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在台灣

小說博覽 台灣的歷史 文 / 雲的留痕

    台灣的歷史

    19世紀

    1805年:大龍峒保安宮落成。

    1808年:吳化等人將業已在宜蘭開拓的人,製成住民戶口清冊,攜至-{台北}-艋?呈繳給閩浙總督方維甸,要求把蛤仔難編入清朝版圖。

    1810年:清政府核准設「噶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首次正式對台灣東北部的宜蘭進行直接統治。

    1854年:美國培理艦隊停泊基隆。

    1859年:聖多明哥會派遣神父到台灣傳教。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台灣開放淡水及安平港為通商口岸。台灣經濟逐漸邁向繁榮。

    1862年:戴潮春起義。滬尾(今淡水)正式開港。

    1863年:雞籠(今基隆)正式開港。

    1864年:安平和打狗(今高雄)正式開港。

    1865年:英國長老會馬雅各開始在南部傳教。

    1866年:英人多德在淡水種茶,改善台茶產銷,展開台灣茶葉的黃金開發期。

    1867年: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和原住民族長卓杞篤締結災難救助條約。

    1871年:原住民殺害船難漂流之琉球居民而引起牡丹社事件。

    加拿大長老會的馬偕抵達淡水,開始在北部傳教。

    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日本政府與清朝締結《北京專約》,清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之舉,賠款50萬兩。

    沈葆楨奉派至台灣,清朝對台灣的經營轉為積極。

    1875年:清廷取消內地人民渡台耕墾禁令,台灣正式全面開放。除原有的台灣府以外,另置-{台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另於恆春半島設置恆春縣,東部設卑南廳,南投地區設埔裡社廳。

    在沈葆楨的奏請和監督下,總兵吳光亮完成橫貫台灣東西部的八通關古道(11月)。

    1877年:架設-{台南}-至旗後電線。

    1882年:馬偕創設牛津學堂。

    1884年:中法戰爭,法軍炮轟基隆,登陸淡水-

    {台北}-城的城牆及五座城門興建完成,為清代台灣興建的最後一座城垣。

    1885年:因中法戰爭的刺激,台灣從福建省獨立出來成為台灣省,劉銘傳就任第一代台灣巡撫。他在六年任期內,使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

    《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

    1886年:劉銘傳著手清賦事業,創設保甲制度。

    1887年:設鐵路總局於台北城,開辦台灣鐵路,為中國第一條官辦客運鐵路。

    1888年:開辦台灣郵政;並在-{台北}-設置水力發電廠,為台灣電力之創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日、清議和期間,佔領澎湖群島。

    邵友濂奏請移設台灣首府由-{台南}-移至-{台北}。

    1895年:中日締結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4月17日)。

    台灣總督府成立,樺山資紀為首任總督(5月10日)。

    台灣民主國發表獨立宣言(5月23日),舉行獨立儀式(5月25日),唐景崧任總統。

    日本近衛師團在澳底登陸(5月29日)。日本軍佔領基隆,同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亡廈門(6月6日)。日軍未遇抵抗即進入-{台北}-(6月7日)。台灣總督府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定此日為「始政紀念日」(6月17日)。

    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逃至廈門(10月19日),台灣民主國崩潰。樺山總督向大本營報告全島敉平(11月18日)。

    1896年:原敬向台灣事務局提出「台灣問題二案」。

    「六三法」實施(4月1日)。

    總督府設立「撫墾署」,處理原住民事務(4月1日)。

    此時在日「出售台灣論」囂塵甚上。

    1897年:「住民去就決定日」台灣住民的國籍選擇最後期限(5月8日)。

    1898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後籐新平民政長官赴台就任(3月28日)。

    保甲制度、壯丁團設立,以輔助警力之不足(8月31日)。

    土地調查業務開始(9月5日)。

    「匪徒刑罰令」實施。

    1899年: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3月)。

    台灣銀行開始營業(9月26日)。

    師範教育在台開始萌芽(10月)。

    [編輯]20世紀

    1900年:中醫師黃玉階在-{台北}-大稻埕成立台北天然足會(2月6日)。

    三井投資的台灣制糖株式會社設立,為台灣第一家新式制糖工廠(12月10日)。

    1901年:頒布台灣公共埤圳規則(7月4日)。

    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9月30日)。

    頒布「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規則(10月25日)。

    1902年:雲林歸順式,爆發屠殺事件(5月25日)。

    1905年:土地調查業務結束(3月31日)。

    從本年度起,台灣總督府已不再需要接受中央政府的補助款(4月1日)。

    龜山發電所完工,為台灣首座發電廠(7月)。

    台灣實施戶口調查(10月1日)。

    1906年:嘉義兩度發生地震,死千餘人(3月18日、4月14日)。

    「六三法」改為「三一法」(4月10日)。

    1907年:新竹北埔事件(11月14日)。

    1908年:縱貫鐵路(基隆至高雄)全線通車(4月20日)。

    1911年:阿里山鐵路開通(2月8日)。

    1912年:竹農攻擊日本人,爆發林杞埔事件(3月23日)。

    台灣總督府新官衙動工(6月1日)

    1913年:-{台北市}-開始通行公共汽車(台北-圓山)(1月2日)。

    羅福星事件爆發(又稱「苗栗事件」)(11月)。

    1914年:台灣同化會成立(12月20日)。

    1915年:台灣同化會解散(2月26日)。

    余清芳主導的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事件」)爆發(8月2日)。

    1916年:嘉義、南投、-{台中}-大地震。

    1918年:中央山脈橫斷公路完成(10月1日)。

    1919年:頒布台灣教育令,確立日本在台的教育制度(1月4日)。

    台灣總督府新建築完成(3月)。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設立(7月31日)。

    台灣總督府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到任(11月24日)。

    1920年:以在日台灣人留學生為核心,在東京成立新民會,林獻堂、蔡惠如為會長,開始推動政治改革運動(1月11日)。

    在日台灣人留學生刊行《台灣青年》雜誌(7月16日)。

    台灣地方改制,大量更改台灣地名,確立台灣行政區劃(10月)。

    連橫《台灣通史》出版(11月12日)。

    1921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1月30日)。

    「三一法」改為「法三號」(4月1日)。

    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集資興建的台北新店線鐵路完工通車(4月17日)。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10月17日)。

    1922年:〈治安警察法〉在台灣實施(12月28日)。

    1923年:《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4月15日)。

    攝政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視察台灣(4月16日)。

    取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簡稱「治警事件」)發生(12月16日)。

    1925年:桃園大圳竣工(5月17日)。

    蔗農爭取權益,發生「二林事件」(10月22日)。

    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部份人士另組「台灣民眾黨」(7月10日),為台灣人第一個政治團體,要求地方自治。

    1928年:總督府設立台北帝國大學,為台灣大學前身(4月1日)。

    「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成立於上海法國租界(4月15日)。

    1929年:台灣總督府開始刊行「台灣關係史料」。

    1930年:嘉南大圳正式通水啟用(4月10日)。

    台灣民眾黨分裂,「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8月17日)。

    霧社事件。(10月27日)。

    1931年:台灣民族運動領袖蔣渭水逝世(8月5日)。

    1932年:大湖武裝抗暴事洩,多人被捕(4月12日)。

    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竣工(5月)。

    1934年:台灣文藝協會成立(5月6日)。

    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6月3日)。

    持續14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終止(9月2日)。

    台陽美術協會成立(11月12日)。

    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4月21日)。

    竹南、苗栗地震(7月17日)。

    適逢日本統治台灣40週年,舉辦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10月10日-11月28日)。

    首屆台灣地方議員選舉(11月22日)。

    1936年:楊逵創刊《台灣新文學》雜誌(1月1日)。

    1937年:台灣總督府開始禁止新聞的漢文欄(4月1日)。

    中日戰爭爆發,日政府派武官總督(7月7日)。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解散(7月15日),公開的政治結社消聲匿跡。

    日月潭第二期發電所竣工(7月31日)。

    台灣軍夫奉召至中國戰場。

    1939年:新高港開工典禮在梧棲舉行(9月25日)。

    1940年:台灣人的改姓名開始(2月11日)。

    台灣第一座交通號志(停止-通行)在台北御成町開始運轉(10月25日)。

    1941年:「台灣革命同盟會」在重慶成立(2月9日)。

    推動皇民化的「皇民奉公會」開始活動(4月19日)。

    1942年:第一批台灣人志願兵入伍。

    1943年:開始實施六年制義務教育(4月1日)。

    盟軍開始空襲台灣(11月25日)。

    1944年:殖民政府對台灣人開始實施徵兵制(9月1日)。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收台灣(10月25日)。

    1946年:台灣實施地方自治。

    1947年:二二八事件。

    1949年:375減租。

    軍警憲衝入國立台灣大學及台灣省立師範學院男生宿舍逮捕百餘名學生,是為「四六事件」(4月6日)。

    全省戒嚴(5月20日)。

    發行新台幣(6月15日)。

    金門古寧頭戰役,**全殲來犯共軍。(10月24日~10月27日)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12月8日)。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

    1951年:美國開始對台灣提供軍事、經濟援助。

    美國等48國與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日本聲明放棄對台灣、澎湖的主權(9月8日)。

    195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台北和約」(4月28日)。

    1953年:西螺大橋通車(1月28日)。

    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美國華盛頓簽署(12月3日)。

    1955年:浙江大陳島軍民撤退來台(2月7日~2月10日)。

    孫立人事件,孫立人被迫下台,並被軟禁(8月20日)。

    1957年:民眾因不滿劉自然案的判決,群聚攻擊美國駐台北大使館,包圍警局,是為五二四事件(5月24日)。

    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8月23日起)。

    1959年:台灣中南部發生八七水災(8月7日)。

    1960年:雷震案爆發,雷震等人被捕,組黨行動失敗(9月4日)。

    楊傳廣榮獲羅馬奧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9月6日)。

    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開播,台灣從此進入電視時代(10月10日)。

    1963年:桃園石門水庫開始放水(8月11日)。

    1964年:湖口裝甲師司令趙志華發動兵變失敗(1月21日)。

    中華民國與法國斷交(2月10日)。

    1965年:美援停止。

    台灣鐵路管理局新店線停止營運(3月24日)。

    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7月1日)。

    1968年:台東縣紅葉少棒隊以7:0擊敗來訪的世界少棒冠軍日本和歌山調布隊(8月25日)。

    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初級中學全面改制為國民中學(9月9日)。

    1969年:柏楊因在自立晚報刊登改編的大力水手漫畫被捕,並依匪諜罪嫌判處12年有期徒刑(9月1日)。

    1970年:黃文雄等三人在美國紐約刺殺蔣經國未遂(4月24日)。

    1971年:澎湖跨海大橋通車(3月26日)。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0月25日)。

    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9月29日)。

    1977年:桃園縣長選舉發生舞弊,引發中壢事件(11月19日)。

    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當時稱為南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10月31日)。

    美國宣佈自1979年1月1日起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2月15日)。

    1979年: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正式啟用(2月26日)。

    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7月1日)。

    高雄市爆發美麗島事件(12月10日)。

    1980年:北回鐵路全線通車(2月1日)。

    林義雄家發生滅門血案,其母親及兩名雙胞胎女兒遇害身亡,大女兒身受重傷(2月28日)。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正式成立(12月15日)。

    1981年:旅美學者陳文成被發現陳屍於-{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是為陳文成事件(7月3日)。

    1982年:李師科搶劫台灣土地銀行古亭分行,是台灣史上首件銀行搶案(4月14日)。

    台灣首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正式成立(9月1日)。

    1984年: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在美國舊金山自宅遭槍擊身亡(10月15日)。

    1986年:怪台韋恩三度侵襲台灣,造成52人死亡,是台灣氣象史上首個自中部地區登陸的颱風(8月22日~9月2日)。

    民主進步黨成立(9月28日)。

    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月15日)。

    1987年:解嚴(7月15日)。

    開放台灣人民前往中國探親(10月15日)。

    1988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1月13日)。

    4000餘名農民聚集在立法院前,要求停止美國水果、火雞進口,與軍警爆發流血衝突(5月20日)。

    1989年:《自由時代》雜誌負責人鄭南榕在國民黨政府的逮捕行動中**身亡(4月7日)。

    1990年:台灣三月學運(3月16日~3月22日)。

    中華職棒元年開幕戰(3月17日)。

    來台旅遊的日本女大學生井口真理子失蹤遭殺害,是為井口真理子命案(5月31日)。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斷交(7月22日)。

    日月潭遊艇因超載而翻覆,57人死亡(8月25日)。

    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動員戡亂時期結束(5月1日)。

    苗栗造橋發生自強號與莒光號對撞的重大車禍,30人死亡,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鐵路事故(11月15日)。

    資深中央民代全部退職,萬年國會告終(12月31日)。

    1992年:刑法第100條修正通過,廢除為人詬病的陰謀內亂罪(5月15日)。

    中華隊奪得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銀牌(8月6日)。

    中華民國與南韓斷交、斷航(8月22日)。

    南回鐵路正式營運,環島鐵路網完成(10月5日)。

    金門、馬祖解除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11月7日)。

    1993年:辜振甫、汪道涵於新加坡展開首次辜汪會談(4月27日)。

    新黨成立(8月10日)。

    1994年:24名台灣遊客在中國浙江千島湖因暴徒登船搶劫並放火燒船而遇難,是為千島湖事件(3月31日)。

    中華航空班機在名古屋機場?毀,264人罹難(4月26日)。

    省長、直轄市長首次民選,分別由宋楚瑜、**、吳敦義當選。(12月3日)。

    1995年:-{台中市}-衛爾康西餐廳大火,67人死亡,創下單一火災死亡人數紀錄,震驚全國(2月15日)。

    李登輝總統代表政府正式為二二八事件道歉(2月28日)。

    全民健康保險正式開辦(3月1日)。

    李登輝總統伉儷訪問美國(6月7日~6月12日)。

    1996年:中國向台灣海面試射飛彈,引爆台海危機,美國派出尼米茲號及獨立號航空母艦巡弋台灣海峽(2月~3月)。

    李登輝、連戰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3月23日)。

    台灣第一條都會區捷運——台北捷運木柵線全線通車(3月28日)。

    強烈颱風賀伯侵襲台灣,在中北部造成嚴重災情,51人死亡(7月31日~8月1日)。

    美國宣佈將台灣自超級301名單中除名(11月12日)。

    桃園縣長劉邦友官邸發生血案,包括劉邦友本人在內共8人遇害,縣議員鄧文昌身受重傷,震驚全國(11月21日)。

    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在高雄市離奇失蹤,後被發現陳屍於高雄縣鳥松鄉(11月30日)。

    1997年:全台爆發嚴重豬只口蹄疫疫情。

    藝人白冰冰之女白曉燕在上學途中遭陳進興等三人綁票勒贖500萬美金,之後被撕票,是為白曉燕命案(4月14日)。

    民主進步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取得12席,首度超越國民黨(11月29日)。

    1998年:中華航空676號班機在中正機場附近墜毀,202人罹難(2月16日)。

    全台爆發嚴重腸病毒疫情。

    1999年:李登輝總統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指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7月9日)。

    全台因輸電系統故障,無預警大停電(7月29日)。

    台灣中部發生九二一大地震(9月21日)。

    2000年:**、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3月18日)。

    **、呂秀蓮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任正副總統(5月20日)。

    嘉義八掌溪四名工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暴漲溪水吞噬,是為「八掌溪事件」(7月22日)。

    政府宣佈停建核四廠(10月27日)。

    [編輯]21世紀

    2001年: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於墾丁外海擱淺漏油,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1月14日)。

    中台桃芝襲台,在南投、花蓮等地造成嚴重災情,200餘人死亡(7月29日~7月30日)。

    怪台納莉襲台,造成北台灣嚴重水患,-{台北捷運及台北車站}-淹水,產業損失超過新台幣80億(9月16日~9月19日)。

    2002年:台灣以「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名稱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月1日)。

    中華航空611號班機在澎湖外海空中解體,225人罹難(5月25日)。

    總統**在世台會視訊會議上表示:台灣與中國是「一邊一國」(8月3日)。

    旅美棒球選手陳金鋒登上大聯盟,成為首位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台灣球員(9月9日)。

    2003年:全台爆發嚴重sars疫情,84人死亡。

    中華隊於札幌亞洲棒球錦標賽擊敗南韓隊,取得睽違12年的奧運參賽權(11月5日)。

    2004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又稱為第二高速公路)全線通車(1月11日)。

    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成功,估計約有200萬人參與(2月28日)。

    總統**、副總統呂秀蓮在-{台南市}-遭槍擊受傷,是為「三一九槍擊事件」(3月19日)。

    **、呂秀蓮以不到3萬票的差距擊敗連戰、宋楚瑜,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一任正副總統(3月20日)。

    中台敏督利夾帶旺盛西南氣流,造成七二水災,中南部損失慘重(7月2日~7月4日)。

    中台艾利降下驚人雨量,石門水庫原水濁度暴增,造成桃園地區大停水達半個月(8月25日~9月12日)。

    跆拳道選手陳詩欣、朱木炎在雅典奧運為台灣奪下兩面奧運金牌(8月26日)。

    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正式完工啟用(12月31日)。

    2005年:為抗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台灣數十萬民眾聚集在-{台北市}-舉行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3月26日)。

    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代選舉(5月14日)。

    由於鋒面滯留及旺盛西南氣流為台灣中南部帶來超大豪雨,造成六一二水災(6月12日~6月16日)

    6月廢除中華民國國民大會

    2005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12月3日)。

    2006年:**總統宣佈「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及國家統一綱領(2月27日)。

    台鐵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工安事件,造成五名台鐵工程人員死亡,局長徐達文為此事件請辭獲准(3月10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