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三卷 兵鋒 第七十四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 文 / 黃昏前面

    第七十四章要將兵法傳於後世

    朝廷因出征吐谷渾的重大勝利,而大赦天下,長安城在整個年節間放開宵禁,並持續到上元節後,讓百姓盡情玩樂。

    上元節,照例是燈會,燈會的規模比以往幾年更是宏大。雖然天氣還是異常寒冷,但長安城內各街道的人流,與往年相比更是密集,比前些年場地更大的燈市裡,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兒。

    只是停職在家的李業詡,卻沒空帶著妻兒們去賞燈遊玩了。一則家中多了三個幼兒,幾個妻妾行動不方便,二則在年後,要搬離代國公府,到自己的府邸中居住,兩邊都要收拾做準備,再則從府裡後人子嗣中新挑選的三十名親衛,也開始訓練了。

    面對大街上熱鬧如織的人流,卻沒空出去賞燈遊玩,這讓李業詡頗為遺憾。與鄭燕說起當年攜手逛燈市遊玩的情景,兩人都是一番感慨,甚是懷念,沒想到自那以後,以至成婚後,李業詡大多時候都忙於軍中的事務,都沒什麼機會一起出去遊玩。

    李業嗣和李櫟本也叫李業詡帶他們一道去玩的,只是被李業詡婉拒了,也是失望而去,只得由李業嗣帶著李櫟去賞燈遊玩了。

    李靖整天都呆在書房裡,連家人都很少見,也很少出他自己住的那個院子,一日三餐也都是送進去的,除了一起居住的張氏,家裡也沒有人敢去打擾。

    李業詡要搬離代國公府了,也去和李靖說聲。

    小院門口有李靖的幾名親衛守著,按李靖的吩咐,除了李業詡,其他家人求見都是不放行的,送餐的人也只是送到院門口,由這些親衛轉送進去。

    李靖正在書房裡寫些什麼,看到李業詡進來,也停下了筆,含笑說道:「翼兒,你今日就搬過去了?」

    「是的,祖父!」李業詡恭敬地行了一禮,「孫兒挺捨不得您!」

    「臭小子,別這樣女兒心態,兩府才隔這麼點路,你可以常過來看老夫的,」李靖笑罵著。

    「那孫兒就時常過來看您!」李業詡也笑嘻嘻地道。

    李靖仔細端詳了一番李業詡,這才說道:「唉,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你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老夫也真的老了,幸好也都抱上曾孫了,」李靖呵呵笑著問道,「翼兒,你可知道我為何要讓你一個人置府邸居住?」

    「孫兒知道,孫兒現在長大了,也有自己的妻兒了,且在朝中也有官軼爵位了,所以得有自己的府邸了。還有孫兒住出去,祖父也可以清靜也,少些人來打擾,即使有人來找孫兒,也不會引人注目,讓人家揣度您!」

    李靖微笑著,李業詡雖然沒有說明白,但正是他所想的。李靖讓李業詡搬出去,他真正的閉門謝客,杜絕賓客,以免再遭非議,或者惹來事端。

    這次連久未謀面的李世勣從并州回京述職,上門來看望,李靖也未接待,讓李世勣吃了個閉門羹而去。只是李世民勣也明白李靖的心理,並未在意。

    「翼兒,你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在朝中也有些官職了,以後要操持好這個家,無論如何,要庇護好自己的家人,」李靖臉色變得嚴肅了,「話兒我都與你說了,你自己小心做事,有什麼不明白和決斷不了的,儘管來找老夫!」

    李靖並沒再叮囑李業詡這方面什麼,吩咐的話早就已經講過了。

    「是,祖父,」李業詡再恭身一禮道,並沒就此離去,也是不捨地磨蹭著多呆一會,探頭看著李靖案上鋪著的宣紙道:「祖父,您整天都在寫什麼?」

    李靖邊上的著了筆墨的稿紙已經有了厚厚的一堆。

    「哦?!老夫在寫這些年行軍步陣、戰略戰術的心得,」李靖把拿起的筆又放了下來,「這些都是我這些日子以來寫就的,老夫將其起名為《兵鈴新書》,此論已經寫成一卷,老夫完稿後,再校對一下,待全部完成後,加以註解,交與你。你是最有希望繼承老夫之兵法的人,許多戰法都在此次出征時候與你細講,也希望你到時能將此書好好再研讀幾番,並將其保存好,待以後尋得有機緣之軍中良將,可將其授之!」

    原來,經過這次被人誣告謀反,李靖生怕再遭遇如此情景,或者什麼時候出些意外,致使一些兵法心得失傳,因此在已經完成的《六軍鏡》基礎上,再把後來的一些行軍打仗的心得寫下來。

    《六軍鏡》主要是記述以前李靖在助李世民打天下,平定各地割據勢力時,針對中原及南方地形寫就的兵法總結,在中原及南方各地,如何利用地形行軍、紮營、佈陣、攻擊、防守、突襲等,如何以步騎配合,還有水軍,攻擊敵方陣營,並有許多攻城方法的描述。

    這些年,李靖率軍北征,在對付突厥和吐谷渾的戰事中,行軍打仗的方法與以往是完全不一樣的,李靖又有頗多的戰法總結。

    依李靖的描述,這部《兵鈴新書》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在廣闊地帶如草原上與行動迅捷的遊牧部落對仗。作戰風格與以往的戰法還是有些類似,「凡事有形同而勢異者,亦有勢同而形異者,若順其可,則一舉而功濟,如未從可,則暫動而必敗…」即善勢利導,利用天氣、地形、地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出奇不意,兵不厭詐,攻擊敵要害部門,以達到快速制勝的目的。

    但作為主將,在草原上所要注意的事項與以往中原地帶作戰時又是完全的不一樣。以快速的精銳騎兵出擊,這是擊敗草原部落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要求也更高,不但要求有數量眾多的馬匹,還有大量訓練有素的騎兵戰士,更要有能尋機善變,快速做出決策的領兵將領。

    書中還寫就了大量的實戰戰例,比如貞觀四年正月,天降大雪之時,李靖親率三千騎兵,孤軍深入,攻擊頡利的大軍,突厥人大敗,李靖再乘勝追擊,追至陰山,消滅敵方斥候後,又派蘇定芳以二百騎突襲頡利的牙帳,自己率部跟進,頡利再遭慘敗,只率少數人驚慌逃走,終被擒獲。

    還有吐谷渾戰役中,面對吐谷渾人放火燒燬牧草的舉動,沒有停留,即派遣數千精銳的騎兵,快速攻擊曼頭山一帶的敵軍,終以極小的代價將吐谷渾人擊潰,殲其大部,並成功地截住牛心堆的敵人,最終將其殲滅。

    這些都是對李靖以快速突襲戰法一個異常好的詮釋。

    所以李靖的《兵鈴新書》中,強調在與北方遊牧民族對抗中,騎兵的異常重要性,沒有騎兵,就無法做到快速機動的作戰方法,作戰的效果大打折扣。

    「翼兒,此中寫的內容,老夫與你大部分都曾有講過,還有一些是這些日子老夫仔細思考後補充的,到時寫就後會再與你細講,你的作戰風格與老夫是異常的相似,這一點,讓老夫甚是欣慰,你二弟,在這方面的悟性定是不如你。」李靖給李業詡講完他所寫兵書的概況後,如此說道。

    「多謝祖父的誇獎,這都是祖父訓導有方,只要多加雕琢,二弟也定是不會差的,」李業詡謙遜道:「祖父,那二弟何時讓他到軍中?還有定芳與恪王爺那裡,這些兵法以後也可以教授他們嗎?」

    「翟兒早就想到軍中了,老夫會尋個時機讓他如願的,」李靖略一沉思後說道,「至於定芳和恪王爺那兒,你可以傳授於他們,但也只能私下傳授,定芳雖然老夫親傳的時間頗多,但更多的交流還是與你一道,後面兵法的詳解講授,都出自你手,老夫現在寫的這些,也都由你傳授於他即可…」

    「定芳他日定是一員良將,你要將老夫所有的兵法,都講與他聽,他的悟性不比你差,相信定能將老夫的兵法發揚光大。還有,你以後在招募士兵時,一些有潛力的人,要加大培養,若有機緣者,則可授予他們兵法,但你要記住一點,要看準人兒,不然切不可輕易傳授。」

    「是,祖父,孫兒記住了!」李業詡豪氣湧上心頭,看來以後諸多的大唐名將要出自自己的門下了。

    「翼兒,你有空閒要常回來看看老夫,有事兒老夫也會使人去傳你,」李靖重新拿起筆,抬頭說道,「只是或許事久,朝廷又將會有戰事,只是戰事規模不會很大,到時皇上很有可能又會派你領兵出征!」

    「祖父,征戰何處?」李業詡不解,眼下並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對大唐構成直接威脅的。

    「洮州一帶的叛羌,就是此次出征吐谷渾,李道彥和高甑生留下的後患,」李靖歎了一口氣說道,「黨項酋長拓跋赤辭當初與老夫約定,全力攻擊吐谷渾,李道彥卻派兵攻擊其部,結果,諸羌都反叛,不但導致李道彥部和高甑生部損失慘重,也使得此地紛爭四起,原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還在洮州一線與叛羌作戰,但因其所領軍隊戰力不強,且原總管高甑生被朝廷下獄,軍心不穩,無力擊敗叛羌,當初班師時,皇上即與老夫商議,與留守青海境內的大軍,合力夾擊這一帶的叛羌,力爭肅清這一帶的反叛諸羌,將這一帶的大片土地置於我大唐版圖內,只是這一帶情況複雜,皇上並沒最後下決心…但你要做好出征的準備!」

    「是,祖父,孫兒明白了,那孫兒先告退了,」李業詡再作一禮,走出李靖的書房。

    李業詡帶著眾妻妾和家僕丫環們,大小共計八十餘口人,從代國公府裡搬了出來,入住自己的府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