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三卷 兵鋒 第五十八章 凱旋儀式 文 / 黃昏前面

    第五十八章凱旋儀式

    長安城高大的城牆上,還有明德門外,無數的彩旗在寒風中飄揚著,城樓上的樂隊也不在停地奏著歡快的迎賓曲。

    除了盛大的節日,或者有重大的慶典,才會有這樣的場面。

    長安周邊縣府早已經發了通告,長安城外將舉行盛大的出征大軍凱旋儀式。

    前一天,夜警晨嚴,大軍抵達長安的這天清晨,長安城所有的城門都不開啟,城外的人不能進入城內,而明德門在一天前就已經禁止行人通行了。

    明德門外兩側,都是由宮中的禁軍把守著,守護的禁衛有好幾層。禁軍後面隔著一段距離,還有左右領軍衛的士兵守衛著,幾層領軍衛士兵後面,才是看熱鬧的百姓。這些百姓所站之處,離城門已經有好幾百步遠了。

    天色陰沉,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天氣已經是異常的寒冷,好似要下雪的樣子,百姓所站立的位置隔著城門也經是很遠,但如此情況下,看熱鬧的人還是異常的多。有許多人走了很遠的路,從長安周邊趕到這裡,就是為了看出征大軍凱旋的儀式。

    明德門城樓上,出現了天子的儀仗,明黃色的華蓋下,站著大唐的皇帝,還有眾位皇子,眾朝臣們分列在兩側。

    隨著城門外遠處隱隱的人和馬的影兒開始出現,震天的鑼鼓和號角聲響了起來。

    漫天的沙塵中,有無數的旌旗旛麾在風中飄舞著,緩緩地往城門這邊移動過來。

    從沙塵中衝出一群將士,戰袍迎風飛舞著,往明德門疾馳而來。

    李世民站在城樓上,注視著城外快速疾馳而來的將軍們,還有很遠處看不到盡頭的隊伍。

    「是我們的李大總管率領他的將軍們回來了,哈哈…諸位愛卿,和朕一起去迎接凱旋的將士們,」李世民大手一揮,哈哈大笑道。

    「是,陛下,」身後跟隨的皇子和大臣齊聲應道。

    今日,太子、皇子、親王、郡王等及朝中的大部分重臣,全都到場。

    李世民轉身沿著台階往城下走去,幾名宦官在前面引路,這些當朝重臣們都跟在李世民身後,從明德門城樓上下來,浩浩蕩蕩走成長長的一串,出了城門。

    諸將都已經下了馬,在城門外等候著,飛揚起來的沙塵在腳下邊環繞著。

    李靖站在最前面,身側是李恪和房玄齡,身後是李道宗和候君集,再後面是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還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李業詡等。

    契苾何力站在李業詡的右側,最外邊,不屑於與薛氏兄弟站一塊兒。

    看著李世民帶領群臣走出明德門,李靖領著眾將走上前去。

    朝臣們都在城門口站定,一身明黃色龍袍的李世民,身側是兩名侍衛,身後跟著兩名宦官,往諸將所處的位置走了過來。

    李靖上前一步向李世民行了軍禮,大聲報告著:「臣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率麾下諸將參見陛下。臣等不辱使命,率領將士們浴血拚殺,終於取得了出征的勝利,平定吐谷渾,如今歸來,請陛下訓示!」

    李恪和房玄齡及諸將也都跟著行禮。

    「好,好,好!李大總管果然沒有辜負朕的重托,沒有讓大唐千百萬黎民百姓失望,率我大唐百戰雄師,一舉平定吐谷渾,使吐谷渾舉國內附,朕甚慰,太上皇也是讚不絕口。大總管此戰,又為我朝增加數千里國土,戰功無比巨大,累積軍功,我朝無出其右者,朕也自愧不如啊,哈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上前拉著李靖的手,「所以朕以降階之禮,來迎接凱旋的將軍們,來,我們一起上城樓!」

    跟在最後邊的李業詡,卻從李世民的話中聽到了一絲寒意,朝中軍功無出其右者,連李世民也自感不如,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看看前面的這些武將,倒沒什麼反應,其他朝臣們聽了,又會如何想呢?

    當然不是好事,功高震主,這是為將者的大忌!

    李業詡不知道,此時的李靖也是感受到這一點,聽到李世民如此的稱讚,脊背涼嗖嗖的,有冒冷汗的感覺。李世民的再一次降階之禮,讓他更是惶恐。朝中所有領兵出征的將領,唯有他李靖受過皇帝的降階之禮迎接,而且已經是第二次了。

    「陛下親自迎出長安城外,臣等已經是異常感激了,不敢再受陛下降階之禮,還是請陛下回城樓上吧,眾將士等著你訓話,」李靖再次恭身行禮。

    李靖身後的李道宗、侯君集等諸將也是一齊出聲請李世民回城樓。

    「朕今日用降階之禮迎接凱旋的眾將們,就是要告訴天下百姓,這一場征戰的勝利是無比的輝煌,這樣的勝利也是用我大唐數萬將士的鮮血換來的,所有出征及死難的將士,必須得到天下人的尊重和敬仰,」李世民看著眼前的諸位將領,幾乎是吼著道:「我大唐有諸多能征善戰的將帥,更有千百萬忠誠的士兵,這是朕之幸,大唐之幸,天下百姓之幸啊…以你們所立下的功勳,有何禮節不能接受的!」說完李世民拉著李靖的手,往城門樓走出。

    李靖沒法,只得跟著走。

    諸將還有所有跟隨著迎接的朝臣們,也都跟在李世民和李靖後面,進了明德門。

    剛走進城門,李世民似想起什麼,轉回頭問道:「我們出征大軍的前鋒李翼呢?朕怎麼沒看見?」

    眾人都停住腳步,往走在最後面的李業詡看過來。

    「末將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麾下前鋒李翼,參見陛下,」李業詡擠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行了禮。

    真是怕什麼遇到什麼,李業詡剛剛在想不要被李世民逮著問什麼就好了,沒想到這正得意的有些發狂的皇帝馬上就在找他了。

    「哦?!原來在這裡,」李世民背著手,踱到李業詡面前,仔細地看了會,才接著說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所指揮的特衛,戰績異常不錯!庫山一戰,以三千之眾,擊潰吐谷渾三萬之敵;在敵燒燬牧草的不利情況下,率部奔襲曼頭山,大勝數倍於已的敵軍;牛心堆一役,以數千眾衝擊吐谷渾人的後翼,擊殺其名王,最終使吐谷渾人迅速潰敗;赤海一戰,更是創快速行軍的極致,急行數百里,最終徹底擊敗天柱王,並迫使慕容伏允『自殺』。此次出征吐谷渾,你李翼所部特衛立下的功勞最大,朕自有重賞,若所有的軍衛都如特衛般,那我大唐軍隊,即可無敵於天下了!哈哈哈…」李世民很得意地再次大笑起來。

    「陛下,臣不敢當陛下如此誇獎,此次出征所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當是主帥調度有方,諸將協同配合,眾將士死命拚殺之緣,末將只是些許微末之功,不敢得陛下之重賞,」李業詡低著頭恭敬地說道。

    所有的將領和朝臣們都注視著有些侷促的李業詡,目光中有羨慕、嫉妒、讚許、不屑等,更讓李業詡覺得難堪。

    「李翼,你也不需如此謙就,李大總管所傳的軍報中也說了,幾次重大戰役中,你所提出的行動方案都是上佳的,多數得到了採用,並在作戰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如此之功,若不重賞,那是要寒了所有將士的心麼,」李世民眼中有些特殊的神采,讓李業詡看不明白。

    「陛下,此戰是所有將士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並不是…」李靖也在一旁著急,出言說道。

    「朕自明白,所有出征的將領皆有重賞,」李世民卻打斷了李靖的話,言語中卻不容置疑。

    「陛下,李翼將軍年少有為,以數量極少之軍隊,擊敗數量眾多的敵軍,立下如此戰功,日後必是我大唐一良將也,」房玄齡也在一旁樂呵呵地說道。

    其他一些朝臣也想上前吹捧一下,卻被李世民揮手制止了。

    「好了,諸位愛卿都別再多說了,隨朕上城樓吧,城外的將士們還等著我們呢!」李世民轉過身,率先往城樓上走去。

    其他的朝臣和將領們也都跟在李世民後面魚貫地上了樓。

    李世民站在城樓上,其他的朝臣和將領們人列兩旁,看著城樓下面稍遠處黑壓壓的將士們。

    歸來的部分將士已經在城樓下整齊地列好隊,等著皇帝的檢閱和訓話。

    「將士們,吐谷渾常恃其遐阻,屢擾疆場,肆行兇虐,種類乖離。爰命將士,申茲吊伐,有征無戰,所向摧殄……此次征戰,盡威懷之道,吐谷渾終內附,稱朕意焉…」李世民粗著喉嚨,洋洋灑灑地發表著演說,李業詡聽得有些雲裡霧裡,但城樓下的將士們喝彩聲已經彼起此伏了。

    最後李世民揮舞著手,怒吼道:「我大唐兵威之盛,天下間,何人能敵…」稍喘一口氣,憋足勁喊道:「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城樓上的眾將和朝臣也都跟著高喊起來,風把聲音傳出去很遠。

    城樓下遠遠地列隊站立的將士們都舉著手中的兵器,振臂高呼著:「大唐萬勝!吾皇萬歲!大唐萬勝…」

    接著四周看熱鬧的百姓也跟著大喊起來,大唐萬勝的喊聲響徹整個大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