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來自東方的騎士

小說博覽 第三百五十章 時過境遷 文 / 漢鐵

.    從萬神殿回來的時候,不知為何,我的心一直無法平靜下來。腦子裡全都是廝殺與戰馬的嘶鳴,彷彿就是我自己的經歷過的那些情景,又好似是曾經發生在這個城市的。就像歷史上的所有名城一樣。作為古拉納帝國時代的首都以及一座千年名城,這座城市也曾多次歷經戰火。

    回到居所之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煩躁,即使是深夜準備入睡還是能夠聽見遠處不斷的犬吠聲,這讓我一直無法安睡。遂又從臥房裡走了悄悄地穿戴好衣物,走了出來,和守夜的隨從們待在一塊。

    除了這座建築裡的哥頓騎士們與在外邊附近巡邏的哥頓衛兵之外,在這棟房子二樓的客廳裡還有我的隨從們,今天晚上負責守夜的是雷斯船長與大騎士香鐸夫婦。他們要比白天守衛的阿土和木要安靜許多,雷斯船長長年航行於海上,自然有他自己打發時間的辦法。而大騎士香鐸夫婦……這對夫婦互相靠在一塊都能發上一整天的呆,這種情形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屢見不鮮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要是所有的人類壽命延長几倍甚至百倍的話,那麼會不會滿街都會看見大騎士香鐸夫婦這樣的動不動就靠隨隨便便坐上一整天的情侶,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這也讓他們的行為在我們這些常人眼中看來顯得格外地怪異。

    這個問題,昆廷好像很有興趣,關於時間對於人的意義。也正是和他在聊天中提及,我才會去注意到這一點。昆廷正在嘗試著改變時間對他的影響,當然,這不是什麼魔法以及時間是什麼的探討,對於人類來說時間的定義很簡單,就僅僅是一種度量方式而已。所有對時間而衍生出來的感覺都是出於這種度量,而昆廷所思索的則是他自己對時間的認知,他希望可以通過一種方式來改變這種認知,朝著香鐸夫婦相反地方向,以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看」起來顯得更多一些,對他自己來說。

    我承認自己思維的有限性,即使我擁有那麼多前世更為進步的知識,但是這並不代表我能夠比西大陸這個時代的天才們思索得更多一些。不過現在睡不著,用思索來打發時間倒是不錯。

    時間。雖然前世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成果但是並不代表不能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更多的思索,畢竟思索也是一種鍛煉。

    關於時間的度量,前世的史學界大多數地看法是來自於蘇美爾人,他們生活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中下游,也就是兩河流域。蘇美爾僧侶們出於商業和宗教的目的將他們的數學計數方式用於計量時間。也就是一分鐘等於六十秒,一小時等於六十分鐘。一天等於二十四小時,因為當時蘇美爾人所採用的計數方式是六十進位制,這種六十進位制地計數方式同樣也應用在了將圓周定為三百六十度上。蘇美爾人創造了最早的星相天文學,也是他們最早提出了這種時間計量地框架。

    根據前世放射性碳十四的斷代測試,蘇美爾人的文明開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結束於公元前十八世紀。其後才被閃族人,也就是閃米特人建立的巴比倫文明所取代。公元前十八世紀漢莫拉比在巴比倫即位,結束了最後一個蘇美爾王朝,開始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巴比倫文明。

    但是蘇美爾人所提出的時間框架並沒有隨著蘇美爾人文明的滅亡而消逝,這種時間計數方式的框架被巴比倫文明所延續並且一直被不斷地改進應用到了我所生活的前世。當然。這只是一種計數方式。並非是更為確切的認知,那個時候地人們即使擁有時間地計量框架但是在認知上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直到前世十三世紀的中世紀英格蘭修道院出現第一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同時期意大利北部地區開始教堂開始建立鐘樓以提醒人們禱告的時間,當時所謂的時鐘僅僅只是「時鐘」而已,就像現在西大陸的所有鐘樓一樣,是只帶刻度不帶分度地。人們也之能夠比較確切地認知體會到一個「刻」地概念,換句話說。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即使不計算健康與壽命因素。僅僅以對時間地認知來看,他們認知中的實際生命也比前世我所生活時代的人們來得短暫。

    而前世十七世紀中——久的文明都有大洪水的傳說。前世聖經與古蘭經中的許多故事衍生於猶太教典籍,而猶太教的神話故事很有很可能就是來自於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當然,只是可能而已,畢竟隨著各個民族居住地的分散與變遷,神話故事也會衍生出更多的版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