為陣馬奉行,詳細地觀察戰場地形後,向眾人分析道:「齋籐家騎兵數量上佔據優勢,顯而易見對方會將騎兵作為攻堅力量投入戰場。從敵軍本陣,到我軍正面陣地大約有三十町的距離,除了正面的開闊地外,我軍陣地的兩翼,都是泥濘沼澤,不利於騎兵奔馳,所以對方一定會從正面採取騎兵中央突破,步兵掩殺的方式,向我軍攻擊。」

    大熊朝秀這一番分析,十分有見地,而且作戰經驗豐富至極,這點聽得武田勝賴,包括李曉,真田昌幸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令人無比懷念的山本勘助童鞋致仕以後,武田勝賴這班青年近衛軍的家臣團中,若論臨戰經驗,就屬大熊朝秀最豐富。相較之下李曉雖有很多現代人的奇思妙想和看的見識,而真田昌幸則有一肚子的鬼謀,但是他們的作戰經驗還是遠遠不如大熊朝秀,保科正俊這樣的老將。

    真應了中國那句古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作為陣馬奉行,就是負責在大戰佈陣時,充分觀察地勢、水源等地理條件,為我方選擇有利地形。這必須由作戰經驗豐富的人擔任。

    在武田家中,武田信虎,武田信玄兩代家督出征時,必用原昌俊,原昌胤父子作為陣馬奉行,戰前勘察地形。

    武田勝賴,向李曉商量地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將鐵炮擺在陣地正面,阻擊齋籐家騎兵。」

    李曉點了點頭,在狹窄的正面上,本就是發揮鐵炮密集射擊的長處。

    李曉將一百五十人的鐵炮隊佈置在陣地正面第一線,第二線放一百名弓足輕,仍就按照鐵炮平射,弓足輕拋射的打法,作為用遠程打擊。最後是三百名槍足輕,在一旁防護。

    另外李曉也做了一系列的改動,在鐵炮隊的前面安放了三道防馬柵,並還是依照白根山合戰時的戰術,在陣地前沿挖了兩道壕溝,阻礙敵軍步兵的前進。

    而李曉的打算,當然是準備將五反原當作設樂原,用鐵炮加防馬柵的方式,上演一番武田家對齋籐家的小規模的長筱合戰。

    決戰一開始,隨著齋籐憲廣的軍扇揮動,一百騎越後騎兵,作為先鋒陷陣衝鋒的。

    背插著旗指物越後騎兵先是緩緩地前進著,然後待接近武田家陣地一定距離,突然加速開始奔馳起來,騎兵們在馬上揮舞著長槍,太刀,並高聲吶喊著衝向武田家的陣地。在他們身後還有三百名步行武士和槍足輕的配合,一起從正面向武田勝賴的陣地發動衝鋒。

    此外齋籐軍還分出兩路軍勢,分別同時從兩翼發動側擊分散武田軍的注意。

    「射擊。」武田軍一方的鐵炮奉行揮動太刀,大喝一聲。

    啪!啪!啪!

    頓時五反原的上空鐵炮響聲與馬蹄踏地聲響成一片,武田軍陣地上鐵炮射擊所散發出的硝煙四處瀰漫。每當鐵炮齊射聲響起,戰馬驚起的嘶鳴聲長長地迴盪在五反原的上空。

    一刻鐘之後。

    齋籐軍主將齋籐憲廣伸手扶了下頭盔,滿臉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身子微微坐離了馬扎,整個人僵立在原地。他的眼前是翻斃的戰馬,折斷的旗指物,還有正在血泊中掙扎的士兵,眼前完全是屍橫遍野,一片狼藉的戰場。

    齋籐家衝陣的結果是,一百名越後騎兵和三百武士和足輕的部隊,在武田勝賴的一百五十挺鐵炮隊和一百名弓足輕隊的轟擊下,被打得潰不成軍。

    特別是衝破陣地前的防馬柵時,騎兵們不得不下馬步行,徒手去搬離防馬柵,在這個過程中武田家鐵炮弓箭齊射,齋籐軍成片成片戰死在防馬柵前的壕溝之中。

    而僥倖突破防馬柵的齋籐家士兵,也無法攻破武田家槍足輕布下三間槍槍陣。

    齋籐家的騎兵正面突擊慘敗,同時從兩翼進攻武田的軍勢亦然受阻。

    武田勝賴,大熊朝秀,真田昌幸看到鐵炮射擊騎兵這一幕時,他們的震撼亦然是無以復加,不亞於齋籐家一方,武田軍在李曉的調度指揮下,居然是大獲全勝!

    而在李曉眼底,這部微型般的長筱合戰的預演,就當做是放一場電影給武田勝賴看吧。

    孤注一擲的反擊失敗後,齋籐軍軍心渙散,齋籐憲廣無法阻止臨時拼湊起來的各豪族家主離開戰場,並且自己的足輕也逃亡了大半。齋籐憲廣和齋籐憲宗心知不可再戰下去,最後率領不足五百的殘軍,在武田軍的追擊之中被迫退往嵩山的絕地中。

    嵩山位於中之條盆地中央,海拔並不高,卻是附近山嶽信仰的中心,同時也是吾妻八景之一。從山頂的「大天狗巖」向四周眺望,可以見到烏帽子巖,胎內,男巖,御城平,經塚,骨穴,一升水,女巖等史跡與怪石。

    第二天,最後的決戰開始,武田軍展開全面對齋籐家的總攻。

    在最後的決戰中,齋籐家的武士們自知必死,表示得格外英勇。武田勝賴,李曉,大熊朝秀各領一軍輪番進行了數次艱苦的突擊戰,才攻破了齊籐家的陣線,導致齋籐家全面崩潰。

    最後齋籐憲廣自刃而死,而齋籐憲重攜帶妻女登「大天狗巖」投崖身死,其家臣,部下亦然紛紛『自殺』殉死。

    南北朝時,齋籐家本出於吾妻郡地頭吾妻五郎行森一族,並佔有巖摫城,後南朝裡見義時攻陷巖摫城,吾妻憲行逃出巖摫城,並成為安中地方齋籐梢基的養子,改姓齋籐。後吾妻憲行借關東管領山內上杉之力,又奪回巖摫城。

    而經過這一戰,於吾妻郡兩百年之久的齋籐家至此滅亡,家名斷絕,而武田家的勢力完全佔據了整個吾妻郡。

    次日武田勝賴攻克吾妻郡的捷報,距離武田義信送往躑躅崎館的救援信,只間隔延後的一天的時間,送到了了武田信玄的手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