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宋起波斯灣

第六季 歐洲羅曼史 167章 不能不謹慎 文 / 不笑生

    下朝之後的親王忽必烈,帶著些陰鬱的怒意就好像這陰鬱的,刮著北風就要下雪的天一樣同樣他的馬車走在大街上,平衡而又飛快原本包括他在他的蒙古王公們是喜歡騎馬的,但在這樣的天氣裡,坐在這溫暖如春的馬車上,還是件滿舒服的事情

    這種馬車不過是「華夏帝國」旅行車的改進產品,而且良好的隔熱層,令一個燃燒著木炭的小銅爐就讓整個車裡溫暖如春明亮的玻璃可以看得到外面的街景,甚至親王忽必烈可以吸著他的雪茄,喝著溫酒開始思考下面的事情

    「原來月烈居然到了那裡,那我到底該如何辦呢?」

    這是親王忽必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他從自己的兜裡掏出來一封信來挺括的信紙、鋼筆寫出來的字跡,這都說明了他的女兒去的地方

    「她居然跑到了華夏島那麼遠,而且還要嫁給華夏帝國皇妃的弟弟,那這樣的話……實在是個不懂事的丫頭」

    對此親王忽必烈沒有辦法接受,尤其他記得孛兒只斤.班禿曾經說過的,蒙哥父子接受的條件裡,就有一條要處死全部去過大宋的士兵

    「這怎麼可能,這不是讓我們亡國麼」

    因為蒙古人幾乎是全民皆兵的,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多數男人都要離開家園參戰那按照趙伏波的要求,那不就是讓蒙古人自斷臂膀嗎?如果不是這樣,孛兒只斤.班禿在前面來召喚蒙哥家的人時,為何那麼多的戰士選擇留了下來

    看著外面路上的殘雪,親王忽必烈最放不下心的,卻是皇后海迷失要他們出兵後事情事實上他很清楚,自己所言不過是借口而已,出兵的難度並不像說的那麼大

    比方說與趙旭一路從阿拉伯帝國逃回來的路上,那種6輪馬車除過可以讓士兵們不受寒冷之苦之外,重要的是可以帶足夠的糧草那包括了來自「華夏帝國」的軍糧、馬料,甚至包括他們出售的煤球以及人用、馬用的雪鞋

    這些足以讓軍隊行動起來,至於後勤補給只要有了足夠的大國,也不是什麼問題因為那些有著6個大寬輪的馬車,在這大雪茫茫的時候,卻可以形動自如而且馬匹身上的馬衣,也讓它們抵抗寒冷的能力成倍的增強

    可以這樣說,這樣的突襲將會是宋軍始料未及的很有可能可以趁著他們行動不便,以及防守疏忽的時候發動突然攻擊,就能奪下余玠經營即久的蜀地,而蜀地的糧草又將可以支撐蒙古大軍進一步入侵的需要唯一的問題在於,親王忽必烈並不想替趙旭去與趙伏波對抗

    按照孛兒只斤.班禿所說,對方有能力在一上千就用大炮毀掉賽因汗拔都的皇城,以及10萬人的大軍那不是開玩笑的力量,絕對是具有毀天滅地力量的戰鬥當然,蒙古軍的一點優勢就是,如果趁著天寒地凍奪取蜀地,那麼隨後面對趙伏波的大軍時,他們就是在山地以逸待勞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完全沒有戰勝的可能,但問題依然是,他不想替趙旭去打天下

    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親王忽必烈還是在盡力抵抗著趙旭對於蒙古帝國的控制甚至他接到女兒的來信之後,張文謙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可以設法與「華夏帝國」取得聯繫,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願意協助對付趙旭,那麼蒙古帝國可以投降

    這個主意親王忽必烈還在考慮之中,畢竟這關係到所有蒙古人的未來而且因為蒙古人對於大宋的入侵,恐怕同意了他們的要求,蒙古人就得被他們殺去一小半,另外一半人則會在隨後的生育計劃之中滅亡,這是親王忽必烈最不能接受的事情而前面那一條,恐怕也將要殺掉蒙古人多數的青壯

    正如同前面所說,蒙古人是全世皆兵的,那恐怕蒙古男人就要這樣死絕了

    「哼,難道我們要像蒙哥父子一樣,去受那沒由來的屈辱麼?」

    此刻說起來,倘若趙伏波寧願得到華夏故土,蒙古人回到過去舊有之地,然後大家兩不相干這樣的條件親王忽必烈會考慮接受,因為女兒最近的信上,已經一再說過不要試圖與「華夏帝國」為敵如果現在住手,可能還能保留幾個蒙古人活命,倘若是將來再投降,恐怕結果就很難說了

    「這個月烈,真真的不懂事你道你放棄了蒙古公主的身份就如何,在人家那裡還不是要過仰人鼻息的日子就算他將來華夏帝國強大至極,可也要給別人活命不是」

    坐在自己溫暖的馬車上,想著這複雜的事情,讓一向思維縝密的親王忽必烈感覺到頭痛實際上此刻他也面臨著一個三叉路口,那就是蒙古人將何去何從是按照女兒的建立,遷去欽察汗國受到那兒的欽察汗國阿台汗擺佈,還是說與趙旭合作與趙伏波一戰

    「左右都是死,死又何懼之有」

    這是親王忽必烈心中悲憤之餘,一直想要呼喚出來的話然而理智告訴他,能夠用一天時間滅亡賽因汗拔都以及他的10萬大軍的「華夏軍」,肯定能夠滿足他死的願望而且這可不僅僅只關於他一個人的生死,這可能關係到整個蒙古人的死活面對這樣的問題,親王忽必烈就不能不謹慎些

    在親王忽必烈喝完了一杯烈酒,又吸完了一枝摻著鴉片的雪茄之後,他的意識變得稍稍有些模糊但他直到此刻,依然不能放下民中的疑慮心中一直有一個不願意去想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去乞求「華夏帝國」的皇帝趙伏波,也許整個蒙古族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這是個「站著死、跪著生」的選擇,就親王忽必烈心中那顆滾熱的帝王之心而言,那是他最不願意選擇的道路

    現在就要看趙旭的本領了,在他纏綿過後,夜裡來看親王忽必烈的時候,會帶來什麼樣的消息呢?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