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百零一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 文 / 黃昏前面

    第一百零一章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

    李世民沒有宣佈對李業詡禁足等任何處置措施,就宣佈退朝。

    長孫無忌還想再站出來說什麼,但李世民並不給他機會,拂袖走了。

    從李世民這般舉措來看,殿內大部分人都明白,皇帝是不相信作為主帥的李業詡與回紇人有什麼勾當。

    一些人也對長孫無忌露出鄙夷的神色來,特別是那些朝中的武將們更是忿忿,他們不能容忍作為一軍主帥的李業詡受到這樣的侮辱,也擔心同樣的待遇在某一天落到自己的頭上。

    武將們對李業詡與回紇女子曼蘇之間有沒有私情並不太關心,這只是文官打擊武將的一個借口,但若被人誣通敵,就是大罪了,罪名真的成立,那是要殺頭的。

    橫掃西北的安北道行軍大總管通敵,即使從戰果上來看,也是沒有可能的,領兵打仗過的武將們都知道,回紇人沒有還手機會就被全部制服,只能說我軍行動迅速,在回紇人沒有防備之時就佔了先機,以優勢兵力包圍對方,迫使他們投降,與一投降之敵勾結,有必要嗎?對手都已經任你擺佈了,人和財產都任你處置了,還要與他們勾結?許多人包括李道宗、李世績、蘇定芳等都過來對李業詡表示問候,只有鄭仁泰神色有些複雜,不知道對李業詡說些什麼。

    李業詡與各人作禮告辭後,有些神情沮喪,他在前一天還在猜測著李世民會給他什麼獎賞,理智上雖然不希望李世民能對他有重獎,但心底裡還是希望李世民能當堂對他給予重獎,甚至能封國公之類的,獎賞越重,那也表明皇帝對他在這幾戰中立下戰功的認可,這樣的虛榮心沒有人能避免。

    不過李業詡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御史台官員是如何在這麼幾天的時間內知道這事,並在正月初一的新年朝會上對他進行彈劾。

    對侯君集的彈劾倒並沒什麼意外,李業詡已經大概知道了侯君集和他親領的那些部下私取了多少財物,那些財物的價值足以將侯君集送進大牢裡,李業詡想不到侯君集私取財物會做到這樣的程度,若是李業詡的部下,李業詡會當眾將其砍了頭。

    所幸有岑文本和其他幾位朝臣替他求情,而李世民也似並不太願意對侯君集進行處罰,此事就這麼過去了。

    但李業詡知道,自己遭受御史台官員彈劾的事件肯定不會這麼簡單,長孫無忌甚至出乎他的意外提出,指責他與回紇人有勾結,若長孫無忌沒有掌握點什麼,是不會當堂說這樣的話的。

    接下來的日子注定不會太平順…

    李業詡灰溜溜地跟著李靖後面出了太極殿,李靖卻一句話也沒說,甚至沒看他一眼,直往殿外走,李業詡也只得跟著往外走,一邊對著向他行禮問好的官員們回禮。

    「李大將軍,李翼大將軍,請稍等!」就在李業詡剛剛走下太極殿那高高的台階時,後面傳來了呼喚聲。

    李業詡順著聲音回過頭看時,卻是太子李承乾,小跑著追了上來。

    李業詡只得停下了腳步,李靖也在回頭看了下,發現是太子追來後,同樣停下了腳步。如今深得李世民讚賞,並且在李世民出巡時監國的太子過來喚他們,自是不敢失禮。

    「見過太子殿下,」李業詡和李靖都對李承乾行了禮。

    「見過李特進,見過李大將軍,」李承乾也回了禮,喘著氣對李業詡說道:「孤準備過兩日,到大將軍府中拜訪,順便瞭解一些事兒…」

    李承乾說的很大聲,邊上走過來的很多大臣都聽到了。

    「如何敢勞太子殿下親自來拜訪,若有事相詢,殿下只要使人傳喚一聲,末將自會過來說話!」李業詡聽了李承乾的話,有此吃驚,這位當朝太子今日所做,太過於明顯了,看看身邊的李靖,也是露出愕然的神色。

    李業詡本能地往四周望望,看到長孫無忌在遠處也往這邊看過來,明顯地愣了一會,神色極不自然地走了。

    「大將軍不必如此客氣,孤本就有一些事兒要向大將軍請教,自是應該到將軍府中拜訪,」李承乾還是用較大的聲音說著,待身側的朝臣們都走光了,這才壓低聲音道,「大將軍,今日母后本想請見你,但朝中發生了這樣的事,還是改日再請你進宮吧,今日是正月初一,孤不耽誤李行進和李大將軍過年了,請…」

    「多謝皇后娘娘記掛,也多謝太子殿下,末將告辭了,」李業詡一下子捉摸不定李承乾所說的表示什麼意思,看看身側的李靖沒有任何的表示,也只得應諾著,作禮準備告退。

    李靖也對李承乾施了一禮,沒說什麼話,就往殿外走。

    「祖父…」李業詡跟在李靖後面出了太極宮,看到四周無人,低聲地喚道。

    「先回府吧,老夫再與你說,」李靖並沒回頭,口氣也沒什麼責怪的味道,平淡地對李業詡說道:「一會先去你祖母那裡拜祭了,你府中也有事兒要處理,晚上空了,老夫會使人喚你的…」

    「是,祖父!」見李靖如此說,李業詡也只得應諾道——

    「祖父,孫兒這次做下錯事,還請您責罰…」李靖書房內,李業詡低著頭,站在李靖面前,一副小孩子做錯事,向長輩認錯的乖巧模樣。

    「你與老夫說說,究竟是如何一回事,」李靖示意李業詡在身邊坐下,言辭上有些嚴厲。

    「祖父,是這樣的…」李業詡把率大軍從肅州出發,到歸朝途中發生的事都講了一遍。

    如何在峽口山遭遇西進的回紇人,並暴發衝突,最終成功地將回紇人降服,並令回紇一部跟隨鄭仁泰部攻擊夷男的牙帳,另遣回紇一部隨執失思力攻擊薛延陀餘部,自己和曼蘇所率的回紇一部攻擊頡利苾部,並救了曼蘇一命,後來在兵進獨樂河一帶時,如何利用曼蘇偵探回紇部落內的動靜,並依此向李世民建議如何劃分回紇部,及至回歸時,在靈州,李世民舉行宴會時,酒喝多了…

    「祖父,孫兒在酒後…與曼蘇姑娘發生了…」李業詡囁嚅著說道,眼睛偷偷地看了看在他講後一直沒出聲的李靖。

    「咳咳…」李靖用力地咳嗽起來,把剛剛喝進去的一口茶都噴了出來,滿臉都咳的通紅,一隻手顫歪歪地指著李業詡…

    「祖父,您…」李業詡大驚,不知道李靖怎麼了。

    李靖卻搖搖手,示意李業詡他沒事,好一會李靖才止住了咳嗽,擦了一下嘴角,重新喝了一口茶,用力吞下去,讓站起來的李業詡重新坐下。

    「怪不得今日御史台的官員彈劾你,原來真有此事,老夫還以為是人家捕風捉影,」李靖長歎了一口氣,臉色古怪地看著李業詡,「你與那個回紇女子…曼蘇的事,為何不與老夫說?」

    「祖父,孫兒不知道該如何說,」李業詡很是尷尬,這樣的風流韻事怎麼開得了口與自己年邁的祖父說。

    「此事人盡皆知了,你準備如何收場?」李靖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神色,口氣淡淡地說道。

    「祖父,酒後…之事,除了孫兒的親衛,還有曼蘇姑娘,應該沒有其他人知曉,」李業詡吞吐地說道,把那天晚上發生的事詳細地說了一遍,並說他派人潛伏在回紇人所住之處,探聽了幾天,也沒發現吐迷度及其他回紇人知道這事。

    「如此就好,」李靖似舒了口氣,「看御史台彈劾你的奏言,好似也並不知曉具體的情況…」

    「祖父,您說,當日彈劾之事會是如何一回事?」李業詡小心翼翼地問道。

    「你也知道老夫幾次出征,歸朝後都曾受人彈劾…」李靖一副不可否的樣子說道,「如今,你比老夫立下的戰功只大不小了,被人彈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可是,祖父,長孫無忌所言的,卻是非同一般…」

    「滿朝文武,還有皇帝,都不會相信你與回紇人有勾結,你也都將所有事都詳細地報告給了皇上,長孫無忌這回要失算了,」李靖雖然如此說,但臉上卻是一副凝重的神色,「但你一定要做足防備…」

    「祖父,您的意思…」李業詡有些不明事理,低聲地問道。

    「你沒看到皇帝的態度,還有太子的表現…」李靖神情稍稍地放鬆,「皇帝不願在此事上多加討論,太子出來為你求情,並負責調查的任務,誰都看的明白其中的意思,難道你不明白?」

    「祖父,孫兒是有些明白,只是長孫無忌是太子的親舅舅,是皇上最信任的大臣,皇上不會這麼簡單地應付過去的!」一番想下來,李業詡已經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想想長孫無忌在歷史上受到的寵信程度,還是不太相信自己得出的結論。

    「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只是長孫無忌與你結冤已經很深,他千方百計地要算計你,以後你得當心!這次應該不會有事,皇上給你的獎賞自會給你,最多打個折扣,但你必須要多個心眼!」李靖正色地說道,「其實,你無論與那回紇女子有什麼私情,都不是什麼大事,即使查明有,皇帝也最多訓斥你幾句,也就過去了,甚至會令那女子下嫁於你,你沒聽出太子在殿中所說的那半句話?但無論怎麼樣,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

    「是,孫兒明白!」有李靖的經歷在,李業詡如何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是對李世民採取的手段有些不認同,就不會換個法子對待有功的大臣?

    「好了,過些日子太子會到你府上,這是個信號,你得把握住,太子如今深得皇上的信任與寵愛,你可明白?」

    「孫兒明白,」李業詡如何不明白,歷史上李世民將李世績貶到疊州任都督,李治當皇帝後,馬上將李世績啟用,道理都差不多的…

    「你準備如何處置那回紇女子!」李靖問道。

    「一切聽憑祖父的吩咐!」李業詡不知李靖意思如何,不敢表態。

    「這事你自己處置吧,老夫沒有什麼建議…」李靖滿是玩味的表情,有些與年齡不太相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