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一卷 川中島風雲 第十四章 名將之「一騎討」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十四章名將之「一騎討」()

    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有著日本戰國一龍一虎並稱的兩位兵法大家,就在此刻打了照面。

    雖然一路衝突武田軍的防線,上杉謙信此刻身邊還有十二騎。他本人手持二尺四寸五分名刀「順慶長光」,胯下名駒「放生毛月」,見武田信玄本人身邊僅有區區幾名隨從護衛,意識到這確實是最佳取得信玄首級的機會。

    武田信玄雖稱得上戰**略無雙,但並非勇敢善戰之人,論武技如何能與謙信媲美。上杉謙信沒有片刻猶豫,親自策馬直奔武田信玄而去。

    一名忠心護主的武田武士大喝一聲,橫槍上前阻攔上杉謙信,卻被對方一刀劈開重重摔在地上。

    衝破阻攔,上杉謙信雙腿一夾,放生毛月不愧為名駒,風馳電閃之間已逼近武田信玄面前,這時候武田信玄身旁侍從已經騎兵衝散。武田信玄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親自上陣,面對揮來的「順慶長光」,他用右手的軍配擋了第一刀。

    上杉謙信揮落的第二刀,直接將武田信玄的軍配砍斷,這時武田信玄身上連可以遮擋的兵器也沒有了,而緊接而來的第三刀正好砍在了信玄的右肩鎧甲上,砍傷了他右臂。

    武田軍的將士趕之不及,眼見武田信玄就要命喪上杉謙信手下。

    正待上杉謙信再度舉刀時,突見到一匹戰馬如同尖刀一般破開陣幕的布幔,直接衝進了武田信玄的本陣之中,戰馬四蹄飛踏濺起了一地的塵土。

    「休傷主公。」

    隨著這一聲石破天驚般的巨吼,騎在戰馬上的武將,舞來一槍直接刺在上杉謙信的愛馬「放生毛月」的馬『臀』上。「放生毛月」吃痛後嘶鳴一聲,不受控制的急奔了幾步,正好讓他的第四刀沒有砍下。

    上杉謙信急忙重新控制住「放生毛月」轉頭看去,只見這員騎在戰馬上的武將,身材極其魁梧,對方並沒有帶頭盔,不過從對方的髮式看來頗為怪異,並沒有像這個時代的武士,要麼剃個半月光頭,要麼就將頭髮紮成髻。

    這名陣前救駕的武士,自然就是李曉了。

    李曉騎在馬上,將武田信玄護在身後,然後橫槍指著上杉謙信言道:「我乃武田家聘用的明國武士李曉,要與閣下決一死戰。」

    李曉話音一落,四周的武田上杉將士頓時都驚呆了。李曉居然想要與上杉謙信「一騎討」。

    日本人將戰場上凡武將的對戰,都稱之為「一騎討」。「一騎討」簡而言之就是單挑,絕不能假手於他人上前協助,只能憑兩位武將個人勇武決出勝負。

    譬如說三國演義裡上演的「三英戰呂布」,在這裡是絕對不能出現的,即使靠人多獲勝的一方,也是要遭到鄙視的,是對武士人格的侮辱。

    這武士之間的挑戰,自然作為應戰者不能逃避的,否則將視作膽怯。

    上杉謙信自然不肯退避,哈長笑一聲,言道:「很好,原來是來自明國的武士,我乃上杉長尾景虎輝虎。」

    「將軍,他不過是屈屈一名明國武士,如何配得與將軍比試,請讓我荒川長實應戰。」上杉謙信麾下一員武士大聲道。上杉謙信正要開口,而這時李曉當下驅馬衝去,他哪裡肯放過與上杉謙信「一騎討」的機會。

    李曉雙腿夾緊戰馬,橫槍掃過一道勁風,朝上杉謙信舞去。上杉謙信從容應對,用「順慶長光」橫架了李曉一槍,只聽清脆利落地噗的一聲,兩人這一擊堪堪勢均力敵。

    上杉謙信擋住李曉這一擊後,反手一刀朝李曉肩膀上砍落,李曉返身後仰,身子掛在馬上,橫槍又架開這一擊,只是呼吸之間雙方馬頭已經交錯而過。

    好,好!上杉謙信陳讚了兩聲,他號稱軍神,可自身武力也是不弱。之間上杉謙信拔馬返回,催促戰馬轉而之間風馳電閃般衝來,又是一刀朝李曉劈來。

    李曉畢竟還是馬術不精,倉促之間控制好戰馬,待重新驅策戰馬上前應戰時,已經慢了一步。

    上杉謙信借助著戰馬的衝力,雙臂緊握「順慶長光」奮力一擊,李曉招架不當,整個人被上杉謙信一刀劈下馬來。

    待李曉狼狽地在地上站定後,上杉謙信勒回馬頭,揮動「順慶長光」一刀直朝李曉腦門上劈下。在危急時刻,李曉只能很沒武士形象的一個賴驢打滾,避開上杉謙信這一刀,然後看準上杉謙信的後背,反手卻用槍桿一側,狠狠地抽在上杉謙信的左肩上。

    「將軍。」越後軍武士見上杉謙信被李曉挨了一擊,也不顧什麼武士精神了,慌忙上前來救駕。

    而這邊武田軍救援的士兵也趕到了,兩邊的主將都被團團的護主。

    上杉謙信雖中了李曉一擊,但卻沒怎麼受傷,仰天長笑之後,果斷地策馬從武田軍本陣中退去。

    李曉半點沒有要將這場川中島合戰,由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的「一騎討」改寫成李曉和上杉謙信的「一騎討」的自覺。他的心底只是一心想討取上杉謙信的首級,但卻可惜於馬術不精,追了一段後,始終趕不上上杉謙信坐下的名駒「毛生放月」,最終無賴只能拔馬而回,退到武田信玄本陣。

    待上杉謙信走後,李曉趕忙下馬一副護主來遲的悔恨表情,來到信玄跟前,言道:「主公,屬下來遲了。」

    武田信玄面色頗為蒼白,微微點頭言道:「不,你很好。若不是你,我武田信玄就命喪在八幡原了。」

    李曉看到一旁武田義信還有他們的屬下十幾人也早到達了武田信玄,偏巧也看到了李曉勇戰上杉謙信的一幕,現在也是站在一邊面色頗為尷尬。

    武田信玄轉過頭,看了長子一眼,瞬間面色發沉,似乎是想到諸角虎定這位猛將的戰死,嘴角一動似乎要呵斥武田義信。

    而正在這時,本陣外馬蹄聲響起,李曉看去,竟然是山本勘助。李曉頓時睜大了眼睛,記得歷史上山本勘助為戰死的武田信繁的愧疚,還有自己計謀被上杉謙信識破謝罪,最終衝入越後軍陣中戰死。

    莫非他詐屍了?這個念頭瞬間在李曉腦間滑過。

    山本勘助雖是瘸腳,但騎在馬上卻穩穩當,右手上的太刀還沾染著血跡,顯然是廝殺一番後回來的。

    他一見信玄負傷後,立即翻身下馬,跪拜在武田信玄面前,言道:「主公,都怪屬下戰略失誤,計謀為上杉謙信所識破,這才累及主公負傷和眾將士傷亡慘重,我願意切腹謝罪。」

    武田信玄雖是面色蒼白,但推開了服侍的小姓,站起身來扶住山本勘助的肩膀,言道:「不,勘助,我武田軍的頑強奮戰支撐住了越後軍的攻勢,現在戰局已扭轉至我們有利的一面,你的計謀並非失敗。」

    山本勘助一臉慚愧地言道:「主公,我。」

    這時似乎察覺信玄本陣遇襲的狀況,各個在奮戰的軍陣都派出了支隊來支援。

    武田信玄大聲言道:「將我信玄的旗幟豎起,表示我安然無恙,全軍不必顧及本陣,一定要多斬越後軍的首級。」

    這時前線一蜈蚣傳騎飛速趕來,翻身落馬拜倒在武田信玄,言道:「主公,信繁公他身負重傷了。」

    此言一落,武田本陣頓時寂靜無聲。

    八幡原上戰局已經接近了尾聲,上杉謙信已經平安無恙返回越後軍中,現在越後軍正往善光寺附近敗退,而武田軍正尾隨追擊當中。

    李曉騎馬趕到時,武田信豐,武田信永,還有武田勝賴三人正圍在武田信繁身邊。

    「信繁公,是怎麼負傷?」李曉大聲說道,雖然接觸時間甚短,他可以感覺到武田信繁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懷,他絕不願意武田信繁如此就去了。

    「叔父,是在追擊中被鐵炮的流彈打中的。」武田勝賴抬起頭解釋道。

    李曉聽了吃了一驚,在這個時代被鐵炮打中,死亡的幾率很高,並非是彈丸致命,主要是因為傷口感染的問題。

    比如在關原合戰中,德川家的「赤鬼」井伊直政和德川家康的四兒子松平忠吉,都死於彈丸造成的傷害感染。

    武田信繁的傷口是在右肩上,眼下軍醫和藥師都在忙碌著取出彈丸,然後用清洗傷口包紮,阻止感染。信繁將來的命數如何,只有靠他自己了。

    殘陽西下,將八幡原上鍍上一層血色,李曉放眼望去,遍地無頭屍體,殘戈斷戟,眼前此時此景,只有用屍山血海方可以形容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