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二十六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 文 / 黃昏前面

    第二十六章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

    剛剛被長孫無忌質問一番,李業詡還真的希望與李世民說上一些話兒,把皇帝的心思搞清楚來再說,畢竟現在自己的命運還是人家手裡掌握著。

    若是這樣明白的事都被長孫無忌抓住把柄,或者被李世民猜忌,那就太冤枉了。

    只是李業詡不知道李世民留下自己要吩咐什麼,但知道皇帝肯定不可能對自己說,長孫無忌剛才是在瞎講,他當皇帝的一點也不相信,讓李業詡不要擔心,若是這樣的話就太沒意思了。

    面前這皇帝一定是對自己剛剛什麼漢化的言論感興趣了,或者是想問一下自己剛剛是如何率人將這些突厥人擒獲的。

    不過李世民若問抓住這些突厥人的經過,那真的沒什麼可說,近百號特戰第一支隊的隊員們,面對四十二名臨時湊合起來的突厥武士,還真沒費什麼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李業詡想著,連那些參加行動的特戰隊員也都不好意思在別人面前提起,已方用兩倍於對方的兵力,眨兩下眼的功夫就將對手制服了,這樣的戰績說出去,估計要被其他隊友們笑話,被他們看輕。

    若是漢化的問題,那是要好好地想一下,畢竟這事牽涉的東西太大了。

    李業詡正自尋思著,李世民已經吩咐宮人們上了早點。

    「賢侄,還沒用早膳吧,朕也沒,你就陪朕一道兒吃吧,」李世民在宮人們擺好碗筷都退下後,示意李業詡在他對面坐下。

    「陛下,這…臣不敢!」李世民的舉動出乎李業詡的意外,和皇帝一道用餐,這是李世民對大臣的特殊恩寵,除了李業詡剛剛穿越來到這裡不久,有過一兩次,後來好像就沒有了。這樣特殊的恩寵,今日又降臨到自己頭上,這皇帝想表示什麼?

    「鬧騰了大半天,朕知道你也餓了,來,坐下,就當你陪朕吃!」李世民卻很客氣。

    「是,陛下,」李業詡只得很拘謹地在李世民對面坐了下來。

    「賢侄,這是冰糖綠豆粥,裡面還加上孫道長送的一些藥物,據說可以清火消暑,這些日子你帶著兵訓練辛苦,是要消消暑!」李世民親自盛了一碗綠豆粥,放到李業詡面前。

    李世民這樣的舉動更讓李業詡受寵若驚,這皇帝今日是不是抽風了?

    「賢侄,」李世民端起自己面前的粥喝了一口道,「你與朕說說,對歸降之人及所佔之地如何漢化?」

    「是,陛下,」李業詡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剛剛也想著李世民會不會就這個問題問他,還真沒什麼意外,即說道,「那臣就說一些淺薄之見…」

    「你邊吃邊說,朕也邊吃邊聽,」李世民挾起一個雞蛋餅扔進嘴裡,又喝了一大口粥。

    李業詡見皇帝如此,也只得端起面前的粥喝了一大口,看看案上擺的東西,樣式挺多,營養還真豐富,這皇帝還挺講究吃的麼,怪不得這些年身體一直不錯,原來有孫思邈這老妖道在為他提供藥膳。

    一大碗帶著溫熱的粥下肚,忙了大半夜的李業詡感覺身子舒服多了,腦子都覺得靈活起來,也就清清喉開始說:「陛下,對一個民族來說,族人是組成體,語言和文字是他們交流、聯絡的紐帶,是他們的根,由語言和文字衍生來的習俗、文化、信仰,組成了這個民族的共性,這是維繫一個民族凝聚力之本,若將這些東西都去除,那這個維繫這個民族的根本就將被破除…」

    「征服一個民族,特別是人口眾多的民族,殺人是一種手段,但不可能將所有人殺死,所有人都死了,那也就失去了征服的意義,過度的殺人也會引起這些民族的恐懼和仇恨,反抗肯定會很激烈,臣覺得,若要徹底征服一個民族,在軍事佔領後,再進行文化上的佔領,必須將被征服民族語言和文字及衍生的這些都去除掉,讓他們習我漢語言和漢俗…」

    「對於我們漢民族來說,歷史上一些曾經是我們敵人的民族,被我漢民族征服同化後,採用我們的語言和文字,生活習慣也都跟著改變,幾代人後,無論是言語舉止,起居服飾上與漢人已經沒有區別,他們骨子裡,也認同自己是漢人,這些人,就可是說是被漢化的,也是能接受我們漢民族統治的人;而我們漢民族也…」

    李業詡差點說出了漢民族曾經被蒙元和滿清統治,這兩者在統治上有很大的不同,滿清極重視在文化上的征服,使得他們的統治連續了幾百年,只是猛然想到蒙元和滿清的事還都沒發生,忙改口。

    「我們漢民族創造出了優秀燦爛的中華文明,先人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無數的寶貴經驗,正是有這些文明和經驗,造成了先秦、兩漢之輝煌,如今我大唐因陛下各項利國利民政策的施行下,無論是民生經濟、軍事各方面都領先於其他民族和部落,這些政策,很多都是在以往歷史的總結,這也是漢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和傳承。正是由於這些國策的施行使得大唐國力快速的提升,百姓富足,國家穩定,在對外戰役中無往不勝,諸蕃國畏懼我們,同時也仰慕我們,才使得這麼多外胡民族部落來歸降。許多歸降的胡人,特別是留在長安的胡人,無不是以學漢字,著漢服,習漢俗為榮,他們都希望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唐人,能被世人認作是我大唐的子民,」李業詡口若懸河地說著,並下意識地從李世民面前夾了一塊雞蛋餅,放到自己嘴巴裡嚼起來,待嚼了一半,感覺在皇帝面前這樣有些唐突了,又快速嚥下去,坐正身姿,接著講道,「就如現在的契苾何力和執失思力等人一樣,在漢學的研究上,我們許多漢人都比不上!此正是我大唐的影響力日增之故,使得我漢文化受到更多外族人的學習和推崇…」

    李業詡隱約地記著,好似在後世時候看到過一篇講契苾何力的文,上面寫著契苾何力精通漢文,對漢禮漢俗很有研究,甚至讓飽學之士發出「禮失求之於野」的感慨,如今看契苾何力,也確實有這樣的感覺,這傢伙明顯就是披著一張胡人臉的漢人。另外相熟的執失思力,接觸過幾次的阿史那社爾,還有好久沒見著的李思摩也是如此,他們原本不太純正的漢語,幾年後,也都變成了一口地道的關中腔,原本看著彆扭的漢禮也很順眼,連一手漢字也很是不錯了。

    「這些原本是外族的胡人,在漢文化的影響下,都已經慢慢被漢化,朕下也知道,契苾何力將軍之子,自小在長安長大,雖然長相有些像胡人,但無論是從話語中,還有行為上,都和我們漢人家的子弟無異,還有陛下您的小外甥,阿史那社爾將軍的兒子,不也是如此麼?他們都是受漢俗影響的胡人後代,若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長大以後肯定都把自己當作漢人看待,長安的生活舒適,我大唐子民那份榮耀,若再讓他們回到草原,他們也肯定是不願意的…」

    李世民未出聲,一直聽著李業詡講著,甚至連夾在筷子上的糕掉回盤子上都不知曉。

    李業詡看皇帝這樣出神地聽著,連東西掉了也沒發覺,得意的有些想笑,也不點破,繼續道:「文化的征服力,有強大的軍力影響下,更是有成效,若我們對一個地方發動戰爭後,軍事征服成功了,陛下派官吏治之,治理的同時,再施以文化上的輸入,就如青海之地,都讓當地的人學漢字,講漢話,幾代人之後,遍地都是說漢語、習漢俗的唐人,還有多少人還記著他們原先的文字和習俗,還會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吐谷渾人、鮮卑人?」

    「我們優秀的漢文化影響力,與軍事手段相輔,臣覺得是征服的最好手段,在很多時候是文化手段的效果是軍事手段無法比擬的。軍事打壓下,反抗可能會很激烈,但先進文化的影響,則很難被人抗拒。人類都是從野蠻到文明,從落後到先進,無論誰都希望過上舒適的日子,文明富裕的生活,人與人相處有禮節,這都是讓人嚮往的。而陛下所領的大唐,無論是在物資上,還是文化、禮儀上,都能提供給這些歸降的胡人更好的生活,那這些歸降的胡將和他們的族人們,也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習我們的漢語和漢習,幾代之後,將會被徹底的漢化,成為我大唐漢民族的一員…」

    「若在我們所有征佔之地上,推行此道…」

    李業詡說著,不自覺地露出陰險的笑容,同時腦中出現一些畫面:大唐各地,邊陲重鎮,各種容貌上看去非漢族的唐人,都身著唐裝,搖頭晃腦地拿著書念著之乎者也的古文,用毛筆字在練著方塊字;一大堆高鼻子藍眼睛的外族人,正在面紅耳赤地爭論一句詩的韻腳問題;各酒樓裡,有成堆這樣的人在談論是否該動身去長安參加科考了,是該考進士科還是明經科,參加科舉考試時用什麼題材作文會被考官們賞識…

    若普天之下,都是這樣的場景,那該多好,李業詡想想都得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