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三十四章攻防大轉折 文 / 樣樣稀鬆
第三十四章攻防大轉折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佈,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
華人民族自由黨的高層領導或許不知道魯迅先生說過的這句話,但卻深切的感受到舉起抗日大旗,自立自強所帶來的好處。當然,鐵血青年軍接連取得勝利,在日軍的進攻下巍然屹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沒有對日本鬼子的公開抗爭,廣大被壓搾欺凌,甚至被屠殺的華人可能還在稟持著忍耐的傳統和習慣,只好把恨埋在心裡。現在,他們多了一個選擇,多了奮起而戰的勇氣,多了對未來的希望,多了盡自己一份力量的機會。
外來的壓力能加強一個國家、民族或是集團的凝聚力,日本鬼子的侵略和佔領,殺戮和暴虐使得遭到同樣悲慘命運的華人們團結起來。在戰爭爆發前,華人之中有客家與潮洲兩大派系,因為利益與地盤之爭,相互鬥毆甚至仇殺的那段以武力解決生存問題的糾葛,已成為了過眼雲煙。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日本鬼子,他們只有團結一致,而沒有了分裂的本錢。
反掃蕩剛剛結束,黃歷便召集軍隊幹部,開始佈置下一步的工作。主動攻擊不是經常的,但騷擾襲擊卻是不能鬆懈的。要使日軍始終處於緊張狀態,要使他們的統治秩序無法穩定。滿清入關後漢人的表現,以及日本侵佔東北若干年後東北人的表現都說明了這一點,東北的抗日局面始終打不開,很少有人起來反抗,因為佔領軍很早就建立了穩固的秩序。
但在後來的中國華北和華中佔領區,有組織的游擊戰風起雲湧,「治安」從來沒能確保,民心傾向抵抗也就成為必然。只要侵略者還沒完全退出,游擊隊就不能讓局勢穩定下來。一穩定下來民眾就不想再亂了,游擊隊就沒有市場了。要想成功驅逐侵略者,游擊隊一天都不能停止對佔領秩序的破壞。
數支精幹的武裝小隊迅速組建,進行了十天短期強化的培訓後,滲透入敵占區。他們將進行抗日宣傳,並伺機摧毀日本鬼子建立的村鎮政權,懲治日奸,破壞敵人的偵察網、情報站和經濟配給機關,打擊小股敵人,截擊敵人的運輸隊……這與誕生於中國華北敵後抗戰最艱苦的歲月中的gcd武工隊比較類似,但又不盡相同。
日軍依仗裝備優勢下的兵力相對劣勢,只能採取的是區域重點協防,無法有效地對整個佔領區實施軍事控制。這便給了精幹部隊施展游擊騰挪的空間,這種狀況,在中國戰場,在南洋戰場,都是一樣。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游擊隊能夠生存下來並發展壯大。
主動發起進攻,佔領更多的地盤,鐵血青年軍現在還力有未逮。但依靠游擊騷擾,一點點蠶食佔領區,把日本鬼子擠走,還是一個可能實現的目標。得到命令的還有拉亞山的沈棟支隊,大戰沒有,小戰不斷,哪怕一天只派幾個狙擊手進行襲擊,也絕不能讓鬼子消停。總之就是零敲零打,讓鬼子開始感覺損失不大,但這個數字會慢慢累積。使傷口不斷流血,雖然不多,也總有讓人失血過多而癱軟的時候。
而且,這樣相對溫和的發展手段,可能使日本鬼子感覺不到如山般的壓力和緊迫感,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等意識到不對勁,想掙扎也渾身無力了。
戰爭,從來就是考驗綜合實力的過程。政治、經濟、軍事,一樣也疏忽不得,一樣也不能拋下不顧。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句話千真萬確。軍隊能夠越戰越強,這與內政和經濟是息息相關的。
從國際大形勢來說,瓜島戰鬥漸漸進入了高潮,這場物資消耗戰,以日本人經受不起延續更長時間的情況下,吸引著日軍的艦船、兵員和飛機,這正是日本參謀本部企圖避免的那種戰役。當東京帝國統帥部意識到已經不可能再為瓜島的消耗戰搜羅到兵員和海軍艦船時,已經造成的損失對於日本海軍來說不亞於一場災難。
四萬日軍在「死亡之島」上戰死兩萬三千人,聯合艦隊損失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運輸艦共三十三艘,外加數百架飛機。正如它預示了對手的軍事素質與實力,瓜島之戰也揭示了日本戰爭潛力不足的弱點。毫無疑問,隨著爭奪瓜島之戰的結束,帝國參謀本部被迫採取退卻戰略,他們的力量消耗得太多了,防守太平洋環形防線的能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可以說,日本失敗的命運現在已是在劫難逃了。
與瓜島之戰幾乎同時結束的還有一場發生在新幾內亞的戰役,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經過艱苦奮戰,擊敗了堀井將軍率領的南海分遣隊。熱帶叢林對於失敗者是無比殘酷的,殘存的日軍在撤退途中淪為了一群餓得半死的烏合之眾。他們的軍裝早已爛掉,裹著毯子和麻袋片,光著雙腳,蓬頭垢面,在泥濘的山道上掙扎著前進,臉上帶著一種徹底潰敗的驚愕神情。而堀井將軍沒有活著看見這種戰敗的全部慘狀,他在之前渡河時落水被淹死。
「帝國軍隊使得美國佬在瓜達卡納爾島遭到了慘敗,死傷達到了驚人的十萬,擊沉了包括四艘航空母艦在內美國艦艇百餘艘,隨後,帝國軍隊主動撤離了這個沒有軍事價值的小島……」
「莫爾斯比港毫無軍事價值,帝國英勇的南海分遣隊在重創了美澳聯軍後,完成了佯攻任務,安全撤出了該地……」
黃歷臉上帶著嘲諷的笑意,伸手關上了收音機,兩次慘敗,在日本人嘴裡變成了空前的勝利,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勝利」鼓舞下,鬼子在太平洋上的防線高歌猛退,直到本土落下了雨點般的炸彈和燃燒彈。
日本人憑狂熱打仗,靠自欺欺人來麻醉自己和人民;美國佬靠雄厚的工業實力和科學技術打仗,儘管也時常撒謊,但總還不是太過離譜。
在瓜島之戰開始時,「東京玫瑰」便得意地聲稱,日本兵只要帶著奎寧登上瓜達爾卡納爾島,不用打仗,美國大兵就得全患瘧疾病死。是的,日軍佔領了醫治瘧疾的特效藥奎寧的主要原料產地——荷屬東印度群島,完全壟斷了金雞納霜的出產。可惜,他們太不瞭解美國科學技術的巨大潛力了。一種叫「阿托品」的特效藥很快便出現了,它比天然的奎寧更有效。而由於美軍飛機艦船的封鎖,日軍對瓜島的增援變得越來越困難,反倒是傷亡的日本鬼子中有半數是因為缺藥而得病死的。
日曆馬上就要翻過一九四二年了,由於雨季的來臨,在西婆羅洲的戰事稍微緩和下來,該地日軍緩慢的恢復能力已經預示著他們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太平洋戰場上由攻轉守,使得日軍在廣大的佔領區愈發顯得兵力不足,包括中國大陸的戰場。有戰鬥力的士兵和有限的飛機軍艦都被調往環形防線的島嶼,阻擋並消耗盟軍的反攻作戰。其他地方的日軍則根本得不到增援,或許,會有一些從本土徵召來的鬍子兵和少年兵,但這些炮灰已經無法阻擋敵後武裝的發展壯大。
經過幾個月的休整訓練,鐵血青年軍主力已經恢復了元氣,新兵再加上傷癒歸隊的老兵,三個團已經不再是小團編製,而是都有三個營的齊裝滿員。所派出的小部隊不間斷的騷擾游擊,既鍛煉了隊伍,也使日軍被迫放棄了很多鞭長莫及的村莊,收攏兵力,確保城市及交通線上要點的安全。而鐵血青年軍也沒有採取太大的軍事行動,依舊是堅定不移地在農村滲透發展,慢慢地使日軍所佔據的點線陷入他們面的包圍之中。
地盤越大,影響越大,投奔者越多,根據地就像一塊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磁石,吸引著有志之士,吸引著熱血青年,吸引著所有仇恨鬼子的人們。甚至連蘇門答臘的蘇島反法西斯總同盟也派出代表揚萬元與周斌與鐵血青年軍取得聯繫,並帶來了同盟成員為人民抗日軍籌募的捐款。
因為打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根據地,能夠讓士兵適當休整;有相對充足的後勤體系,能夠讓士兵吃飽穿暖;有相對日本人寬鬆的賦稅政策,讓居民百姓能安居樂業;有戰前疏散撤離的星洲、三發、坤甸等地華人僑領富商的支持,政務委員會的也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民族自由黨也敞開大門,大量招收有識之士。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複雜的環環相扣的過程。從外部看,只是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個皮毛,卻領悟不到其中的精髓,更猜不到鐵血青年軍壯大的源泉和後勁。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