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抗日Ⅱ

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題 文 / 樣樣稀鬆

    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題

    一九五九年六月,新加坡獲得了自治地位,由南洋聯邦民族自由黨支持並贊助的人民獨立行動黨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為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人民獨立行動黨推舉出的陳顯光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隨後,陳顯光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能提供保障,就是加入馬來亞組成聯邦,還是加入南洋聯邦進行了全民投票,結果75的人讚成加入強大的南洋聯邦。[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這是一個用腳也能想出來的結果。在馬來亞,「馬來人至上」的觀念正在走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心,非馬來人的政黨都公開表示反對「種族主義」

    的信條,主張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民族平等方式來取代「土著優先」的保護土著政策。顯然,可以想見占新加坡絕大多數的華人對此的反感和厭惡。

    獨立建國?開玩笑,一個蕞爾小國在浩蕩國際形勢中,能否存在就是個極為困難的難題。而且,新加坡的一些重要問題也已經顯現,住宅短缺,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經濟發展急需資金、技術的支持等等。

    不說與南洋聯邦的主體民族有著同根同源的關係,單是南洋聯邦的強勁發展,再加上陳jg、林謀盛等僑領的長期工作,便足以使新加坡瓜熟蒂落,順理成章地成為南洋聯邦的一個新州。對這一點,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英國佬這頭老獅已經牙落爪鈍,既然無力繼續統治馬來亞,自然也無法與南洋聯邦在亞洲進行抗衡。相反,英國要保證馬來亞這個英聯邦國家將來的安全,抵制紅色潮流在東南亞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南洋聯邦的協助。

    南洋聯邦早已為新加坡的加入做好了準備,在黃歷的心目中,新加坡在南洋聯邦的地位與上海在中國的地位相彷彿,他致力於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個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針對於新加坡人口密集的特點,南洋聯邦為新加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方針,重視製造業和輕工業,在資金和技術的扶持下,新加坡的裕廊工業區和加冷、大巴窯的輕工業基地開始動工建設;港口進行大規模擴建,興建集裝箱專用泊位,適應集裝箱運輸在世界上逐漸興起的趨勢;啟動圍海造陸計劃,每年計劃新造陸地五十平方公里,興建高層建築,解決住宅短缺問題;為新加坡人口遷出提供優惠條件,並安排工作崗位,暫時解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

    一整套組合拳打出去,令新加坡華人既感驚訝,又感慶幸,更感驕傲和自豪。這些年來,南洋聯邦一直在對新加坡民眾施加著影響,而隨著南洋聯邦的航母編隊抵達新加坡港時,即便是新加坡的印裔和馬來人也是同樣的印象,南洋聯邦的強大和富庶便是無形的武器,有著巨大的震懾力和吸引力。

    終於完整了,黃歷面對著南洋聯邦的版圖,輕輕吐出一口長氣,以前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現在卻是地狹人多,一下子便使南洋聯邦增加了四百多萬的人口,而且多數還是華人。

    自從在出訪中東的飛機上進行的一番思考,黃歷對於以往過於拘泥於華人數量所佔比重的發展策略有了新的認識。一個移民國家未必就會不穩定,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未必就沒有紛爭,地域、貧富、語言、習慣等都可能產生隔閡和爭鬥。一個出色的國家領導人應該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被這些問題嚇得後退。

    移民國家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也不少。這些都為黃歷及聯邦政府提供了充足的信心,相關的政策及實施的步驟正在智囊團的專家的籌劃下逐漸成形,事實上,在宣傳和城市建設上,已經開始了動作。

    而南洋聯邦比較引人注目的舉措便是加大了對公共教育設施的建設,六零年的財政投入達到了創紀錄的五億美元,並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五年內在全國建成六百座公立圖書館,以及二百座向公眾開放的學院或大學圖書館,這還不包括私人性質的公共教育設施。同時,加裡曼丹島的六個州相繼續通過法律,規定學生必須就讀至十五歲,也就是將五年義務制教育延長到了八年。在這六個州的帶頭示範作用下,又有幾個州效仿,普及初中教育在逐漸達到共識。

    雖然與美國普及高中教育、學生必須就讀至十八歲等規定相比還相差一些,但南洋聯邦的教育目標在亞洲已經是獨步領先了。

    藉著迎奧運的契機,「創造優雅、清新、和諧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個口號被正式提了出來。同時,這也是為吸引移民所作的相關工作之一。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不僅是展示綜合國力的機會,也是展示民族性,展示民眾思想的一個機會。自然環境、生活環境、政治環境,對於移民工作都是重要的,如果移民在被忽略、受歧視和深懷怨恨的情緒中,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身體裝飾和日常行為等生活習慣中強化祖國的文化特性,而缺乏對於移民國家的認同感。

    而官場上的風聲也逐漸緊張起來,廉潔高效的辦事效率,商業環境的寬鬆度,法律法規的健全,以及司法機構的公正公平,無疑也是吸引移民的重要條件。對於中庸思想,黃歷一直是深惡痛絕的。如果說他以前是在比較低調地遏制這種思想,現在就可以說他認為正式向官場的中庸思想宣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中庸思想如果作為一種道德修養,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在官場、職場蔓延開來,成為一種準則,則是百害而無一利。就長遠來看,大到一

    1

    2

    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題

    第二百四十一章

    無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