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抗日Ⅱ

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二百三十九章 在中東的收穫 文 / 樣樣稀鬆

    ∷書哈小說罓:小說罓∷

    第二百三十九章在中東的收穫

    紅海是年輕的海。大約2

    000萬年前,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誕生了紅海。現在還可看出,兩岸的形狀很相似,這是大陸被撕開留下的痕跡。海內的紅藻,會發生季節性的大量繁殖,使整個海水變成紅褐色,有時連天空、海岸,都映得紅艷艷的,給人們的印象十分深刻,因而叫它紅海。實際上,在通常情況下,海水還是藍綠色的。[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坐在船上蔭涼下的靠椅上,黃歷端著杯果汁在眺望風景。鍾可萍在翻閱著一些文件,看過之後,她思索了一會兒,開口問道:「巴勒斯坦人似乎很懼怕原教旨主義的發展,他們表示和平的意願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顧慮統治不能穩固。」

    「你說的很對。」黃歷抿了抿嘴角,說道:「嘗到了權力的滋味,自然會害怕失去。那些為人民、為國家的口號,不過是宣傳和表演的需要。其實我們呢,也不過是想給美國人一個合情合理的交代,以使我們在中東的存在更加牢固。埃及、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是我們要牢固及爭取的對象。戰爭與和平對我們來說,只是經濟利益上的影響,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戰爭能使我國的武器賣得更好。好在這些人還算明智,知道政治合法性在沒有經濟增長,以及軍事安全的保證,是脆弱並且極易被摧毀的。」

    「黃大哥,您可真狡猾,手段也真巧妙。」鍾可萍欽佩地說道:「英法退出中東,留下的空白總要有人來填補,兩害相權取其輕,美國為了防止蘇聯的介入,只能捏著鼻子認可我們在中東的滲透。」

    「打個不好聽的比喻,在美國人眼裡,蘇聯是老虎,我們不過是一隻狼,他們認為有足夠的力量來控制我們。」黃歷低沉地說道:「好吧,那我們就讓他們一直保持著這種錯覺,給我們更長的發展時間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說爆炸原子彈,嗯,準確地說應該叫核裝置,我們已經具備了條件。但我有意地壓了下去,只不過是不想太顯眼罷了。而且有了原子彈是一回事,具備實戰用途是另一回事。原子彈要小型化,還要有運載工具,我們一沒有戰略轟炸機,二沒有遠距離導彈,搞出這個東西來,除了增加別人的警惕和戒懼外,缺乏實際意義。」

    鍾可萍點了點頭,又有些不解地詢問道:「低調發展和顯示力量都有各自的好處,關鍵是度的掌握,過猶不及。但如何在不同的時間,採取不同的方式,這很令人苦惱。」

    「詳細分析,謹慎決定,最主要的是從別人的視角和觀點來分析。」黃歷慢慢喝著果汁,讓清香和甘甜在舌上流過,「這也就是常說的換位思考,這種方法很實用。」

    「我不明白您今天為什麼要把我推到前面,如果以後有什麼變故呢?」鍾可萍問道。

    「鍛煉你的心態,榮寵不驚,有了變故又怎麼樣,大不了不當這個總統,你在意嗎?」黃歷不等鍾可萍回答,繼續說道:「希望你不要患得患失,保持一個冷靜平穩的心理,承擔更重要的任務,這就是我的想法。」

    「明白了。」鍾可萍輕輕吐出一口長氣,將目光轉向遠處的美麗風光。

    ………………

    黃歷等人結束了在埃及的逗留後,又應邀訪問了沙特阿拉伯。現在美國還未認識到與以色列的鄰居為友,並不就表示成為以色列的敵人。既然選擇支持以色列,再向阿拉伯國家售賣武器,無疑,美國還沒有那樣做,也並沒準備這樣做。這就給了黃歷和南洋聯邦很大的便利。

    建立穩定的、低價的石油供給渠道,是黃歷要達到了主要目的。在沙特阿拉伯,黃歷代表南洋聯邦賣給了沙特阿拉伯一批飛機,還有一些其它的武器裝備,並答應提供教官,幫助沙特阿拉訓練飛行員。而收穫則是又使南洋聯邦多了一個穩定的、長期的石油供應來源。

    經過這幾年的工作,南洋聯邦遠的從中東,近的從文萊,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得到了巨量的石油供應。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南洋聯邦雖然也是一個石油出產國,但同時也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從國外的購買可以將國內的石油開採進一步限制數量,作為戰略儲備繼續讓它埋藏在地下,提高南洋聯邦應對風險的能力。

    就在黃歷滿意地離開沙特阿拉伯,乘坐飛機回國的時候,赫魯曉夫正踏上美國的土地。作為緩解緊張局勢的新階段,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赫魯曉夫為期兩周的導遊旅行是成功的。因為美國人對壞脾氣的人是偏愛的,而

    赫魯曉夫之尖銳潑辣不亞於托馬斯?愛迪生和亨利?相特。在對美國企業家發表的演說中,在衣阿華州農村的旅行中,在同紐約市長羅伯特?瓦格納和洛杉礬市長諾裡斯?

    o爾森共進午餐時,赫魯曉夫表現得機智、自以為是和無所顧忌,但是很有人情味,而且決心同他的鄰人和平相處。

    在戴維營,這位於馬里蘭州卡托克廷山上的總統別墅,赫魯曉夫表現得最好。他沒有說一句礎礎

    i人的話,事實上,他說的幾乎儘是不著邊際的空泛議論。他的慎重似乎就是避開對實質問題的探討。

    三天後,美蘇領導人發表了聯合聲明。他們同意普遍裁軍是全世界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關於柏林問題的談判應該「重開」,以便獲得一項符合有關各方意見、有助於維持和平的解決辦法。兩國還承諾:「一切重大國際問題不應訴諸武力而應通過談判以和平方式予以解決。」並確定了艾森豪威爾總統將於來年訪問蘇聯。

    報紙上在大肆宣傳「戴維營精神」,一時間,它幾乎像羅斯福—丘吉爾的大西洋憲章那樣重要。人們認為美蘇關係的轉折點終於來到,冷戰的堅冰開始融化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