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百六十五章 熱議 文 / 燭
第三百六十五章熱議
宋朝經濟水平遠高於其他朝代,而且令人值得稱道的是,相對來說,朝廷國庫倒是經常缺錢,皇帝私用不足,但是百姓卻較為富裕,頗有藏富於民間的狀況。
然而,錢財來之不易,除了那些不知父輩賺錢辛苦的紈褲子弟,敗家二世祖外,一般人家,還是較為節儉的,年輕士子顯然就是繼承了先輩們這種優秀的傳統美德,一聽,僅一卷書冊,就要一貫錢,頓時不樂意了。
「一貫錢,我沒有聽岔吧。」
「什麼書這般貴,難道是前朝的孤本。」
也不怪眾人有著諸多意見,畢竟就是享譽天下的大儒所出文集,也無非是兩三百文錢一卷,雖然動輒就是十幾卷,也要花幾貫錢,但是人家是什麼人物,名家學宗,後輩學子景仰的對象,所出文集,是他們畢生學問的大成之作,這錢,給得不冤枉,且值得。
而楚質的詩詞集,說得難聽點,就是無聊消遣的閒書,可看可不看,若不是為了滿足一時的好奇,或許就是白送,人家也未必樂意接受。
普通百姓在埋怨書貴,可是底下有的人卻想得更加深處,竊竊私語起來。
「楚知縣素有清譽,上任以來,所作所為,也稱得上通達二字,不似庸碌之人,今日怎突然犯渾了?」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有什麼奇怪的。」
「或許吧,唉,也不知收斂些,如此大肆宣揚,不怕地方言官參他一本,劾其藉機出書之名,實則斂財苟利。」
兩人不是造謠中傷,往楚質身上潑污水,說的也是事實,畢竟在世人的意識中,楚質應該是自費印書的,那現在售書的,也肯定是受他指派,價格如此昂貴,不是為了斂財又是為了什麼。
較真的說,這想法也沒啥錯誤之處,要知道楚質本就是印社的幕後東主,從書集成稿,到宣揚策劃,也是他出的主意,甚至書集的定價,也由他拍板同意的,綜上所述,楚質被參,一點也不冤。
然而,接下來夥計的話,又某些人疑惑起來,覺得自己的設想似乎有差錯。
「嫌貴,那你就別買,讓開,別擋路。」
本以為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年輕士子已經做憤然拂袖的準備,不料事情有點出乎意料,卻見夥計態度溫和,從書牆中抽取了本書冊出來,雙手呈在士子面前,笑容不改道:「這位公子,本書由我西泠印社負責印製,規格統一,統一價格,質量上佳,極適合珍藏存世,購置之後,若是發現書冊頁面、內容有折損或疏漏之處,三日內可退錢包換。」
熟練的廣告詞脫口而出,之後夥計才笑道:「公子且看,此書無論是用紙、著墨、校對、排版,甚至頁面插圖,無一不是經由印社精心挑選,細心染印,隻字檢查,認真刻畫,單是用料成本就近七百文錢,再算上人工費,包裝費、運輸費等等,我們只是賺些小錢而已。」
別看夥計表面上滔滔不絕,其實他對自己所說的話,也是半懂半糊塗的,旁邊的人更是如此,聽著覺得好像不對,細想又覺得有些道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年輕士子也不客氣,直接拿起書冊,掂量一下,著手不輕不重,大約三四十頁紙吧,封面是古樸的山水圖,奇峰怪石,竹梅相映,色彩斑斕。
「怎麼看也不像是畫上去的。」
年輕士子嘀咕,扉頁自上而下的就是楚景純詩詞集幾字,一個豎線之下,楚質二字略小,表明作者身份,用的是行書,飄逸圓潤,頗具風範。
手指滑落,封面紙質細膩,沒有摩挲感覺,居然連裝釘線也沒有,心中掠過一絲好奇,年輕士子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是范仲淹所著的序言。
「詩詞,可寄之以情,抒之以志,雖不登大雅之堂,閒暇之餘,卻能陶冶情趣。」
先是評價了詩詞,而後就是勸告楚質不要沉浸其中,專心研究學問,以修身齊家,經國治世,寥寥數百言,卻從中看出范仲淹對於他的看重寄望。
哼,真是令人嫉妒得不行,年輕士子雙眼冒著紅光,恨不能書中的名字換成自己,誰不知道,得范公這麼提攜,以後前程想似錦都難。
「咦。」
憤憤不平的再翻開一頁,進入書中正文,入眼的是竹石詩,乍看之下,年輕士子驚疑起來,這是楚質寫的第一首詩,由此而得到何涉的賞識,朗朗上口,寓意深長,流傳甚廣,年輕士子自然清楚,怎會覺得驚訝。
由於年輕士子表現得太過驚奇,頓時引得旁人的好奇,後面有個性子急的,乾脆繞過他,另向夥計索取一本書,打量片刻,表情居然與士子如出一轍,一臉的驚奇。
兩人驚奇不定,夥計倒沒什麼,笑容以待的等候,可是後面排隊的人卻是不樂意了,心癢難耐,忍不住叫嚷起來:「兩位,你們到底買不買書的,麻煩快些好嗎。」
「就是,沒錢的趕快讓開,別佔著位置。」一個身穿綢緞的富商附和道,以他的家底,區區千錢,根本不值一提,重要的是,能不能憑借此書與楚知縣扯上關係。
在一片催促聲中,年輕士子俊臉微紅,暗暗咬牙,摸出錢袋,揮手道:「書我要了,結賬吧。」
「謝公子惠顧,找您錢,慢走。」生意做成了,夥計自然笑容燦爛,手腳麻利的結算,恭送年輕士子離去。
「給我一卷。」
「我也要一卷。」
士子前腳剛走,後面的立時蜂擁而上,場面十分火爆,自然,也有人或囊中羞澀,或別有用心,則選擇了駐足冷眼旁觀。
半個時辰之後,數千冊書集堆成的書牆已被搬空,只剩下空蕩蕩的書案,還有幾大筐散亂成串的銅錢,收拾之後,幾個收錢收到手麻腳軟的夥計,把銅錢搬上車輛,痛苦並快樂的走了,讓聞訊而來的人失望不已。
「人呢?不是說這有楚知縣的詩詞集嗎。」
怎麼說杭州城也有數十萬居民,錢塘縣治下佔有一半以上,作為楚質治下百姓,不管是受到其恩惠想要予以報答,還是想趁機奉承巴結一下知縣,想必有許多人樂意掏出一貫錢前來幫襯的。
然而,他們來得似乎有些晚了,這時,不少人慶幸自己下手快,不然,就與他們一樣,聞訊而來,敗興而歸。
「到其他書鋪問下。」
不知是誰開口提醒,立刻得到眾人的響應,人潮奔湧而去,來到附近一家書鋪,望著來勢洶洶的人流,著實讓書鋪掌櫃驚嚇不已,還好,聽聞是來買書的,才安下心來。
「什麼?沒有!」
「剛才還賣來著。」
再次失望離去,連續問了幾家,得到一樣的回復,讓眾人一陣驚奇。
「對了,剛才在那賣書的是什麼書社?」
「好像叫什麼西泠印社。」
「沒聽說過,杭州城有這家書社嗎。」
「我知道在哪。」
「那還等什麼,帶路」
呼呼的,一群人又湧了出去,留下書鋪的掌櫃夥計面面相覷。
片刻,掌櫃反應過來,一拍桌案,叫道:「都愣著做什麼,關門,打烊。」
「掌櫃,現在才未時,離酉時還早。」夥計好心提醒起來。
「我當然知道,帶足銀兩,隨我去取書。」
在許多人前去西泠印社求書進貨的時候,偶有幾個佔了先機,手中有書的人,紛紛拿出來炫耀。
「看到了沒有,楚知縣的詩詞集,限量版,彩印,市面上不過千冊而已。」
其實夥計的原話是萬冊,先發行幾千冊,可是經人折折扣扣下來,頓時少了幾倍,想來再經過幾番口耳相傳,數字還會倍減。
限量版倒是容易理解,但是彩印是什麼意思?旁人莫名其妙的惑問起來。
「這都不懂,真是。」
不知道宋代有沒有落伍這詞,反正也就是這個意思,炫耀之人拿起書一翻,得意洋洋說道:「看到了沒,插圖,彩色的,批注,由范公親自點評,朱蘭色。」
彩色套印方法到元朝才有,到了明代中期才逐漸成熟,更加不用說彩印插圖,簡直就是開天闢地的創舉,前無古人,聞所未聞。
為了迎合眾人的閱讀習慣,字體排版倒沒有革新,但是應用鉛活字,油墨染印,字跡清晰,線條突顯,圖文並茂、刻印俱佳,紙質雪白細潤,稱不上精品的話,那簡直就是沒有天理了。
「才千錢而已,再過幾年,怕就不只這個價錢了,值得。」
宋人也有收藏金石刻印,古玩書籍的習慣,況且,拋開書籍內容不說,只要有幾分眼光的,都可以看得出來,第一套彩印書籍的潛在價值,幾年之後,升值是必然的。
「兄台運氣真是好啊。」旁人羨慕說道:「卻不知此書是在何處購得?」
「西泠印社出版。」指著書冊尾頁說道,上面還有一些資料,都是介紹西泠印社的,其中地址最為明顯詳細,深怕別人找不到似的。
「西泠印社。」
剎時間,杭州城每個角落,都在傳誦這個名字,從與眾不同的裝釘書冊方式,到刻印精良字體,彩印,插圖等等,每個細節都讓人議論不止,而本該成為話題主角的楚質,反而給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