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一百零八章科技時代的緊迫 文 / 樣樣稀鬆
第一百零八章科技時代的緊迫
1946年十月從西伯利亞入侵的寒潮開始席捲德國致使氣溫逐漸下降。因缺少煤等燃料,再加上生活物資的嚴重短缺,使得許多工廠、學校以及其他國家設施被迫臨時關門,人民生活困苦。同時,惡劣的生活環境使得百分之十六的出生嬰兒夭折。據統計,在1946年長達四個月的漫長冬季裡,全德國死亡人數至少十萬,凍傷、浮腫、患上軟骨病、肺結核者達數百萬。當時瀰漫整個德國的是寒冷、飢餓、絕望和無助。
而就是這幾個月,南洋國的招募計劃得到了最順利的發展。據統計,至少有三萬德國工人在這個期間進入了婆羅洲,這還不包括隨後而來的家屬。這其中,克虜伯、大眾、保時捷、亨捨爾等公司的工人及技師是最受歡迎的。
對於這些德國人來說,相比於透骨的嚴寒和難耐的飢餓,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簡直象天堂。雖然他們可能暫時對大米的滋味不太適應,但這與餓肚子相比不算什麼問題。而且,麵包會有的,生活會好的。
其實,進入南洋國的並不只是德國人,新加坡和馬來亞的華人也在不斷湧入,一方面是陳jg等僑領的努力,另一方面則是馬來亞動盪的局勢。馬共領導的抗日軍拒絕將已經掌握的地方政權交還給英國人,所以,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戰爭。英**隊強行攻佔城市和交通線,但也就是如此,馬共抗日軍在鄉村郊外與英國人展開了廣泛的游擊戰爭,並給予英國人很大的殺傷。
在表面上,南洋國與英屬北婆羅洲的郭支隊已經切斷了所有聯繫,並在邊境處駐有重兵,像是在防止戰火蔓延。但實際上,武器供應和情報支援卻一直沒有中斷,甚至相當一部分糧食都是由南洋國所供給的。這使得北婆羅洲的抗英戰爭打得最激烈,英國人儘管不斷增兵,但也只能固守在主要交通線上,廣大的農村成了他們望而生畏的死地。由於印度士兵的消極怠戰,英國人越來越頭痛如何能擊敗眼前這支實力很強的抗日軍。
在沙撈越的原布魯克王朝的後裔查理?溫納?布魯克爵士懷著有可能為自己創立一個王國的希望和夢想,又對英國人的逼迫感到憤怒,遂被郭支隊的情報人員所說服,投入了抗英的事業之中。公開宣佈沙撈越獨立,號召沙撈越的民眾為獨立而戰。而在沙巴,郭支隊努力爭取當地的三大族群——卡達山族,巴夭族和毛律族的支持,將英國人拖入了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長期消耗戰。
而文萊被英國人重新佔領後,也不再那麼馴服,倚仗著已經建立起來的軍隊和警察,提醒英國人要重新考慮一九零六年簽訂的《英國文萊條約》,強烈要求廢除英國握有蘇丹王位繼承決定權,並提出英國駐紮官的權力太大,應該將部分政權移交給文萊已經事實存在的民政當局。與之相對應的是文萊民族民主運動的逐漸興起,出現了第一批政黨。
在緬甸,民族主義領袖昂山在仰光的人群擁擠的集會上發表演說,他譴責英帝國主義為魔鬼,以此來鼓動群眾。緬甸人已不能滿足於英國自治領的地位或英帝國主義體制內的任何其他地位。緬甸人民自由同盟明確表示拒絕接受英國政府所採取的政策,並公開宣佈它決心建立一個不受英聯邦制約的獨立國家。
儘管還沒有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但英國人卻是焦慮的。據估計,至少有五萬件武器落在未經批准的人的手裡。而且人民自由同盟私自建立了一支軍隊,也令英國人感到恐慌。
印度阿三也不消停,1946年二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甘地領導印度人民開展暴力不合作運動,給英國在經濟上以重大損失。
打擊一個接著一個,日不落帝國變成了自己落帝國,而戰後崛起的美國佬,卻很愜意地看著昔日的老大手忙腳亂,眼看著就要變成自己的跟班。
一九四二年的慘敗剝去了老殖民者身上的光環和榮耀,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使戰後實力大損的老殖民者想恢復昔日榮光變得異常困難。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包括英國在內的大批盟國士兵們正在退伍復員,渴望著享受平和的生活,人心散了,很不好弄啊
英國人的日子不好過,荷蘭人也難受得很。在爪哇島與印尼共和派的對峙讓他們進退兩難,而且他們突然發現南洋國已經不知不覺與他們平起平坐了,甚至在東印度群島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南洋國的支持。艦船的燃油需要向南洋國購買;軍事行動需要南洋國配合,或者說是讓南洋國保持中立;現在要對共和派採取封鎖和經濟制裁的手段,也需要南洋國的海軍幫忙。
黃歷笑了,荷蘭人不傻,一個爪哇都搞不定,哪還敢來惹南洋國這隻老虎。封鎖和經濟制裁啊,很好,不錯,給你們點面子,答應了。嗯嗯,到年底,荷蘭人的軍隊要突破十萬了吧,快點與印尼共和派開戰吧,墨墨嘰嘰地談判,有個屁用。
唉,荷蘭人還真是有點傻,看不清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算不清這利益賬。遠隔重洋的,你又沒辦法向佔領地填充人口,十幾萬人在海外作戰,一天的花費是多少?印尼人就是靠游擊,也能把你們耗死。當然,印尼人的游擊,在黃歷眼中看來不過是小兒科。等到關鍵時候,他要給印尼人一個深刻的教訓,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戰爭。沒有刻骨銘心的恐懼,就沒有平穩老實的時候,丫的,就是欠抽。
借助於後世的理論和知識,黃歷最大的戰略創舉就是將控制與佔領分離這個概念落到實處,降低了強國擴張的成本。以蘇門答臘各邦為例,公路建設的推進,使各邦聯繫更緊密;聯合銀行的統一貨幣,又將各邦的經濟牢牢控制在手中;聯合警備部隊,使得各邦的軍事力量處於透明狀態,誰想有乍刺之舉,就得好好想想近在咫尺的南洋國強軍。
當然,甜頭也是有的。各邦的自治權力相當大,內政幾乎是完全自己作主,收入也算得清楚,南洋國不佔你半分。這樣便滿足了各邦的上層人物握有實權的心理要求,加上由於南洋國的斡旋和推動,各邦的經濟發展也取得了成效,不滿情緒也在日漸減少。
大棒加胡蘿蔔,又打又拉,蘇門答臘各邦正在被南洋國牢牢地控制。而且,南洋國在接收第二批日式賠償艦船後,又幹了件漂亮事。粉刷一下,修理修理,在巨港召開了拍賣大會,對像便是蘇島各邦。別看這些小型艦船都是舊貨,在各邦看來,卻是很有吸引力的好東西。自家有了軍艦,這地位不就提升了,況且各邦都有海岸線,也需要進行巡邏等項工作。
亞齊,這個獨立傾向最強的邦,一下子就購買了五艘艦船。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寥內也相繼出手,各買入二至三艘艦船。於是蘇島聯合艦隊建立起來了,主要負責馬六甲海峽的治安巡邏以及各邦的海岸警備。
利益均沾,不吃獨食。南洋國不僅當了一次二手販子,賺了些外快,也讓自己與各邦的關係更加融洽。這就是智慧,不一般的政治智慧,若是防賊似的,恐怕收到的效果反倒不好。
到了年底,坤甸船塢應該能造出千噸船了吧,自己研發製造終於走出了第一步,黃歷對此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到了緊迫。第一台電腦(龐然大物)已經誕生,世界上第一架取得適航證的民用直升機也已經出現,衛星,火箭,導彈,載人飛船……一個科技的時代已經拉開了帷幕,南洋國這個新興國家能夠快步趕上,繼續領先於其他亞洲國家嗎?
可惜呀,自己不是科學家,只能對以後會成為主流的科學技術表示一下關注,卻不能一下子使南洋國的科技水平提升上去。一個從頭開始的國家,剛剛建立起薄弱的工業基礎,一切都顯得那麼艱難。
黃歷踱到窗前,望著對面的屋子,那裡正在進行一次秘密會談。一位參加過v—1導彈和v—2導彈研究實驗的德國工程師,既不願為瘋狂轟炸過德國平民的盟軍服務,更不願為討厭的俄國人效勞,而是在戰後化名潛藏了起來,藉著南洋國招募技術工人的機會,進入了南洋國。
想要依靠這個工程師造出制導精確的導彈,黃歷並沒有這種奢想,但這是一個開始。借鑒v—1導彈和v—2導彈的理論和技術,可以開始這方面的研究的試驗了。哪怕造出來的導彈並沒有太大的實用性,也會在研發過程中培養出一些專門的人才。在科學上,功利主義是大忌,黃歷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也是有傳承性的。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