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五十五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 文 / 黃昏前面

    第五十五章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

    初秋的長安,已經有稍許的涼意。

    兩儀殿內,李世民召集了一些重臣們商議軍情。

    李世民已經接到了侯君集傳回來的軍報,焉耆與龜茲聯軍想攻擊我西州,被侯君集所領的唐軍擊敗,我大軍趁勢攻取了焉耆和龜茲這兩國,而差不多在同一時候,一向對大唐示好,並遣子入侍的于闐王尉遲渥密,也通過侯君集向大唐皇帝請求,願意舉國內附,成為大唐治下的州縣。

    與于闐一道請求內附的還有朱俱波、疏勒國。

    「諸位愛卿,交河道行軍部下戰績輝煌,」李世民手中拿著侯君集送來的軍報,高興的咧著大嘴笑道,「幾戰下來,我大唐雄師的威名遠播,西域小國怕我大軍兵臨城下,紛紛請求內附歸唐…」

    「陛下,臣想問的是,即使取得西域全境,那一片窮荒之地,於我朝又有何用?」魏征卻不客氣地站出來,指責李世民,「為了進行這場戰爭,朝廷耗費軍資無數,戰爭波及處,無數生靈塗炭,我大唐多少將士血染沙場,這些就是陛下為了宣揚我天威所要付出的代價,陛下覺得值嗎?」

    李世民的笑容僵在了臉上,神色有些尷尬又滿是惱怒,繼爾變得陰冷起來,「魏卿的意思,還是要我大唐放任西域諸國攻擊我邊州和軍隊與不顧嗎?」

    「陛下,高昌攻擊伊州,他們已經受到懲罰,我大軍已經平了高昌國,這已經夠了,原先焉耆被高昌所佔之地,理應還給他們,」魏征回應李世民的質問道,「侯君集卻置人家正當的要求與不顧,與焉耆及龜茲這兩個和我大唐交好的西域小國兵戎相見,這不是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嗎?」

    「魏特進此言差矣,特進質問此事,難道認為我朝現在新置的西州不是大唐治下的州縣,而任其他小國攻擊而不反擊嗎?」刑部尚書李道宗站起來說道,「我攻取高昌境,並未對其百姓殺戮和奴役,此是仁義之師之所為,而焉耆被高昌所佔三城,既然被我大唐軍隊收復,並沒有理由一定要歸還,焉耆要取還,也要有所補償,其何以可以派兵攻擊我西州?高昌所擄的焉耆百姓,皆不願重歸焉耆,願意歸於大唐治下,焉耆王知道此,才和龜茲聯兵攻我大唐軍隊,侯大總管率兵抵抗,擊敗焉耆和龜茲聯軍,乃自衛反擊,趁勢攻取這兩國,實與取高昌無二異!」

    「陛下,臣以為,我大軍受到攻擊,而奮力反擊,並趁勢追擊殲滅其力量,此乃兵法上必取之道,」兵部尚書李世勣也起來說道,「正是我大軍在西域所取得的戰績,才有這麼多西域小國請求內附,或者重新尊我大唐為宗主國,願意來朝貢,前些年,突厥勢大,西域諸國皆不願奉我大唐為上國,難道魏特進還希望那樣的事再發生嗎?」

    「你們…」魏征有些惱怒,想再站起來說什麼,但被李世民阻止了。

    「朕沒覺得侯君集這些舉動有什麼不對,將在外,必須要對自己所領的軍隊負責,受到攻擊,反擊是一定的…」李世民聽了李道宗和李世勣兩人的話後,神色已經稍稍的有些緩解了,正想繼續說,卻聽外面傳來了緊急軍報的聲音。

    「軍報,緊急軍報,伊列道行軍部緊急軍報…」

    殿內所有的人都被這聲音吸引過去,他們這些日子在等待的,就是李業詡所領的伊列道行軍部下的戰況通報。

    如今這戰報終於來了,所有在場的人都緊張起來,不知道傳來的消息是否是如他們所想的大捷消息。

    李世民表現的與年齡有些不相稱的敏捷,快步走到殿門口,親自從傳報的內侍手中接過軍報,熟練地打開來。

    「哈!哈!哈!」李世民眼睛快速地掃過軍報,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李業詡率諸部在伊列河到金山一隊對欲谷設所領的突厥各部進行了大規模的攻擊,欲谷設只率幾千騎向西北逃入沙漠,餘部皆降!哈哈哈!李業詡,好小子,還真有兩下子…」

    李世民大笑著,剛剛被魏征指責帶來的惱怒已經無影蹤了,眼光在殿內的諸臣身上掃來掃去。

    只是遺憾,沒有看到那個熟悉的老者身影,李世民不禁神情一暗,止住了笑。李靖夫人張氏因病在府中去逝,李靖這些日子都呆在府中,為這個相濡以沫的妻子守靈,而李靖夫婦鍾愛的這個孫子,卻在西北為大唐征戰廝殺,還不知道祖母去逝的消息。

    眾臣看到李世民臉上的神情變化,有些不知所以,想不明白剛剛還狂喜的皇帝為何一下子發呆起來。

    「陛下,李特進若聽聞這個消息,也一定會歡欣的,」房玄齡似知道李世民的心思般,站起來說道,「陛下應該將大捷的消息送到李府上,同時詔告天下,以表李特進和李大將軍的功績!」

    李世民有些感激地看著房玄齡,還真的是故交,竟然知道自己的心思,當下歎了一口氣說道:「這祖孫倆,一個帶兵滅了***厥,一個率部滅了西突厥,此等於國有大功之將,朕會將此消息連同對他們的嘉獎令一道詔告天下…」

    坐在一邊的長孫無忌聽了此話,臉上不自覺地抽了一下,卻沒言語。

    李世民說完,臉上神色已經恢復了正常,將伊列道行軍部下所報的戰績詳細地講述了一遍,末了繼續道,「突厥的十姓,還有葛羅祿、處月、處蜜、姑蘇及西域十六國,皆向我伊列道和交河道行軍部請命,原歸附大唐…」

    「啊!」殿內的所有重臣們都張大嘴巴,發出驚歎聲,連聽了李世民剛剛那番話有些不爽的長孫無忌也很是震驚,西域諸國,還有突厥十姓,及其他一些小部落,都願意內附我大唐,這樣的事,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

    「陛下,正是我大唐軍隊在西域之地打了了***威,使得西域諸國皆來歸降,陛下深謀遠慮,才有今日成就!」高仕廉起身,向李世民恭維道。

    李世民臉上又有抑制不住的喜悅之色,擺擺手示意其他大臣們先不要插嘴,「李業詡在奏報上提議,應該在西域之地設置都督府和州縣,派駐我官吏,進行有效管理,並在西域駐留軍隊,建城駐守,進行軍事屯田,朕覺得此策可行,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陛下,我大唐天威所抵之處,莫有人再敢不服,」長孫無忌站了出來道,「臣覺得應該在西域之地置都護府和都督府,並在其下設州縣,朝廷派官吏治之,管理西域事務!屯田墾荒,可以解決駐軍的糧食補給問題,此乃上上之策,臣同意李大總管之計!」

    長孫無忌知道,李世民肯定會同意李業詡所提的建議,因此也就第一個站出來支持此意見,只是話雖然如此說,心中百般滋味都有。

    「陛下,臣也認為一定要如此,才能將西域之地牢牢的統治下來,」房玄齡也表示此意,「用我大唐將士性命換取來的這片土地,我們不能把他丟了!」

    接著李道宗、李世勣、高仕廉、岑文本等人也支持李業詡的建議,想表示反對的魏征張張嘴,終於沒再說什麼。

    「既然眾位愛卿都如此想法,朕也同意李業詡的提議,不日即會下發詔命,詔告天下!」李世民說著猛吸了一口氣,像似下了很大的決心一樣。

    「陛下英明!」眾臣趕緊應和!

    「天氣將寒,大軍要在西北過冬了,唐卿,一定要準備足夠的冬衣和物資補給,不能讓在西北的大軍受凍挨餓,」李世民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不然,朕唯你是問!」

    「是,陛下,臣一定做到!」戶部尚書唐儉一臉自信的神情應道。

    隨即,李世民留下房玄齡、長孫無忌、李世勣商議事情,讓其他的諸臣都退下了。

    貞觀十四年閏十月初五,李世民發佈詔命,將剛剛設立不久的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安西大都護府,治所移到龜茲城,以喬師望為大都護,以阿史那社爾和郭孝恪為副大都護。

    安西大都護下設置諸多的都護府和都督府:原五咄陸地設置昆陵都護府,以阿史那社爾為昆陵都護府都護,治所在弓月城,在五咄陸的處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祿屋闕部落置鹽泊州都督府,攝捨提墩部落置雙河都督府,鼠尼施處半部落置鷹娑都督府,突騎施索葛莫賀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騎施阿利施部落置絜山都督府,在葛邏祿三部置三府:謀落部落置陰山州都督府,踏實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熾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

    在同樣請求內附的五弩失畢部地置蒙池都護府,治所為碎葉城,以去汗號的原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薄布恃勤暫為蒙池都護府都護。

    在原焉耆地置渠黎都督府,原龜茲地置龜茲都督府,鷹娑川一帶設置鷹娑都督府

    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置十六都督府:石國地設大宛都督府,康國地設康居都督府,俱密設至拔州都督府,吐火羅境的解蘇地置天馬都督府,骨咄設高附都督府,護蜜設鳥飛州都督府,在但墨設姑墨州都督府,久越得犍設王庭州都督府,烏拉州設旅獒州都督府,多勒犍設昆墟州都督府,護時犍設奇沙州都督府,縛喝設大汗州都督府,原月氏地設月氏都督府,石汗那設飛般州都督府,罽賓設修鮮都督府,帆延設寫鳳都督府。

    十六個都督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

    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之下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其下有兩個都護府,二十八個都督府。

    同時在焉耆、于闐、龜茲、疏勒四城修築大型城堡﹐建置軍鎮,稱之為「安西四鎮」。

    同時兵部下發軍令,命令伊列道和交河道大軍在年後班師,以第四近衛師和府兵一部共五萬留駐在安西大都護府境內。

    軍令中同時宣佈,組建大唐的第七衛軍——左武衛軍,以喬師望和阿史那社爾為左武衛軍大將軍,負責組建事宜,改第四近衛近師為第三十一近衛師,以其為骨幹力量,留駐在西域境內的四萬府兵為組成,同時吸納各部落歸降人員入伍,並在伊列河谷等適合耕種的地方進行軍事屯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