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二百六十二章 美國新總統 文 / 樣樣稀鬆
第二百六十二章美國新總統
與樸正熙的會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黃歷對樸正熙的評價是:有手腕,有頭腦,領導能力強,是個能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雖然以軍事政變上台,不被很多韓國人所認可,也****,在抹殺國民警神的同時,他卻有解救國民脫離艱苦生活的功勞。真是個令人感到矛盾的人物,這也濃縮了當時國際社會上很多國家都存在的很難取捨的問題——意識形態是要**還是要民主,生活是要貧窮還是要富裕。
在意識形態與人民生活發生矛盾時,在爭取民主和擺脫貧困發生衝突時,或許也只能擇一而行。但很多時候,人民可能既得不到民主,也得不到富裕,印尼便是黃歷最熟悉的例子。從這方面來看,韓國人還算是幸運,起碼得到了一樣。
在訪韓期間,黃歷還會見了美國駐韓大使麥克納奇,交換了對韓國局勢的看法。在李承晚統治期間,先後有五位美國大使在漢城任職,其中就有三位是被李承晚趕跑的。這段不愉快的經歷令麥克納奇感到氣憤和猜疑,同樣,樸正熙的軍政統治也與麥克納奇的理念有衝突。所以,對樸正熙政權他還處於觀察之中,並未向美國國務院提出什麼有建設x-ng的意見。
儘管黃歷為樸正熙說了不少好話,麥克納奇的態度也有所鬆緩,但具體的改變還要等新一任美國總統來決定。也就是說,要到六一年,美對韓政策才可能有所改變。因為之前一直擔心李承晚幹出「北伐統一」的蠢事,美國對韓國的援助一直在削減,只能說是維持在「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程度。
於是,在以後這至少一年的時間裡,韓國能得到的額外的經濟援助,也只能是南洋聯邦來掏腰包了。對於掏錢的事情,黃歷一直比較謹慎,韓國資源貧乏,本不是個適合進行戰略x-ng投資的地方,但韓國目前也有優勢,有著大量的廉介勞動力,很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為南洋聯邦的工商業調整提供很好的投資地。
在黃歷結束在韓國的訪問回國後不久,樸正熙政府便邁開了發展經濟的步伐。《引進外資法》頒布實施;釜山市被定為經濟特區,在特區內對紡織、膠和板、鞋業提供金融和稅收的優惠;向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並鼓勵國內儲蓄……
顯示出發展經濟的決心後,樸正熙又開始著手改善韓美關係,會見了麥克納奇,態度很平和,很誠懇,表示將接受美國關於韓日關係正常化的建議,切實推進相關進程。但同時,樸正熙也訴說了韓國人民仇恨日本的民族情緒,解釋了自己的苦衷,希望美國方面能理解韓日關係正常化的障礙,為清除障礙而共同努力。
通過這次會談,麥克納奇對樸正熙的觀感有所改變。在他看來,樸正熙無非是在為韓日關係正常化索取代價,為經濟發展是供資金。而據麥克納奇所知,從二戰結束到現在,韓國的經濟基本上依靠美國的扶持,美國總的經濟援助已達三十一億美元。如果美國既想使兩個盟友韓國和日本關係正常化,又想減輕援助韓國的經濟負擔,就必須支持韓國的對日索賠。
嗯,讓日本人拿這筆錢,或許是個好主意。麥克納奇覺得他既能實現美國政府的目標,又能為美國政府省下一筆開支,何樂而不為呢?而樸正熙從麥克納奇的態度中得到了寬慰,有南洋聯邦和美國支持,對日索賠成功大增。南洋聯邦的企業家考察團即將訪韓,而先期一億美元的貸款也已經到位,他終於可以開始致力於自己忘情的國家和民族富強的事業而努力奮鬥了。
………………
黃歷搞定了韓國出兵越南的事情,在亞共體內也得到了陸續的響應: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已經同意抽調部分軍隊或後勤醫護人員,為亞共體的第一次統一協調的軍事行動吶喊助威。
「轟雷」行動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當中,到了年底,美國新總統肯尼迪贏得大選,並舉行了就職會。
倒霉的尼克松參加完就職會的午餐後,走出了f街的俱樂部。他從那裡出來時,汽車司機客氣地提醒他:他使用副總統專用轎車在今天,已是最後一天。尼克松驅車到國會山。在黑暗中,全城一時彷彿荒無人煙。他走下汽車,再一次俯視他心目小認為是世界最為壯觀的景s-————現在已為皚皚白雪所覆蓋的林蔭大道,遠處聳立著的華盛頓紀念塔和林肯紀念堂。
「……對某些人來說,失敗有如毒y-o。偉大的人物常因不能忍受失敗而變成庸人。許多人則由於能夠忍受失敗而成為偉人。一個人能有所成就並在氣質上超過常人,往往正在於其對待失敗的態度,而失敗是凡人都會經歷的。」
此時此地,尼克松一如往常:喜歡從發人深思的答句中尋得了慰藉。「失敗比勝利更能考驗人的x-ng格,」便是其中之一。有時一次戰役的失敗正是為了贏得整個戰爭,這是尼克松上大學時,一位教授說過的一句話。
尼克松很喜歡這一段記憶,當他打點行裝返回加利福尼亞的老家,以待東山再起時,他還把這段話牢記在心。
尼克松告別華盛頓的那個星期,就在肯尼迪就職前的一天,一場新雪紛紛下了起來。黃昏時分,政府機關下班時,路上和人行道上便都變白了。那雪花在冬日暗藍的沉沉暮s-中,揚揚灑灑,連成一片,壓將下來。
在電視屏幕裡,新當選的這位朝氣篷勃的年輕總統光著頭,不穿大衣,聲音在寒氣中微微發顫,帶著bo士頓的拘謹口音,為這屆新政府定下了調子:「讓我們的朋友和敵人都能聽到我此時此地發出的訊息:火炬已經傳給了美國的一代新人……他們經歷了戰爭的考驗,艱難困苦的和平時期的鍛煉,而為我國古老的傳統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