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一章籌謀1 文 / 老螃蟹
第八十一章籌謀1
伊特魯裡亞聯邦哈亞拉城法師工會本部
這座坐落在亞速爾海海岸邊小山丘上的宏偉法師塔,地面部分高達二十五層,在這個依靠人力和畜力作為生產主力軍的時代是絕無僅有的高層建築。
法師塔潔白修長的塔身如同一枝裝飾華美的法杖,矗立在哈亞拉城的郊外,這裡是整個主物質界奧法精英們所嚮往的聖地。
法師工會的本部彙集了當世最頂尖的一批奧術大師和煉金術士,這些站在奧法文明最頂端的人物,整天忙於各自的奧術試驗,或者是獨自冥想,探索著精神世界與靈魂的奧秘,難得湊在一起。獲准進入法師工會本部的來訪者,能有機會在走廊碰到任何一位冠有**師頭銜的大師,都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顯然這是一個例外的日子,在法師塔的二十五層頂樓的環形會議廳,擠滿了這些平日裡極少願意過問瑣事的**師。
「非常抱歉,我不能贊同前面各位大師發表的觀點,雖然我們很希望達到這個目的,可是這樣做會無疑會損害到整個工會的利益。野蠻的羅斯人不會滿足於掠奪神殿的財富,他們會洗劫城市,焚燬鄉村,這種漫無目的破壞力量就像是氾濫的洪水,一旦溢出堤壩的範圍就會變得難以控制。這樣濫用工會的力量,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進而削弱工會的實力。工會目前更需要的做的是積蓄力量,等待一個適當機會出現,而羅斯人只能帶來破壞和毀滅,因此我反對幫助羅斯人的提議。」
在聯席會議上侃侃而談的維希.路德,這一段發言不光是代表著他地個人意見,同時也是法師工會的少壯派勢力。早已事先在內部達成的一致觀點。
在隨處可見白髮蒼蒼老法師的工會總部之中,以維希.路德為首的這一批平均年齡還不超過四十歲的年輕法師,對於各大神殿插手世俗事務,甚至干涉貴族繼承權的舉動有著與老一輩的法師基本相同地看法,深惡痛絕神殿的無禮行為。
與前輩不同,少壯派的思考方式卻要冷靜得多,類似這種兩派意見針鋒相對的激烈辯論,在聯席會議上。早已經不是頭一遭了,當然也不可能是最後一次。
這次法師工會召開聯席會議討論的起因和議題都十分的嚴肅,他們將要就法師工會是否應當干涉沙巴爾王國與羅斯公國的戰事,做出一個內部的決定。
由於自身文明程度地落後,尚未完全脫去野蠻人作風的羅斯人,對神明的信仰十分薄弱,因此羅斯人的入侵被許多法師認為是一個可以加以利用的好機會。許多人覺得借助羅斯人地戰刀,去打擊盤踞在次大陸東北部的神殿勢力。必定是一個見效神速的辦法。
在普通人與神殿發生正面衝突的時候,除了暗中施加影響,神明是很難找到借口直接干涉地。
年輕氣盛的維希.路德教授結束了一番慷慨陳詞回到座位上,環形會議廳中法師們都在低聲交談著。隨著法師工會的聯席會議主席,阿西倫.馬爾豪斯**師緩緩睜開了眼睛。在他那充滿睿智與冷靜的目光掃視下,會議廳中的噪音消失了。
頭髮已然潔白如雪的阿西倫**師慢慢站起身,將雙手按在面前的桌子上,**師並未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含蓄地銳利目光。一如既往地堅定,說道:
「諸位同仁的意見都有自己的道理,對待次大陸發生的戰爭,我們法師工會歷來奉行著中立政策。這個原則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現在似乎也沒有到必須修改的時候,所以請允許我建議,讓法師們以個人的名義和判斷參加交戰的任意一方。強者雖然不一定總是正確的,但弱者也未必沒有陳述真理地權力。如果大家沒有更好地提議,就請諸位大師開始投票表決吧!」
每一名擁有投票權的**師面前都有著兩盞魔力晶石燈,一紅一綠,綠色表示贊成,紅色表示反對,當兩盞燈都沒有亮起地時候,就意味著棄權。
很快第一輪的投票結果產生了,列席會議的四十八位具有表決權的**師當中。三十三人對阿西倫**師的方案投了贊成票。只有九個人投了棄權票,而餘下的人自然是反對這個提議的少數派。
於是。聯席會議主席阿西倫**師依靠個人威望推動的折中提案正式通過,在此次羅斯人南侵的戰爭中,法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自由選取陣營參戰,不需要事先通報法師工會許可。
向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法師工會,尚且在為了羅斯人南侵而騷動不已,那些與這場戰爭利害相關的各方就更加不敢懈怠輕忽了。
沙巴爾王國在新任維多利亞女王的指揮下,與羅斯人的大軍,以及那些鐵了心要投靠羅斯人的本國貴族私兵交戰。
目下王軍的形勢已然是岌岌可危,沙巴爾王國北部的三個郡和兩個貴族領淪陷在羅斯人的手中,退守名城維爾紐斯的維多利亞女王現在對援兵的渴求可謂是望眼欲穿。
「達契亞聯盟」四國之中,領土面積最小,同時地理位置也更靠近北方的摩爾多瓦公國,是四國中距離北方戰線最近的國家。然而這個總人口僅有不到一百萬的公國,可沒有膽量先行出兵去挑戰羅斯人那支傾巢出動,相當於這個國家總人口的虎狼之師。
雖說奧匈帝國的使者已經告知了摩爾多瓦人,「達契亞聯盟」其餘三公國將一同發兵北進的消息,可誰都知道出頭的椽子先爛,小國寡民的摩爾多瓦公國哪裡敢強出頭呢!
耐不住奧匈帝國催促的摩爾多瓦大公,只得接連派人強烈要求,甚至是哀告盟友們盡快出兵。特蘭斯瓦尼亞在「達契亞聯盟」中實力排名第一,當然摩爾多瓦大公遞送的求援信件。阿利斯也收穫了老大一堆。
感覺到自己肩上壓力增加的阿利斯,又把這種緊迫感繼續往下傳遞。十分自然地,負責後勤補給的陳無咎也成為了這個有趣鏈條中的一環。
這段日子以來,終日裡神出鬼沒的陳無咎,拋下一攤子瑣事給自己的手下,自己則消失得無影無蹤。
直到預計中造船計劃接近完工的八月底,陳無咎才不知從何處冒出來,姍姍來遲地帶著幾個隨從出現在穆列什河岸邊新建的港口。檢查駁船船隊的情況。
次大陸地區地東北部,每年冬季到了十二月,包括基利亞河在內的眾多河流、湖泊,水面都會開始結冰封凍,必須等到次年的三月初才能恢復全線通航。陳無咎預計他所擔負的後勤運輸任務,最多能堅持到這個時候,所以他才會不去計較那些趕工製作的駁船是否真的耐用。
反正在冬季河面封凍之前,這些駁船充其量只有幾個月的使用期。即便壞掉也無所謂。
新興的內河港口,位於一條水質干洌清甜地小溪匯入穆列什河的河口,距離港口不遠處的地方,就能看到排列在河岸邊,連綿不斷長達數里的造船船塢。熱火朝天的造船工作一直到現在也仍然沒有停止下來。使用災民那近乎於免費地勞動力,也不會給財政增加多少負擔。
這座港口選定的位置非常好,水流湍急的穆列什河從林木茂密的山嶽丘陵地帶進入沖積平原以後,在這裡河面地寬度增加了近一倍。水流也因而變得安靜了許多。
在水流和緩的港灣裡,一條條嶄新的載重駁船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像是等待檢閱的艦隊。數以千計的勞工正忙碌得像螞蟻搬家那樣,往這些船隻的幽深船艙裡裝載糧食和軍需物資。
大公阿利斯向奧匈帝國方面承諾了出兵十五萬,為了保障這支大軍的需要,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都是一個極為驚人地數目。
雖然十五萬人馬這個數目,乍聽起來似乎遠不如去年那場貴族聯軍和保皇派在巴亞馬雷展開鏖戰時的場面宏大,但當時參與交戰的雙方都是處於本土作戰。補給線距離都很近。而勞師遠征的大軍在長途跋涉後,需要消耗的物資數量要比內戰時多上數倍,甚至是十倍的花銷。
經歷了連年的天災**之後,負擔這十五萬遠征軍的花銷,簡直是那要壓垮特蘭斯瓦尼亞經濟地最後一根稻草。
要不是宗主國奧匈帝國信誓旦旦地許諾為遠征軍提供一半地軍需補給,就算打死阿利斯,他也不會點頭同意派這麼多軍隊去打一場與切身利益無關的戰爭。
騎在一匹駝獸背上地陳無咎沿著穆列什河的北岸轉悠了一圈,最後在一座構築了簡易駐軍營壘和哨戒塔的小山腳下。停住了腳步。
跳下駝獸。陳無咎舉起皮鞭一指對岸幾艘看起來噸位就不小的船體,笑著和身後陪同來檢查船隊的幾個人說道:
「我沒看錯的話。對岸那邊的幾條大船,就是咱們快要建成的戰艦吧?」
跟在陳無咎身後的工程總監錫德.梅爾一笑,說道:
「維德大人,您沒有看錯,對面船塢裡的六艘船體就是戰艦的船殼,開工最早的一艘,再有半個月時間就要下水了。」
規劃中的運輸船隊雖是基本以內河駁船為主,不過早在大公阿利斯下達建造運輸船隊指令之前,為了確保領地內兩條水路的暢通安全,防備海盜襲擊,陳無咎批准了接替矮人彼得洛夫,擔任工程總監的錫德.梅爾呈送的報告。
動用奧拉迪亞省和阿拉德省歷年積存下來的上等木料,花費了近半年時間,建造了包括六艘大型內河帆槳戰艦與二十四艘快速排槳船在內,已然初具規模的內河艦隊。
沒有經過充分自然乾燥的木材,一旦被匆忙建成船隻,集聚在船艙內部的潮氣就會開始持續腐蝕船體。
類似阿利斯所要求的這種應急需而臨時趕製的內河駁船,其使用壽命最多不過兩三年而已。因此一條真正質量上乘的好船,必須使用積存多年,經過徹底風乾的木料,在緩慢的速度下建成,才能保證船隻達到最佳的使用壽命。
陳無咎自然是不大瞭解用木材造船的時代,工藝上面還有這麼多講究,但是他不懂也沒關係,負責領地內工程建設事務的工程總監錫德.梅爾卻是瞭如指掌。
從小在亞速爾海港口城市長大的錫德.梅爾,雖說他所精通的專業不是造船,這樣近似於常識性的東西也是不可能不知道的。錫德.梅爾勸說陳無咎拿出了領地居民以實物形式上繳的稅金,堆積在半露天倉庫中的大量板材和木方,這才解決了建造戰艦的材料問題。
至於阿利斯催促下趕工完成的駁船,陳無咎已經對它們不抱任何期望,只要這些船能單程運輸軍需物資到維爾紐斯,它們的歷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眺望著對岸六艘內河戰艦的龐大船體,陳無咎滿意地點點頭,說道:
「告訴大家,這些戰艦一定要確保質量,寧可完工晚一點,也不要留下質量隱患。」
擺出一副內行架勢的陳無咎,鄭重其事地宣佈了自己的決定,現在的他一點都不擔心特蘭斯瓦尼亞這支後勤運輸船隊的安全。這幾艘戰艦趕不得得上為運輸船隊護航,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在陳無咎想來,這一路上,奧匈帝國和瓦拉幾亞、摩達維亞的內河艦隊都會協助特蘭斯瓦尼亞的船隊提供護航。
只要阿利斯的那些寶貝駁船不是自己使勁往下沉,就絕不會出現任何意料之外的損失。起碼可以肯定,在基利亞河這樣狹窄的內河航道中,即便是如白海海盜那樣的職業亡命徒,也是沒膽量貿然挑戰由幾個國家聯合組成的艦隊。
到底陳無咎的想法是不是過於自信了,這個大約只有用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